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折驚心

張夢嬌轉身給自己也泡了杯茶,而後在胤楨對面款款坐下,這纔開口道:“江蘇淮安是治河的關鍵,聖上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視察,從四十二年到四十六年,更是接連三次南巡,江蘇一省的虧空大都是源於此,歷任兩江總督對此都是心知肚明,卻無人敢於直言,唯有逐年剋扣填補虧空。即是剋扣,自然免不了官吏們上下其手侵扣,這種情況,歷任總督、巡撫基本上都是視若不見,水至清則無魚,填補虧空還得着落在他們這些人身上呢。

我猜測,該是聖上對兩江的貪弊之風有所查覺,這才調噶禮出任兩江總督,噶禮任山西巡撫時就是清理虧空的急先鋒,更是聖上親手豎立的清理虧空的模範巡撫。他應該是領會了聖上的意圖,所以下車伊始,就清查庫房,並一舉彈劾江蘇合省漢族大員,引起兩江震動,無形中挑起了滿漢之爭。

聖上一面是罷免了遭彈劾的官員,一面又對噶禮挑起滿漢之爭不滿,所以聖上才接連調張伯行、金世揚兩個官聲清廉的漢族大員分別出任江蘇巡撫和布政使,一來安撫兩江人心,而來也是想徹底整飭江蘇官場貪腐之風。

此次噶禮再次彈劾陳鵬年、賈樸、張廷採三人,聖上也是一一允准,張鵬翮對江南的情況很熟悉,他知道這個內幕,可他也不敢上疏直言,他只能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保護陳鵬年,卻不料人沒保下來,自己也落了個被嚴旨斥責的下場,由此可見聖上的態度和決心。”

說到這裡,張夢嬌輕呷了口茶潤了潤嗓子,才接着說道:“張伯行彈劾噶禮的彈章,聖上不置一詞,卻在邸報上原文刊登,我想有四個原因,一,聖上認爲這是督撫之爭的手段,可信度不高。二,清理兩江虧空、整飭江蘇貪腐之風還需噶禮繼續貫徹下去,現在不是動他的時機。三,把這事放在邸報上曬一曬,對噶禮而言,那是嚴厲敲打,對張伯行而言,則是種暗示。四,聖上應該是出於對十四爺的迴護吧?

我現在就只這四個看法,但總覺的聖上的主要用意不在這四點內,爺你畢竟熟悉聖上的脾性,你是怎麼看的?”

聽着張夢嬌娓娓而言,胤楨是欣喜不已,比起半年前來,張夢嬌的眼界開闊多了,就這份眼力,兩江怕是無人能比,他含笑道:“皇阿瑪凡事講究個光明正大,要回護我,他不會用這種辦法,你能夠作出這等判斷,爺已經很開心了,不查,豈不是更好?省的你擔心。”

說着,胤楨站起身來,一臉正經的說道:“張氏夢嬌,勤勉謹慎,用心國事,着今晚侍寢。”

正喝了一口茶,滿臉古怪望着胤楨的張夢嬌,聽到最後一句,登時就“噗”的一聲,噴了胤楨一臉一身,她自己也笑的蹲了下去。

胤楨苦笑着一抹臉上的茶水,這算不算自作孽?

蘇州,江蘇巡撫撫院,張伯行揣摩不透康熙的心意,他也不敢再度彈劾,苦苦琢磨了幾天之後,他提筆又寫了份摺子,詳細的闡明瞭稻穀大量倒賣外運,引起兩江糧價節節攀升,已經由五年前每石六錢漲到了現在的每石一兩三錢左右,附帶,他還將海貿船隊管理混亂的情況也提了幾句。

康熙極爲重視糧價,這份摺子一上,他總不能還是無動於衷吧,只要整治稻穀走私,噶禮就會被牽連進來,到時候有的是官員攻訐他,張伯行信心滿滿的將摺子送出。

胤楨也在同一天寫了本摺子,請求康熙準允他招募海軍,並詳細附上海軍招募的細則、方法,海軍新制定的軍裝圖樣以及新軍裝的作用、好處他都一一說明一併呈報。

新的海軍軍裝一開始穿上時,那羣宗室子弟是怎麼看怎麼彆扭,感覺連走路都不自在,胤楨笑着讓他們進行隊列訓練,結果一天下來,馬上就得到了他們的喜愛,只要去訓練他們,胤楨都會穿上海軍軍裝,這讓他有種熟悉的感覺。

對胤楨的摺子,康熙很快就批覆下來,照準。而張伯行的摺子,康熙仍然舊是不置一詞,只在邸報上刊出。把個張伯行鬱悶的不行,一連在家悶了幾天。

張夢嬌在邸報上看到張伯行的摺子後,卻是心驚肉跳,急忙譴人將張元隆叫來。

張元隆來的極快,一進門就發覺張夢嬌的臉色不對,不由關切的問道:“嬌嬌,臉色怎得這麼難看?爹爹去給你請個郎中來看看。”

“爹爹,我沒事。”張夢嬌急忙說道,“你先坐下,我有事跟你商量。”

張元隆心裡不由‘咯噔’一下,有種大事不妙的感覺,他一臉狐疑的坐下,張夢嬌給他斟了杯茶,這纔開口道:“二哥現在在忙些什麼?”

聽到突然問起老二,張元隆一時之間也是摸不着頭腦,“他在打理船廠,怎麼無端端的問起他來了?”

“二哥在幾個哥哥中是最聰明的,也是最能幹的。”張夢嬌幽幽說道:“爹爹,把二哥譴去南洋吧。”

什麼?張元隆登時如遭雷擊,臉色一下就變的蒼白無比,這是要爲他張家留後啊,出了什麼事?張家竟然有滅族的大禍?他有些呆滯的望向這個眼光一向奇準的女兒,半晌,他纔回過神來,“嬌嬌,究竟是怎麼回事,你總得讓我清楚吧?”

“這事眼下還沒爹爹想的那麼壞,我讓二哥出洋,不過是預留一條後路而已。”張夢嬌冷靜的說道。

“連十四爺都保不住張家?”張元隆不敢置信的問道。

“難。”張夢嬌冷冷的說道,“事情起了變化。”

雖然不知道是起了什麼變化,但是能讓女兒這麼做出這個決定,想必是相當驚人的,張元隆不敢多問,怔了半天才問道:“這事十四爺同意了?”

張夢嬌輕輕搖了搖頭,張元隆不由輕嘆了口氣,“十四爺不點頭,想走也走不成,你還是跟十四爺商量一下吧。”

張夢嬌神色一變,“十四爺派人監視我們張家?”

張元隆撇了撇嘴,“棉布的份額每年可是三百多萬的進項,能不安排人看着?”

第452章 海若心病第549章 穩定人心第485章 你來我往第386章 意外之喜第399章 微服私訪(二)第27章 小朝會第84章 回京第584章 出路第674章 泄露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379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01章 微服私訪(四)第491章 珈寧有喜第455章 宴請第333章 龍生九子第73章 一折驚心第247章 澎湖之戰(二)第170章 江南科考案(四)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96章 過年第626章 捆綁海商第495章 徵日(四)第86章 衣冠禽獸第113章 抄襲無處不在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255章 煎熬上海第327章 老四的野望第357章 回上海第342章 一石二鳥第262章 教訓老四第23章 妖孽謀士第337章 撂挑子第129章 刺殺(上)第221章 李衛下套第383章 方苞獻策第600章 有雨後記九第110章 力挺十四黨第695 章 反應第159章 江南科考案二第471章 思道猜疑第246章 澎湖之戰(一)第522章 遊說第554章 自保第559章 年號第193章 老十的主意第387章 康熙暗招第432章 客大欺店第8章 傳教士第428章 遠航準備第292章 大變第676章 詭辯第680章 民富國弱第112章 超前引導第77章 胤楨印象第140章 朝堂暗爭第478章 入主東宮第271章 海軍部第175章 老十四太子?第315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64章 失算了第62章 狠師爺第368章 舉棋不定第382章 康熙的憂慮第316章 兵油子第715章 捷報第640章 傲慢的英國佬第180章 朝會(一)第15章 初見隆科多第409章 宗室制度革新第356章 清官之論第681章 植樹造林第723章 生財有道的太監第380章 利益交換第361章 驅虎吞狼第116章 海軍學院掛牌第541章 允准出京後記一算是續集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493章 徵日(二)第158章 江南科考案一第641章 吹號,進攻第705章 藩屬駐兵第65章 戴梓第127章 不賣帳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453章 最好壽禮第227章 四大恆模式第131章 福建造反第657章 反響激烈第618章 觸底線第129章 刺殺(上)第58章 海關改革第675章 下馬威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331章 十四出招第603章 出紅差第186章 述職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456章 萬壽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