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

“行省制?”

衆人一臉問號,全都好奇了起來。

嬴政道:“何謂行省制”

“回陛下,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區劃制度。”

李陽說到這裡,知道大家肯定是聽不懂的,於是直接解釋道:“我大秦疆域遼闊,郡縣太多,互不統屬,造成地方權力分散,朝廷難以有效的監管各地郡縣。故而,臣建議將大秦劃分爲數個行省,意思就是在郡縣上面增設行省行政機構,管轄行省區域內的郡縣,從今以後,各地方劃省而治。”

“你是說,設立地方大行政區,置行省行政機構,將各郡縣的權力集中於行省,統轄地方軍、政、財權?”嬴政眉頭微微一挑,思慮了起來。

李陽點點頭:“正是如此。行省制的確立,從政治上可以鞏固國家統一,使朝廷的權力得到集中,更加有效的監管各郡縣。只不過,爲免行省權力過大,軍權可以不受行省節制。如此一來,大秦軍政分離,地方政務劃省而治,地方軍權,劃營而守,可謂雙全。”

嬴政沉思了一下,隨後雙眼一亮,顯然也立刻就看出了行省制的絕對優勢,不由大讚一聲:“妙,此策甚妙!”

李斯等人也是雙眼放光,連聲讚道:“鎮國君之行省制,確實是一良策。自北征之後,大秦疆域擴大了一倍有餘,待匈奴、東胡、夫餘、肅慎置設郡縣,我大秦之郡縣多達數百餘。郡縣過多,疆域過大,一些地方郡縣,朝廷亦是鞭長莫及,朝廷政令,亦略顯疲態,而行省制便正好可治此弊端。”

說到這裡,李斯趕緊對皇帝道:“陛下,臣贊同鎮國君的行省制!”

曹參、張蒼、以及發改署的官員也紛紛出列:“行省制優勢明顯,臣等附議!”

嬴政十分滿意的點點頭,一臉欣賞的看向李陽,心裡甚是開心,這傢伙真是個人才。於是當下立刻便道:“准奏,着鎮國君領發改署,即日推行行省制,地方劃省而治!”

見皇帝批准了,李陽也很高興。

不過,對於這個結果,他倒一點也不意外,因爲行省制度是秦以來郡縣制的一大發展,自元朝施行行省制度後,它可是對元、明、清,乃至後世的政治制度都有着深遠的影響,行省更是成爲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一直保留至今天。這把有明顯優勢的行政制度,秦始皇要是都看不出來,那不成傻子了麼?

更重要的是,李陽還將元朝的行省制進行了改良。

元朝的行省制,權力集中,地方軍、政、財權無所不統,其實這是有隱患的,那就是行省的封疆大吏權力過大,軍權在手,很容易造反自治。

而李陽則將行省的權力範圍控制在行政上,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軍政分離。省裡,只管政,軍區才管軍權。

如此一來,大秦的軍政制度,其實就和後世的中國相差不多了。

因爲大秦的軍隊,主要是四大軍團,說白了也就是四大軍區。

這四大軍團,一是驍勇善戰的關中軍團,主要是負責衛戍京畿防務,就是藍田大營。二是驪山軍團,三是趙佗駐紮百越嶺南地區的嶺南軍團,還有就是北方王離統領的長城軍團。

這四大軍團,就是大秦的四大軍區,衛戍四方,加上大秦行政劃省而治,可以說是絕對的安全,這也是嬴政會毫無顧慮的批准實施行省制的一大原因。

批准了行省制,李陽就接着道:“陛下,地方置設行省,朝廷的政令便可通傳地方。如此一來,之前所說的由百姓組成督察、督辦新政一事,便可以受行省統屬,由行省來把控地方百姓督察、督辦新政的方向、進度和叫停。同時,各地方的郡兵,由行省節制,負責維護地方治安,保障地方秩序。如此,白尚書之擔憂,便可化解。”

白正等人都傻了。

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事情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明明是一個死局,結果轉瞬之間,情勢就完成不一樣了。

更重要的是,李陽竟然真的想出了化解這一切的妙計。

又是讓百姓督辦新政,發起一場由下往上的大風暴,這種由下至上的鬥爭,因爲是燎原之勢的,所以一但暴發,除非用軍隊,否則任何力量都是無可抵擋的。

原本,這種由下往上的鬥爭,雖說威力恐怖,但卻也危險,只要點明要害及風險,皇帝也不一定敢用。可是,更讓人絕望的是,李陽居然還想出了一個行省制,直接將地方的行政癱瘓風險給完美的解決了。

馮去疾和白正等人,此時那是苦從心來,造孽啊,這是造的什麼孽啊?自己等人明明弄出來的一個死局,居然就這麼輕而易舉就被李陽給化解了,而且現在再看這個局勢,一但按李陽的方法,由下至上發動百姓對士族、新貴發動鬥爭,自己等人那是必敗無疑了。

想到這裡,馮去疾等人頓時露出了一副痛不欲生的樣子,恨不得捶胸頓足。

蒼天啊,這還是人嗎?他怎麼可以連死局都能破解?

馮去疾等人,簡直欲哭無淚,完全愣在了當場。

頓了一下,馮去疾還是不願就此認輸,出列道:“行省制雖可以使朝廷政令通傳地方,但是按鎮國君所言,行省只是大區域的行政機構,如若郡、縣兩級癱瘓,行省依舊無法掌控整個大局,我大秦依舊將危。”

李陽一笑:“馮相過慮了。百姓並不會取代郡縣兩級的行政權力,只不過是朝廷直接授予了他們代爲督察、督辦新政土改的權力,故而郡縣兩級依舊正常運轉,只不過新政土改之事,就暫時不用郡縣官府操心了。更重要的是,百姓督辦新政土改,並非是殺人放火,更不可能敢拿朝廷官員問罪,官員罷免之權,在朝廷、在行省。馮相,你說是不是?”

“這……”

這一下,馮去疾都一時語塞,完全沒有理由來繼續駁斥他了。

因爲李陽解釋的已經夠清楚了,百姓並非是要取代郡縣官府,而只是督察、督辦新政。

換句話說,百姓就是朝廷直接任命的欽差,等同於是在行使朝廷對地方的督察、督辦新政之權力。你地方上沒有完成,或沒辦好恢復秦國土地舊制的工作,他們就直接督辦。

地方郡、縣官吏罷免權在行省或中央,只要行省和中央暫時不罷免你,你就正常當差。

只不過,百姓在對士族、土豪抄家分配他們兼併的土地一事,卻不受郡縣官府制約。

馮去疾呆呆的站在原地,張着嘴,想說些什麼,可是想了半天,愣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李陽嘴角微咧,一臉得意的笑容。

這一刻,馮去疾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整個身子都微微恍了恍,似乎有些站不穩,就像是一陣大風都能將他給吹倒。

此時,他整個人都變得有些失魂了。

因爲他知道,自己敗了,徹徹底底的敗了……

說實話,這個結果是他難以接受的。因爲就在今日早朝的時候,他都從未想過自己會輸,甚至他還十分的堅信,這一次就算李陽是神仙,也不可能扭轉乾坤了。

可是……

結果竟然卻是如此的意外,如此的令人意想不到,讓人大跌眼鏡!

良久,馮去疾深吸了口氣,然後將胸中的濁氣吐了出來,彷彿是接受了這個慘敗的事實。

自己已經盡了全力,結果如此,也只能是心服口氣了。他不得不承認,自己根本就不是李陽的對手。

馮去疾苦笑了一下,只是眨眼功夫,他整個人看上去都顯得蒼老了許多,彷彿成了一個遲暮的老人……

第一百九十七章 以命護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福歸國第八十四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看你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國兩制(爲月票滿一千加更)第三百六十二章 商業社會第七十八章 本相不喜歡吹牛第一百八十二章 改制第八十二章 是人是鬼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國兩制(爲月票滿一千加更)第六十六章 給他們一個驚喜第四十三章 誰也別攔我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們不裝逼好不好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三百四十一章 涼涼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夏民族第九十三章 一箭五雕第二百六十八章 公元十年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一百五十九章 實力不允許第九十二章 大謀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友軍來投第二百三十章 可憐的冒頓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改進行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指點江山(2)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昊使團第二百零六章 陽滋第二百三十五章 喪心病狂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鬱悶的周勃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才的寂寞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改進行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講歷史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雨收衣服第二百零四章 皇權特許第七十五章 天書警示第十三章 非我輩能比第三百四十一章 涼涼第二百二十三章 敗亡第二百七十九章 扶蘇監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第一百三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五十五章 神物第二百九十章 辣椒基地第二百六十四章 暢談人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論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做人要謙虛第二百七十七章 落水狗?第一百二十二章 真的中計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氏部族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衆鬧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設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改軍制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二章 獻藥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嬴政,不服!(爲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五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四十七章 可憐的惡漢第六十七章 令人髮指第三百二十九章 胡亥第二章 獻藥第二十章 來殺我呀第一百八十七章 還能再見嗎?(爲月票滿5000票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彎有點急第二百五十一章 拭目以待第一百四十七章 外交署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用蕭何(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六十九章 中丞相又要裝逼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好大的官威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彎有點急第七十八章 本相不喜歡吹牛第三百零六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家立場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嚇死個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用蕭何(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一百零八章 出征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三十七十二章 司法改革第二百零三章 就地格殺第三百四十五章 物流困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信心高漲的夫餘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家好第四十九章 不單純第一百六十章 印刷術第一百零七章 裝逼上癮第九十四章 五百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喪心病狂的想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大事發生第一百四十章 推廣後世數學第三百五十六章 信用貨幣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征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彎有點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