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

bookmark

星夜漸白,啓明掌燈。

食時還未到,苦酒裡的街巷上已經有了零星的人影。

李恪從炕上起身,抻個懶腰,發現炕尾整齊疊放着一身乾淨衣物。

衣物自然是裋褐與無襠的絝,仍是那種素白的面子,摸上去手感粗糙,但穿得久了,李恪卻早不覺得它扎人。

他三兩下脫掉身上酒氣熏天的舊衣,就着一旁的木盆擦洗一番身體,再換上新衣,頓時感到神清氣爽。

打點乾淨,他推開門邁步走出。

院中是難得的清淨,嚴氏在東廂門外跪坐誦書,癃展拄着小車正在送別一個客人。

那客人只有一個背影,黑色裋褐與癃展無二,一晃眼就不見了蹤影。

李恪好奇問:“家中有客?”

癃展笑答:“前日我與公子說制鉅子需友人助臂,這位便是其一,來爲我送些物料。”

“原來是展叔的客,怪不得與您穿着相同。”

這時嚴氏放下書卷,溫柔地遙遙招手:“恪起身了,爲娘本以爲你今日會睡得晚些。”

李恪苦笑一聲:“媼,昨日吐在田典餘深衣上的是旦,我身上的酒都是被監門厲硬灑……”

話沒說完,一根手指便點在了他的額頭,讓他閉嘴。

嚴氏神情肅穆,認真說道:“昨夜你造訪監門家,與監門飲了一夜的酒,長大了,喝酒便喝酒,那些逞強的孩子話不可再說。”

“……唯。”

看李恪已經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嚴氏收了手,輕輕一嘆:“昨夜風起雲涌,裡典與田典帶人敲開家門時,爲孃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本以爲我兒夜遊,出了紕漏,幸好有監門爲證,否則豈不平白被人誣衊?”

“若是定了誣告,會反坐吧?”李恪小聲地問。

“一條人命是教訓,也好叫那些人知道,下次再要誣衊我兒,需三思而行。”

李恪默然。

這是來到秦朝以後第一條與他相關的人命,原因是誣告反坐。

雖說早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但李恪從未想過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以至於事到臨頭,他有些難以接受。

癃展拄着車過來,奉上食案,食案上是兩個打開的竹筒,豆飯透着清甜的雅香。

“夫人,公子,食時已至,不若先食饔,再敘話。”

“謝過大兄。”“謝過展叔。”

一個竹筒的量並不大,兩人很快吃完,癃展爲李恪整理着髮髻,偏過頭去看嚴氏手上的書卷。

“那莽漢也不知從何處尋來荀子手書的《天論》,如此奇珍卻求着公子送上門,還生怕夫人退回去,實在是……”

“此番全賴監門照拂,若不是他,恪也不能洗脫冤屈。此人有恩於我等,大兄卻背後說人,算不得妥當。”嚴氏輕笑道。

李恪眼前一亮:“媼,您今日看上去好些了,也少了咳嗽,可是病快好了?”

“大約好了七八分,全是恪兒美食與大兄良藥之功。”

“良藥?”李恪一臉茫然。

身後的癃展輕笑一聲:“公子還記得前些日子叫你遞予監門厲的木簡嗎?”

李恪當然記得,那不過是前天的事情……他老老實實點頭,然後就被癃展一巴掌拍在後腦勺上。

“頭莫動。”他教訓一聲,繼續說話,“十幾件事物中,有四件對應一味古方,名麻黃湯,主治外感風寒,正與夫人對症。奴偶然得知,便一道叫那莽漢配了些。”

“可您不是說,那些事物都是用於鉅子……”

“反正他又不識,錢財也多,與其糟踐在酒水肉食上,不若奴替他做些善事。”

癃展一副理所當然的口氣,聽得李恪和嚴氏只剩下苦笑。

笑完了,嚴氏說:“大兄,得人恩惠哪有不叫人知的道理,待恪見到監門,要記得替我作謝。”

李恪拱手道:“唯!”

“夫人,此事真不可說。”癃展一臉嚴肅地反駁,“那莽漢自覺配不上夫人,若得知自己捎帶的藥材是用於給夫人治病,必會等公子將禮退回。可藥都煎了,我又該拿甚退還於他?藥渣麼?”

……

時過半晌,雖然明知道癃展是在說笑,可站在門房前和監門厲當面的時候,李恪還是覺得有些躊躇。

秦人都是死腦筋,嚴氏合乎禮,癃展的推論也一樣有道理。

爲了不真的捧一堆藥渣去還禮,他吭哧半天,終於還是決定不說:“監門,你的《天論》我帶給媼了,媼很喜歡,託我道謝。”

對面的糙漢子撓了撓頭:“《天論》是啥?”

李恪一口老血好險沒有噴他臉上,瞪着眼,咬牙切齒說道:“昨夜您託我帶的禮,簡書!”

監門厲恍然大悟,一巴掌拍在李恪肩上:“小子,莫以爲替我捎帶了物件,我便會將事忘了,昨日你應了我改制桔槔之事,打算拖到何時?”

“今日?”

“不會再帶酒來吧?”

“您倒是想!家中沒了!”

“這便沒了?昨日費了整整四罈美酒,若無找補,我豈不是虧了?”

逃也似辭別了監門厲,李恪推着板車,獨自混在農忙的大部隊當中。

小穗兒家的地收完了,從今天開始就該拿着連枷認真脫粒,直到幾日後李恪的脫粒機做出來,看看效果再作定奪。旦昨日宿醉,不到日上三竿,怕是也醒不過來。

李恪一個人收着禾槁,渴了就飲瓢水,累了就歇一會兒,回想一番,驚奇發現這居然是他第一次心無旁騖地幹農活。

既不用擔心納不上租,也不用擔心誰要害他,就是機械式的勞作。他還發現,這種生活居然意外得舒適。

可惜他的腦子沒法做到完全放空。

打草驚蛇完美收官,總結之後收穫頗豐。

田典餘並沒有真的放過他家,之後還有什麼手段現在也不好說,但總歸不會像襄翁那樣亂來。

而李恪需要的,恰是這一小段緩衝的時間。和襄翁的邀談給了他靈感,田典餘又在不經意間讓他知道改良農具的價值,他下一步要做的,便是給自己尋一個盟友。

盟友和好友不同,盟約以利而生,到了某個階段,分道揚鑣也不會叫人心疼,做起事來自然就能少了顧及。

他心中最佳的盟友是裡典服。

首先,裡典服和田典餘有鬥爭,而且居於劣勢,必然有尋找外在支持的迫切慾望。

其次,裡典服也是官,烈山鐮對田典餘有用,對他自然也有用,可以作爲李恪的主打商品。

其三,裡典服之前在鄭家流言當中陰過李恪一把,可在裡吏妨的流言當中,李恪卻間接幫了他的大忙,堪稱以德報怨的典範。這樣一來,雙方合作,李恪在道義上能佔到先天優勢。

第四,裡典服的職位是裡中的一把手,理論上和田典餘平起平坐,如今勢弱,只因爲田典餘在手腕和家世上更優。假如能幫他拿回部分主動權,李恪在盟約中就體現出了價值,換來的回報必然巨大,這就是權力結構上的優勢。

此外,裡吏妨是裡典服的屬吏,爲人忠誠,哪怕只因爲旦的關係,李恪也沒法做出給他添堵的事情。

至於監門厲……雖說這個糙漢讓人喜歡不起來,但爲人確實不錯,李恪同樣不想和他站在對立面。

情、義、理、利諸由皆備,李恪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選擇其他的盟友來合作的道理……

人選定了,接下來就是細節問題。

盟約的原則是公平,但在秦朝這樣的階級社會,李恪和裡典服在身份地位上卻一點也不公平。

一個是裡典,一個是黔首,一個是不更,一個還是黔首。

直截了當拿着烈山鐮上門獻寶的蠢事決不能做,否則以後的農學書上說不定就會多一段“雁門郡有裡典名服,黔首獻烈山長鐮,服大喜,賞之”的記載。

李恪半點也不想做那個“之”。

但想要勾引裡典服主動上門,烈山鐮又稍顯分量不夠。

這把鐮最大的缺點就是結構太簡單,而且已經不再保密。鄭家能仿製,田典餘能仿製,裡典服自然也能仿製。

李恪思慮再三,就把注意打到了桔槔身上。桔槔可爲敲門磚,長鐮用作晉身禮,這樣正好。

想到這裡,李恪一刀割掉面前禾粟,手搭涼棚擡頭望天。

“裡典啊,爲了以後大家能合作愉快,說不得小子就要放肆一回,故作玄虛了。”

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加更特告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六章 神奇樹杈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四四四章 婚娉有六禮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四七章 同牢合巹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二一四章 爰書賊殺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說些閒話……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四五章 殺!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四三八章 墨家第十代鉅子李恪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一九三章 打人打臉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