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下馬威

貞武聖駕即將抵達太原的消息不脛而走,一傳十,十傳百,很快便傳遍了太原城,由於事前未曾有半點風聲傳出,太原的一衆士紳百姓對此都是將信將疑,歷來聖駕巡幸地方,乃是地方一大盛事,地方官員士紳爲準備迎駕事宜至少得忙碌一段時間,整修驛道路橋、整理地方名勝古蹟,修繕城池,綏靖地方,扎彩坊等等以粉飾太平,地方士紳因此也少不了要大出血,如今太原城裡卻是不見絲毫動靜,他們自然不肯相信。

就在衆人半信半疑之時,一個接一個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揚開來,太原城昨晚來了一名超品大員,所有大小官員一早趕往滿城前去拜見,水西門大街出現了一隊身穿黃馬褂的宮中侍衛,太原首富範家裡裡外外忙成了一團,聽說是準備迎駕,水西門附近已經有兵丁戒嚴。

接連不斷的消息讓太原的士紳商賈百姓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出門涌到水西門大街去一探究竟,當看到水西門大街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站滿了八旗兵丁,而且不時可見身穿黃馬褂騎着高頭大馬的侍衛來回穿梭,衆人登時皆深信不疑,紛紛返家扶老攜幼趕來準備一睹聖顏。

這年頭沒有明星,能夠親眼一睹聖顏,於百姓而言實是莫大的榮幸,甭說是士紳百姓,便是一般的官員得覲天顏,那也是無比榮耀之事,這也是士紳百姓明知很難近距離看到皇上,亦會趨之若鶩,便是隻遠遠的看一眼,那也足慰平生。

太安驛距離太遠並不遠,不過百二十里路,貞武一行一大早便起身縱馬急馳,巳時未便趕至太原城,離着水西門尚餘數裡,一行人便停了下來,稍事洗漱。貞武便換上龍袍,侍衛們則整理裝束,套上黃馬褂,雖然未帶前導車駕、護衛甲盾、儀仗旗幡及樂舞之類,但也不能滿面風塵的進太原城,那也太有損天子威儀了。

水西門外,早已聚集了大量的士紳百姓,黑壓壓的一片人頭。卻是相當的安靜,大道兩旁是站的跟木樁似的兩列兵丁,城門口,胤誐率着太原城的大小官員神情肅然的恭候着,一衆官員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些忐忑不安,誰也未料到貞武會突然駕臨太原,從胤誐刻意拖延時間來看,貞武此番巡幸,顯然不是來褒獎他們的。

因爲沒有儀仗。貞武只能一切從簡,僅遣一人持一張九旒華蓋於前,他自騎馬隨後緩行。所過之處,一衆百姓皆是焚香跪迎,到的城門口,胤誐帶頭跪迎道:“臣等恭迎皇上駕臨太原,皇上萬歲,萬萬歲!。”

貞武輕輕一提繮繩,停了下來,盯着跪在地上的一衆官員,卻是半晌沒有開口。一衆官員俯伏在地,皆是如芒在背,正所謂天威咫尺,面對這巨大的威壓,短短瞬間。不少官員便汗溼重衣。

足有移時,貞武才淡淡的開口道:“朕自京師快馬而來,不過七日便至太原。”說着,他一催坐騎,緩步而行。

都察院左都御史揆敘、山西巡撫蘇克濟、布政使蘇瞻、按察使嶽代、學政。總兵等一衆大小官員聽的這半句話,心裡都是一驚,貞武這是在明明白白的警示他們,不要以爲天高皇帝遠就可以胡作非爲,這裡距離京師不過是六日裡程而已。

進城之後,貞武直接便往範家大院而去,範毓賓早就帶着閤家老小恭候在門口,見貞武騎馬而來,立時就跪了一地,三呼萬歲。

貞武含笑道:“免禮,平身。”說着便翻身下馬,在衆人的鏃擁下進了院子,因爲時間緊,範毓賓直接就將自個的主院讓了出來,一應物事都是臨時新換上的。

尾隨的一衆官員見貞武竟然進了範家,不由面面相覷,貞武這是唱的哪一齣,現成的撫衙不住,竟然住到一個商賈家裡?一衆官員不由都在心裡暗自揣摩這個中的原委,曾經盤剝過範家或者是還欠着範家銀子的,都是叫苦不迭。

貞武洗浴更衣,用膳之後,又休息了片刻,才命人宣都察院左都御史揆敘覲見,揆敘等一衆官員在外早就等的又累又乏,聽的貞武召見,他連忙快步跟了進去。

一進房間,揆敘便叩首道:“奴才揆敘,躬請皇上聖安。”起身走到貞武跟前,他又恭敬的跪下,自覺的摘了頭上的頂戴,放在一旁,這是大臣自知有罪,懇請懲處的禮儀。

貞武瞥了他一眼,才淡淡的道:“你坐鎮太原,監督賑濟救災事宜,山西這是怎麼回事?”

“奴才該死。”揆敘忙叩首道:“山西賑濟災民事宜,原本是按部就班,井井有條,但在施行以工代賑工程之時,奴才貪攻求全,以圖邀寵,妄想徹底根治太原城水患,攤子鋪的太大,難以善後,這才挪用賑災銀於河工,並同意徵徭役。

奴才未經請旨,擅自主張,爲求一己之榮辱,置災民於不顧,上有負皇上重託,下愧對三晉災民,懇請皇上重重懲處,以肅朝廷綱紀。”說完,他便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範家這地板可都是青石鋪砌的,他的額頭登時就青烏了一片。

貞武倒沒料到揆敘會如此乾脆,一來就把罪責都攬到他自己的身上,微微沉吟,他才問道:“此番賑濟,你可曾從中貪賄錢財?”

揆敘忙躬身回道:“回皇上,奴才薄有家產,天良未泯,不會從災民口中奪食,皇上三令五申,嚴禁貪侵賑災錢糧,京城倉場營私舞弊案歷時不遠,奴才亦沒膽子貪賄賑災錢糧。”

貞武瞥了他一眼,他家老頭子納蘭明珠雖被罷職,卻是留下了鉅額的家產,他也相信揆敘不會因小失大,但揆敘做過工部侍郎,並非對治河工程一無所知,他爲何將攤子鋪的如此之大?以圖邀寵?有這可能,自己對八黨官員重用有加,以揆敘的資歷和才幹,想進上書房,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挪用賑災錢糧,根治太原水患,徵發徭役,若無山西巡撫蘇克濟、布政使蘇瞻二人點頭配合,顯然是不可能的,揆敘爲何不推卸責任,反而如此乾脆的攬下所有罪責?難道是出於仗義?不可能,官場上沒有仗義這一說。

微微思忖,貞武便隱隱猜到,揆敘此舉定然是想掩飾什麼?難道蘇克濟和蘇瞻二人有問題?他是想以此爲二人開脫?他越想越覺有理,揆敘並未貪賄,以工代賑根治太原水患亦稱不上大罪,說破天就是個能力的問題,有老八、老十兩人爲之求情的話,根本不會受到重懲。

微微沉吟,貞武才沉聲道:“爲一己之私利,陷千萬災民於水火,實乃喪心病狂,其心可誅,帽子留下,先去廂房侯着。”

聽的將帽子留下,揆敘心裡不由一沉,貞武這是要將他革職?這卻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正所謂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忙磕頭道:“奴才謝皇上恩典。”

待的揆敘躬身退卻出去,貞武默然半晌,才吩咐道:“召蘇瞻覲見。”

若是蘇克濟和蘇瞻二人有問題,那自然是錢糧問題,除了貪侵賑災錢糧便是虧空,不存在別的什麼問題,布政使掌一省之行政和財賦之出納,自然要先問蘇瞻了。

蘇瞻一路進來,未見揆敘出來,心裡頗爲忐忑,他也揣摩不透貞武爲何跳過巡撫蘇克濟先召見他,一進門,他便飛快的瞥了一眼,並未見道揆敘,卻見到揆敘的官帽擺在地上,心裡立時便咯噔一下,暗道不妙,他忙強忍着心裡的恐慌,叩首道:“奴才蘇瞻恭請皇上聖安。”

起身走到貞武跟前,他便按例跪了下來,卻未主動摘掉頭上的頂戴,貞武輕瞥了他一眼,卻是沒有急於開口,呷了口茶之後,他才道:“說吧,虧空了多少?”

一聽貞武直接問他虧空了多少,蘇瞻額頭登時見汗,難道揆敘已經招了,將事情都供出來了?想到揆敘昨晚的交代,他很快就穩住了心神,不可能,揆敘不可能招出來,招出來對誰都沒有好處,揆敘豈會不知道這點?

想到這裡,他忙摘了頂戴,恭敬的磕頭道:“回皇上,藩庫錢糧和太原府縣的錢糧皆已虧空半數以上。”

又來個實話實說的?貞武不由暗暗詫異,微微沉吟才道:“緣何虧空?”

“回皇上。”蘇瞻恭敬的會道:“皆是此番以工代賑治河所虧,由於工程太大,朝廷下撥的以工代賑銀遠遠不夠,揆敘便令地方先行墊付,奴才不忍見治河工程半途而廢,便自作主張。”

這傢伙倒是推的乾乾淨淨!原本還想捏個軟柿子,沒料到竟然是個滑頭,貞武瞅了他一眼,心裡已是明鏡似的,不用說,蘇克濟和蘇瞻二人同意這個龐大的治河工程肯定是爲了填補虧空,否則不會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

微微沉吟,貞武才哂笑道:“朕要查山西的虧空可謂易如反掌,只須將你們監禁即可,罪名是現成的,虧空!”微微一頓,他才接着道:“馬齊、王掞和趙申喬就跟在朕的後面,兩日便可趕到太原。”(未完待續)

第176章 勸諫康熙第637章 搶劫運金船第477章 升級第211章 鐵桿支持者第128章 公行第41章 厲害的康熙第695 章 反應第461章 放不下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694章 規劃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629章 戰與不戰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466章 進退兩難第237章 康熙憂心第313章 合流第49章 白送?第381章 和好如初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200章 機會第235章 經濟危機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590章 徹查第720章 貞武新錢第558章 傳位第585章 新版銀票第115章 施世驃第322章 強勢第239章 西班牙入侵第209章 計謀老四第532章 托兒第32章 牛B總督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318章 太子未路第182章 朝會(三)第572章 紫竹林第664章 貪官之論第267章 八黨危機第408章 有持無恐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596章 平衡第457章 壽禮第715章 捷報第551章 鍼灸見效第67章 可憐的二世祖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330章 龍虎鬥第81章 上屋抽梯第74章 海軍招兵第362章 什麼香?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85章 進諫有危險第649章 滿漢之爭第278章 柳岸花明第21 圈錢第704章 錢法第182章 朝會(三)第82章 九門提督第652章 相親的第167章 舞弊手段第528章 不賣帳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100章 公開審判第23章 妖孽謀士第272章 京報發展後記四第654章 苦肉計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231章 上海青樓第108章 各方反應(下)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582章 倉鼠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298章 今夜無眠第595章 嚴懲第371章 老十要散夥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337章 撂挑子第351章 試探後記九第475章 冊封皇太子第281章 西班牙人的野望第697章 輿論之戰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77章 胤楨印象第316章 兵油子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642章 聖喬治旗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77章 胤楨印象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347章 長篇大論-第74章 海軍招兵第454章 縱容蒙古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