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朝會(三)

對於康熙晉封他親王,胤禎是沒預料到的,對於趙申喬突如其來的彈劾,胤禎更是沒有預料到,他心裡甚爲疑惑,這趙申喬雖說性格怪異,嗜好彈劾大員,可已是六十多歲的人了,正所謂人老成精,豈會冒此奇險,在風口上來彈劾他?而且還是風聞奏事。

而康熙盛怒之下,卻僅僅是對他罰俸半年,胤禎心裡不由一動,這兩人不是在演雙簧吧?略一思忖,他已是明白過來,康熙晉封他親王,乃是擔心他勢單力薄,年紀又小,聲望資歷不足以媲美八哥,難以與八黨抗衡。

趙申喬的彈劾則是讓康熙借題發揮,一則點出他的功勞,二則強調康熙對他的寵信。以此來提高他的威望,加重他在一衆王公大臣心裡的籌碼。想明白這些,胤禎心裡不由一熱,雖然明知康熙是在玩平衡,心裡卻仍是充滿了感激。

一衆未受封賞的阿哥,戲沒看成,反而受了一頓驚嚇,心裡就別提多鬱悶了,一個個對胤禎是又羨又妒。

“都平身吧。”康熙淡淡的吩咐了一句,又接着道:“《南山集》一案,牽連甚廣,影響頗大,不宜拖延日久,此案原系刑部尚書齊世武負責,今已革職,恂親王胤禎長於不畏繁瑣,公正廉明,着接管此案,務必仔細甄別,細心審理,刑部上下務必傾力協助,以期儘早結案。”

老十四負責《南山集》案?老八頓時就明白過來,康熙竟是以此種方式讓老十四招攬官員,被《南山集》一案牽扯入獄的官員可不在少數,他八黨中就有不少被牽連進去,由老十四審理,不都審進十四黨去了?他心裡登時就是一沉。

一衆大臣亦是一楞,《南山集》案移交給十四爺負責,難道要翻案?朝中一衆官員個個背後都有一仗看不見的關係網,同年、同師、同官、同鄉、一同辦過差的,往來都十分殷勤,但凡有人升轉、遷任、罷黜、黜降、入獄都要幫襯一翻。

《南山集》案牽連甚廣,輾轉求他們門下的關係不在少數,因此聽聞由十四爺負責,心裡都活泛起來,十四爺可不是太子一黨,應該不會窮追猛打吧?撞撞木鐘,或許有戲。

康熙卻是沒完沒了的又接着說道:‘朝廷邸報,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無數,作用卻甚爲侷限,着恂親王胤禎革新,通政使司,內閣、六科相關人員予以全力配合。”

又是革新!但凡跟十四爺沾邊的都是革新,海關革新、工商雜稅革新,現在又來個邸報革新,不知道以後還會出現什麼革新?一衆王公大臣對革新開始敏感起來。

一衆阿哥則是無語,一樁接一樁的差事,也不怕老十四忙不過來,什麼叫位高權重,這一來,刑部、內閣、通政使司、六科都要圍着老十四轉了,一衆沒有差事的阿哥一個個眼睛都是紅紅的,哪怕是讓我們協助一下也好啊。

散了朝,胤禎立刻就被一大羣官員給圍住了,恭賀之聲不絕於耳,好不容易纔掙脫出來,他便徑往刑部而去,並着親衛通知六科滿、漢給事中都到刑部集合。

六科即吏科、戶科、禮科、兵科、刑科與工科。在體制上即爲監察約制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會的制衡機構。

六科的任務除了稽查政事、註銷文卷、糾正朝儀、整頓官紀之外,最主要的一項就是負責諭旨和章奏的發鈔工作。經由六科發鈔的主要是明降諭旨和允許發鈔的臣僚章奏。

明降諭旨和臣僚章奏送到六科後,同時做兩種處理,一方面讓有關衙門抄錄遵行,一方面由六科公開發抄,成爲邸報的主要內容,然後,各省駐京提塘則前往抄錄,各省在京提塘一般設有報房,從六科抄錄,而後刷印轉發各省。

各部院衙門就在正陽門內,出了午門,經太廟,轉入後府衚衕便是刑部,刑部漢尚書郭世隆是剛剛上任,《南山集》一案先是由滿尚書齊世武負責,他是死活不肯沾邊,齊世武被捕入獄之後,他也藉口《南山集》案是康熙欽定,仍是百般推脫,他心裡清楚的很,這案子一個處理的不好,就是名聲掃地的下場。

刑部的漢左右侍郎同樣是死活不肯沾邊此案,滿左右侍郎牛祜納,羅法喇兩人倒沒那麼多顧慮,一開始就跟着齊世武辦理這起案子,齊世武被捕後,他二人心裡忐忑,也對此案不聞不問,《南山集》案在刑部也就成了個燙手山芋,誰都不肯、不敢沾邊,現在指定了胤禎負責此案,幾人皆是大喜。

胤禎在郭世隆等人的陪伴下直接來到中堂,落座之後,他也不客套,開門見山的說道:“《南山集》案,本王亦有耳聞,牽連甚廣,不少官員、士子被牽連入獄,本王奉旨審理此案,自然要仔細甄別,諸位大人,且將在押的人犯名冊抄送一份給本王,方便本王仔細研究。”

“謹尊王爺鈞旨。”幾個大員都恭謹的欠身回道。

胤禎點了點頭,又道:“昨日,本王着人押解來三名人犯,方苞是《南山集》一案中人,先將此人放了,帶來見我,另二人丁爾戩、吳明軍系江南科考案中人,你們關照一下,本王請旨了再放他們。”

“喳。屬下這就去安排。”左侍郎牛祜納機靈的躬身回道。

不多時,方苞便被提到中堂,胤禎打量了他一番,見精神還不錯,衣裳、辮子也都還齊整,知道他在裡面沒受罪,便擺了擺手道:“你們先去忙吧,本王一會還要在這裡集合六科給事中商議。”

待刑部幾位大員都退下後,胤禎纔對方苞笑道:“本王現在接手《南山集》一案,方先生自由了。”

方苞立刻就瞪圓了眼睛,這纔剛剛過了一天時間,他不敢置信的道:“聖上下旨了?”問完,他自己也反應過來,這可是刑部大堂,胤禎豈會開這種玩笑?

胤禎點了點頭,收斂了笑容,肅然說道:“先生雖則進士出身,經此波折,仕途恐有坎坷,本王缺一隨身幕賓,先生可願屈就?”

(未完待續)

第137章 流寇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74章 海軍招兵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309章 聚積人心第676章 詭辯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74章 海軍招兵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11章 觸及皇權?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685章 狗咬狗第222章 放貸第63章 老八解凍第68章 潑天大案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19 忽悠康熙第470章 立儲制度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354章 羣封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713章 倭奴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186章 述職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119章 機會第62章 狠師爺第572章 紫竹林第556章 心結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616章 江南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68章 潑天大案第446章 叩關第127章 不賣帳第496章 徵日(五)第536章 旗主擔憂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233章 掃盲第29章 抽絲剝繭第669章 啓程第713章 倭奴第341章 老四出局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253章 無條件投降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550章 掌控局面第276章 得寸進尺第414章 舉重若輕第55章 國家名器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608章 老大解封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714章 大局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708章 空頭支票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275章 康熙發狠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126章 又見站籠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325章 老八的決斷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79章 食色性也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169章 會審第410章 吃早茶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190章 老十三第82章 九門提督第665章 大清鄉紳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86章 衣冠禽獸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