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

bookmark

扶蘇和李信拜門的時候,李恪正和呂雉一道在西廂折磨幼子,或者說,教小穗兒和小巿黎背韻,也就是《爾雅》。

這已經是書文進階的科目,主要是小穗兒在學。小巿黎這些日子識的字還不夠多,且以頌爲主,而且要跳過不會的詞句,所以才需要兩個老師一對一輔導,嚴氏管這種模式叫“因材施教”,不必說,自然是聖人手段。

“殷、齊,中也。斯、誃(yí),離也。謖、興,起也。還、復,返也……”小穗兒苦着臉,結結巴巴地揹着《釋言》,背錯了,李恪就用手裡的藤條輕輕抽一下腦袋,再背錯,就重重抽一下背,疼得他一顫一顫,背起來越發結巴。

“小穗兒,莫怪爲兄心狠,姜姨時不時過來看的,你背上若沒幾道印子,爲兄不好與媼交代。”

小穗兒聽得都快哭了:“公子,此書……此書前文不接後話,怕是打死我也背不出來的。”

小巿黎在旁哈哈大笑,結果也捱了一藤條,當即癟着嘴,一臉無辜看着呂雉。

呂雉把臉撇開,輕聲說:“巿黎,莫怪爲嫂心狠,你平素讀書皆滿臉苦意,如今笑得這般大聲,若是手上沒幾道印子,爲嫂不好與姑交代……”

兩人夫唱婦隨,正一左一右訓着話,勤急急忙忙跑進來,喘着氣,大聲說:“少主,公子扶蘇來了!”

李恪就這樣毫無準備地和扶蘇再見。

多日不見,扶蘇一如既往英姿颯颯,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脣角開始蓄起短鬚,雖才止短短兩撇,卻讓李恪記起來,他今年都二十四了。

秦人十七傅籍,二十及冠,二十四歲若無意外早已經娶妻生子,貴族雖說成婚晚些,但扶蘇至今不娶,說到底還是在等辛凌的意思。

不過以李恪對辛凌的認識,此女現在全然沒有嫁人的打算,這讓他不由爲大秦的皇長子哀悼不已。

天生尊貴,世所聞名,堂堂的公子扶蘇對辛阿姊滿腔情意,非君不娶,這樣一來,也不知還要做多久的單身狗……

李恪嘆了口氣,看了眼扶蘇身邊那個不怒自威的陌生男子,悄悄把扶蘇拉到一旁。

“公子,敢問你今日是以何身份來的?荷華,亦或扶蘇?”

扶蘇輕輕一笑,堂而皇之把李恪拉到男子身前,開口介紹道:“此君便是大名鼎鼎的槐里君,此次屈尊爲我宣詔副使。恪君,槐里君對你頗有好奇,久盼一見,與我一番商量,便將宣詔之地定在了苦酒裡。”

李恪一下便聽出了扶蘇話裡的意思。

李信爲副使,那作爲正使的他,自然是以皇長子扶蘇的身份來的。

此人便是李信……

身高七尺過半,寬肩窄腰短鬚墜顎,他與李恪承自同一條偉大血脈,雖說已經出了五服,血親的痕跡卻依舊明顯,兩人皆是方臉濃眉,只是李恪謙和,李信威嚴。站在一塊,甚至讓扶蘇看出了一股父子味道。

扶蘇喃喃自語:“先前不曾發現,恪君與槐里君的面相……頗爲神似啊。”

李恪也在心中苦笑。

明明是關係更親近的遠親,李恪卻在不知不覺間坑了他兩次。

一次是揭發方螣,李信丟掉了隴西侯的爵位,雖仍稱槐里君,但這槐裡卻是出身,與君侯顯貴再無瓜葛。

另一次則是句注塞攻防戰,爲了迴應蘇角的犧牲,李恪用桐油造起一堵火牆,明裡是爲打擊匈奴士氣,暗裡則是斷絕了李信與這場反攻的全部關係。

如今看來,李信損失慘重。

他以當事人的身份出任宣詔使,足證明他與匈奴將軍之位再無瓜葛,賦閒回鄉或是這位戎馬一生的老將最後的歸宿。

將軍無能馬上亡,而接替他位置的人,將是蒙恬。

只有李恪知道李信錯失了什麼。

未來的幾年,蒙恬將在雁門郡厲兵秣馬,北擊匈奴,至此成就戰神之名。

至於那句亡秦者,胡也的讖語,或許只是方士們揣度上意,精心炮製出來的一個馬屁。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啊……

李恪不後悔自己做過的事,但突然面對這個血脈有親的苦主,心裡卻不免有些發虛。他暗歎口氣,長身作揖:“簪梟恪,見過殿下,槐里君。”

“你便是才比商君的恪……”李信的聲音充滿情緒,似疑問,似陳述,有欣賞,有惱怒,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遺憾和解脫在裡面,“英俊年少,果真不凡!”

“槐里君謬讚了。”

“是否謬讚,你我心知。”他撂下這話,扭頭與扶蘇抱拳,“殿下,人我已見,如今了卻殘念,宣詔尚有儀式要備,容我先行告退!”

扶蘇微微點頭:“槐里君慢行。”

李信大踏步而走。

直到聽見院門起合的聲音,扶蘇面相一變,上前一把拽住李恪胳膊:“恪君,那日叫商賈送來的活竹酒,你處可還有存?”

李恪哭笑不得道:“有自然是有的,不過你的臉也變得太快了……”

“噫!”扶蘇故作姿態,挺着胸膛,“雖說是個行將失勢的老將,但我等身爲晚輩,禮不當廢。”

李恪輕聲一嘆:“此事已定下了?”

“翁倒沒有立即懲處他的心思,角君在奏報之時也將統籌之功留給了他,但他自請宣詔,已經向翁表明了態度。若是所料不差,待萬事抵定,翁那兒就該收到他的辭表了。”

“這是爲了保全家族啊……”

扶蘇搖頭笑道:“恪君雖出身黔首,對勳貴故事倒是明白得很。”

“不說這些,公子不是要飲酒麼?”李恪打了個哈哈,拽上扶蘇行向後院竹亭,邊走邊喚,“雉兒,叫人砍兩株活竹過來,再用地霜制些冰鎮酒。這賊老天,一冬不曾下雪,纔開春就尋不見冰,端得麻煩!”

……

呂雉在旁以充滿儀式感的手法開槽斟酒,扶蘇端坐席上目不斜視。自打知道了呂雉的弟妹身份,他又回到那副端嚴皇子的做派,一舉一動,大氣盡顯。

待到爵中酒滿,李恪用木夾起了些碎冰丟進酒中,雙手遞送到扶蘇身前。

“公子且飲。”

“謹謝過。”扶蘇點了點頭,端起酒爵一飲而盡,然後閉目屏息沉吟半晌,舒坦地吐出一口帶着梨香的濃重酒氣,“時隔半年又逢仙釀,恪君這酒比先前更烈了。”

李恪淡淡一笑:“先前託丁君帶給公子時,活竹酒不過堪堪可飲,如今它卻在竹中生長半年,自然酒味更加濃郁。公子不知,你眼下所飲不過次等,真正的活竹酒自竹筍始釀,想要成酒,還需兩載。”

“窮三載成一仙酒?”扶蘇驚奇道,“以花爲茗,以竹作釀,我現在卻是明白,恪君爲何寧願跟着墨家修學,也不願入世爲官,造福生民了。”

“公子此言差矣。”李恪笑嘻嘻道,“我可受不了莊子那般隱世獨居,入仕乃早晚之事。若不如此,如何能全媼的心願,光耀我家族門楣?”

“有你此言,翁必大喜。”

李恪奇怪道:“此事關皇帝何事?”

扶蘇狡黠一笑:“你可知我爲何要在苦酒裡宣詔?”

“爲何?”

“角君的戰報上雖無你的姓名,但此戰實情如何,我與二位蒙師皆聽角君說了清白。回想大朝之上,角君於報捷時進獻四寶,翁大喜過望。那時他輕撫着馬邑的城建圖板,輕聲說了句話。”

“一句話?”

“他說,想大秦七世勇烈,文可定國,武可安邦者,唯商君一人,餘者,皆文武難全。”

李恪突然想起,李信走之前曾把他比作商君,那是他還當是苦主的詛咒來着,誰知這句話竟是始皇帝說的……

“皇帝他……從何處得知?”

“恪君,你可是忘了翁手上有幾多你制的圖板?馬邑城防圖與各地將作所制皆不同,僅憑此物,翁足以明白戰事究竟了。”

李恪恍然大悟:“沒想到,我居然叫一副圖畫給賣了!”

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一九七章 殺雞儆猴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加更特告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三六三章 袖子是什麼意思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六四五章 殺!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說些閒話……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七二九章 重啓沙丘宮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