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

李陽真的太高興了。

誰會想到,此次北征,匈奴會給自己準備這麼多驚喜呀?

冒頓帶着匈奴的大軍全跑來打東胡,這不僅使得匈奴本土空虛,讓秦軍有機可乘,掃蕩整個匈奴草原的畜產,不用擔心有任何抵抗力量。而且,還能讓自己上演了一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好戲,輕鬆摘取匈奴大軍的戰爭果實,不費力氣統一東胡,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

更重要的是,匈奴與東胡之戰,雖說是突襲,但是卻也使匈奴死傷近半。最後更是被秦軍大敗,七萬大軍,逃竄而去的殘軍兩萬不足。

所以,匈奴經此一戰,已然是元氣大傷了。就算冒頓回去,重整大軍,那也不可能短期組織出一支數萬的軍隊了。

加上王離他們趁此機會,如果掃蕩匈奴的畜產行動成功了的話,那匈奴便真正的不足爲懼了。

一個沒有強大軍隊,又沒有畜產過冬的匈奴,對於統領長城大營三十萬大軍的李陽來說,已經可以輕鬆解決了。

想到這裡,李陽心情大悅,接着拉着大當戶和小王子,瞭解起東胡的現狀。

原來,東胡的貴族構成,其實很簡單,就是百多個部族的族長,因爲東胡就是由上百個小部族而構成的一個政體。

也就是說,只要掌控住這百餘個部族,就等於掌控了東胡。

而眼前的大當戶,則就是東胡勢力比較強大的部族族長。

除了他,東胡較大的部族,就是小王子的王族,還有大都尉、及左右都尉的部族,都是東胡較爲強大的部族。

只不過,王族守護王庭,已經元氣大傷。而左都尉執掌東胡左庭,也已經戰死,目前幾個最大的部族首領,眼下就屬大當戶和右都尉二人。

有了這一瞭解,李陽當下就把那位右都尉叫了過來,然後道:“本院決定,將東胡分設兩郡,置若干縣,大當戶和右都尉,爲兩郡之郡守,如何?”

“謝院長厚恩!”

大當戶和右都尉一聽,頓時感激涕零,趕緊謝恩。

對於投降之人,卻還能得到如此重用,這可是二人有些沒想到的。

當然,李陽之所以將東胡分成兩郡,且任命二人爲郡守,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來,李陽要重整東胡,能讓這兩個在東胡最有勢力的部族首領幫忙,肯定事半功倍。二來,這兩個最有勢力的部族首領,都是郡守,各自地位平等,誰也不會聽令於誰,如此東胡就不會再有東胡王。

加上兩郡下面,設若干縣,縣令由秦人來擔任,截斷這兩個郡守統領東胡人的權力通道。另外,再將東胡上百個部族通通拆散,再分化成無數個小族落,組建鄉、亭。將來按鄉、亭劃分草場,取代以往的按部族劃分草場,加上每個鄉亭互不幹攏,如此一來,整個東胡就不再有部族,只有鄉、亭。

畢竟,以往之所以會形成部族,是因爲部族越強大,草場就越大,所以爲了土地資源,他們必須形成強大的部族,聽令於部族首領的號令。

而一但按鄉、亭劃分草場,部族的存在就沒意義了。

何況,東胡這麼大,置設的鄉亭,何止上千個?

由當初百餘部族,分化成了數千近萬個鄉、亭,誰他媽還能有這個本事,能再次號令聚成部族?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這些鄉、亭,是由秦人擔任的縣令來管轄。可以說,利用郡縣制,東胡因各大部族構成的不穩定因素,便徹底的分化、解決了。

得到了高官恩賞的大當戶和右都尉,心裡也明白,李陽給予郡守之位,自己肯定要出力的,所以二人立即表忠心道:“院長但有吩咐,我等必將盡力遵從。”

“好!”李陽大笑一聲,十分滿意,道:“本院將立即讓朝廷派人前來,實施郡縣制,屆時就得靠二位出力配合了。”

“喏!”二人立即領命。

…………

與此同時,韓信則一路追擊,直接將冒頓追出了東胡,這才停了下來。

用李陽的話來說,就是這次不能讓冒頓從東胡帶走任何戰利品,要讓他們兵敗、血虧。

其實,逃竄回匈奴領地的冒頓,此時哪裡是血虧呀,分明是氣到吐血。

看着自己帶出去的七萬大軍,如今能回來的只剩下不足兩萬人,冒頓就有一種像是在做夢的感覺,一點也不真實。

是的,哪怕到了此時,冒頓都還不願接受這樣一個慘敗的事實。

此次攻打東胡,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大勝的牌面。

因爲東胡的幾次三番欺凌,匈奴全軍上下,憋足了怒意,可以說軍心戰意十足。加上此次進攻東胡,又屬突襲,可以殺東胡一個措手不及,戰術上也全是贏的牌面。

而實際上,攻打東胡的這場戰事,也確實是如同他心裡預想的一樣,匈奴大軍的突襲,勢如破竹,滅左庭,破王庭,敗右庭,東胡王亦死於亂軍之中。可以說,這場戰事,東胡完全被自己給滅了。

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自己落了一個慘敗的結局。

怎麼會這樣?

怎麼老天要跟本單于開這樣的玩笑?

冒頓想到那支突然不知道從哪裡殺出來的秦軍,就有一種想死的感覺。

他實在是想不明白,秦軍怎麼會出現在東胡的右庭。

這完全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而且,秦軍還出現的那麼巧,偏偏是在自己打敗了東胡,準備收降東胡殘部的時候,它就突然出現了……

如果是打不過東胡,所以兵敗,那也就算了。

可是,想到明明已經打敗了東胡,可是結果卻是替秦軍做了嫁衣,自己反倒落了一個慘敗而歸的下場,冒頓實在是接受不了。

那可是匈奴七萬大軍,用死傷近半的代價,纔打下來的果實啊。

結果……就這麼被秦軍給截胡了?

想到這裡,冒頓那是一陣胸悶,兩眼發眼,險些一頭從馬背上栽下去。

是的,那是一種傷心到心臟絞痛,恨到捶胸頓足,又憤怒到想要抓狂,卻又無可奈何的憋屈感。

他吃了一個虧,一個天大的虧。

這個大虧,不僅輸掉了到手的東胡,更是輸掉了匈奴的未來。

七萬大軍啊,如今回來的只剩下不到兩萬人了,折損五萬,匈奴元氣大傷矣!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原本想借助這次出征東胡,達到穩固單于之位的目的。而這次慘敗而歸,顯然是更加的令匈奴各部失望。

說實話,此時的冒頓,對於今後是否還能控制住匈奴各部,都有些擔憂了。

畢竟,在出徵之前,有三個大臣曾說過,如果匈奴出征東胡,就會給大秦可乘之機。而自己沒有聽,不僅沒有聽,還殺了這三個大臣,最後的結果竟真的給秦軍做了嫁衣……

想到這一切,冒頓心塞無比。

心裡……實在是太苦了!

緩緩將頭仰天,看着這個作弄自己的老天,冒頓雙眼合上,兩行淚水,順着臉頰滑落……

我……太難了!

第一百五十章 海外同胞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兵陣第五十章 失望第四十六章 鐵錘第一章 尋醫令第三百二十五章 少昊王子你好呀第五十一章 老子要續命第二百零八章 大出意外第一百八十章 我太難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嚴懲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六十二章 暴殄天物第三百零三章 美洲大陸第四十六章 鐵錘第二十二章 神人也第一百四十六章 殷地安第二十章 來殺我呀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一百六十一章 雕版印刷術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責三問第一百九十六章 聚衆抗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二十七章 人心第三十二章 倒黴孩子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藥第三百四十一章 涼涼第一百八十六章 退婚第三百三十七章 陽滋密談第一百六十二章 曠世奇才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五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五十七章 這個老師很懶惰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術第三百一十九章 薩拉族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東胡第一百二十五章 項羽身上的諸多問題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才第一百一十九章 捷報第一百二十一章 叫陣第一百九十五章 丈量工作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東胡第一百六十五章 老子是穿越過來的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君第二百二十二章 東胡王第六十五章 陰謀論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七十章 牛屎地裡的飛翔 (爲QQ閱讀推薦票滿一萬票加更)第三百五十章 打賭第三百七十一章 優化的必要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看你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見第三百八十一章 烏孫求援第九十三章 一箭五雕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二百三十二章 捷報第三百八十一章 烏孫求援第五十三章 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識問題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征第二百八十章 農業***第二百七十九章 扶蘇監國第四十章 唯利是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五十四章 誤國?第三十五章 工程招標第三百八十四章 長遠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家立場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九十七章 利國利民利己第二百二十二章 東胡王第三百二十七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農作物第五十六章 彩第二百三十四章 統一東胡第五十四章 誤國?第十七章 這傢伙不要命第二百一十章 院長之能第九章 算了,不裝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膽的想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陽之怒第二百四十八章 豪情萬丈第二百二十二章 東胡王第三十三章 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夢碎第二百一十二章 驚喜第二百零四章 皇權特許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陽誤國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計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崩裂第二百零三章 就地格殺第二百三十章 可憐的冒頓第十章 法治之精髓第二十二章 神人也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