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牆倒衆人推

次日一大早,山西巡撫衙門外就聚集了太原城以及周邊府縣的一衆大小官員,匆匆趕來的周邊府縣官員皆是滿臉的興奮和期待,對他們而言,能夠得覲天顏,而且是御極登基才一年時間的新君,自然是極爲榮耀之事,若是升遷不了,他們與普通士紳百姓一樣,亦可能是一生也難見聖顏。

而太原城的一衆官員卻是毫無喜色,一個個皆是臉色凝重,心情忐忑,貞武巡幸太原四日,日日微服私訪,天知道有沒有什麼把柄被他抓住?今日面聖,怕不是什麼喜慶之事。

卯時四刻左右,一溜三乘小轎快步而來,揆敘、蘇克濟、蘇瞻幾人一見,忙迎了上去,一衆官員由此一猜出來人身份,紛紛迎了上去,轎子落地,馬齊、王掞、方苞三人依次走了出來,一衆官員紛紛上上前給馬齊、王掞二人請安見禮,倒是一身六品官袍的方苞,沒人理會。

揆敘卻是知道方苞的身份,雖然才署理太原知府,不過是從四品,但卻是恂王府舊人,聖眷深隆,從昨日貞武與他談話的語氣亦可見一斑,而且他以後處處還得借重這個試行新政的新紮太原知府,在與馬齊、王掞二人見過禮之後,他甚是親切的上前招呼方苞。

方苞亦不敢失禮,忙恭敬的與之見禮,揆敘的身份極爲貴重,如此舉動,自然引起了衆人的注意,紛紛打探方苞的身份,探聽清楚,便紛紛上前見禮寒暄,他們未必清楚方苞與貞武的關係,但是對方苞的文名卻是如雷貫耳。

方苞不敢怠慢,一一回禮,這些個官員如今可都是他的上下級或者是同僚,日後要經常打交道,自然是不宜怠慢。

辰時初,巡撫衙門大門四開。一名侍衛走了出來,高聲喝道:“皇上有旨,宣諸位大人覲見。”

一衆官員這才知道貞武昨晚上就已經移駐到巡撫衙門了,忙按品秩高低列爲兩隊,有些官員還不忘檢查一番袍冠,生怕在貞武面前失儀,隨後,纔在侍衛的帶領下進入大門。一路穿過二門、大堂到達二堂門外臺階下靜靜候着。

聞報衆官員已經在二堂外侯着,貞武才一身龍袍,袍冠齊整的走了出去,一衆官員一俟貞武落座,便在馬齊、王掞兩人的帶領下,三跪六叩,高呼萬歲。

“諸位臣工平身。”貞武淡淡的說道,待的衆人起身,他才含笑道:“你們見朕一次不容易。朕要見你們也不容易,這樣吧,州縣官依次上來稟報職務和姓名。讓朕對你們有個印象。”

一衆官員聽的都是一怔,沒料到貞武竟是如此隨和,幾個州縣官員則是大喜過望,太原縣令王德貴率先出列,上前叩首道:“微臣太原知縣王德貴叩見皇上。”

貞武上下打量了他兩眼,才道:“免禮,平身。”

“謝皇上恩典。”王德貴叩謝後,才站起身來,雖然僅僅只是一句極爲簡單的對話。他心裡亦是大爲緊張,趕緊手心裡都是汗。

緊接着,陽曲,榆次,太古。祁縣,徐溝,清源,交城,文水。嵐縣,興縣以及附近平定州、遼州、汾州府相鄰的各縣知縣紛紛上前一一叩見。

待的一衆縣官都一一叩見之後,貞武才緩聲道:“州縣官是親民之官,百姓之父母官,亦是朝廷吏治之基石,朝廷能否長治久安,關鍵在於州縣官,朝廷日後會逐步加大對州縣官的重視,朕一直在琢磨吏治革新,日後朝廷大員,必須要有擔任州縣官之經歷,不知民間疾苦,如何堪稱朝廷棟樑?”

這可是好消息,一衆州縣官不由大爲振奮,真要如此,州縣官可就成了香餑餑,馬齊、王掞卻是聽的眉頭一皺,吏治革新?這主子革新起來還真是沒完沒了了,這得革新到什麼時候纔是個頭?

微微一頓,貞武便接着道:“接下來的幾年,朝廷將有一系列的革新舉措出臺,做爲州縣官,你們要耐心細緻的宣揚朝廷的革新舉措,積極配合朝廷推行革新。朕常說,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弊則必有利,革新亦然。

作爲州縣官,你們必須權衡清楚種種革新的利弊,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水是什麼?就是百姓,舟呢?不僅是朝廷,也包括士紳,大清實則是與鄉紳共治天下,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要給鄉紳講解清楚。

朝廷這些年爲解決百姓生計,投入了鉅額的錢財,移民澳洲,賑災,無息放貸,低息放貸,推廣高產抗旱作物等等,總計已經是上億兩白銀,圖的是什麼?就是緩和矛盾,穩定民心,大清要想繁榮昌盛,必須是朝廷與士紳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讓百姓豐衣足食,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要看長遠一點,爲子孫後代多考慮。”

一衆官員聽的心裡都是一緊,貞武雖然沒有言明,但人人都清楚肯定是攤丁入畝之類損害縉紳利益的革新,這可是最令他們頭痛的革新,一衆州縣官也不敢多想,忙齊聲道:”皇上訓誨,微臣等必銘記於心,勤慎奉差。”

貞武掃了衆人一眼,語氣一轉,沉聲道:“山西地瘠民稠,又遭逢春旱,朕已下旨,免除賦稅一年,若有人膽大妄爲,妄自開徵徭役賦稅,朕定不輕饒。”

說着,他便盯着山西巡撫蘇克濟,道:“蘇克濟挪用賑災錢糧,私徵徭役,之前,朕已經有旨着革職留任,這幾日微服私訪,又屢屢聽聞其劣跡,着革職待勘,着揆敘暫署山西巡撫一職,令馬齊、王掞就地嚴查。”

誰也沒料想到方纔還溫言和煦的貞武轉眼之間便暴風驟雨般發作了山西巡撫蘇克濟,所有人都是一呆,一時間沒有回過神來,蘇克濟則是面如死灰,布政使蘇瞻心裡卻是一沉,蘇克濟革職待勘,對山西省官員而言,只怕是一場大難。

太原知府趙鳳詔心思靈動,一見這情形,立即意思到這是絕妙的機會,當即便出列躬身道:“啓稟皇上,蘇克濟自上任以來,屢屢勒索府縣錢糧,僅太原一府,歷年累積便高達四十萬兩,微臣懇祈皇上嚴查。”

蘇克濟與趙鳳詔的恩怨,山西官員鮮有不知者,趙鳳詔這當口落井下石,衆人亦毫不見怪,痛打落水狗,歷來是官場上對付仇敵的慣用手法,沒什麼稀奇的。

汾州府知府馬長才亦是心思靈動之極,他馬上意識到馬齊、王掞兩人審查蘇克濟一案定然會牽扯出山西的虧空案,這可是絕好的嫁禍機會,況且,這些年蘇克濟收錢也收的忒狠了點,既是貞武欽點的案子,而蘇克濟不僅虧空也確實貪賄,可說是毫無起復的機會,正好藉此機會將任上的虧空轉到蘇克濟頭上。

他當即也出列躬身道:“蘇克濟跋扈驕橫,一便嚴令奴才等耗羨不得多徵,一邊卻是貪索無度,巧立名目勒索府縣官員,汾州府連年累積亦高達二十萬兩。”

馬長才這一炮,卻是提醒了一衆州縣官員,誰手上沒有虧空?而且這些年蘇克濟確實也是貪得無厭,索取無度,一衆官員都給他送了不少的銀子,當下就有官員接二連三的出來指證,一一列出各州縣被勒索了多少銀子。

馬齊、王掞二人都未料到會出現這種情形,不由暗暗皺眉,看來蘇克濟平日裡很不得人心,手也伸的太長了,纔會引起公憤。趙鳳詔卻是暗暗欣喜,這一來,蘇克濟是永無翻身的機會了,一個不好,便是抄家流放的下場。

見到衆人一窩蜂似的出面揭發指證他貪賄,蘇克濟不由萬念俱灰,連辯白的心思都沒有了,面對這羣情洶洶,他能如何辯?百口莫辯!貪賄是肯定有的,如今哪個省的巡撫不存在貪賄?他實在沒想到這些官員竟然可以無恥到這種地步,平日裡逢年過節,生病祝壽,妻妾過生,這些個官員削尖了腦袋送禮,如今竟然倒打一耙,成了勒索。

貞武亦是萬萬沒料到竟然會出現這種情形,他頓時就感覺到這裡面有貓膩,僅僅這些個官員報上來的數字就已經高達二百萬兩,這裡面肯定是有水分的,這些官員爲什麼會牆倒衆人推?難道就不擔心蘇克濟起復?

看來這蘇克濟貪賄是少不了的,只不過是數額的大小而已,這些州縣官員之所以虛報,極可能是因爲虧空,真要如此,山西的虧空情形就相當怕人了,想到這裡,他臉色登時有些難看起來,眼下江南正在推行攤丁入畝,太原也將試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等新政,若是山西的虧空相當嚴重,可不適宜此時嚴查,說不得,只能讓蘇克濟全部背起來,以穩定人心。

微微沉吟,貞武才哂笑道:“山西可真是個好地方,走了個噶禮,又來了個蘇克濟。”說着,他冷冷的瞥了一眼神情木然的蘇克濟,道:“蘇克濟,你可知罪?”

蘇克濟一個激靈,知道現在不是辯解的時候,辯也辯不清,他忙上前跪下道:“皇上,奴才罪該萬死,有負皇恩,懇祈皇上降旨嚴懲,懇祈皇上抄沒奴才家產以正朝廷綱紀。”(未完待續)

第64章 失算了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631章 戰爭結束了?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586章 糧價暴漲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133章 祈雨第324章 攻心第290章 天津兵演(二)後記八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659章 新黨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672章 應對第305章 十四的主意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532章 托兒第96章 過年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635章 一拍即合第563章 放縱第489章 出征第232章 用人如器第595章 嚴懲第706章 割辮子第559章 年號第604章 晾幾天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24撩撥康熙第509章 突破點第674章 泄露第639章 若昂五世的算盤第516章 小議第123章 旱情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8章 傳教士第582章 倉鼠第248章 澎湖之戰(三)第591章 反應第449章 刻意引導第109章 熙朝清官第412章 御門會議第510章 胤祥回京第123章 旱情第655章 滿漢通婚第104章 沙船協會第86章 衣冠禽獸第349章 開禁採金第82章 九門提督第685章 狗咬狗第8章 傳教士第693 章 炒房地產第238章 大亂將起後記八第695 章 反應第653章 尋開心?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311章 太子進京第145章 移民入臺第591章 反應第61章 不聽話的沒肉吃第439章 黃禍威脅論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587章 準備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660章 對比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386章 意外之喜弟111章旁觀者清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451章 **老五第554章 自保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88 章 巡幸西安第161章 南山集案(一)第212章 不甘心第670章 驛站第297章 天津之變第722章 解惑第547章 人非草木第713章 倭奴第332章 康熙心思第317章 破城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607章 想不通第728章 又見分封第28章 恂貝勒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612章 爭執第321章 善後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366章 澤被天下第577章 勸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