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極左的年代,是無法想象自由市場經濟會是什麼樣子的,在肖樂天之前的那個平行世界,曾經有一段時期就連農民承包土地都是被禁止的!
當年那場轟轟烈烈的改革真的很順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最初期的時候甚至連農村土地改革都難以推進下去,社會對於變革的阻力大的驚人!
農村的革新讓人看見了一點曙光,但是工業的革新卻是深水區,這裡牽扯的利益實在是太大,改革的難度已經到了地方和中樞分庭抗禮的地步了!
地方拒不執行命令的情況大有人在,甚至部分極端地區出現了冤案,對一些敢於挑頭自己搞企業的人進行了抓捕和打壓!
正是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纔有了黑白貓論調,纔有了南海邊的一個圈,纔有了先富帶後富的這樣口號!
別以爲那時候革新的難度比晚清時候要低,其實局勢更復雜更艱難,稍有不慎沒準就是前蘇的後塵!
因爲中國的體量太大,當幾億人都用一種思想來考慮問題的時候,那種強大的思維慣性是根本無法直接對抗的!
你說過去的制度落後不合時宜嗎?也許你說的是對的,但是那個制度已經有一大羣食利者存在了,誰會放棄唾手可得的利益呢?
這個時候只能靠以點帶面,用先富去帶動後富,採用溫水煮青蛙的手段去慢慢的扭轉人心!
這個先富後富的論調,在肖樂天的前世可是產生了極大的爭論!
仔細剖析一下,當時社會對先富帶後富的論調,一般出現三種層次的理解!
第一種很簡單,也是大多數民衆的觀點,那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裕了,你們這些人就得把賺的錢給大傢伙平分,就算不能絕對平均反正你也得分給我們一些!
可曾記得大衣哥所遇到的鄉土困局?他先富起來了,結果弄到這個村子的人都來揩油割肉,而且這些人還毫無一丁點道德負罪感!
確實,這些人就是沒有負罪感,因爲他們的理解就是這樣的,先富的人就得給我分錢,這是天經地義的,這是政策都宣傳的!
這種均貧富的大鍋飯精神,真的是先富帶後富論調的真正意義嗎?
要是世人都如此想,那麼可就太小看高屋建瓴的偉人了!
這種世俗的理解只存在於社會最底層和教育程度最低的人羣之中,而第二種論點可就比較多了。
第二種理解,就是先富的人要利用投資等方式帶動地方就業率的提高,提升民衆的收入水平,從而搞活經濟!
這種理解就有些靠譜了,基本上地方上的中產階級和官員管理層絕大部分都是這麼想的!
想想也對,你是這個縣這個市的人,因爲先行一步趕上了好時代而成功了,你是先富者!那麼大的企業家難道不應該給家鄉投資建企業嗎?
你賺錢的時候幫着家鄉把就業率提高了,民衆收入水平提高了,這也是一種先富帶後富的思路啊!
這種論點很中庸,也確實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可是這樣做的比例到底有多高呢?
恐怕這比例要五五開嘍!現實中很多先富的企業家、資本家並沒有對家鄉進行投資,或者說他們對家鄉地方的投資只佔他資產的很小一部分!
而更多的金錢去什麼地方了呢?去了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去了互聯網經濟,甚至直接出國進行海外投資!
這時候社會就出現了很多的質疑聲音,對這個先富帶後富論調產生了一定的攻擊!
而那些沒有拿着金錢去回饋本鄉的人,各種大帽子也就扣下了!
陷入情緒之中的人很難窺探到整個事情的全貌,但如果你放下心中的執着而跳出這個圈子,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考慮這個問題,也許就是有另外一種感官了!
首先一點,先富帶着資金轉移離開家鄉不建設家鄉這種情況,在最初的時候偉人一定已經考慮到了!
因爲這不是多難預測的事情,但凡有一些市場經濟學基礎的人,都能預料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因爲無論先富者內心是如何想的,哪怕他特別熱愛家鄉父老,但是在面對龐大資金的處理上,他也得遵循着最基本的財富原則!
逐利和避險啊!
爲什麼先富者的資產會發生轉移?因爲做生意必須要考慮到市場在什麼地方,金融在什麼地方,資源在什麼地方,基礎設施在什麼地方!
物流成本、人力成本、融資成本、公關成本……這些都要綜合起來考慮,如果真的一切都靠理想主義活着,又爲什麼會有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民間俗語呢?
所以,第二種先富論的判斷,不能算錯但是並不是偉人心中的真諦,人們的理解並沒有觸及到最深的思考!
第一種和第二種理解,其實都是有誤的,也不是高層的本意!
那麼究竟什麼纔是真實的呢?先富論出現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
帝王心術其實就在第三種理解上,而肖樂天在前世的家族則有着深深的體會!
在肖樂天拋出答案之前,他回憶起了自己在哪一個平行世界中的家族長輩,他的父輩們尤其是經歷過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巨大變革的那一批人,很多的人生經歷是非常唏噓的!
七八十年代是中國人彎道超車改變自己階級的最佳歷史時期,因爲那時候所有人都在大鍋飯的環境中生存,已經產生了慣性!
而市場經濟的深藍大海完全屬於沒有競爭的大好時代!
在那個年代,你只要膽子大哪怕開一個小飯店也能發家致富,普通工人工資只有幾十塊錢的時候,一個私人早點鋪每月純利潤上千已經是很稀鬆平常的了!
想一想,上百倍的收入差距,這不是白撿的錢嗎?
再往後看,九十年代也就是房改之前,京城裡三四千一平米的房子還有的是呢,結果幾十年之後你再看看!
肖樂天的家族有很多長輩,都是平白的錯過了那個大好的歷史時期,眼睜睜的看着機遇溜走了,是他們沒有能力嗎?不是的!是他們懶惰嗎?更不是的!
就是思維固執,不肯接受改變,整個人陷入到習慣的舒適區裡得過且過!與其說他們是害怕風險,更不如說他們是害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