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本官姓馬,名忠義

第48章 本官姓馬,名忠義

知府衙門的方捕頭,帶了三個佩刀捕快趕到了。

“光天化日,爾等欲強闖民宅嗎?”

他一開口,李鬱就知道了他來的目的。

利用總捕頭身份,給王家撐腰來了。

幾個親信捕快,明顯是狠角色。

竟拔刀在手,攔在了王家的門前。

杜仁心中一緊:

“阿鬱,壞了。我們不能這樣當街和官差發生衝突。”

“這樣性質就變了。”

李鬱不是傻子,他看的出來這裡面的兇險。

如果今天維格堂的人強闖王家,帶走甄氏,那勢必和官差爆發衝突,傷亡難以避免。

……

“方捕頭,咱們後會有期。”

李鬱掏出手帕,慢條斯理的擦了一下手,扔在地上。

衆人跟着,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這方帶着香味的手帕是誰塞的,他也不知道。

隨手掏出來,就隨手扔了。

方捕頭得意的大笑,被當作貴客迎入了王家。

甄氏得知後,氣的大哭。

在房間裡各種砸東西,心如死灰。

不過,就在當天,丫鬟送進來一封信。

“甄小姐安心,耐心等上數日,維格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誓死捍衛大清朝女性的自由戀愛權。”

自由戀愛這幾個字,讓甄氏看的失了神。

反覆唸叨了許多遍,直到丫鬟提醒她該進午餐了。

府衙內,黃通判笑的很開心。

這一次,方捕頭出馬是有他的授意。

知府位置空缺,同知老邁不管事,他這個通判幾乎代理了府衙的所有事務。

雖不是正印官,卻享受了一回知府的感覺。

對於李鬱這個人,他本能的看不慣。

所以,在聽說了判決結果後,他就覺得張有道此人過於貪婪。

一個知縣,竟然聽訟棍的擺佈。

有機會,要好好敲打一下他。

若是他識趣,乖乖奉上孝敬,這事就既往不咎。

否則,他定會在給上司的刑獄文書中涉及一二。

……

正當他沉浸在權力的快樂當中,突然門被推開。

“三老爺,府尊來了。”

“什麼?”

“朝廷派出的新任知府,已經到了衙門口。”

“混賬玩意,這麼大的事爲何不早報。”

黃通判連忙起身,不小心帶翻了茶碗,潑到了官袍上。

他也顧不得清理,趕緊快步向外走。

一路所見,經歷、司獄、照磨、六房典吏、三班班頭,全部急匆匆的從各自屋裡出來。

就像是蟻后歸巢,工蟻紛紛出來迎接。

這纔是真實的官場。

一位穿便裝,體型健壯的中年漢子,站在影壁前。

“本官馬忠義,漢軍旗正藍旗人,蒙皇上厚恩,知蘇州府。諸位同僚,以後咱們就在一口鍋裡掄馬勺了。”

“拜見府尊大人。”

亂糟糟的,一衆官吏慌忙跪倒。

官場禮節,有一些是模糊的。

就比如跪拜,品級低微的書吏見到知府,立即下跪是常理。

而知府的佐官,比如同知,通判,卻是不必跪拜,作揖行禮即可。

黃通判沒想跪,然而身邊齊刷刷像割麥子一樣跪了一地。

自己就顯得很突兀,頗爲尷尬。

馬知府也不經意的往自己這邊瞥了一眼,目光平靜。

……

這位吏部精挑細選,乾隆面授機宜的新任知府,上任後自然是引起了多方矚目。

迎來送往,酒宴派到了半個月後。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這位新官上任,沒有燒三把火,連一把火都沒燒。

一切,都好像那麼的平靜。

不過,黃通判沒這麼樂觀。

他嗅到了一股氣息,“山雨欲來風滿樓”。

颱風來臨之前,總是雲淡風輕。

所以,他最近很低調。

公事早請示,晚彙報,絕不怠慢。

而馬忠義這位漢軍旗世家官僚,也非常的客氣。

每次都詢問他的想法,偶爾還把他送到門口。

馬知府越客氣,黃通判就越緊張。

他總覺得,在這位知府大人客氣的話語後面,是十面埋伏。

若是黃通判知道,蘇州府還有第二個人有相同的感覺,他一定會引爲知己。

這個人,就是李鬱。

他正在通過各方渠道,打聽這個馬忠義的底細。

從巡撫衙門負責文書的一位書吏那,花20兩銀子得到了一個信息。

馬家原先是八旗貴族的包衣,祖輩在一片石大戰中立了軍功。

第二代在平定三藩的大戰中,又立下軍功。

後被康熙看中,擡入漢軍旗了。

屬於根正苗紅,世受皇恩的鐵桿忠臣。

李鬱最近手頭不缺銀子,忙着搞基建,大生產。

他已經基本吃透了火繩槍的全部生產工藝,不說多精湛,至少能造出質量靠譜的武器。

在上方山,做過射擊試驗。

連續打了40槍,沒有炸膛。

又用超量30%的火藥,連續射擊了5次,沒有炸膛。

林淮生,範京,小五等鐵桿心腹,都知道他在造槍,沒人有異議。

他們早就被捏成了一個整體,沒有二心。

而維格堂的其餘人,也都知道堂口存有火器。

作爲混江湖的,他們都覺得有幾桿火器傍身挺好。

只要平時低調點,別被官府察覺就行。

別的不說,鏢局那些鏢師出遠門,哪個不是身懷利刃,弓箭長槍齊全。

李鬱也時常和下屬灌輸,實力纔是王道。

要想過好日子,就得有實力。

否則,鄉紳、青皮、水匪、官差,個個都來拿捏你。

而存菊堂,又悄悄吸納了一些帶孩子的流民。

淮北十幾個縣被黃河淹了。

能活着走到這裡的,都是生命力頑強的流民。

……

這些人一路乞討到了附近,被李鬱挑了一些留下來做勞工,管飯。

十幾個漢子,暫時被安排在了堡外居住。

大家都覺得,這個莊園叫李家堡更貼切。

李鬱覺得,似乎這樣叫也不錯,就默認了。

李家堡的基建一直沒停,需要勞動力。

而他們的孩子,就幫着做點輕鬆活兒,窮人家的孩子都這樣。

至於工錢,那是不可能的。

“阿鬱,你叫我?”

“對,甄氏的案子,也該有個了結了。”

“知府衙門能聽我們的?”

“拿着這份狀紙去,包贏。”

杜仁接過紙,展開一看。

頓時臉色漲紅,又發白,手激動的哆嗦。

“阿鬱,你他娘真是個人才。”

“府尊看了這狀紙,但凡猶豫一秒鐘,都是對仕途的不尊重。”

(本章完)

177.第175章 朕殺人,從不看品級,從不看貴第475章 意外因素,艦隊暫緩西進,改攻武昌!第396章 昭告揚州全城:留辮不留人,留人不第382章 索倫兇悍,野豬跳圈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543章 中原要亂,但不能大亂第443章 文明之師,抽空勸降148.第147章 今日當聯手,御前挖坑殺狗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第127章 掛羊頭賣狗肉,玷污了義父這個高尚第85章 蒙韃子,講個笑話第243章 乾隆:朕看中了他的野性第241章 兩方談判,適度肥對方個人,可損對176.第174章 施主若是聽不懂大乘佛法,貧僧第431章 一捆柴禾引發的血案第450章 武力調停第255章 下山的神仙和上山的凡人之間,還是135.第135章 乾隆:沒有人比朕更懂這大清第333章 乾隆的心血來潮,讓事態滑向不可收178.第176章 太后一句提醒,乾隆劍指江南201.第199章 皇上秘密來了江南?第523章 朕報復不了李鬱,還報復不了爾等京旗?第391章 激戰正酣,二五仔現身【爲盟主“啊第100章 量產劈山炮第411章 殺不了敵人,可以殺自己人第424章 李鬱的“曲線馭人之道”178.第176章 太后一句提醒,乾隆劍指江南第473章 助老夫拿下五福之最後一福好死188.第186章 圖窮匕見,開始下明棋了第355章 關鍵時刻,先打友軍!第342章 打開門,讓標準之風吹進來嘛!第89章 李會長在線大撒幣第375章 情報署再立新功!第472章 吳廷內部,速勝和拉鋸之爭第442章 88歲的老祥瑞,想看到血流成河第224章 後果很嚴重,相當於在精神上,刨了140.第139章 日拱一卒,試探底線第391章 激戰正酣,二五仔現身【爲盟主“啊第540章 北方金字塔和吳國蛛網第234章 成分迥異的第二軍團第581章 瀛臺殺乾隆!第500章 恨入骨髓,追殺300裡181.第179章 觸底反彈,山崩地裂,日月染血第563章 殺戮海灘!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251章 如何發起對清廷的下一輪攻勢?先開第419章 砍下馬忠義的頭顱,溺斃全部清軍第371章 渡江第1仗安慶第545章 阿桂:放棄雲南,全軍南下,武裝伐緬第267章 秋季攻勢的第一步第235章 李鬱:通知天成元票號,一次性漲價第81章 地獄之門,開啓!第502章 信科學還是信神學?救一人還是救萬人146.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164.第163章 若如此,入關時咱旗人先輩們的150.第149章 紫禁城鳴鑼上市,還差幾步?第466章 突破農耕文明死衚衕的兩條路,一條殘酷,另一條特別殘酷第58章 江南有鯤,鯤之大,一鍋燉不下第124章 本官竟然被兩個刁民碰瓷了208.第206章 和八旗海上拼刺刀,東海誰稱王第227章 江寧城最漫長的一天第564章 攻陷旅順後,靖海侯提出兵力彌補戰略第490章 襄陽攻破!4軍團沒流血,但是軍需流淚了第336章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帝之鮮血第486章 他有十萬天兵,我有百萬牲口第529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相傷害第515章 李鬱的反擊第375章 情報署再立新功!第457章 留下“蛇”,抑制“羣鼠”151.第150章 大清朝,居然也有這樣思想超前218.第215章 我軍若死的太少,如何能體現本第224章 後果很嚴重,相當於在精神上,刨了第99章 闖漕幫,開香堂第55章 你拿開水潑我?第347章 死道友莫死貧道!第417章 這條信息,我想換1萬英鎊!第386章 大清朝隱隱失控第483章 乾隆:留給朕的時間不多了,以西毒攻吳毒吧第478章 我方戰艦1艘,敵方200艘,但不重要!第241章 兩方談判,適度肥對方個人,可損對第304章 京師年關難過!旗人難!乾隆更難!第469章 勒緊繩索,逼迫清軍主動進攻169.第167章 海蘭察,你到底對尤拔世做了什175.第173章 大清忠誠,日月可鑑,鐵骨錚錚第20章 蒸汽動力機牀第416章 光算計不夠,必須掀一次桌子!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第401章 戶部銀庫出大事了第393章 勝負既分,海蘭察割辮明志第69章 何人如此毀謗本官?第42章 錢,我想收;貨,我又不想給第373章 乾隆:江蘇人全員反骨!個個該剮!第116章 英商:不要撕票,叫張寡婦來翻譯!201.第199章 皇上秘密來了江南?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第79章 母大蟲雷文氏第7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商戰128.第128章 黃知府投桃報李,教科書式審案第486章 他有十萬天兵,我有百萬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