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管理

大喜事?胤禟瞥了一眼胤祥的背影,有什麼值的貞武心情大好的喜事?難道是征伐歐洲的海軍打了勝仗?真要如此,對他們分封非洲的幾個兄弟而言,亦是大喜事一樁,他不知不覺中加快了腳步。

侯在門口的當值首領太監見到胤禟,忙利落的上前紮了個千兒道:“奴才高進給饒郡王請安。”

高進?胤禟覷了他一眼,含笑道:“瞧着眼生的緊,才升上來的?”

“回饒郡王,奴才一直在暢春園當差,王爺瞧着自然眼生。”高進站起身恭敬的說道:“皇上有旨,饒郡王不用遞牌子,直接入宮覲見。”

胤禟微微點了點頭,摸出一張銀票,高進一見,忙跪了下來,道:“稟饒郡王,皇上規矩極嚴,奴才們不敢受賞,還望饒郡王體恤奴才們的難處。”說着便磕了個頭。

胤禟頗爲詫異的瞥了他一眼,又望了四周一眼,除了他們幾人,並無外人,看來不似作僞,真是沒想到,這才幾個月沒回京,這宮中的規矩就變的如此嚴厲?看來老十四開始整肅宮裡的規矩了。

既是如此,他也不再多言,點了點頭,便腳不點地的進了大門,一路走一路暗笑,虧的老十四好精力,處處整頓,處處立規,只不知能夠維持多久?

前殿內,貞武揹着雙手在殿內慢慢的踱着,徵歐海軍一戰立威,並佔據丹吉爾港,可謂是個極好的開局。而且對於攻佔南非、西非亦大有益處,控制了南非、西非,就等於是控制了歐洲至東方的航線,等於是控制了非洲的奴隸買賣,不僅遏制了歐洲的經濟發展,也遏制了歐洲對東方擴張的腳步,再加上老四在歐洲的攪局,必然極大的延緩歐洲的發展。

如此一來,不僅利於南美的分封,亦利於大清的對外貿易。可以徹底扭轉當前完全被動的局面,大清不僅能夠從販賣奴隸獲的鉅額利潤,更將獲得非洲的黃金。

他正自想的出神,包福全躬身進來稟報道:“皇上,饒郡王在外侯見。”

貞武停住腳步,道:“讓他進來。”說着便折回御案後坐下。

胤禟穩步進來,利落的磕了個頭道:“臣胤禟恭請皇上聖安。”

貞武微微一笑,道:“免禮,賜座。”俟其謝恩落座。他才接着道:“九哥一路返京,天津至京師的驛道可還好走?”

“回皇上。”胤禟微微欠身道:“驛道加寬了不少。闊處足以六馬並行,窄處亦可四馬並行,而且平整不少。”說到這裡,他才恍然明白,原本老十四早就有在京師創建大型作坊的想法,是以才當初才肯花費諾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修整京津驛道,他是擔心驛道太窄限制京津的貨物流通,這老十四,還真是處處都考慮的周到細緻。

貞武滿意的點了點頭。隨着京師作坊的建立,這條驛道的物流量將暴增,當橡膠車輪被髮明之後,陸路驛道的運輸能力將有極大的提高,若是能夠用瀝青鋪路,那效果將更好,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天然的瀝青。提煉石油,他如今還不敢指望,中東,裡海那片區域確實該動手了。那裡纔有可能有天然的瀝青。

很快,他就將思緒收了回來,略一沉吟,他才問道:“旗人在軍工作坊的情況如何?”

旗人入軍工作坊務工是貞武登基之後的力排衆議主導的一件大事,胤禟自然知道此事的輕重,也料到貞武必然過問此事,早就做了充足的準備,當下便躬身道:“回皇上,臣遵循皇上的旨意,在軍工作坊內試行軍事管制,同時推行同工同酬,統一旗人與民人的考覈晉級標準。

這些措施一推行,旗人的變化可謂是立竿見影,風氣跟着大爲好轉,混日子、熬資歷、玩忽懈怠的情形登時一掃而空,民人工匠亦大受影響,整個紫竹林上上下下風氣皆是爲之一變。

六月舉行的二次考覈,臣廣邀民人工匠監督,僅僅只刷下了三百四十餘不合格的旗人,已經全部退回京師,此舉在旗人中影響甚巨,如今旗人在紫竹林再無絲毫優越感,不僅學風熾盛,而且與民人相處的亦十分融洽。”

“可有抱怨之聲?”貞武追問道。

“這……”胤禟微微一頓,便如實說道:“回皇上,抱怨自然是有的,不過多是在旗人私下相聚喝酒之時,在作坊內卻是沒人敢吭聲。”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旗人數十年來高高在上,這社會上處處高民人一等,進入軍工作坊後,突然與民人同等待遇,沒有抱怨,那可真就是見鬼了,略一沉吟,他才道:“軍工作坊生產的火器彈藥被服等等,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戰爭的勝敗,關係到士兵的生死,不得有絲毫懈怠疏忽。

火器在前明實際就已經普及,爲什麼前明的士兵不願意使用火器,其中雖然有火器威力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火器質量的問題,前明生產的火器炸膛現象普遍,士兵受害甚烈,是以對火器產生畏懼,這是前明士兵不願意使用火器的主要原因,如今火器威力更大,炸膛的話,傷害亦更烈,因此火器的質量必須要極力保證。

如何提高火器的質量和產量?除了必要的監督賞罰制度之外,尚須提高工匠們的積極性,同工同酬,同晉級考覈標準,亦就是公平,是最好的法子,這跟治軍是一個道理,待遇不等,賞罰不公,必然導致人心不平,這將極大的約束工匠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還有創造力。

如今大規模的作坊纔剛剛興起,值的改進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這些都要靠熟練的工匠來發現和完成,哪怕是極小的改進,亦會帶來巨大的利潤,這事你不要疏忽,要鼓勵工匠們敢於改進工序,賞官職賞銀子晉級都可以,不要吝嗇。

對於旗人,要多加開導,進軍工作坊務工,不僅是爲了解決旗人的生計問題,亦是爲了鞏固大清的統治,鞏固旗人自身的權益,火器的威力如今已經遠超弓箭騎射,旗人如果不能掌控火器的製造,那對八旗子弟而言,將是什麼後果?

管理,不能僅僅只停留在監督和賞罰分明這上面,要隨時注意瞭解工匠的想法,他們有什麼不滿或者是抱怨的地方,及時加以解決,這跟地主用長工是一樣的,地主對長工好,長工纔會多出力,纔會事事替東家考慮,培養一個熟練工匠不容易,朕推行工匠晉級制度就是爲了留住工匠,最大限度的刺激工匠的積極性。

最後,要善於擢拔人才,不論旗人民人,有一技之長的皆要善加擢拔,用人如用器,要用其長處,特別是管理方面的人才,不僅要善於發現,而且要有意識的大加培養,大清的作坊會越來越多,這方面的人才可說是相當緊缺,對於不能勝任管理的,要堅決撤換,管理不善,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見貞武竟是拉家常一般,絮絮叨叨的指點,胤禟一邊用心默記一邊暗自竊喜,看來貞武對他期望甚高,京師作坊這塊怕是亦將由他來全面打理,見貞武住口,他忙躬身道:“皇上淳淳教誨,臣必然銘記於心。”

貞武端起茶盅呷了口茶,又接着道:“駐京八旗數量不少,京師旗人更多,盡數調往上海天津自不可能,朕欲在京師籌建大型作坊以徹底解決旗人生計問題,除了軍工作坊,民用作坊亦要大力發展,鐘錶、玻璃、傢俱、菸葉、鏡子、成衣,印刷、牙刷等等你多考察一番,鐘錶、玻璃的製作,法國傳教士已請來一些法國工匠,你與他們接洽,尋找適宜的地方,當然,爲妨招惹非議,暫時都打着軍工作坊的幌子吧。”

“臣謹尊皇上聖諭。”胤禟忙躬身道。

略一沉吟,貞武又叮囑道:“鐘錶、成衣、印刷之類是可以在外城選址,其他一應有污水、煙霧、噪音較大的作坊,皆在城外選址,必須在京師的下風處,河流下游,你先帶領工匠勘地。不妨在京師大力招募人手,監生、士紳、百姓甚至是傳教士皆可以,折騰出點動靜來。”

折騰出點動靜來?這是要他大張旗鼓宣揚京師建作坊的事情了,這是爲何?宣揚還是另有目的?胤禟也不敢多想,忙躬身應道:“臣遵旨。”

“至於銀子……”貞武微微一頓,便道:“八哥剛跟倭國談成一樁大買賣,讓他催促倭國儘快付款,朕這裡先幫你墊付二十萬兩。”

墊付二十萬兩?合着這銀子要從軍工作坊的收益裡支出?京師的這些個作坊老十四打算一毛不拔?胤禟不由暗暗叫苦,這麼多作坊,僅僅是將架子搭起來就不得了,倭國的軍火買賣雖然賣的是天價,但畢竟數量有限,利潤也不過是三、四十萬銀子,能濟得了什麼事?

見胤禟一臉愁容,半天不吭聲,貞武不由輕笑道:“都說九哥長袖善舞,這點子事情,應該難不到九哥吧?”

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64章 京師轟動弟111章旁觀者清第722章 解惑第504章 和談第630章 無意第437章 補給問題第457章 壽禮第249章 搶劫艦隊(一)第653章 尋開心?第444章 自找麻煩第162章 胤禩反擊第638章 又見投降第411章 觸及皇權?後記一算是續集第673章 滿城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652章 相親的第524章 豆汁飯第174章 回京第360章 分田地第284章 比竇娥冤第254章 功高震主第670章 驛站第521章 天下共主第168章 天下第一案第532章 托兒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144章 福建佈局第117章 黑到姥姥家了第612章 爭執第324章 攻心第312章 窘困局面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94章 陳鵬年第97章 站籠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171章 江南科考案(六)第51章 海關制度第533章 過河拆橋第146章 太子妙計第226章 玉佩後記八第718章 西班牙戰俘第498章 徵日(七)第580章 官缺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37章 滿漢之爭?第68章 潑天大案第365章 抱火鍋第98章 白費勁第223章 鼓動康熙第92章 德妃第44 章 造船木材第205章 糾結第299章 追殺老八第359章 鄔思道的謀劃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177章 破除文字獄第573章 大同婆娘第266章 特權待遇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529章 駕馭朝會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406章 京師嚴打後記5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646章 以誠侍君第228章 十三驚心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288章 馬尼拉的白旗第538章 公示第339章 再陰老四第160章 江南科考案(三)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707章 滿漢有別第313章 合流第582章 倉鼠第360章 分田地第293章 地震惹的禍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346章 二廢太子第53章 遭彈劾第487章 不設防的江戶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413章 一唱一和第714章 大局第340章 脣槍舌箭第543章 出大事了第241章 胤祥請戰第417章 對號入座第660章 對比第556章 心結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694章 規劃第183章 門庭若市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228章 十三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