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武力調停

當晚,

四邑團練大擺慶功宴。

文元德捏着小酒盅,笑容滿面:

“諸位同僚,勤王事,保鄉梓,求富貴,旺家族。幹!”

軍中禁酒。

但今晚例外,大家必須喝點。

廣東人聚餐,不費酒,費好菜。

若是換成北方同行,這會直接上酒罈子了。

……

酒微醺,人膽壯。

望着三五成羣離開大帳的衆人,

文元德閉着眼睛,靠着椅揹回味自己的前半生:

禮部當差20載,官至主事,終日小心謹慎夾着尾巴當差。

哪像如今手掌兵權,生殺予奪。

痛快!

他甚至僭越的想,

只要吳軍不來,自己就是這四邑的土皇帝。

上馬管軍,下馬管民。

基本相當於大清初年的那幾位藩王。

……

文元德陡然一激靈,

心虛的左右張望,自己平日裡最爲忠誠最爲謹慎,如今怎的這般狂妄?

什麼土皇帝?

什麼大清藩王?

這是一個根正苗清的前禮部主事該萌生的想法嗎?

幾十年的儒家忠君教育,和瘋狂滋生的個人野心,激烈打架,好似土客之爭,來回拉鋸。

“老爺,您來碗醒酒湯?”

“咳咳,好。”

……

喝完,

文元德又閉上眼睛,

廣東的生絲、茶葉種植歷史悠久。

如果不是李鬱搞了一招大的,導致廣東全省一半的桑田被迫改種水稻,一大半的織戶改行~

何至於此!

待平了客亂,自己找濠鏡澳的弗朗機商人談一談海貿。

甚至,

還可以私自做主在瓊州府挑幾個小島嶼租給那些紅毛夷停泊商船。

有銀子,就能養精兵。

有銀子,就能購買夷人戰艦,僱傭夷人當兵。

……

文元德知道,

南洋的夷人流浪水手很多,見錢眼開,而且頗爲彪悍,尤擅槍炮。

早在明末,就有僱傭弗朗機人當兵的先例。

他心中陡然產生了一個滑稽的念頭:

“不知湖北團練大臣、廣西團練大臣、湖南團練大臣,他們三位如今還有幾分忠誠?”

如果,

四大臣聯手頂住吳軍。

這麼大的軍功,皇上出手封賞大家一起做藩王也很合理吧。

文元德越想越興奮,手臂輕微哆嗦。

不敢細想,太刺激了。

見旁邊伺候的僕人的眼神有些詫異,

他咳嗽兩聲,正色念道: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

次日,

廣勇士氣振奮,繼續推進。

在大炮的助陣下,連破3座圍屋,幾乎擊穿了客勇的防線,將客勇的活動區域一再壓縮。

衆人稍稍歇息,吃飯喝水。

準備下午一鼓作氣擊破最後的2座超大圍屋。

這一仗,

雙方都發現圍屋更適合山區,碉樓才適合平原。

之前一直沒發現,因爲械鬥時不可能出現大炮。

wWW ☢T Tκan ☢C○

圍屋的形狀和材料都決定了,其對炮彈的防禦性能很差。

反觀碉樓,

卻因爲高度優勢,人員和物資遷至樓上,可反擊劫匪可躲過洪水。

……

最後的圍屋裡,氣氛沉悶。

客勇們默默擦拭着刀劍。

按照既定方案,

一旦敵人攻破圍屋,全員血拼。

附近的4萬多婦孺老弱,也會拿起武器廝殺到底。損失肯定很大,但沒辦法。

對面,

廣勇也意識到最後的時刻快到了。

文元德不停發號施令:

“開平團練聽令,務必護住我軍火炮。火炮若有失,你們就自盡以謝祖先吧。”

“遵命。”

“鶴山團練聽令,大炮轟塌圍屋之後,你們第一波發起進攻,注意陣型配合。”

“把輜重大車拉到前面,間隔擺放,每段之間留出20丈的空擋。兔子急了還咬人,何況客民兇悍,不可小覷~”

“派人召集後方青壯,男丁15以上50以下,全部持械到場。今日這一仗,本官要畢其功於一役。”

……

文元德不停發號施令,

他頭一次發現,自己居然很有軍事天賦?能指揮這麼大規模的戰爭?

掛個兵部左侍郎銜,也綽綽有餘。

不過,

側翼突然有人大喊:

“不好了,東邊在過兵。”

衆人愣住了,

過什麼兵?官兵?賊兵?哪家的兵?

文元德拉開千里鏡,只一眼頓覺後背陣陣發涼。

紅黑軍服,騎兵!

吳軍來了~

很快,

雙方都注意到東側平原出現了一支小規模騎兵,僅有200人規模。

……

圍屋內,

據守的客勇沉默片刻,爆發出瘋狂的歡呼。

“援兵來了,援兵來了。”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甚至跑上屋頂揮舞衣服示意。

反觀廣勇一側,

手忙腳亂,不少人心虛亂跑。

文元德急了,

刷,拔出腰間從未染過血的佩劍:

“傳令全軍,不許亂跑。非吳軍主力,小小前鋒而已。”

四邑團練的軍官們連忙出動,

花了半刻鐘,重新穩住己方秩序。

戰場陡然安靜的可怕,無數雙目光投向遠處的吳軍騎兵。

……

200騎,

一半來自近衛軍團,一半來自警衛處。

騎兵沒有奔跑,就是勒馬慢速,如牆前進。

旗手握着一杆金絲鍛面軍旗,上面繡着的“吳”字很惹眼。

騎兵們左手握繮,眼光冰冷。

作爲大軍先遣,

他們的任務是:震懾、傳話。

領頭一軍官突然縱馬前出,

將軍旗用力插在地面,高聲呼喊:

“陛下有旨,所有人原地不許動。各派一人過來,和平談判。”

喊話正中文元德下懷,

他眼珠子一轉,指着自己侄子:

“你去探一下口風,其餘人備戰。”

“是。”

……

沒一會,

土客雙方各派出一員信使,徒步走到旗幟旁。

近衛軍團的一員准尉,抽出燧發槍指着2人:

“把刀放下。”

倆人一聲不吭將佩刀放在地面,互相保持着2丈距離。

“談什麼?”

“陛下有旨,土客械鬥,事出有因,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文元德的侄子輕蔑地笑了:

“我們是官,你們是反賊,有可能嗎?”

准尉笑了:

“省城在我們手裡,督撫衙門也在我們手裡。小小四邑烏合之衆,你說,咱們誰是官誰是賊?你若真有底氣就回吧。”

“不過,我得提醒你們。現在還有的談,待會5萬大軍到了,咱們就沒得談了。”

“這封書信拿回去,給你們管事的看。”

……

文元德侄子接過信件,頭也不回的走了。

他很清楚,

如果真有底氣,叔父就不會派自己過來了。

廣勇,

不可能是吳軍的對手。

論武器裝備、組織程度、戰場經驗、哪一方面都差了許多。

望着死敵離開的背影,

客勇代表曾懷古,立馬單膝跪地:

“粵西客勇願爲陛下前驅,殺光廣~”

准尉卻立馬打斷,態度明確道:

“曾壯士,陛下有旨,只殺韃官,不屠庶民。無論廣府、客家,皆爲我吳國子民。”

曾懷古傻眼了。

准尉低聲說道:

“回去給你們的人傳個話,讓你們管事的去見陛下。”

……

書信裡寫的很明白,

李鬱從同爲漢人的角度,剖析此事。

指出土客之爭雖是由土地而起,實則是清廷居中挑唆,妄圖漁翁得利。

文元德以及四邑宗族,只要解散團練、放下兵器,這一章就算揭過去了。

以後,

不分土客都是吳國之子民。

大家茶照喝、生意照做、鹽吃足、米吃飽。

文元德的額頭開始滲汗珠,

底下,

一羣出身各不同的軍官們吵翻了天。

撤還是打?

……

20裡外,

全副武裝的近衛軍團正在快速渡河。

曾懷古和幾名客家首領目睹此景

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如果,

自己有這樣的武力,珠三角平原早佔下了。

“陛下到~”

4人趕緊跪下,舉止間頗爲恭順。

李鬱擡手:

“請起。”

“軍情緊急,寡人長話短說。今日無論廣勇、客勇,都必須交出武器全部解散。從此禁止械鬥,違令者殺。關於土客雜居之州縣,官府以河流爲界將你們分開。”

“糧食不夠吃,寡人可以從江西調。”

“客民沒有生計,可以來當兵,吳軍軍餉優厚,一人當兵,全家吃好。甚至可以批准你們在山裡開礦,礦利豐厚,足以養家。”

“寡人不是在和你們商量,而是通知你們照辦。”

“廣東,寡人要話事。”

……

粵西客勇首領之一,曾懷古,

突然擡頭,問道:

“陛下,萬一廣勇不接受?”

李鬱冷冷的盯着他,:

“寡人帶來了5萬大軍,相信可以說服廣東所有人。”

待4首領低頭退出大帳,

李鬱掃視帳內旁聽的臣子們,

苗有林臉色平靜。

韶州客家士紳趙德低頭,眉眼恭順。

秘書處侍衛陸舟若有所思,略帶困惑。

……

李鬱這一次親自督戰,非爲軍事,而是出於正治考慮。

今日,

唯一的目標是:

武力說服土客兩方,先揚湯止沸。

關於如何武力說服,這裡面的尺度很模糊,別人未必把握的住,所以只能親自跑一趟。

13000名士兵,加上150門火炮,堪稱殺雞用牛刀。

尤其是那些12磅長炮,

所有炮兵軍官內心都覺得沒必要攜帶。

對手只是一幫團練鄉勇而已,用這麼大口徑的火炮實在有點過分。

不過,

陛下有旨,誰敢不從。

牽引炮車的騾子每隔1個時辰就換一批,保證體力。

所有人都很懷念水泥路,

可惜成本太高,吳國已經暫停了大規模修建跨府縣道路的計劃。

……

李鬱對於麾下舟橋營很滿意。

逢水架橋的業務越來越熟練,越來越快捷。

直接用上了各種現成的零件,木板、麻繩、厚絞鐵絲繩、生鐵緊固件~

船,

一般就地取材,徵用小型船隻然後排列。

浮橋也是分規格的,

如果不需要過沉重炮車,只過步兵,且河流流速、風速不大的話,工程量可以小很多。

……

“陸舟,你看到鶴山縣土客廝殺的情報了吧?”

“回陛下,臣看了。”

“有什麼感想,說說?”

“團練在進步!”

“嗯。”

陸舟繼續大膽講道:

“假如,讓雙方就這麼無休止的廝殺下去,廣東地面出現一支合格的軍隊只是時間問題。”

“必然如此,活下來的就成了老兵。”

說罷,

李鬱一夾馬腹,戰馬衝了出去,

沿途,他舉起右臂高呼:

“士兵們,加速行軍。”

士兵們高呼:

“萬歲,萬歲。”

……

在隊伍裡的趙德趕緊跟着揮舞右臂、高呼萬歲。

他心中覺得,

大約揣摩到陛下真實用意了——既壓廣府,也防客家。

英德縣衙役出身的林川依舊負責調度民夫營。

他坐在一輛驢車邊沿,有些心不在焉。

擔心自己站錯隊。

陛下的態度曖昧不清,未來新官府到底是更看重廣府還是客家呢?

自己要不要再和周圍的人講講,雖然自己的娘是客家人,可爹是梧州廣府人。

實在不行,

翻翻族譜,好像祖上也有潮州血統來着。

血統可是大事。

爭取做到無論哪一邊上臺,自己都能沾上點光。

靈活~

……

做衙役的需要有什麼堅定立場?

無非是看縣尊的口風,東風就往東,西風就往西,龍捲風來了就轉圈。

只要臉皮夠厚,總是能吃飯的。

“林老爺。”

“啥事?”

“前面貴人叫你,要你去做嚮導。”

“好嘞。”

林川立馬躥了出去,全速飛奔200丈。

不開玩笑,四邑地形他真的熟,這還得從爲縣尊老爺的走私生意保駕護航說起!

老廣嘛,走私前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從總督府到知縣,誰還沒點海外關係呢。

……

戰場形勢,此時已發生逆轉。

廣勇開始後撤,士氣低落,憤恨不已。

客勇進行了全民動員,不分男女老幼傾巢出動。

雙方隔着1裡,一方退,一方進。

而在戰場邊緣,

吳軍騎兵就這麼看着,並不打算介入。

來之前,

陛下早有囑咐,主力抵達之前,不可介入武力。

……

兩名尉官正在低聲討論:

“瞧出來沒,這幫客勇是全民皆兵。”

“數量再多也沒用。要是對上咱們,大炮轟,線膛槍打,隔着老遠就能把這幾萬人打懵。”

“老哥你說的不對。在平原是這樣,若是進了山,全民皆兵就麻煩了。”

另外一人詫異扭頭,

隨即默默點頭,認可了同僚的判斷。

近衛軍團都是老兵,對於戰爭多少有點心得。

輕步兵進山作戰,身管火炮首先就廢了,沉重難以攜行,仰角也不夠。

且受限於地形,

火槍兵無法列陣,火力大打折扣。

……

其中一尉官說道:

“我突然明白,士官學校特意強調1名優秀的指揮官要學會揚長避短是什麼意思了。”

“咱吳軍的長,就是平原、航運、大炮。”

另一人補充道:

“我們的長,就是敵人的短!”

……

185.第183章 進京!第403章 炮擊戰地參觀團第35章 給老胡下套第381章 步騎炮輪番壓制,海蘭察急眼了第374章 大清版“楊家將”第539章 嘉親王縱兵搶和珅寵妾,打狗震爹第338章 精神崩潰的撒克遜使團先開了第一槍第426章 乾隆邁出了力不從心的第一步開放團練第262章 乾隆:朕敲打一下你這個老東西,順197.第195章 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無知小136.第136章 你笑我不懂救火,我笑你不懂大204.第202章 死士風采,一騎一槍襄陽亂第241章 兩方談判,適度肥對方個人,可損對133.第133章 布政使朱珪:李鬱,聽我給你畫第478章 我方戰艦1艘,敵方200艘,但不重要!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第13章 闖大禍了第289章 大清開國130年,可曾見過如此夾着尾第281章 紫禁城一日三驚,風向突變第230章 一場載入史冊的高強度戰爭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絕,你們該稱呼本宮什麼?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第302章 走投無路,滿蒙八旗孤注一擲,賭李第34章 兩個存菊堂?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130.第130章 黎民懂得太多,就會離心離德194.第192章 九頭鳥暴打老鐵第430章 改棉爲稻,腥風血雨第74章 馬忠義:本官懷疑李鬱要反第513章 破梧州後,王道派與商道派之爭論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388章 你與其被皇上賜死,不如換個轟轟烈第385章 忠誠的山東籍幹部,大舉南下第496章 四萬大軍,三面拉起絕戶網,全殲蒙古馬隊第387章 你們士紳太順從了,太君很不習慣!第486章 他有十萬天兵,我有百萬牲口第95章 老登,你就說刺激不刺激吧?第240章 大清朝有很多非主流數學家,擅長用145.第144章 用大清的價值觀去看大宋,沒毛139.開會,請假一天,明日正常更新172.第170章 擊斃福康安,然後多角度精確造第537章 火燒鳳凰,賊酋就擒,湘西戰役結束第331章 小小演示,乾隆陷入了巨大震撼!第450章 武力調停第559章 大廈將傾,紫禁城衆生百相198.第196章 乾隆:朕要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第326章 蟄伏一年的海蘭察,啓動了渡江計劃第46章 我勸你納妾第565章 抄作業,學老奴,推遼西第515章 李鬱的反擊第278章 憋屈的海蘭察,被一羣文官給玩了第546章 帝國的經濟邏輯第545章 阿桂:放棄雲南,全軍南下,武裝伐緬211.發燒,請假一天217.第214章 機關算盡,卻讓一個窮鬼拔了頭197.第195章 可我大清皇上,不是李唐無知小第504章 解決內部問題,永遠比解決外部問題困難100倍176.第174章 施主若是聽不懂大乘佛法,貧僧第534章 三級教育體系和新文官制度第330章 結盟?第389章 颱風來了,林帥的總攻命令往下傳!第279章 東海之上,李鬱突然翻臉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第72章 太湖匪事第71章 本官什麼都不知道160.第159章 我一套江北組合拳,清廷就腰間第398章 撒克遜人自願雙膝下跪,三磕九拜,改信“鬱皇大帝”第275章 清廷江北官場的一顆地雷,被自己人第65章 造孽啊第420章 蝴蝶扇動翅膀,廣東風雲突變第255章 下山的神仙和上山的凡人之間,還是第385章 忠誠的山東籍幹部,大舉南下第453章 乾隆大徹大悟,“吳亂”的本質壓根不是造反第483章 乾隆:留給朕的時間不多了,以西毒攻吳毒吧第67章 在潘府尾隨藍盈盈152.第151章 京旗戰索倫,蘇州滿城第一仗第484章 朕不裝了,朕扒了龍袍和你李鬱比下三濫第345章 擺在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路投吳!第557章 吳皇袒露心聲第556章 萬物皆可滿八旗220.第217章 李鬱的一顆暗棋,險些堵住江寧第523章 朕報復不了李鬱,還報復不了爾等京旗?第440章 閩南人瘋起來,老廣的鍋蓋都摁不住!第322章 著名清吹,馬嘎爾尼,抵達了他魂牽第470章 堅持敵後武裝走私的第4軍團,遭遇了黑吃黑第476章 表現奇差,甚至不如史可法!第112章 陣斬施令倫,李家軍的第一次正式出第305章 步軍統領衙門,奉旨彈壓京旗!第578章 輕鬆打爆20萬起義軍第33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第112章 陣斬施令倫,李家軍的第一次正式出第237章 一場事關蘇皖兩省尊嚴的械鬥137.第137章 李施主,貧僧瞧着,你有好大慧第356章 督戰隊踩着第1派遣軍的屍體,攻陷南第232章 乾隆的執念,只有和珅能滿足第418章 風雪輕騎出!該清盤了第405章 佞臣的真知灼見!第99章 闖漕幫,開香堂第31章 倉街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