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 章賞

見康熙質疑,胤禎從容不迫的回道:“回皇阿瑪,西班牙在海外的領地甚多,大多都在南、北美洲,其佔領呂宋,不過是爲了便於與我大清貿易,雖然在名義上是佔領了呂宋島,但是,他們在乎的僅僅只是貿易繁忙的馬尼拉城。

兒臣大膽推斷,西班牙在呂宋的駐軍應該是集中在馬尼拉城,其兵力最多亦不過萬人,按正常情況推斷,當在六千上下,是以,兒臣纔敢誇口,一萬海軍足以征服呂宋。”

聽完胤禎的推斷,康熙不由暗暗贊同,若是他,自然也會將兵力投放在產銀的美洲,馬尼拉一個貿易中轉城池,投放六千兵力防守已是極限,一個一千多萬人口的國家,能有多少常備兵力?

不過,縱然只是六千兵力,但西班牙是據城而守,一萬海軍能攻的下來?海軍還能攻城?康熙甚爲疑惑的道:“你打算用海軍攻堅城?”

胤禎微笑道:“回皇阿,海軍訓練不易,兒臣豈會讓海軍充當炮灰,馬尼拉是商貿城,城中漢民甚多,混進去不是難事,完全可以內外夾擊,以有心算無心,勝算極大。”

康熙聽的微微頜首,奇襲倒是不錯的法子,當年鄭成功攻打駐紮臺灣的荷蘭兵,二萬五對二千餘人,尚打了近一年時間,硬攻肯定是行不通的,沉吟了片刻,他又問道:“西班牙、荷蘭俱在南洋,兩國又皆是西洋人,攻擊西班牙,荷蘭會否出兵援助?”

“回皇阿瑪。”胤禎欠身道:“荷蘭與西班牙在西洋是敵對國家,不可能援助,但是得防備荷蘭乘火打劫。”

康熙微微頜首,沉吟了半晌,方纔緩緩說道:“眼下海軍尚未成軍,徵南洋也爲時尚早,屆時,再視具體情形定奪。”緩了緩,他又接着道:“南洋地域狹窄,氣候溼熱,不適宜滿人前往,朕自兩廣、閩浙各抽調三千精銳士卒與你訓練,但上海一地駐兵不宜過多,你意安置何處?由何人統帶?”

聞聽此言,胤禎不由大喜,康熙這是開始爲徵南洋做準備了,微微思忖,他便躬身道:“這六千人馬安置在臺灣鳳山最爲適合,一則不引人注目,二則,可促進臺灣的穩定。三則,也可就近適應海上風浪。統兵將領,還請皇阿瑪聖心獨斷。”

說完,他猶豫了下,又接着說道:“稟皇阿瑪,天下太平多年,八旗子弟亦是久未經歷戰火,在京生計日艱者,爲數不少,兒臣以爲,徵南洋不失爲一條出路,況且,佔領南洋之後,也須得安排一些滿人去駐紮,任職,臺灣與呂宋隔海相望,氣候相近。

兒臣以爲,不妨先招二、三千人駐紮臺灣,能適應的編入海軍,不能適應的再譴送回京,還請皇阿瑪聖裁。”

聞聽此言,康熙不由微笑着讚道:“恩,時時處處不忘國本,此議甚好,給他們個機會,就以臺灣駐軍的名義在京先招三千人去臺灣,這九千士卒就分駐臺灣府和鳳山縣,至於統兵將領。”康熙沉吟了一下,才道:“還是由你選拔,以收如臂使指之效。”

見康熙一臉微笑,胤禎卻是暗暗警惕,什麼南洋地域狹窄,氣候溼熱,不適宜滿人前往等等,怕是都在試探自己,看來,在海軍中大力提拔漢籍官員已經引起了康熙的警惕,日後,這方面得多加註意纔是。

聞聽着他選拔將領,他有心試試康熙對老十三的態度,便躬身回道:“稟皇阿瑪,這統兵將領,倒是有現成的人選,十三哥文武全才,富韜略,善馭下。”

康熙含笑道:“你不攬權是好的,不過,這支兵馬乃是去異域攻城拔寨的,十三不能勝任,你回去另行選拔,定下人選,再給朕上摺子。”

“兒臣尊旨。”胤禎心頭大喜,不僅是因爲康熙對他完全放下心來,而且康熙對老十三的迴護之意,亦很明顯。

終於將南洋的事定了下來,康熙顯的甚是輕鬆,示意李德全換熱茶上來,喝完茶,他才接着銀子的話題道:“美洲產銀量如此巨大,又源源不斷的流入國內,時日一長,必然導致銀賤物貴,對此,你有何應對之策?”

見康熙如此敏感,胤禎也暗自佩服,真個是葉落知秋,舉一明三,略微想了想,他纔回道:“回皇阿瑪,西洋諸國,原本亦是以白銀爲本位貨幣,但隨着美洲銀礦的大量開採,已經開始逐漸轉向以黃金爲本位貨幣,皆是因爲黃金的產量小,不容易貶值。

不過,我朝商業繁榮,貨幣需求量大,以黃金爲本位貨幣,沒有足夠的黃金以供流通,不過,即便如此,我朝也應該加大黃金的儲量。兒臣之前就曾建議,對外貿易,必須按比例收取黃金,如此,則可大大減緩白銀的流入量。

兒臣竊以爲,眼下,我大清的海關,根本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海關不僅是爲國徵收賦稅,也應該起到調節對外貿易,控制物品流進、流出,保護國內商業經濟的作用。

我天朝地大物搏,乃是經濟中心,西洋諸國對我國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物品,是趨之若騖。但是我們需要購買的物品卻甚少,甚至是不買也行。所以說,這商貿的主動權完全是掌握在我們手中的,收白銀,還是收黃金,完全由我們說了算。這事可以通過海關來執行。”

聽到海關竟然還有這麼多功用,康熙亦是有些意外,仔細想想,也確實有道理,想到老十四確實說過按比例收黃金的事,他不由老臉微紅,這事他當時沒太重視,他微微點了點頭,他才道:“你是海關總署的總監督,此事,就交由海關督辦。”

“兒臣尊旨。”胤禎起身又說道:“稟皇阿瑪,兒臣今日令‘四大恆’開始嘗試着開拓放貸業務。”

‘四大恆’放貸?康熙一聽,立時就來了精神,這‘四大恆’他可是獨佔了四成的股份,由不得他不關心,他頗爲疑惑的問道:“你是讓‘四大恆’用銀票的本銀放貸?”

胤禎欠身回道:“‘四大恆’目前正是大力發展銀票的緊要時期,信譽至上,兒臣豈敢令他用本銀放貸。”說着就把放貸的詳細情況說了一遍。

康熙一聽胤禎是用他的銀子放貸,而且只是一分的息,不由微微有些失望,不過轉念又想到,既然‘四大恆’開拓了放貸業務,肯定是要長期開展的,這本錢哪裡來?今年難道不分紅?想到這裡,他沉吟着說道:“月息一分,本錢大,倒也是筆不菲的收入,如若本錢小,也就聊勝於無了。”

康熙現在怎麼就鑽到錢眼裡去了?一聽這話,胤禎不由一肚子腹誹,卻不得不解說清楚,“皇阿瑪,‘四大恆’放貸,不僅僅是爲賺錢。一則爲促進銀錢流通,二則爲扶持中小商人、作坊,促進商業繁榮,三則,逐步消除民間高利貸。”

胤禎這一解說,康熙就注重起來,‘四大恆’低息放貸,意義確實重大,稍稍沉吟,他才道:“低息放貸是樁盛舉,可本錢從何而來?總不能老是佔用你的本銀,遠洋艦隊現在也開始要大力投入,今年可以,明年,後年呢?”

見康熙對低息放貸的認識不深刻,胤禎不得不狠狠刺激一下他,當下便回道:“回皇阿瑪,二年時間,兒臣尚能週轉,二年後,兒臣想辦法爲‘四大恆’注入資金,低息放貸,利國利民,不僅能夠促進商業興盛,而且能極大的保護農民,使農民免於破產,從而有效緩和土地兼併。”

一聽可以避免農民破產,康熙立時就極度重視起來,他一生重農,便是因爲農民是大清的基石,如果能夠解決土地兼併問題,則農民就不會亂,大清則可以永久興盛,他一下就把低息放貸上升到了國策的高度,不過,一想到低息放貸的本錢,他又有些沮喪,那可是需要幾千萬的本錢,老十四能有辦法?

一見康熙炙熱的眼神,胤禎不由暗笑,沉聲道:“皇阿瑪,‘四大恆’的分號現在才鋪到府、縣一級,此時放貸,農民也很難受益,在等二年,等分號遍佈鄉鎮,再推行不遲,農民的放貸要專門分開,以最低的息給他們。

這二年,兒臣考慮,可在遭災的地方,令‘四大恆’當地分號嘗試給農民放貸,以爲日後推廣積累經驗。”

“好想法。”康熙忍不住站起身來,興奮的道:“此法若得以全國推廣,國家甚幸,百姓甚幸此乃朕生平所聽過,最爲老成謀國之言,賞老十四。”

康熙興奮的脫口而出一個“賞”字,卻不知道該如何賞了,老十四已經是親王了,賞**、賞茶,太對不住這想法了,看了看案几上,玉如意也已經賞過了,稍稍猶豫,他就低頭自腰間解下隨身系掛的玉佩,道:“這個賞你。”

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722章 解惑第119章 機會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32章 牛B總督第9章 票號(上)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570章 天道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671章 老辣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309章 聚積人心第47章 順勢而爲第397章 誘導第79章 食色性也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後記一算是續集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353章 師出有名第212章 不甘心第195章 毒師爺第604章 晾幾天第62章 狠師爺第370章 嚴打?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650章 醞釀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107章 各方反應(中)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77章 胤楨印象第469章 意外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226章 玉佩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712章 變法實質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62章 什麼香?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598章 士子監督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137章 流寇第578章 蠲免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709章 失控第52章 好色貪婪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124章 未雨綢繆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後記四第554章 自保第467章 各方猜疑第106章 各方反應(上)第316章 兵油子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153 章 曹寅的情報網第392章 開年計劃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696章 顧慮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55章 國家名器第242章 出征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310章 老四的反應第504章 和談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342章 一石二鳥後記三第374章 遠征不妙第682章 糾結的揆敘第630章 無意第50章 各方反應第151章 招撫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75章 各自算計第316章 兵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