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以禮立國

聽聞康熙問起東征日本一事,胤禎點了點頭道:“十三哥胤祥已於前日率領南洋艦隊大小戰艦十四餘艘,海軍一萬三千餘人自上海啓程東征。”略微頓了一下,他才接着道:“十三哥同時還讓琉球郡國一同出兵。”

琉球一同出兵?琉球那丁點地方,能有多少兵?康熙不由微微一怔,疑惑的看向胤禎。

胤禎忙說道:“十三哥用的是飛鴿傳書,說的很簡潔,兒臣猜想,應該是琉球熟悉江戶的情況。”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也唯有這個原因了,略一沉吟,他才問道:“飛鴿傳書是你新建的?”

胤禎倒是不介意給老四上點眼藥,當下就實打實的說道:“兒臣是撿的四哥的便宜。海軍的發展迫切的需要發展信鴿,南洋、澳洲也需要大力發展信鴿,兒臣下一步準備發展西北。”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而後道:“信鴿畢竟不穩定,只能做爲輔助手段,切不可捨本逐末。”

這倒是實話,這年頭,老鷹、鷂子多,信鴿極易丟失,特別是西北,一旦建立信鴿體系,重大事情,必須要多放幾隻,他忙躬身道:“兒臣一定謹記皇阿瑪教誨。”

康熙點了點頭,默然半晌,見胤禎並不言聲,知道朝中無事,微微沉吟,他才加重語氣問道:“朝中無事?”

聽的康熙語氣隱隱有詰問的意味,胤禎不由微微一怔,快速的腦中回想了一遍,最近確實沒什麼事情,也無疏漏之處,雖是不解,他仍是謹慎的道:“兒臣初次監國,若有疏漏之處,還請皇阿瑪點撥。”

“尸位素餐。”康熙咕噥了一句,才道:“幾位上書房大臣都是做什麼的?如此大事竟然無人提醒?”略微一頓,他才接着道:“朕這段時間精力不濟,疏忽了祭祀,他們也不提醒於你。”

原來是祭祀,還以爲疏漏了什麼大事,胤禎繃緊的神經不由鬆懈下來,康熙瞥了他一眼,知道他沒引起重視,不由語重心長的說道:“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乃國之根本,禮崩則樂壞,豈容輕忽?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國之大事,唯祀與戎,身爲儲君,你豈能重戎而輕祀?”

胤禎感覺後背開始冒汗,對於祭祀,他是真沒放在心上,從來就未意識到祭祀對一個國家竟然如此重要,當即誠懇的道:“皇阿瑪訓誡的是,兒臣知錯,必定潛心研讀禮學。”

康熙微微頜首,沉吟半晌才道:“傳旨,遣一等侍衛覺羅外山,祭長白山、醫無閭山等處。內閣侍讀學士殷扎納,祭遼太祖陵。副都統馬雲霄,祭南海。副都統王臣,祭顓頊高陽氏等陵。

內閣學士蔡升元,祭黃帝軒轅氏等陵。內閣侍讀學士查弼納,祭西嶽華山、及江瀆等處。內閣侍讀學士拉都渾,祭南鎮會稽山。”

胤禎聽的暗自心驚,祭陵也就算了,山嶽都要祭祀?略微停頓,康熙又繼續說道:“詹事周起渭,祭禹陵、及明太祖陵。侍郎孫柱,祭東嶽泰山等處。侍郎廖騰煃,祭少昊金天氏等陵、孔子闕里。侍郎李先復,祭中嶽嵩山等處。

副都御史明安,祭太昊伏羲氏等陵。左通政羅瞻,祭南嶽衡山。參議陳汝鹹,祭炎帝神農氏等陵。內閣學士鄒士璁,祭女媧氏等陵。太常寺卿李敏啓,祭北嶽恆山等處。併兼賞賚直隸各省、綠旗兵丁。”

見康熙對這些要祭祀的陵墓、山嶽倒背如流,一衆官員也是張口即來,未尾還要衆人賞賚各省八旗、綠營官兵,真真是應了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休息了半晌,康熙才接着道:“你一直以來重於戎,重於商,而輕乎禮,爲臣尚可,爲君便是大忌,歷朝歷代,皆是以禮立國,依禮治國,以法導民,禮法相補,禮乃重中之重,你身爲儲君,萬不可稍有輕忽。

祭祀的法則詳細記載於《周禮》、《禮記》中,並有《禮記正義》、《大學衍義補》等經書進行解釋。你回去務必細讀,朕要隨時考問。”

“兒臣尊旨。”胤禎恭敬的回道,心裡卻是鬱悶無比,又要背書?我都做皇太子了,還要背書?

康熙說了這半晌,感覺有些累,休息了一陣,卻是轉了話頭,道:“旗務整頓,策劃旗民生計,你可有具體計劃?”

胤禎心裡暗自腹誹,我一天到晚忙到黑,哪有時間考慮,不過,說沒考慮,顯然不妥當,略微沉吟,他便發現這是一個極好試探康熙的機會,當下便欠身道:“皇阿瑪,兒臣竊以爲,必須革新八旗制度,否則,旗民生計便是一個無底洞。”

革新八旗制度!康熙聽的心頭一震,老十四還真是膽大包天,這可是涉及到滿人的根本利益,整頓旗務尚且都是如履薄冰,遑論是革新?

見康熙默然不語,胤禎小心的跪了下來,鼓起勇氣道:“皇阿瑪,八旗制度乃是太祖高皇帝一手創建,兒臣斗膽妄言,八旗制度是爲了適應戰爭的需要而建立的,實際上僅僅只是一種戰時的制度,如今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八旗制度已經不適應大清的發展,必須隨之調整,不能一成不變。”

八旗制度是戰時制度!康熙登時一楞,他從來未聽過有人如此評價八旗制度,感覺頗爲的新穎,細細琢磨一下,八旗制度本身的確是一種兵民合一,全民皆兵的,集軍事、行政、經濟等方面的一種制度,說它是戰時制度也確實不爲過。

這個老十四,很久未聽聞他有驚人之語了,沒想到這次居然敢拿八旗制度開刀,不知道他有何新奇想法?旗民生計如今已成了老大難問題,能用的辦法都用盡了,仍然毫無成效,隨着丁口日增,如今已經成爲朝廷一個巨大的包袱,再不妥善解決,遲早會將朝廷拖跨。

康熙想的一陣頭痛,趕緊的打住,緩緩問道:“具體如何革新,你可有章程?”

這事,胤禎哪裡敢亂開口,忙躬身道:“兒臣如今並無具體想法,此事關係到大清根本,兒臣不敢深想。”

“還有你不敢想的?”康熙微微笑了笑,道:“事關重大,你慢慢琢磨一下。”

第39章 暗中出手第663章 出巡陝甘?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101章 獎罰分明第672章 應對第571章 試探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486章 沙俄貿易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420章 請君入甕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620章 下血本第148章 建軍港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715章 捷報第576章 李衛當官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91章 工商雜稅第292章 大變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394章 黃帶子第556章 心結第505章 條約草本第260章 攤丁入畝第396章 插手第405章 奉旨嚴打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125章 十三行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84章 回京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577章 勸輸第597章 監生日記第710章 揉搓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633章 揚威第393章 大動干戈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63章 糊塗康熙第234章 火炮優勢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166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378章 重金懸賞第667章 微服私訪?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431章 唱白臉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670章 驛站第141章 江寧織造府第129章 刺殺(上)第676章 詭辯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462章 迴光返照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118章 上尊號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182章 朝會(三)第188章 宗室親貴的立場第504章 和談第261章 十四覲見第509章 突破點第32章 牛B總督第499章 徵日(八)第152章 海軍首屆淘汰第2章 恩威並施第362章 什麼香?第216章 四方天第294章 康熙生死第344章 扳腕子第538章 公示第645章 內務府第569章 大旱第385章 百官公推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207章 再生波折第286章 輕鬆的戰鬥第690章 對回政策第73章 一折驚心第634章 各有盤算第194章 老四反應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726章 以德立法,以法促德第488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119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