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生財有道

待胤祹、胤禮二人二人躬身退出,貞武纔看向張鵬翮,道:“上書房此時應是忙碌不堪,運青求見,所爲何事?”

“回皇上。張鵬翮忙躬身道:“綠營加餉、八旗實行‘生息制度’、抽調二成精銳入海軍和禁衛新軍以及遣散費用,臣粗略估算,亦將耗費二千餘萬兩,官員加俸,少則於事無補,多則朝廷不堪重負,微臣懇祈將官員加俸延後,否則國庫將消耗一空。”

原來是擔心銀子不夠,貞武不由微微笑了笑,道:“從八旗抽調二成精銳入禁衛新軍,沿海幾大水師併入海軍是急務,必須從快,六月之前必須完成,綠營加餉有利於穩定軍心,從八月開始按新餉發放,先放出風聲以穩定人心。

至於銀子的事,你無須擔心,八旗的生息銀不能用國帑,否則容易招惹非議,這筆銀子從‘四大恆’和遠洋貿易船隊的股份分紅中支付,不足部分,朕另想法子,總之,不用朝廷負擔,否則,綠營、八旗糧餉一例就成了笑談,毫無意義。”

聽的這話,張鵬翮不由一楞,所謂的生息銀存入‘四大恆’竟然是煙幕,股份紅利纔是八旗的福利,真不知道‘四大恆’和遠洋貿易的紅利能有多少,八旗福利每年最低也要五、六百萬兩白銀,否則就無法相比於綠營的加餉。

不過,貞武既然主動應承下來,想必差的也不會太多,他不由暗鬆了口氣,原以爲貞武玩的是掩耳盜鈴的把戲,不想他竟然是來真的,也虧的這主子有錢,如此一來,綠營、八旗糧餉一例的意義可就大了,而且貞武對八旗的掌控也將更爲牢固。

想到這裡,他心中一動,貞武敢如此加餉加俸,必然有所依仗,不知他有何憑仗?微一沉吟,他便欠身道:“皇上聖慮深遠,燭照萬里,籌劃周詳,微臣等實不及萬一。”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八旗生息銀雖無須朝廷負擔,但海軍及禁衛新軍皆已納入朝廷經制之師,二成八旗精銳和沿海三大水師併入海軍,僅是軍餉開支,朝廷亦不堪重負,今年尚能應付,明年,臣恐朝廷無力支付這鉅額的軍餉。”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軍費開支一直是朝廷財政支出的大頭,未加餉之前,八旗二十萬,綠營五十六萬,一年的軍餉開支在二千萬兩上下,如今增加了海軍和禁衛新軍,之前規模小,開支並不大,若是擴大到二十萬,這軍費無論如何也要上三千萬,而朝廷一年的歲入卻是不足四千萬,也不怪張鵬翮爲此發愁。

略一沉吟,他便開口道:“大清未來幾年,在西北、東北、海外皆要大舉用兵,海軍和禁衛新軍近幾年快商擴展是必須的,不過,八旗、綠營的規模會相應的壓縮,總兵力將長期維持在百萬上下,待澳洲、南洋、美洲開發繁榮起來,兵力可能要達到一百五十萬甚至是二百萬,不過,到了那時,正常的賦稅亦能支持鉅額的軍費。

最爲困難的是這幾年擴軍所需,若是僅靠朝廷供養,必然增加百姓負擔,朕可不想落下個窮兵黷武的名聲,因此,擴軍所需,必須通過掠奪,特別是對美洲和非洲的掠奪來彌補這巨大的缺口,不過,即便是掠奪美洲、非洲亦需要時間,至少要到明年,才能見到成效。

朝廷不能沒有存餘,國庫攢點銀子也不容易,朕沒打算動用庫銀,朕準備發賣海上商船的航線來籌集今年加餉加俸的額外開支。”

不動用庫銀?張鵬翮聽的一呆,發賣海上商船的航線能籌集多少銀子?呆了一下,他才躬身道:“皇上,即便去掉八旗的生息銀,此番加餉、譴散、加俸,粗步估計也要一千餘萬,售賣航線能籌集到如此鉅款?”

聽的張鵬翮置疑,貞武微微笑了笑,去年移民澳洲,一衆船商爭着要破家爲國,免費運送移民以換取航線專營權,他楞是沒同意,就爲怕賤賣了這航線專營權,沒想到如此快就派上了大用,略一沉吟,他便道:“如今海貿興盛,大清海軍又日益強大,海上航線專營權價值不菲,一條航線少則數十萬,多則上百萬,籌集一千餘萬,想來問題不是很大。”

經貞武這一說,張鵬翮立時就反應過來,貞武這是要對海商的經營勢力範圍重新洗牌,他心裡不由一驚,一衆大海商無一不是背景深厚,與地方官員、致仕官員、朝廷官員皆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公開售賣航線,無異於對海商的一場洗劫,會否影響朝廷聲譽?會否引起海商及官員的不滿?

想到這裡,他遲疑着道:“皇上,日本及南洋的航線,一衆海商經營已久,公開售賣,微臣擔憂有損皇上聲譽。”

“朕不圖虛名。”貞武不以爲意的道:“隨着澳洲、南洋建省,日本江戶、大阪的開放,美洲航線的開通,接下來還有非洲航線、歐洲航線、莫臥兒帝國、奧斯曼帝國、阿拉伯、波斯、錫蘭、馬拉巴等各條航線都將馬上開通,大清的海商規模這兩年翻了一番也不止。

朝廷必須統籌規劃,否則豈不亂套?即便揹負罵名,航線專營也必須推行,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海上貿易的有序和良性競爭。”

聽的這話,張鵬翮不由暗罵自個糊塗,如此多的新航線開通,朝廷不賺這筆錢,無異於白白便宜了那幫海商,所謂的航線專營,實則是朝廷給大小海商劃分勢力範圍,不僅利於朝廷管理,也利於朝廷對海商的控制,完全可以預見,海商的規模還會繼續成倍增長,若是朝廷不加以控制引導,時日一長,便是一大禍源。

他不由暗自歎服,這法子實是一舉兩得,既賺了一大筆銀子又加強對海商的管理控制,這主子早在出臺海貿船隻管理規範條例的時候,應該就已經埋下了伏筆,想到這裡,他躬身道:“皇上聖慮深遠,防患於未然,屢屢推陳出新,實令微臣等汗顏,此實乃利國利民之舉。”

貞武微微笑了笑,這筆銀子足以應對今年的加餉,明年,非洲的黃金和販賣黑奴的收入完全可以填補軍費增加的窟窿,若是能夠開發南非的金礦,擴軍至百五十萬也絲毫不存在壓力。

略一沉吟,張鵬翮又開口道:“皇上,微臣還擔心一點,加餉加俸的銀錢足有千萬之多,市面驟然增加如此多銀錢,會否導致銀賤物貴?”

貞武讚賞的看了他一眼,道:“運青此言實乃老成謀國之言,銀貴傷農,銀賤傷民,驟增千萬之數餉俸,必然導致銀賤物貴,不過,朝廷只須控制住糧、鹽之價格便可,鹽價易控,糧價,唯有自南洋低價購進平抑,這也是朕將綠營糧餉拖至八月發放的原因,新米上市,不俱衝擊。”

說到這裡,他微微頓了一頓,才接着道:“流通銀錢之重要性,無須朕贅言,然而,自前明以來,朝廷對白銀便處於失控狀態,對白銀的流入流出,特別是流入,根本無力控制,朕雖然進行了海關革新,但起步較晚,見效不大,爲防白銀大量進出,朝廷必須嚴加控制海外貿易,除此之外,還必須掌控一定數量的銀礦、金礦,唯有如此,纔能有效的控制銀價的波動。

相比於白銀,黃金的穩當性更好,歐洲各國更鐘愛黃金,因此,大清也必須大量儲藏黃金,以防白銀價格波動太大影響國計民生,非洲盛產黃金,朕已決意征伐非洲,推行非洲分封,此事,你可先放出點風聲。”

征伐非洲!張鵬翮不由一驚,美洲分封纔剛剛展開,怎得又要征伐非洲,是不是操之過急了點,不過,貞武的語氣不是與他商量,再則,對於非洲的情況他也不瞭解,自然不好說什麼,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這才問道:“綠營加餉,上書房可有微詞?”

上書房四個滿大臣,對綠營與八旗同餉豈能沒有意見,稍一沉吟,張鵬翮才躬身道:“回皇上,確是頗有微詞,不過,卻是顧忌甚多,無人敢言,不僅上書房如此,王公勳貴亦是如此,微臣竊以爲,此事若開誠佈公的談論一番,或許更爲妥當。”

開誠佈公的談論?那會是什麼結果?貞武微微皺了下眉頭,滿族人本來就少,歷來又是以主子自居,綠營、八旗同餉,這是明擺着提高漢人地位的事情,難道還能指望他們心甘情願的接受?這事根本就不可能。

如今八旗雖然日趨腐敗,但尚有一戰之力,一衆王公勳貴對八旗都還抱有幻想,就連自己不也捨不得放棄八旗,在這種情況下,一衆王公勳貴自認本錢十足,豈會同意綠營與八旗待遇同等?這事唯有強壓,至於他們心中不滿,只能是尋找機會慢慢開導了。

沉吟半晌,他才輕聲道:“上書房這幾日事務繁多,你先跪安吧。”

(未完待續)

第251章 亂了第181章 朝會(二)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706章 割辮子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604章 晾幾天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13章 敲打老九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後記九第490章 以禮立國第102章 發飆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62章 狠師爺第730章 皇見皇第373章 十三重情第566章 收服第259章 丁銀革新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683章 晉和盛第87章 拿捏年羹堯後記九第364章 歐洲攪局?第309章 聚積人心第512章 意外反應第407章 宗室反應第375章 大忽悠第362章 什麼香?第370章 嚴打?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627章 擔憂歐洲第590章 徹查第397章 誘導第553章 收買人心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4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242章 出征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672章 應對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139章 滿漢比例第87章 拿捏年羹堯第182章 朝會(三)第32章 牛B總督第372章 老八低頭第594章 輸捐熱潮第711章 商鞅立木第271章 海軍部第350章 花錢買太子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451章 **老五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274章 喧鬧的京城第279章 刺殺康熙第489章 出征第636章 猜不透第172章 託合齊會飲案(一)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58章 海關改革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271章 海軍部第63章 老八解凍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208章 子嗣問題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544 康熙病危第17都是聰明人第457章 壽禮第115章 施世驃第614章 分封非洲第338章 分封影響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11章 火器人才第357章 回上海第132章 高產作物第240章 人心慌亂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599章 使團第686章 貞武的態度第252章 不殺俘虜第225 章賞第450章 曠世慶典第174章 回京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328章 裂土分封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643章 捅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