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第二天,李鬱就照辦了。

經過友好商議,每月40兩例銀,僱傭杜大訟師爲存菊堂的法律顧問。

堂口遇到差役刁難,案子糾紛的時候,杜訟師有義務及時介入,提供法律援助。

打贏官司的花紅另算!

存菊堂,再添一員大將。

一時間,上門委託的土豪惡紳們踏破門檻。

而“剪辮”案,卻還是在發酵當中。

李鬱派人把一柄董記剪刀,悄悄的放到了土地廟睡覺的乞丐手邊。

醒來後,乞丐大喜。

認爲是洪七公他老人家下凡,送把剪刀給自己換頓飽飯吃。

於是,乞丐立刻送到了當鋪,想換幾枚銅錢。

當鋪掌櫃的知道輕重,立即把乞丐扣了送到了府衙。

大獄內,方捕頭親自上手。

用沾了鹽水的鞭子,抽的小乞丐死去活來。

最終,招認了犯罪事實。

土地廟乞丐10餘人,偷盜剪刀,又因爲對社會不滿,怒剪他人辮子。

……

趙知府大喜,和巡撫大人商議後決定結案。

無知乞丐偷盜剪刀,後剪他人辮子泄憤。

供狀送到紫禁城,引來了乾隆的憤怒。

他在幹清宮憤怒的摔了茶碗,吼道:

“下面的人竟敢這樣糊弄朕,簡直無君無父。”

“動搖我大清國本的大案,竟然想用幾個乞丐頂罪。”

“下旨,嚴厲斥責蘇州地方官,告訴他們,如果腦袋不想要了,朕可以幫他們挪一下。”

太監們被嚇得瑟瑟發抖。

而朝臣,表面惶恐,實則內心穩得一批。

麻木了,習慣了!

伺候這位爺,就得順毛捋。

不過,正藍旗副都統,御前侍衛和珅卻是提着一顆心。

因爲他收到了各省的獻書2000餘冊,其中尤以蘇州府的最多。

其他人不懂乾隆的心思,他卻是摸的透透的。

什麼不分滿漢,開禁言路,不以書中內容掀起文字獄,都是扯淡。

私底下,他曾經和侍讀學士紀曉嵐聊過此事。

兩人一致認爲,伺候皇上不能言聽計從。

紀曉嵐是漢臣,宦海歲月兩起兩伏,對“伴君如伴虎”有清醒的認識。

和珅是旗人,又是正得寵,權勢遠超於他。

二人差距甚大,在仕途上沒有衝突,反而可以聊到一塊兒去。

要麼能看透皇上的心思;要麼就事事請示,絕不私自做主。

……

各省進獻的書籍,暫時都存放在禮部。

由專門的官吏,造冊登記,並通讀內容。

忽然,一個書吏翻書的手停住了。

蘇州府彭家進獻的一冊明代書籍裡,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關外極北部族,漁獵爲生,獸皮裹軀,食不果腹,不知廉恥,常與禽獸爲伍。部落男子成年時開始留一根辮子,之後每獵一頭猛獸,則多蓄一根小辮,勇士髮辮多不勝數。而只有一根髮辮者,往往被視爲懦夫,被逐出部落。”

書吏的手僵住了,他不知道該怎麼看待這個故事。

最終,他還是決定上報。

和這個無聊故事一起上報的,還有另外一首反詩。

乾隆看了,表情冷漠:

“將獻書的二人,交由當地官府處置。”

“處置結果,交由刑部審定。”

和珅想開口,最終還是忍住了。 反觀軍機大臣于敏中,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內心毫無波瀾。

和珅暗自感慨,真不愧是能做到漢臣魁首的人,厲害啊。

……

兩樁廷寄,一前一後抵達了蘇州府。

嚇的趙知府面如土色,雙手顫抖的拿不住信紙。

他回到後堂,撲通跪在地上,對着菩薩像哭泣:

“老天爺,賜給我一條活路吧。”

“這兩樁案子,一個處理不好都是滅三族的罪過。”

“信男若能安然度過此劫,一定爲您重塑金身,日日香火不絕。”

砰,一個響頭磕下。

屋外,胡師爺也在唉聲嘆氣。

東主出事,他也不好過。

當晚,他給知府建議將彭家盡數拘拿,抄家尋找其他反書。

彭家也算是本府望族,從康熙年間開始置下了偌大的家業,子嗣綿延百年。

一招馬屁拍錯,全家覆沒。

最終,彭家抄出了反書一十三本。

彭家老爺子知道厲害,自家在牢裡上吊了。

還留下了悔過遺書,把責任全部攬在了自己身上。

舐犢之心,令人扼腕。

……

緊接着,董家也完了。

什麼戶部員外郎的侄子,都比不上保住自家性命重要。

趙知府親自下令,方捕頭帶領了100多官差。

將董家所有人一網打盡,都關進了大牢,嚴刑拷打。

根據杜訟師的分析,最多一天,官府就能拿到董家的全部罪狀了。

包括口供,物證,人犯,見證者,還有犯罪動機。

眼看着風暴越刮越大,始作俑者李鬱有些不淡定了。

失控了!超出了他的預期。

原本只是想栽贓幹掉董家,沒想到拉上了那麼人陪葬。

據胡師爺透露,彭家的幾個兒子都定了斬監候,其他族人暫定流放2000裡。

董家則更嚴重,直接定了個滿門抄斬。

李鬱心虛,藉着酒宴詢問了胡師爺,爲何董家定的罪比彭家還重。

他們只是丟了剪刀而已啊。

胡師爺則是一臉正氣地告訴他:

“難道官府沒有抓到董家人犯罪的現場,就不能重拳出擊嗎?”

“董家老爺子還當堂和府尊講大清律,府尊都忍不住笑了,四班衙役也笑了。”

“後來,他又吹他有個好大侄兒,在戶部當差。你猜怎麼着?”

……

李鬱一臉震驚:“怎麼着了?”

“府尊大人當即把他侄子一起併入了嫌疑案犯,將結案文書600里加急呈送刑部。”胡師爺夾了一口松鼠鱖魚,“老夫估計,他侄子的官兒也到頭了,嘿嘿嘿。”

“高,胡師爺您是真的高。”

“老夫的這一支筆,就是閻羅殿的判官筆。李小哥,老夫看你這人投緣,給你注入一點人生閱歷。”

“您請講。”

“伱啊,就是太善了。這樣不行的,你記住了,要麼不輕易和人結仇,若是結了,那就……”

胡師爺的醉眼突然睜開,手中筷子把魚一翻扔在了地上。

厲聲喝道:

“把廚子給老夫叫來,這魚炸老了。”

(本章完)

第507章 山上怎麼會有門炮?第416章 光算計不夠,必須掀一次桌子!第303章 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第105章 黃通判的發家史195.第193章 李家軍,出擊!188.第186章 圖窮匕見,開始下明棋了第323章 魔幻組合,一起進京給富爺們上點強請假一天第490章 襄陽攻破!4軍團沒流血,但是軍需流淚了第572章 永琰登基,年號康德!給太上皇擬廟號清徽宗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第367章 前途無法預料,未來十分堪憂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168.第166章 滴水滾珠局?李氏騙局?214.第211章 乾隆冷靜覆盤:朕發現了盲點第407章 李鬱的“矛盾相對論”第410章 馬忠義:加速吧,崩壞!第68章 茅廁之盟vs夫目前犯第580章 紫禁城鐘聲響起,清帝號召助餉129.第129章 你們即將失去的只是賤命,老爺137.第137章 李施主,貧僧瞧着,你有好大慧第406章 熬過了最危險的時刻,死在了最安逸的時刻第510章 最後一支白蓮武裝的覆滅第35章 給老胡下套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第548章 蘭芳黑煙滾滾,重沐恩情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羣鼠”201.第199章 皇上秘密來了江南?第98章 說一百句好話,不如干一件實事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第530章 斬妖除魔,法事破麻陽第350章 江浦告急,吳軍先鋒過江了!第322章 著名清吹,馬嘎爾尼,抵達了他魂牽第115章 我要你的心幹嘛,要你的人就行了第343章 親征江西,督戰隊槍口下的第1派遣軍第400章 乾隆:重壓之下,朕要南巡!132.第132章 清風寨對峙,蠻女不按套路出牌第363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第414章 土客大械鬥!第26章 渣男法則第233章 巨大的恩情,從天而降,狠狠注入小第308章 生吞活剝,連打帶消,九江終易主第25章 未亡人袒露心聲第410章 馬忠義:加速吧,崩壞!第417章 這條信息,我想換1萬英鎊!第21章 太湖鹽幫第413章 吳賊還沒冒頭,廣東佬就開始搞事了?第278章 憋屈的海蘭察,被一羣文官給玩了第543章 中原要亂,但不能大亂第442章 88歲的老祥瑞,想看到血流成河第485章 荊州駐防八旗的擬人行爲攘外必先安內第574章 鬱皇親征,開啓兩路北伐!第95章 老登,你就說刺激不刺激吧?第5章 破例,打一次女人第322章 著名清吹,馬嘎爾尼,抵達了他魂牽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158.第157章 高端人脈圈,這種事屬於社交禮134.第134章 吏部大挑,和勾欄選妹,依據是第23章 真吃席了第267章 秋季攻勢的第一步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446章 軍事較量結束,正治較量纔開始第428章 一石米售價6兩,錯的不是我,錯的是大清!第92章 潘老爺的古怪反應第24章 變天了第354章 江西決戰的炮聲!和上游洪峰一起到第272章 這種神仙局,無法複製!第360章 奴才願立軍令狀,3年平吳!第86章 各方反應200.第198章 滿城打靶,封官建制第260章 吳王領銜下注豪賭,勇者全跟!第456章 這樣的文明,你們喜歡嗎?第566章 目的不純的包衣革命第560章 拋出一勞永逸的大計劃,吳皇開口借款4個億第363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第290章 乾隆會爲一個工具聲張正義嗎?第126章 府尊大人口中的反清反滿分子,一般第63章 爹,我是劉路啊第333章 乾隆的心血來潮,讓事態滑向不可收第520章 皇城的第一把火,小嘉慶放的?129.第129章 你們即將失去的只是賤命,老爺213.第210章 投賊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324章 整編,練兵!第99章 闖漕幫,開香堂212.第209章 《關於禁止江南民間無序私自割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第340章 不要讓請帝國誤解!皇家海軍堅決不第513章 破梧州後,王道派與商道派之爭論第57章 白蓮教要起事第339章 珠江口炮聲隆隆,多米諾骨牌倒塌的第52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相傷害第67章 在潘府尾隨藍盈盈第107章 拿同僚的血染紅頂子第56章 不好了,大嫂打上門了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第311章 幹了這一碗散發着自由芬芳的酒,下189.第187章 乾隆震驚:白蓮教中,有高人吶第127章 掛羊頭賣狗肉,玷污了義父這個高尚第394章 俘虜太多,放還是殺?第264章 讓你們去個衣都這麼難,將來王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