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當面陷害

一聽到攤丁入畝,胤禎不由暗笑,戴鐸這小子也算是個人才了,稍稍點撥,就把攤丁入畝給鼓搗出來了,老四也沒讓他失望,果然是迫不及待的提了出來。

推行攤丁入畝,對胤禎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首先便是人口,取消了人頭稅,人口便會如脫了繮的野馬一般瘋漲,近億的人口基數,不過數十年,便能翻一翻。這對於他的擴張大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取消了人頭稅,朝廷對戶籍的控制也將逐步放鬆,無地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有利於促進工商業發展,亦爲日後的資本主義發展打下了基礎。

這兩點,唯有推行攤丁入畝才能實現,胤禎是早有此心,但是攤丁入畝的推行卻是極大的損害了縉紳階層的利益,胤禎卻不敢冒此風險,他以後很多決策,可都需要縉紳階層的支持,所以這個惡人仍然還是由老四來做最好。

恭謹的接過奏摺,胤禎裝模做樣的翻看了一遍,才由衷的讚道:“攤丁入畝利國利民,實乃萬世良法,此法推行得力,可保大清長治久安,一統萬年。如今天下太平,內外安穩,正是大力推行此法的最佳時期,還祈望皇阿瑪早做決斷,早一日推行,朝廷則早一日受益。

兒臣在江南日久,早聞江南有州、縣在試行丁從地起,既是有此基礎,不若先在江南試行,兩江乃賦稅根本之地,可先在廣東、浙江兩省逐一試行。

四哥的攤丁入畝之法,已經十分周詳,並無任何不妥之處,不過,在推行過程中,及推行之後,兒臣竊以爲必須注意幾點。”胤禎說着便望向康熙。

聽聞老十四有提議,康熙亦甚是期待,老十四的眼光獨到,見解往往異於常人,卻又常常一矢中的,微微頜首,他便鼓勵着道:“無妨,此法推行還須衆議,你敞開說,不要有顧慮,集思廣益嘛。”

胤禛卻是不以爲然,老十四這才粗粗一看,短短時間內,他能有什麼好的建議?倒要防着他使壞,攪了自己這樁功勞。

胤禎略微沉吟,便侃侃而道:“歷朝歷代,賦稅制度革新的不少,但每次都導致賦役一步步加重,一直到積重難返的地步,此謂積累莫返之害!

究其原因,便是因爲,每一次的賦稅革新,都將附加稅、雜稅、供稅併入了主稅,而時間一長,又催生了各種新的附加稅、雜稅、供稅,如此循環,百姓則不堪重負。

再有,既然已經攤丁入畝,丁稅便已不復存在,何不再徹底一點,明令免除丁稅,如此,既可免除日後固定丁額不足之弊端,又能杜絕各種加在人丁之上的雜稅死灰復燃。

攤丁入畝全面推行之後,皇阿瑪若是明諭天下,革除丁稅,嚴禁任何附加稅、雜稅、供稅,着爲永例。則可徹底防止積累莫返之害!”

徹底革除丁稅?康熙眼睛微微一眯,這倒是好提議,丁稅既然已經攤入田土,確實沒有再保留的必要,此諭一出,既可招攬人心,又可杜絕貪官污吏巧立名目中保私囊。

胤禛也是一楞,想不倒老十四竟然能夠舉一反三,想的更遠,玩的更徹底!

“再好再詳細周密的制度,也的靠地方官吏來執行,必須先整頓試行地方的吏治!”胤禎接着說道:“攤丁入畝的推行,必然損害地方縉紳的利益,在推行過程中,阻力自然不會小。此法推行,關係到大清的千秋萬代,意義非凡,兒臣竊以爲,若能委任一鐵面無私,正直不阿,勤謹細緻的皇子負責此事最好。”

胤禛聽的心裡一跳,老十四這是舉薦他負責攤丁入畝的推行,他有這麼好心?這背後會不會有什麼陰謀?此法是他首倡,推辭那是萬萬不可的。

康熙對此提議卻是大以爲然,攤丁入畝的推行,確實是意義非凡,不能讓地方那些齷齪官員壞了大事。

“另外,兒臣還有一點建議。”反正這攤丁入畝的黑鍋是由老四背定了,胤禎不介意再燒幾把火,“四哥的攤丁入畝,核心便是根據土地收稅,若是宗親皇族,王公大臣、官吏士子免除徵稅,日後必然又是弊端叢生,縉紳也不免怨聲載道,嚴重阻礙新法推行,但若能夠一步到位,明令天下所有土地按章納稅,則可以徹底永絕賦稅弊端,順利推行新法。

對於宗親皇族,王公大臣、官吏士子的損失,皇阿瑪可以提高俸祿等法子予以彌補,若是皇阿瑪的皇莊帶頭納稅,天下無人再敢有異議?”

見胤禎說的頭頭是道,康熙原本是滿面含笑,未料到他突然急轉直下,竟然建議天下所有土地按章納稅,康熙不由一楞,這革新來革新去,最後竟然要革新到自己身上來,連皇莊都要納稅?況且滿族入關,各宗親皇族、王公大臣可是圈佔了大量的土地,旗民名下土地亦不是小數。

若是全部按章納稅,他們豈不鬧翻了天?俸祿補償,那能補償多少?多了朝廷負擔不起,少了,又不起作用。但若不統一徵稅,時日一長,的確會弊端叢生,不知道有多少土地會掛靠在這些免稅戶的名下,康熙頓覺左右爲難。

胤禛卻是聽的後背一陣涼颼颼的,全是冷汗,老十四這招可是太狠毒了,這是當面陷害!真要按他所說,他胤禛就不止是得罪縉紳那麼簡單,這可是把所有的宗親皇族,王公大臣、官吏士子都得罪個遍,他不過是一皇子,這以後的日子還怎麼過?

他忙躬身奏道:“皇阿瑪,滿族可是我大清統治天下的基石、根本,萬萬不能危及他們的利益,再說,若是因此而提高官員俸祿,朝廷豈不是白忙?那還不如不革新。”

“皇阿瑪,推行攤丁入畝不只是爲了增加朝廷收入,主要在於平賦役,緩兼併,穩人心,安地方。”胤禎從容說道:“明令天下所有土地按章納稅,不過是內裡撒土,迷外人眼罷了。滿族親貴,旗民,皇阿瑪轉身就可賞賜回去,何來危及滿人利益一說?”

(未完待續)

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1章 胤禎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72章 君心難測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225 章賞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6章 都是精英第466章 進退兩難後記八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457章 壽禮第143章 手銃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l85章 京報第27章 小朝會第365章 抱火鍋第721章 大清銀元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670章 驛站第66章 關係網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37章 滿漢之爭?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506章 捷報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191章 大喜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611章 棘手第613章 拿捏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37章 滿漢之爭?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39章 暗中出手第355章 陛辭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150章 不如人意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第659章 新黨第717 章 女工第448章 倭子國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36章 督撫之爭第182章 朝會(三)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717 章 女工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661章 選秀革新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13章 敲打老九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582章 倉鼠第552章 佈局第473章 老四出手第64章 失算了第6章 都是精英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271章 海軍部第30章 釜底抽薪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643章 捅馬蜂窩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647章 選秀女貓膩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729章 去熱河第200章 機會第692章 發賣滿城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618章 觸底線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509章 突破點後記二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479章 十三出征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554章 自保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699章 自做孽第556章 心結第622章 棘手第507章 報喜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448章 倭子國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