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義者搭臺,投機

第172章 正治,是理想主義者搭臺,投機者登臺!

苗有林舉着長興營遊擊的頭顱,兇悍如虎,一下子就鎮住了所有官兵。

全部棄械投降,乖乖當了俘虜。

清風寨從中挑選了數十人,納投名狀後,吸納成爲自己人。

所謂的投名狀,就是親手殺死了寨子裡的一些肉票。

這些肉票,都是本地士紳、商賈。

殺了他們,自然就沒有回頭路了。

苗有林曾經是貴州綠營武官,憑藉這個身份,他很容易就拿下了這部分人的忠心。

口號就是:綠營不坑綠營!

清風寨的勢力吹氣球一般急劇膨脹,達到了300多人。

此消彼長之下,長興縣人心惶惶。

除了縣城,其他區域在實際上已經脫離了縣衙的管轄。

知縣躲在城中,向湖州、還有杭州府求援。

……

甄家老爺子終於死了,病故。

甄氏又寡了,新寡舊寡,無縫轉換。

不負青春,不負阿坤。

她成了甄家這艘大船的新掌舵人,剔除了一些桀驁不服的老資格掌櫃,啓用了一大批年輕的掌櫃。

旗下生意在短暫的混亂後,就恢復了正常。

而長興縣的頭面人物,也發現了一個不能講的規律。

清風寨巨匪如此猖獗,卻從未對甄氏的產業、人員下手。

甚至和甄家來往密切的商賈,也安然無恙。

這絕不是巧合!

大清朝的士紳,商賈都是人精,深知看透不說破的處世哲學。

紛紛上門拜訪,主動做起了賠本的買賣。

不求利潤,只求和甄家搭上關係。

……

深夜,

李家巷鐵礦,倒是象徵性的遭遇了一次匪亂。

舉着火把的土匪們喧鬧了一夜,槍炮齊鳴,最終被擊退。

緊接着,甄氏就向縣衙提出申請,組建護礦隊。

方知縣自顧不暇,語焉不詳,總之是似乎批准,又似乎不批准。

甄氏瞭然於心,回去後就大規模組建武裝護礦隊。

縣衙就好似聾子一般,不聞不問。

在匪患結束之前,方知縣都不會“知曉”。

但在境內太平後,他會第一時間“知曉”,然後驚詫、震驚、憤怒,下令取締非法護礦隊!

方知縣是個成熟的地方官!

……

蘇州府,也是城門緊閉。

胡之晃的城守營,被緊急召回。

城裡也是緊張的要命,各種謠言亂傳。

正如李鬱所預料的,各類人選擇相信了適合自己的那一款謠言。

百姓們相信是天地會“反清復明”,得到了境外邪惡勢力的支持。

滿城的旗人,懷疑是江南士紳想建立自治的“長三角帝國”。

而漢人官紳,隱隱覺得是八旗內亂,爭權奪勢。

Wшw★TTκan★¢ Ο

皇上年邁,又沒公開立太子儲君。

那麼多兒子,在各自擁戴勢力的慫恿下,搞點爛事,不是很合理嗎?

官紳們都是精通儒學,陰謀學的,密室推導一番後,拍案而起,就是這麼回事。

翻開史書,這種事還少嗎?

福康安死了,等於顯赫的富察氏家族斷了一條胳膊。

所以,富察氏支持的是哪位皇子?他和哪位皇子鬥爭的最激烈?

而在紫禁城,一幫漢人大臣也持有相同看法。

尤其是軍機大臣于敏中,堅信是“大位之爭”。

他私下和兒子說:“哪兒有什麼反賊,明明是他們皇子之間內鬥。”

“父親說的是。”

“哦對了,那個胡什麼,去揚州上任了嗎?”

“正想告訴父親,他湊不齊銀子,沒法上任。”

于敏中擡起渾濁的眼睛,悠然說道:

“不成體統。告訴天成元票號,給他放一筆京債。”

“是。”

……

失魂落魄的老胡,剛端起飯碗,就聽到了敲門聲。

打開門一看,門口停着一輛馬車。

“恭喜您了,胡知府。”

“鄙人天成元票號京城分號掌櫃,免貴姓黃。聽說您手頭緊~特來結段善緣。”

老胡還想掙扎一下,清清嗓子,背手而立,昂起下巴,打着官腔說道:

“本官,不愛和商人打交道,也不喜歡借債。”

見他如此桀驁,黃掌櫃笑了一下,湊近說道:

“吏部早已任命你爲揚州知府,你卻遲遲不動身。鄙人今日離開了你家門,3日內伱就會以懈怠、拖延的罪名,被吏部削職爲民。揚州知府這一肥缺,就便宜其他人了。”

說罷,他一拂袖就準備離開。

“且慢。”

“黃掌櫃,請進屋詳聊。”

老胡一拱手,彎腰到底,辮子垂地。

識時務者爲俊傑,在京城混,眼力見兒最爲重要。

他已經信了,這位黃掌櫃有這個實力。沒有根據,就是直覺。

“胡賢弟,請。”

“黃兄,請。”

倆人客氣的去了裡屋,嘀咕了半個時辰。

黃掌櫃的悄然離去,留下了厚厚一疊銀票。

老胡在油燈下,一張張的數着,非常認真。

這一刻,他的眼裡有憧憬,有貪婪,也有淚光。

次日清晨,有銀票護身的他,快速通關吏部、禮部、都察院,同鄉同年同僚~

光速走完了全部程序,帶着妻兒離開了京城。

過五關斬六將,全靠銀子!

在通州上船的時候,他回頭望了一眼,口裡小聲唸叨了一句:

“別了,紫禁城。”

……

一路坐船,自是平順舒適。

在他不經意的露出,自己是到揚州赴任的知府後,船老大更是驚訝謙卑。

大人物!

退還船票錢,每日飯食送到艙內。

一路哈着,直到船行至江蘇境內。

“府尊大人,您要不要下船走走?欣賞一下風土人情?”

“此地繁華熱鬧,可是清江浦?”

“哎呀,大人不愧是文曲星下凡,這比神仙都能算。”

“本官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不足掛齒的學問,淺陋的很。”

見船老大如此曉事,老胡決定提拔一下他。

“你以後就別開船了,等着本官做個親隨吧。”

“謝大人提攜。”

船老大跪地,咚咚磕了幾個響頭。

一路上巴結着,伺候親爹一般,就是圖的這點事。

知府的親隨,也能算九品吧?

到了揚州碼頭,胡御史第一次深刻的體會到了爲何大家都要搶着外放。

在京城,御史活的像個老百姓,沒滋沒味。

在地方,就不一樣了。

幾十號差役臉上掛着熟悉的諂笑,握着水火棍兩側列隊歡迎。

十幾個身穿綢緞的商人,彎着腰等待。

還有一羣紅纓頂戴,看他們彎腰的程度,就能大致判斷出品級高低。

其中有一個揹着手的,沒彎腰的,八成就是暫行知府事的本地同知。

“快,快,府尊大人坐船靠岸。”

“鞭炮,鑼鼓熱烈歡迎。”

吹吹打打中,一臉倨傲的胡知府,前呼後擁,坐進了八擡綠呢大轎,在開道的鑼鼓聲中離開了碼頭。

……

轎伕是水平很高,一路毫無顛簸,如履平地。

大轎內,

溫暖如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銀盤子裡,放着各式新鮮瓜果。

除了胡知府,竟還有一嬌小憨美的丫鬟,不知算不算超載。

“坐轎枯燥,奴家陪您鬆鬆筋骨,說說話兒。”

“哎,好,好。”

胡知府心花怒放,握着小手親切的詢問了許多個人情況。

丫鬟應對自如,一會憨嬌,一會傻愣。

小拳拳,錘的老胡的心兵荒馬亂。

只可惜,這是在轎子裡,施展不開。

當晚,她就去了江府。

江春詢問:“新任知府,是個什麼成色?”

丫鬟答道:“一個沒吃過,沒玩過,沒見過的土老帽。老爺只要稍微使點勁,就能拿下他。”

“會不會是扮豬吃老虎?” “奴婢以性命擔保,這位胡知府的胃口不大。”

江春笑了,揮揮手。

丫鬟微微施禮,退出了書房,坐着小轎子走了。

她乃是江家在揚州城外園子裡的舞姬之一,生性聰穎,最擅觀人、悅人!

……

按照規矩,胡知府立即拜訪了欽差大人。

在臭烘烘的挖河工地上,他目瞪口呆,看到了脫去官靴,站在泥水裡的錢峰。

作爲一個合格的官僚,他毫不猶豫,撲通跪在泥水中見禮。

錢峰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來:

“胡大人,你到任太晚了。本欽差將這一段河道交給你了。”

於是,還沒來得及享福的胡知府,就成爲了一名工頭。

辦公地點,是髒兮兮的一排窩棚。

每天看見的都是喊着口號挖河的鄉下曲辮子。

然而,就算是這樣艱苦而枯燥的日子,也沒持續2天。

又,又又出事了。

“麼得命,挖出東西了。”

民夫們,吶喊着跑上岸,彷彿看到了鬼一樣。

胡知府揪住一個監工的胥吏:

“你跑什麼?”

“大人,河裡挖出了一尊大石像,石像背後有一行字。”

“大驚小怪,挖出點東西算什麼?揚州自古繁華,就算挖出唐朝古墓也不奇怪。對了,寫的啥?”

胥吏猶豫了半天,擠出一句:

“小的不識字。”

……

胡知府一頭霧水,不過很快他就明白爲啥胥吏要強調不識字了。

他不敢識字!

彌勒佛石像背後,刻着六個字:弘曆死而地分。

轟,一瞬間,他覺得自己的腦袋裡有18個瘋婆娘在罵街。

眼冒金星,耳鳴頭暈,踉蹌的坐在了泥水裡。

直到欽差錢峰趕到,臉色大變,隨即喝令:

“這是妖人所爲,調集兵丁封鎖這段河道,尋找目擊人。”

“將所有知道此事的民夫集中起來,不許接觸外人。”

然而,這是徒勞無功的。

疏浚河道挖出了六字箴言石人的消息,風一般的傳遍了揚州城。

這其中,自然離不開有心人的推波助瀾。

說來好笑,白蓮教揚州分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潘賽雲的嚴令下,本地白蓮教徒幫着李鬱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佯動劫囚車,救援尤拔世。

第二件,就是大肆宣傳石像的事。

對於白蓮教徒來說,凡是能噁心朝廷的事,他們都很樂意幹。

而且這石像還是彌勒佛,怪親切的。

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巨大的陰謀。

而始作俑者李鬱,最近還和潘賽雲打的火熱。

軍火生意做的如火如荼,火繩槍、刀劍、甚至是清軍制式霰彈炮都賣了不少。

他只有一個目的,儘快促成“荊襄大暴動”。

白蓮教起義,好似明燈。

而江南,就可以燈下黑。

藉助地方自保的名義,染指更多的權力。

……

從布政使衙門收集的邸報來看,潘賽雲所言非虛。

鄂豫陝交界處,暴雪成災。

壓垮房屋數千間,凍死牲畜、莊稼無算。

當地的糧價已經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每斤200文。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一個手藝人,每月掙2兩左右,也就是2000文左右,只能買10斤白米。

換成粗糧,再採些野菜,一起兌進去,能養活自己,還有一個婦孺。

僅僅是餓不死,勉強活着。

其餘家庭成員只能走向死亡!

而且,這還是擁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

在大清朝,沒手藝,只有一膀子力氣的百姓是大多數,這些人的境遇只會更可怕。

或許會有人說,農戶們擁有田地,不會太差。

這是幼稚的想法。

古人總結過“小災避於城,大災避於野”。

饑荒,自然災害之類的統統算是小災。王朝顛覆一類的戰爭,纔算是大災。

所以不難推論出,鄂豫陝的鄉間,此時更糟糕。

李鬱透過邸報,看到了六個字:歲大飢,人相食。

胡師爺於昨日登船走了,

他畢竟是領着漕運總督高薪的幕僚,得忠於僱主。

шшш▪тTk дn▪co

雖然不能幫着疏通運河,可是會幫着脫罪甩鍋。

“你們倆都說說?”

胡靈兒先開口了,眉頭緊蹙:

“妾身覺得,白蓮禍亂一起,怕是湖北糜爛,甚至有可能影響到長江流域。”

“你覺得清廷平定不了?”

“不,被平定只是時間問題,還有靡費錢糧多少而已。妾身只是在想,白蓮之亂控制在何等規模,對夫君最爲有利。”

李鬱搖搖頭:

“這個不必苦惱,兵無常勢水無常態。再說了,我對白蓮的影響有限。”

楊雲嬌輕輕說道:“

“妾身覺得,湖北白蓮教亂一起,朝廷的注意力和兵力都會集中到那裡,我們當抓住這個時機,快速發育。”

……

李鬱抽出時間,接見了有功之臣,王六、李大虎、李二狗。

兩位義子,驕傲的像公雞。

這讓親衛隊長李小五眼饞不已,也提出了想做個先鋒將軍的想法。

李鬱不置可否,但是讓大虎擔任了親衛隊的副隊長。

同時兼任了“童子營”的槍炮教官。

童子營規模一直在擴大,已達到500人規模,但是從未正式參戰。

裝備精良,訓練一日不拉,忠誠教育更是不敢放鬆。

每次檢閱之時,衆人都能看的出來,這些少年的眼神裡是狂熱,是一種對於神的膜拜。

而其中不足五分之一的少女,同樣參與軍事訓練。

楊雲嬌悄悄提出,隨着時間的推移,最好分營而治,避免尷尬。

於是,李鬱給這些少女另闢一營。

軍事訓練減半,文化教育上馬。

讓這些義女,逐漸進入內政、後勤系統。

授課的老師,由自己和胡靈兒、楊雲嬌分別擔任,授課內容以實務爲主。

打發了兩個義子,李鬱單獨召見了王六。

“拜見主公。”

“不必多禮,坐吧。”

王六看起來比從前多了幾分從容,戰場鍛鍊人啊。

一場生死大戰下來,人就脫胎換骨了。

李鬱一言不發,就這麼看着他。

王六心裡有些發毛,拱手問道:“主公有什麼任務,儘管吩咐。”

“聽說,你還是想去工礦做事?”

“是的,在下這輩子就是個勞作命,若是讓我做文官,或者統兵都不太適合。”

“你能如此坦誠,我很開心。”

李鬱展開一張地圖,示意王六過來。

“徽州府此處有一煤礦,乃是我麾下產業。因爲是從其他富商手中購買的,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產量低下,利潤乏力。你去做個礦長吧?”

“半年,我定然讓它煥然一新。”

“將礦工們組織起來,修一座小型堡壘,半年內煤炭產量翻一番。需要什麼支援嗎?”

“銀子,還有人。”

“我給你2000兩啓動銀子,再從江北竈丁裡挑選50人配齊火器,隨你赴任,怎麼樣?”

“謝主公,臨行前我想去看看二虎兄弟,不知可否?”

“去吧,到胥江碼頭找他。”

……

楊雲嬌從屏風後轉出:

“夫君,此人外放任職,擁有地盤,會不會是放虎歸山?”

李鬱詭異的看了她一眼,說道:

“正治,是理想主義者搭臺,投機者竊取成果!”

“王六他是個理想主義者,即使割據一方也不足爲慮,暖個場而已。相比而言,咱更應該警惕苗有林!”

(本章完)

190.第188章 下官還有更大的黑幕要交代,你第68章 茅廁之盟vs夫目前犯第326章 蟄伏一年的海蘭察,啓動了渡江計劃第415章 兩股敵人合流了!第503章 花朝廷的錢,實踐自己的理想132.第132章 清風寨對峙,蠻女不按套路出牌第101章 炮擊登岸清兵第560章 拋出一勞永逸的大計劃,吳皇開口借款4個億第482章 幹!幹!乾死姓曾的!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566章 目的不純的包衣革命第52章 方捕頭,留給你全家的時間不多了第342章 打開門,讓標準之風吹進來嘛!第555章 乾隆被迫退位,新帝有意西狩第11章 結拜,與狼共舞第22章 堂口遇襲第508章 六耳獼猴,近炸鯉魚156.第155章 清廷失去了這29,會如何?第340章 不要讓請帝國誤解!皇家海軍堅決不第376章 吳軍過江,誰笑的最開心?第375章 情報署再立新功!第365章 淮揚官紳集體的智慧火燒欽差!218.第215章 我軍若死的太少,如何能體現本第318章 乾隆四十二年的春天,關鍵詞就一個第107章 拿同僚的血染紅頂子215.第212章 軍機大臣,還踏馬首席?你能不第338章 精神崩潰的撒克遜使團先開了第一槍第496章 四萬大軍,三面拉起絕戶網,全殲蒙古馬隊第492章 我等蒙古男兒正欲死戰,爾等滿人卻要跑路?第459章 老天爺發飆,海外有變第323章 魔幻組合,一起進京給富爺們上點強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450章 武力調停第31章 倉街鬼市第414章 土客大械鬥!第435章 一份劃時代的備忘錄139.開會,請假一天,明日正常更新第325章 乾隆空歡喜一場第111章 兩個反賊的雙向奔赴第385章 忠誠的山東籍幹部,大舉南下第377章 前方揚州,此河不通!第282章 乾隆的另類持久戰,細思極恐!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第289章 大清開國130年,可曾見過如此夾着尾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354章 江西決戰的炮聲!和上游洪峰一起到第490章 襄陽攻破!4軍團沒流血,但是軍需流淚了第118章 大清皇帝對自己人很吝嗇,但對於爾第535章 前門驅江南虎,後門入貴州狼第116章 英商:不要撕票,叫張寡婦來翻譯!第502章 信科學還是信神學?救一人還是救萬人第497章 帝王之善和庶民之善第317章 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嫺熟的第534章 三級教育體系和新文官制度第495章 復仇,荊州八旗灰飛煙滅第459章 老天爺發飆,海外有變第37章 卸甲第293章 李鬱:我不聽你們的,我要吸取一位第12章 盛世?第490章 襄陽攻破!4軍團沒流血,但是軍需流淚了第295章 我輩士紳,捐輸乃是取死之道!第353章 揚州鹽商集體反水!第572章 永琰登基,年號康德!給太上皇擬廟號清徽宗第381章 步騎炮輪番壓制,海蘭察急眼了第456章 這樣的文明,你們喜歡嗎?第487章 長沙焚城!第430章 改棉爲稻,腥風血雨第379章 海蘭察頗有定力,無奈林淮生步步緊第307章 勸降時,一個細節,李鬱陡生殺意!第50章 十六字狀詞,殺人誅心198.第196章 乾隆:朕要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第52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相傷害第73章 亂第313章 乾隆:自棄化外,在天朝本應正法之第354章 江西決戰的炮聲!和上游洪峰一起到第582章 吳皇馬踏紫禁城第95章 老登,你就說刺激不刺激吧?205.第203章 教主的意志,蟻附破襄陽!第359章 我死之後,你們才許開槍!第273章 暗流涌動的吳王府,權力遊戲第274章 乾隆:朕六十有餘,對一個草原來的184.第182章 這世道如此殘忍,你欲如何抗爭152.第151章 京旗戰索倫,蘇州滿城第一仗第576章 援兵叫門,衍聖公的結局第120章 天不生弘曆,萬古如黑夜。續費吧?第417章 這條信息,我想換1萬英鎊!204.第202章 死士風采,一騎一槍襄陽亂第281章 紫禁城一日三驚,風向突變208.第206章 和八旗海上拼刺刀,東海誰稱王第290章 乾隆會爲一個工具聲張正義嗎?184.第182章 這世道如此殘忍,你欲如何抗爭189.第187章 乾隆震驚:白蓮教中,有高人吶第294章 世子降生,義子賭命!第304章 京師年關難過!旗人難!乾隆更難!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第433章 文明就是槍斃202.第200章 胡副將: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3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第118章 大清皇帝對自己人很吝嗇,但對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