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小朝會

胤禩回過神來就見滿臉震驚之色的胤禟和一副茫然神情的胤誐,不由問道:“十四走了?他後面還說了什麼?”

胤誐沒好氣的說道:“這老十四越來越沒樣子了,他後面好象還有一句,小心二哥和四哥。”

“果然如此。”胤禩微笑道:“十四對四哥早就起了疑心。”

胤禟不解的說道:“可眼下根本就看不出四哥有任何的異常。”

“你還懷疑十四的眼光?”胤禩微帶不悅的嗔道。

“那倒不是。”胤禟長嘆了口氣,“以前八哥說他心機深沉,眼光長遠,獨到,我還不服,可看他做的一件件事,不服都不行,觸及皇權更是一針見血,有道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他確實比我們看的透。”

胤禩也長嘆一聲,“幸好十四是我們兄弟,否則,八哥還真是不敢想,不論是撈錢還是眼光,十四都是賊狠。老十也不要埋怨他,他現在確實忙。”說完,他又喃喃道:“這四哥,老十四要我們小心點,那是我們平日裡對四哥沒引起足夠的重視,可太子,我們向來就很重視,爲什麼十四要特意提醒我們小心?”

胤禟猶疑的說道:“八哥不覺的太子最近太平靜了嗎?反常必爲妖,太子一定在醞釀什麼,十四的意思是不是要我們注意保護自己?”

玄武門兵變?胤禩腦中猛的閃過這個念頭,轉而又搖了搖頭,歷史沒有可比性,自家兄弟那麼多,不對,不是兵變,是兵諫!他自己也被這個突然冒出的念頭嚇呆了,太子真的走到了這一步?

胤禎回到府裡,一一召見鄭世昌、閔明我、海鋒,包福全,達春,揚敏,白子云,丁善幾人,戴梓要派人去接,上海不僅要讓‘四大恆’建分號,還要押運鉅額的銀兩前去,胤禎要在上海大展拳腳,沒銀子可不行,當然,他更不會忘了派人前去上海圈佔地皮,搶購地產,這些都的搶先下手。

另外,自然要給親信親戚們好處,他們家中的子弟,當然要藉着這個機會跟隨胤禎,差事也好,當海軍也好,都是不錯的出路,隨胤禎去上海的親衛,侍衛也要定下來,希望義學也要定人管理,還要讓閔明我帶爲招聘西洋的各式人才去上海,不論是傳教士還是商人,水手軍官工匠都大量需要。

這一通事情議完,已經是半夜,迷迷糊糊睡了不到兩個時辰,胤禎就被叫了起來,上朝的時間到了。

胤禎一邊起身,一邊咕噥着道:“有沒有天理,凌晨五點就要點卯?”

好在不是逢五的常朝(初五,十五,二十五是大早朝),人數不多,而且也沒什麼事,例行的奏對之後,康熙開口提到了倡農書,不僅是胤禎,一衆大臣登時都提起了精神。

“倡農書自在邸報刊發以來,反響甚衆,朕之意,或有不足,然建農學院一議卻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嚴州李錦熟知農事,素來愛民,着晉正六品任江寧農學院院使,恂貝子胤禎,曠達聰慧,長於實事,着代朕巡視兩廣兩江閩浙,並督農學院事。”

胤禎心裡一陣迷糊,李錦是誰?沒聽說過,而且太醫院的院使都是五品,這農學院的院使咋就只給個六品?自己除了督建農學院,怎麼還做了觀風使?而且是七省觀風使。不過迷糊歸迷糊,他還是趕緊的出列謝恩。

聽到康熙只是建農學院,卻未提及農學院的學員今後的品級,一衆大臣揣摩不透康熙的心意,況且康熙已經說了,建農學院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這主子是出了名的好名聲,誰吃飽了撐的,敢去觸這個黴頭。

倒是有幾個官員站出列,不痛不癢的逢迎吹捧了一番。

康熙卻是意猶未竟,緊接着又說道:“自二十三年開海以來,海貿昌盛,裕民利國,卻也滋生海賊無數,開海日久,海賊日漸猖獗,始則上百人,現動輒上千,且內外勾結橫行海上,禍害數省,今恂貝子胤禎忠心爲國,上議在上海建遠洋艦隊橫掃東南巨寇,列位臣工對此有何看法?”

能夠列入朝堂的這些大臣哪個不是人精?一聽康熙這話就嗅出了其中的味道,這父子倆怕是早就合謀好了的,你既然都說胤禎這建議是忠心爲國了,還要我們怎麼說?

眼見有點冷場,佟國維閃身而出,他是八爺黨的一面旗幟,一早就得了胤禩的暗示,而且胤禎對他兒子隆科多也有提點之恩,這個時候他自然要站出來力挺十四了,“稟皇上,奴才認爲恂貝子此議甚好,東南海賊荼毒沿海,橫行海上,搶掠過往船隻,危害之烈,影響之大已不容忽視,不着手清除恐現尾大不掉之勢,此議即消除後患,亦能揚我大清國威於海外。”

佟國維身爲上書房大臣之首,又是八爺黨的代言人,他的說話無疑就是朝堂上的風向標,話一落音,一衆官員紛紛站出來要麼附議,要麼就吹出新意。

皇太子胤礽站在一旁只能乾瞪眼,康熙話裡話外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一干官員誰也不傻,要麼看地下金磚,要麼看橫樑藻飾,站在後面的乾脆閉目養神,任由胤礽的眼神象刀子一樣在身上刮來刮去。

眼見是一面倒的局勢,胤礽心裡鬱悶的直想吐血,這個老十四才撈了一千多萬銀子,轉身過來又想抓兵權,遠洋艦隊,別人不知道,我胤礽還不清楚?用遠洋艦隊來剿海寇,豈不是用大炮打蚊子?騙鬼呢?

反對那是最不明智的,胤礽眼珠一轉,站出來說道:“稟皇阿瑪,十四弟忠心國事,其心可嘉,兒臣身爲兄長,着實羞愧。十三弟胤祥,自幼熟讀兵法,長於兵事,兒臣願薦胤祥爲我大清打造遠洋艦隊,橫掃海寇,揚我國威。”

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聽了胤礽這話,趕緊的把頭低下,生怕自己興災樂禍的表情被康熙看到,十四的生意您也敢伸手亂搶,看你等下怎麼個死法?

康熙面無表情的微點了下頭,“此事稍後再議。”說完,掃了一眼羣臣,見張玉書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便點名道:“張玉書,你是何看法?”

張玉書出來跪奏道:“回皇上,朝廷已有福建水師,崇明水師,京口總兵官,南臺水師營等水師力量,微臣不懂兵事,但新建一支艦隊,花費巨靡,建成後每年的維護也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微臣認爲,此議還是再商榷一下的好。”

戶部尚書張鵬翮早就急的跳腳了,沒人比他更清楚國庫的底細了,建遠洋艦隊?那豈不得把國庫全掏乾淨了,見張玉書開了頭炮,他馬上站了出來,“臣附議。”

見有人跳出來反對,胤礽心裡暗喜,正待拉幾個人出來把聲勢造大,康熙卻發話了,“遠洋艦隊初步預計花費在三千萬兩。”

這話一出,滿殿大臣登時都呆如木雞,沒聽錯吧?三千萬兩?國庫存銀好象才一千萬不到吧?什麼戰船那麼貴?有那心思靈動的,更是暗自警惕,康熙莫不是以建艦隊爲名,又要開始清理虧欠?而張廷玉,張鵬翮兩人卻是暗暗鬆了一口氣。

康熙惡作劇般看向胤礽,“你現在還推薦十三造遠洋艦隊嗎?”

第190章 老十三第265章 心狠手黑第670章 驛站第537章 進退之道第625章 解禁胤礽第344章 扳腕子第645章 內務府第687章 清理虧空第442章 天津移民第499章 徵日(八)第99章 立威第431章 唱白臉第91章 工商雜稅第181章 朝會(二)第33章 貪污也是有定例的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229章 馬尼拉灣危境第135章 聚焦福建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483章 十三當家第264章 京師轟動第390章 老八擔憂第703章 勞務輸出第321章 善後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178章 摘桃子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31章 康熙的手段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204章 李衛請客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660章 對比第6章 都是精英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562章 開局第306章 強悍隆科多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301章 各有盤算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391章 毫無價值第511章 工人?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218章 上海知縣第120章 以寬爲政第195章 毒師爺第715章 捷報第685章 狗咬狗第155章 太子的橄欖枝第157章 調將不調兵第709章 失控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423章 通房丫頭第191章 大喜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577章 勸輸第624章 生財有道弟111章旁觀者清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376章 一錘定音第580章 官缺第210章 十三解封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289章 天津兵演(一)第377章 徵歐主將第448章 倭子國後記6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25 百利而無一害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127章 不賣帳第606章 接見第520章 太子無私帳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149章 風雲再起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516章 小議第498章 徵日(七)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424章 御筆福字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4章 初露崢嶸第42章 女人是要追的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574章 謀劃晉商第670章 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