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利誘李光地

自碾兒衚衕出來,胤禎並未回府,而是沿着太掖池一路散了過去,正是暮春時節,太掖池沿岸春光無限,胤禎卻無心欣賞,一路信步而行,心裡細細的回味着覲見康熙的情形

康熙雖然是極力宣揚、推行滿漢一體,但卻從來就未放鬆過對漢人的提防,尤其體現在軍隊方面,此次派遣劉志生、林衛率領四千海軍,六千綠營南下攻打馬尼拉就引起了康熙的不滿與擔憂

而自個偏偏又想讓海軍滯留南洋以爭取時間,這豈不是會更惹康熙見疑?若是康熙因此而大力打壓海軍中的漢人,可就有些得不償失。

想到這裡,胤禎不由微微嘆了口氣,讓海軍滯留南洋,挑起起與荷蘭的戰爭,是既定計劃,實則就是養賊自重,唯有戰爭不斷,海軍才能不斷壯大,也唯有時時面臨危機,康熙纔不敢輕易的削弱自己對海軍的掌控。

求人不如求己,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康熙身上是絕對靠不住的,有三、五萬海軍在手,掌控了南洋、澳洲,自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也纔有跟康熙叫板的本錢,才能逼迫康熙非得立他爲太子不可。

雖然康熙成立了海軍部,又將天津水師、崇明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都併入海軍部,看起來位高權重,實力大增,可實際上,天津水師根本是不可能調動的,崇明水師基本是內河水師,廣東水師已經殘了,真正有用的,能指揮得動的就是福建水師,施世驃、施世綸,施家一族算是綁在十四黨了。

不清楚康熙此舉是何用意,真如他所說是爲日後裁撤水師做準備?胤禎隱隱覺的沒這麼簡單,這幾個水師併入海軍可能只是一個前奏,康熙肯定還留有後手,在權術方面,他跟康熙相比還是太嫩了點,只能夠採取一力降十會的笨法子。

想到康熙讓他回京歷練朝務的話,胤禎又不覺微微有些期待,康熙真若是有心立他爲太子,那完全就是一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皆大喜歡的局面,不過,世事豈能由人想?

胤禎一路沉思,不知不覺已是到了什剎海,達春上前稟道:“主子,天色不早,主子又走了半晌,想必是乏了,奴才去找頂轎子?”

“哪有你想的如此不堪?”胤禎擺了擺手,略微思忖才問道:“李光地就住在這附近吧?”

達春恭謹的回道:“回主子,李相爺府邸就在鴨兒衚衕,距此確實不遠。”

李光地是熙朝老臣,滿朝文武,要說最能揣摩康熙心意的非他莫屬,跟他談談,說不定能夠猜測出康熙的真實用意,想到這裡胤禎吩咐道:“譴人去李光地府邸通知一下,本王登門拜訪。”

隨着天氣的暖和,李光地的身體亦是日漸好轉,人也精神很多,但一般常朝,他仍是照例,概不參加。胤禎大勝回京,他雖然是十四黨旗手,卻是出於一慣的謹慎,並未去恂王府道賀,到了他這個年紀、位置,表面功夫已經是不屑一顧了。

不過,聽聞胤禎身着便服登府拜訪,李光地卻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立刻就換了常服親自迎出府去,心裡卻是納悶,十四爺大勝還京,何以會突然登門拜訪?是故做姿態,禮儀性探訪?還是遇上了難事?

纔出的府門,胤禎便已步行而至,李光地忙趨步上前,欲給胤禎請安,胤禎上前一把就架住了他,笑道:“李中堂不須多禮,胤禎一路散心,途經此地,特就近探望,未攪了李中堂休養吧?”

李光地仍是躬身一揖,道:“老臣李光地給十四爺請安。”起身,他又拱手道:“恭賀十四爺海軍大捷。”而後,方微笑道:“十四爺可是貴客,皇上前些日賞了微臣一兩大紅袍,正好請十四爺品嚐。”說着躬身伸手揖讓道:“請。”

知道李光地謹慎,重規矩,胤禎也不禮讓,微微一笑,邁步先行。

李光地至此,亦是清楚胤禎乃是有事而來,便直接將胤禎領到書房,下人上了茶之後,他親手斟了一小杯,才伸手禮讓道:“此茶據聞是那株千年老樹所產,十四爺請。”

胤禎看了一眼,但見湯色橙黃明亮,端起輕嗅了一下,但覺香氣馥郁,有着淡淡的蘭花香,不由讚道:“此茶巖韻明顯,確非凡品,未及入口,便已令人頰齒生香,好茶。”

李光地本就是福建人,對大紅袍自是熟悉不過,聽聞胤禎說巖韻明顯,不由讚歎道:“十四爺巖韻二字,可謂是道出了大紅袍的神韻。”

胤禎輕呷了一口,略略回味才道:“福建山多地少,適宜大力發展山區經濟,茶葉便是重中之重。”

發展茶葉?李光地未料及胤禎竟然是從福建的茶葉扯開話題,微微一怔才道:“福建名茶不少,產量亦大,不過,各地名茶數不勝數,實難打開局面,兼之運輸不便,成本過高,很難與外地名茶競爭。”

“李中堂眼界所及,難道就只大清?”胤禎微微笑道。

李光地微微一滯,遲疑着道:“東洋所需有限,十四爺指的是西洋?可西洋歷年所購亦是極爲有限。”

“凡事皆非一成不變。”胤禎老神在在的說道:“胤禎去年投了八十萬兩白銀鋪設茶葉的網點渠道,福建海運發達,又是茶葉主產地,若能多建幾個大型茶園,足可惠及子孫後代。”

李光地聽的心裡一陣狂跳,十四爺竟然砸了八十萬兩銀子就只爲鋪設收購、售賣茶葉的鋪點渠道!十四爺是什麼人?那是將空手套白狼發揮到極至的人物,當年吞併‘四大恆’他也才花了二十萬,緊接着又是遠洋貿易船隊,一舉套了數千萬。

十四爺現在竟然肯砸八十萬兩銀子投到茶葉貿易來,這說明他極度看好茶葉貿易,想到十四爺的眼光,李光地不覺微微激動,福建可是產茶大省,他家鄉安溪更以產茶聞名,這可是造福子孫後代的絕好機會。

第461章 放不下第555章 婦人之仁第83章 酸第202章 李衛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98章 白費勁第394章 黃帶子第620章 下血本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205章 糾結第441章 啓用年羹堯第484章 口是心非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8章 傳教士第436章 東南亞預案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269章 新式禁衛軍第54章 帝王心術第595章 嚴懲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285章 有得有失第394章 黃帶子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336章 索要太子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507章 報喜第563章 放縱第73章 一折驚心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89章 眼紅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476章 兄弟歸心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528章 不賣帳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68章 潑天大案第103章 考察人才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118章 上尊號後記十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503章 徵日(十二)第472章 十四的手筆第335章 秘密立儲第729章 去熱河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337章 撂挑子第590章 徹查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698章 失控?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296章 密謀第652章 相親的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151章 招撫第615章 撫卹第272章 京報發展第304章 老父教子第370章 嚴打?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195章 毒師爺第731章 貞武元寶第40 章 圍爐品酒賞美人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92章 徵日(一)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243章 永不加賦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410章 吃早茶第173章 託合齊會飲案(二)第242章 出征第98章 白費勁第669章 啓程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151章 招撫第461章 放不下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128章 公行第147章 移臺之爭第55章 國家名器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593章 禍水西引第427章 胤禛私訪第38章 被人無視了第710章 揉搓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76章 康熙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