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著名經濟學家李鬱

李鬱走出屋子,

環視周圍人:

“王署長去了,他是爲河工而死,理應厚葬。”

“陛下,葬在何處?”

李鬱擡頭,指着不遠處的一處土坡。

“壘土,加高至5丈。種上松柏灌木,水泥大墓前立3尺石碑。追封大臣!”

“遵旨。”

一名勞工署官員急匆匆跑來。

“陛下,河工還、還挖嗎?”

“挖!”

“工錢還發嗎?”

“一文不少,照發不誤。”

……

避開人羣視線,

走到一處河溝,李鬱俯身洗手。

仔細擦洗~

並將罩在外面的大氅解開,扔進了河裡。

回到車隊,

步入特製的四輪帶彈簧御駕馬車,李鬱從車廂側抽出一條木盒,取出2顆對應的藥丸。

破開蠟封,服下。

兩張印着“獻方”大夫名諱的包裝紙,飄出窗外,落入不遠處的河道泥水裡~

很快被絡繹不絕的民夫們踩入爛泥。

每天50文銅錢,包2頓飯。

另外,

挖河現場晝夜不停的提供熱水、簡單醫療、以及修理工具。

……

各縣衙門稍微動員,百姓們就默默的帶着工具來了。

基本上,

凡是有男丁的家庭,都會出勞力。

蘇鬆兩府的百姓普遍看不上每日報酬僅50文的重體力活,他們有更多渠道掙更輕鬆的工錢。

不過,

他們還是積極的參加了挖河!

所有人都知道,

一級河道網一旦竣工,意味着兩府從此再無內澇,從此再無灌溉之苦。

誰家要是偷奸耍滑,不出勞力。

後世子孫也擡不起頭來做人~

……

迄今爲止,

一級河道網堪堪完成了工程總量的三分之二,動用人力數十萬計,工時更是恐怖。

王六因此羞愧不已。

他花掉的200萬兩經費裡,大部分是人工錢。

每次他去要錢~

財稅署的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爹媽看待敗家子,滿滿的恨鐵不成鋼。

300萬兩!

換來數十年蘇鬆兩府再無內澇灌溉之憂。

值得嗎?

吳廷的九成官吏都認爲不值!

他們不敢腹誹陛下,所以排斥王六這個不識趣的傢伙。

如今,

人死賬消,恩怨終成衙署內的茶餘飯後。

偶爾有人提到王六,也不過是一聲意義不明的嘆息罷了。

……

農業署、糧食署兩位署長帶着麾下的精幹吏員啓程去了武昌。

遵照陛下指示,

湖廣的糧食是重中之重。

餘糧要收繳,補種要抓緊。

明年糧食能不能豐收,關係到帝國接下來的戰略走向。

爪哇火山爆發導致糧食減產的情報,只在吳廷內小範圍傳播,防止引起民間恐慌。

天象!

太容易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了。

……

兩大因素的迭加,促使糧價應聲下降。

吳國境內,

1斤大米的市面售價已經跌到了10文,和清統區米價差距之大,令人咂舌。

第1個因素是:

進口!

廣州港對進口大米免稅。

消息傳開,

暹羅和安南的米商們紛紛組成船隊沿着海岸線航行,到廣州交易。

一來,沿着海岸線航行可以避免海盜襲擾。

二來,返航時可購買暢銷貨。

這樣一來,

意外導致了南洋部分缺糧地區的糧價上漲。例如——蘭芳。

他們必須付出比廣州港高4成的價格,米商們才願意光顧。

這一切,

吳國並不知情,也不感興趣。

……

造成糧價下跌的第2個因素,是江南8府種植模式的改變。

從明中期開始,

江南地區的糧食種植比例逐年下降,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逐年上升。

原因很簡單:

市場導向!

棉、桑、茶的單畝利潤遠高於糧食。

在個別府,

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甚至達到5成。

農戶們拿銀子從湖廣購買糧食~

湖廣熟,天下足!

就是此時的最佳寫照。

李鬱對此如鯁在喉。

於是也用市場手段來調控!

和撒克遜東印度公司悄悄達成了長期的龐大的採購原棉訂單,劇烈衝擊江南的棉花種植。

很快,

江南地區的糧食種植比例提高了10個點。

……

在聚焦糧食的同時,

李鬱也沒忘記另外1件事——冬季燃料。

萍鄉煤礦、銅陵煤礦作爲煤炭署的直屬礦,管理層接到了密令,不惜一切代價增產。

可以將俘虜苦役往死裡用,累死勿論。

同時鼓勵工人增產,每天都給產量靠前的班組發獎勵金。

一句話:

煤炭產量,多多益善。

吳國境內,

各重工業大型工廠,需囤積不少於4個月的焦煤、煙煤。

各州縣城池,需囤積不少於3個月的民用取暖蜂窩煤。

各衙門貼出告示,勸導百姓提前囤積蜂窩煤過冬。

……

同時批准成立

吳國蜂窩煤一廠,地點江寧。

銷售區域爲江蘇、浙江。

吳國蜂窩煤二廠,地點萍鄉。

銷售區域爲江西、湖南、湖北。

吳國蜂窩煤三廠,地點廣州。

銷售區域爲廣東。

……

這3座廠,吳廷均參股2成,其餘8成由本省士紳自主參股。

所有股東均不參與經營,聘請不相關的外地職業經理人,這會叫大掌櫃。

陛下親自劃定了售價上限——每100塊蜂窩煤50文錢!

只要不超過這個上限,均可自由定價~

150塊蜂窩煤,

差不多就是南方家庭一個月的用量。不算寬裕,但能混過去。

200塊基本寬裕。

300塊頗爲舒適。

因爲佔股。

從今以後,吳廷不再對蜂窩煤產業徵收任何名義的賦稅。

……

另外,

考慮運輸成本問題,這三座工廠可以在劃分區域內的邊遠州縣發展下級代工作坊。

小作坊從工廠購買原煤、模具、工藝比例。

被允許以大廠的名義在本地公開售賣,賺個微薄的手工錢。

蜂窩煤沒有技術難度。

原煤、泥土、木屑刨花、石灰石按照固定比例混合起來罷了。

隨便找個農夫培訓1個時辰就能手工製作。

爲了削減成本,

三座工廠都已經上馬機器,定製模具,改進生產線,批量製造蜂窩煤,儘可能降低成本。

一次投資,長久收益。

當然了,

目前來看,蜂窩煤工廠的利潤還是比較薄的。

缺乏長遠眼光的士紳,不願意大舉投資,只是勉強投點意思意思。

要不了3年,

這些人就會後悔的想死。

18世紀,

能夠實現全民每日消費的產業,除了鹽,只有煤。

……

李鬱之所以大力推廣蜂窩煤項目,原因多多。

一,解決民間普遍的燃料短缺問題

二,倒逼採礦業發展

三,人爲製造出一種可以普遍徵稅的稅種

四,提高百姓健康生活水準

五,讓農業文明逐漸適應工業文明

就目前而言,

吳國境內所有城池全部普及了蜂窩煤。

哪怕在城郊,也實現了很大比例普及。

但在偏僻深遠的鄉村、山村,百姓們還是靠砍柴禾作爲唯一燃料。

李鬱對此心知肚明,也不想改變。

因爲,

這些人真的沒有現錢!

要讓這些人掙錢,就得發展工業。

但是,疆域太大太大了~

即使發展50年,工業文明也將和農業文明長期並存。

……

陛下推廣蒸汽機的熱情無比高漲,

冶金署和軍工署甚至暫時中止軍工生產,拿出了7成的產能,用於批量生產製式蒸汽機。

數量上來了,工藝流程就簡化了,成本也降低了。

而購買了蒸汽機的商人們爲了多掙銀子,絞盡腦汁的琢磨改進流程,配套模具。

一個黑煙滾滾的時代緩緩拉開了帷幕。

在利潤導向下,

吳國的蒸汽工業,即將迎來飛速發展。

……

長沙府寧鄉縣,同樣黑煙滾滾。

署理湖南巡撫曾滌騎在馬上,望着那沖天的黑煙笑道:

“此乃堅壁清野之策也。”

“搬不走的就燒掉,絕不留給吳賊。”

圍觀衆人一聲不吭。

金貴的6萬石糧食就這麼化爲了灰燼。

心疼~

寧鄉縣官紳數十人,低頭不語。

都知道這位新任巡撫做事狠辣歹毒,一道道公文嚴令各州縣即日押解番庫存銀以及官倉存糧去湘西。

凡是不從命之地方官,

一概以戰時謀逆罪就地斬首。

老資格的辰州知府對火燒長沙抱怨了幾句,此刻已成爲了刀下鬼。

……

如今湖南,流傳着一句話:

會說湘西話,便把大刀挎!

湘西話,實際上是西南官話。

沅州籍的巡撫大人大力重用湘西老鄉,不分土漢。

這還不算,

巡撫大人居然藉口兵部未曾發餉,停掉了湖南綠營的餉銀。

導致最前線的嶽州府大亂~

綠營兵們一聽還有這種雕事?

爺們正要死戰,朝廷竟敢欠餉?誰給朝廷的膽子?

憤怒的丘八們調轉槍口洗劫全城,順手將知府以下文官殺了個精光。

然後,

派人帶着十幾顆腦袋和大印去聯繫正在南下的吳軍。

反正!

……

“大哥,我們要不要加快速度趕回沅州?”

“你怕吳賊追過湘江?”

“是!”

“在嶽麓山殿後的老六那邊一直沒有傳來消息,想來吳賊應未曾渡江。本官主要是捨不得這些物資~”曾滌的三角眼透着陰險,解釋道,“湘西什麼都好,就太窮了。本官要養團練,要交好土司,沒有錢糧怎麼行?”

“我聽大哥的。”

當天深夜,

曾滌剛要歇下,就聽見外面的混亂嘈雜聲。

“怎麼回事?”

全服批准的老七,衝了過來。

“大哥,吳賊已過潙江。”

……

曾滌登上城牆,望見外面打着火把的吳軍騎兵漫山遍野,無法判斷數量。

但看氣勢,

至少數千騎兵。

他瞬間口苦,

罵道:

“老六無能,拖累千軍。”

曾家老六,曾昭此刻還傻傻的在嶽麓山頂,窺視吳軍何時渡江~

他不曾想到,

兀思買居然丟下步兵,在地獄號的掩護下率騎兵從湘江下游的靖港花了3天時間渡江,輕裝追擊。

陸軍大臣林淮生,在親臨荊州城北圍獵蒙古馬隊時,

派人給兀思買送來了軍令:

江漢鏖戰、時間緊迫,你部可自由出擊,確保湖南精華不落入曾匪之手。

……

曾滌只是思考了片刻,就決定趁夜色突圍。

原因很簡單,

寧鄉乃是小縣,城垣不高,也不夠堅固。

吳軍只要困住自己,然後步兵趕到。

當日攻城,當日破城,當日曾氏男丁就滅族了。

深夜,

寧鄉縣城突然4門大開。

百姓們好像被鬼追着一樣,哭嚎着逃出城門,吊橋周邊像下餃子,撲通撲通。

人困馬乏的吳軍騎兵,

趕緊上馬,展開追殺。

馬刀所至,所向披靡。

好一會才發現,

大部分是老百姓,混着少數敵兵。

……

曾氏兄弟帶着親兵,還有土司兵,趁亂跑出寧鄉。

在撤退之前,

這老小子故伎重演,又放了一把火。

不過,

好在寧鄉縣士紳爲了保住財產,拼命組織人手滅火。

太陽初升,

兀思買見到了一座狼藉的縣城,5條街被燒成了灰燼。

知縣率領士紳跪在縣衙門口,

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哭訴巡撫惡行。

“大帥,下官等算投誠嗎?下官等可沒有抵抗,全是那曾屠夫一人所爲。”

……

兀思買催馬抵近,突然舉起手裡佩劍~

一劍捅向知縣的脖頸,

寧鄉知縣倒地抽搐,不停飆血。

在周圍百姓驚恐的注視下,

兀思買勒馬高呼:

“寧鄉縣官紳夥同曾匪燒燬糧倉,殘害百姓,抵抗天兵,不可寬恕。本官宣佈,寧鄉官紳一概不赦,男丁斬首,女眷發配,查封家產,立即執行!”

望着磕頭如搗蒜的衆人,

兀思買心想,

清旗撤下,吳旗插上。

你們不疼不癢的交納幾百兩悔過銀,然後還照樣當老爺。

真當陛下是大善人吶~

大軍征伐,

人吃馬嚼,消耗巨大。

不誅些士紳回回血,是要虧本的。

身爲重臣,

如果還不知道陛下組建“抄家工作小組”的目的,早點辭官回鄉吧。

……

蒐羅足夠的精糧餵飽戰馬,又給士兵們補充乾糧淡水,

人馬歇息1個時辰。

然後,

輕騎兵軍團就隆隆開出縣城,追殺曾滌。

60人留守。

其中有20餘人是傷員,另外的人是喪失了坐騎,戰馬斃命。

監督兩名縣衙屬吏和幾十名弓手執行清剿令。

事實證明,

人一旦喪失了反抗的勇氣,數量根本沒有意義。

城內的家丁、護院、弓手、衙役、遊手加起來至少有500人,無一人敢出頭,乖乖的住進了縣衙大獄。

當天,

留守兵力督斬官紳家族男丁52人,查封宅院店鋪71處。

貼出安民告示,

然後等待抄家工作小組抵達~

第4章 玩心眼的最髒第231章 晉商刀頭舔血,江寧城內狂攬存款第322章 著名清吹,馬嘎爾尼,抵達了他魂牽第336章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帝之鮮血第100章 量產劈山炮第395章 硝煙散盡,炮決海蘭察!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絕,你們該稱呼本宮什麼?第281章 紫禁城一日三驚,風向突變第519章 乾隆居於深宮,不如先幹掉他的兒子第500章 恨入骨髓,追殺300裡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317章 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嫺熟的第523章 朕報復不了李鬱,還報復不了爾等京旗?第392章 壓縮空間,不要放過韃子馬隊!第63章 爹,我是劉路啊第426章 乾隆邁出了力不從心的第一步開放團練第425章 談判桌上,陰險的江南士紳“暴擊”傲慢的倫敦紳士第286章 聯姻是第一層,拉攏是第二層,制衡166.請假一天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第104章 本官病了,不能理事第108章 蘇州城外一聲炮響第437章 土木堡殷鑑在前,臣恐御駕有危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139.開會,請假一天,明日正常更新169.第167章 海蘭察,你到底對尤拔世做了什第95章 老登,你就說刺激不刺激吧?第264章 讓你們去個衣都這麼難,將來王爺有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絕,你們該稱呼本宮什麼?第360章 奴才願立軍令狀,3年平吳!第284章 第4軍團的八嘎氣質,一言難盡!第225章 排隊槍斃,給八旗太君注入武勇第24章 變天了第87章 洪教主200.第198章 滿城打靶,封官建制187.第185章 有種,他再屠一次揚州城啊?第460章 名利場的底層邏輯第406章 熬過了最危險的時刻,死在了最安逸的時刻第238章 大清朝露出了猙獰的面目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第527章 總預備隊,全上!第470章 堅持敵後武裝走私的第4軍團,遭遇了黑吃黑第349章 江北的那顆棋子,啓動了!第16章 和大嫂鬥嘴第521章 火箭彈 砒霜和氣槍,皇城內外開無雙第273章 暗流涌動的吳王府,權力遊戲第364章 王亶望上位閩浙總督,和珅爲何憤怒第254章 大清朝首富的智慧第428章 一石米售價6兩,錯的不是我,錯的是大清!第303章 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第405章 佞臣的真知灼見!第260章 吳王領銜下注豪賭,勇者全跟!第522章 父皇昏迷,兄弟死絕,你們該稱呼本宮什麼?第485章 荊州駐防八旗的擬人行爲攘外必先安內第125章 世上最賺錢之生意,無非三樣第2章 大嫂懂的太多了第235章 李鬱:通知天成元票號,一次性漲價第13章 闖大禍了149.第148章 不讓爺爲國效力,爺就爲國拖後第60章 特殊文化第443章 文明之師,抽空勸降216.第213章 咱就關心一件事,剪了辮,能當第501章 抵抗指標!第336章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帝之鮮血第11章 結拜,與狼共舞第444章 破廣州,吳皇和清帝想法撞車第489章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第68章 茅廁之盟vs夫目前犯第26章 渣男法則第540章 北方金字塔和吳國蛛網第343章 親征江西,督戰隊槍口下的第1派遣軍第34章 兩個存菊堂?第18章 府尊的午餐第378章 心虛的忠誠第60章 特殊文化第421章 “賈詡”毒計:聯土鏟客,逼客鏟潮第113章 人在資本積累的初始階段,難免用點第269章 大霧之下的棱堡攻防戰,史上第一混第571章 最後一道軍令:馬踏盛京!178.第176章 太后一句提醒,乾隆劍指江南146.第145章 敢情,八旗太君來了,是好事吶第334章 從巔峰到地獄,中間只差了半天!第454章 儒生的“陰謀”,和李鬱的“陽謀”第466章 突破農耕文明死衚衕的兩條路,一條殘酷,另一條特別殘酷第60章 特殊文化149.第148章 不讓爺爲國效力,爺就爲國拖後第86章 各方反應第225章 排隊槍斃,給八旗太君注入武勇第8章 出來洗地第549章 吳皇的本意是好的,無奈福建綠營執行壞了第70章 你跑路吧!第53章 內政第57章 白蓮教要起事第565章 抄作業,學老奴,推遼西第49章 李氏一型步兵火繩槍第51章 借錢第328章 皇家海軍可伸出援手,炮擊舟山吳軍第76章 你捂什麼?第581章 瀛臺殺乾隆!第50章 十六字狀詞,殺人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