第一百四十七章 出兵匈奴?

“諸位愛卿見識到了大炮的厲害吧?”

聽到了羣臣們的恭維聲。

贏政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這時候他陡然之間,語氣陡然間一變朝羣臣們說道。

“既然有了如此強大的大炮,我大秦日後,攻打匈奴想必也容易的多了吧?”

“陛下是打算對匈奴人用兵?”

贏政的聲音落下,一旁的大臣們連忙的臉色驟變。

王翦眼神裡閃爍出來精光。

作爲將軍,他最喜歡的就是打仗。

戰爭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他們升官發財的機會,那就是他們最喜歡的娛樂。

而大臣之所以猶豫的原因,則是因爲。

大秦帝國雖然強大,但匈奴人也不是吃素的,匈奴人在長期以來都是與中原王朝並立的強大王朝。

在這樣的情況下。

出兵匈奴是很考驗大秦的國力的。

是很消耗國力的。

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

歷史上,漢武帝,劉徹在經過文景之治兩個英明君主的積累之後,纔有了與匈奴人開戰的本錢。

纔有了與匈奴人決一死戰的資本。

即便是如此,當漢武帝晚年之時,完成驅逐匈奴的大業之時。

他手下。

的大漢帝國也損失慘重。

百姓們民生凋敝。

以至於強如漢武帝,也不得不下達的罪己詔。

向天下臣民認錯。

在這樣的情況下。

此時的大秦帝國。

雖然軍功勳爵,制度下面。

大家都十分渴望戰爭,在戰爭當中出人頭地,但即便如此。

與匈奴人的戰爭絕非是一朝一夕就能結束的。

所以大臣們難免的有些爲難,他們不想打仗,因爲一旦打仗很有可能,會消耗掉大秦帝國不多的國庫資源。

到時候問題就很嚴重了呀。

看着羣臣,那猶豫的眼神。

贏政陡然之間,臉色一變。

“莫非諸位愛卿覺得,我大秦不應該開戰?”

“不敢!”

一時間羣臣們紛紛搖頭,不敢接下這句話。

贏政是好戰的。

而贏政的態度。

他們是不可改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有順從。

只聽見丞相李斯站出來,然後朝贏政,露出一個爲難的表情說道。

“陛下出兵匈奴在所難免,只是匈奴之地,何其廣大?我大秦滅亡六國,就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而匈奴人,所佔據的地盤比我大秦如今的疆土加起來都要大,若要佔領這塊地盤,需要花費多久的時間?”

“這麼長時間的折騰下來,又需要花費多少的錢糧呢?”

“所以臣以爲,出兵匈奴在所難免,不過此事應該從長計議,而不必急於一時!”

“畢竟,我大秦如今國力上漲飛速,晚個三五年對我大秦優勢更大!”

“朕不覺得如此!”

聽到了丞相李斯的話之後。

贏政雖然覺得有些道理。

但他卻話鋒一轉然後說道。

“任由匈奴人在我大秦的北面猖獗?何況,我大秦若是不動手,國力上漲那麼匈奴人他們的國力就不會上漲了?”

“依我看,匈奴人的地盤確實廣大,但他們人口稀少,人口數量甚至還比不上當初東方六國之中,人口最少的韓國燕國,他們再怎麼的驍勇善戰,可就這麼一點人口,他們又能夠折騰出來什麼大的風浪?”

“更何況如今的我大秦,有了馬蹄鐵,有了戰馬的馬登,還有馬鞍,騎兵的戰鬥力絲毫不遜色與匈奴騎兵,甚至還更勝一籌,如今還有熱氣球這種運兵利器,還有那個大炮,還有那種,可以凌空爆炸的黑火藥銅壺炸彈!”

“有了這麼多武器,有了這麼多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傢伙,若是連一個匈奴人都收拾不了,那我大秦,還混什麼呀。”

贏政的聲音落下,一時間,羣臣們一臉的愧疚。

他們紛紛的低下頭不敢說一句話,這時候一旁的趙琦卻是朝贏政,突然間詢問說道。

“父皇,出兵匈奴自然是好事,不過兒臣有一件事,想要詢問一下父皇,不知道父皇,您對匈奴有何瞭解?”

“這個……”

聽到自己兒子趙琦的問話之後,贏政陡然之間臉色一變。

仔細想想,他對於匈奴的瞭解確實並不怎麼多。

或許在當下的大秦帝國,沒有人對匈奴有什麼深入的瞭解。

對於絕大多數的大秦人來說。

匈奴就是一個籠統的名詞。

匈奴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至於他們地盤有多大,他們有多少人口,他們有什麼習俗,他們的語言又是什麼?

包括他們的首領是誰?

他們是從哪裡來的?

他們所佔據的地盤地形如何?氣候如何,環境如何?

甚至如果攻打他們該走哪條路線?

他們有哪個城池需要攻打。

這一切對於當下的大秦帝國來說。

都是未知數,因爲壓根就沒人知道這些問題該如何回答。

事實上。

直到漢朝之前。

華夏民族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對於西域這款未至的領域,都是一片無知的。

因爲,在春秋戰國之時,華夏民族所一直憂愁着的。

都是對付着不同的諸侯國。

根本沒有一個國家有自己的餘力。

去對付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去探索那未知的疆域。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而然。

所有人對於草原是瞭解甚少。

以至於當下。

隨着趙琦將他的一連串疑惑給問出來之後。

一時間在場的贏政,還有在場的大臣們都極其的懵逼了。

因爲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趙琦剛剛的一連串問話。

正當羣臣們還有嬴政,在那裡皺眉思考着的時候。

趙琦卻是突然間話鋒一轉,然後朝大臣們說道。

“我曾經讀過兵法,孫子兵法裡面有這麼一句話說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此,便可以認爲知己知彼,是戰爭的先提條件,如果連敵人是什麼,對敵人的一切都不瞭解的話,又如何尋找敵人的弱點,然後擊敗敵人的?”

“父皇,您覺得呢。”

“確實!”

贏政點了點頭。

一旁的王翦亦是點頭。

他感慨一聲說道。

“陛下此番確實有些唐突了,之前我大秦不管對東方六國任何一國開戰,那都是事先考察,其地形,然後通過間諜調查敵人的將軍軍力,這纔出兵的,如今,對付匈奴人,以老臣之見也應該從長計議,畢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萬一出了什麼意外,那可就要兵敗垂成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交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工降雨第一章 始皇帝?千古暴君!第一百零八章 混凝土牆壁第八十七章 大蒜成了毒藥?第一百九十一章 難如登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親萬萬不可第一百六十九章 指南針第六十二章 來買主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乎預料第八十五章 王翦偶感風寒,趙高要檢舉第二百七十五章 作物推廣第二百四十二章 彌補朝廷虧空第二百章 手術之前的準備第二百一十四章 轟炸冒頓第一百八十六章 走私商人第一百一十章 染布第七十五章 黑火藥問世第二百四十四章 向民間借錢?第二百四十章 糞便財政第二百零二章 手術成功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炮震憾文武百官第一百一十三章 裝備武器?第一百九十四章 征服匈奴的好處第二百七十三章 比試第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五十三章 曲轅犁!第二十七章 暴打胡亥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季常服,不過八套第一百六十章 麻將第二百六十五章 難題第二百六十七章 投資第九十二章 路有凍死骨第二十八章 硝石製冰第一百零四章 推恩令第二百三十章 釀酒!第六十六章 普天之民,包括刑徒!第一百零三章 好主意第三十章 涼茶解暑第八十五章 王翦偶感風寒,趙高要檢舉第二百一十七章 功勞是誰的?第四十章 活字印刷術問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炮的無上威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抓拿孫成棟第十四章 震憾大秦羣臣第二百零九章 培育良種第九十一章 趙琦的婚事第五十八章 官鹽行設立第一百零八章 混凝土牆壁第二十五章 祖龍竟然是我爹!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炮製作成功第一百三十二章 反賊第一百七十八章 急不可耐的冒頓第一百零七章 我這不是玩,是在造水泥第八十三章 播種大蒜,土豆長勢喜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造章臺宮第一百六十八章 避免迷路的辦法第一百零五章 給政哥吃烤紅薯第九十九章 手繪世界地圖第二百七十四章 算盤完勝!第五十八章 官鹽行設立第三十一章 冰窖無冰第五十三章 曲轅犁!第四十九章 大捷第二十五章 祖龍竟然是我爹!第四章 趙琦是如何知曉的?第二百零三章 忌口第四十章 活字印刷術問世第五十六章 精鹽震憾贏政第一百九十四章 征服匈奴的好處第十八章 做生意第九十六章 預備煤氣中毒的辦法第二百五十章 分餐制第八十七章 大蒜成了毒藥?第十二章 調查第二百六十八章 運輸糧食第二百四十二章 彌補朝廷虧空第四十九章 大捷第二十九章 政哥中暑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立趙琦爲太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鑄造大炮第七十三章 科舉制度提前誕生第二百七十三章 比試第一百七十五章 製作玻璃第一百五十二章 望遠鏡,嚇壞了贏政第八十八章 誣告!第一百八十三章 慘敗第二百六十九章 東胡人歸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急不可耐的冒頓第二十五章 祖龍竟然是我爹!第一百六十一章 麻將的規則第一百零三章 好主意第十五章 取代竹簡第四十三章 秦律印成第二百二十九章 提取蔗糖第二百零四章 給政哥包餃子第十七章 開造紙廠第一百八十七章 翻越長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心懷不軌第二百四十八章 趙高的垂死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