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

遊學之事,目的是一回事,沿途又是一回事。

作爲南行赴楚的第一站,霸下穿太原、邯鄲、東郡,一路南下,行到碭郡以西,在名城大梁的遠郊熄爐補給。

大梁曾有天下文華之稱,百年前即爲魏之國都,此後連番興擴,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中原都會的顛峰。

世傳大梁鼎盛之時,夜如晝,城無眠,聚民十萬,比肩繼踵。高牆之內樓閣密佈,飛檐層疊遮蔽天空,有小兒長至少年,仍不知秋雁南往,日從東昇。

只是這段傳說的真假對李恪這個年紀來說已經無從去判。

七年之前,王賁攻魏,掘大河大溝水淹大梁,洶涌的河水沖垮城牆,譭棄樓宇,將大梁的繁華徹底淹沒在眼前這片殘垣斷壁當中。

現在的大梁只是一座小小的,破敗的三裡之郭,視野盡頭尚能見到腐朽的梁木高聳向天,上頭早已爬滿草藤,一眼望去,與將死的林木無異。

趁着查證驗傳的當口,慎行指着遠處一個單薄的小山包對李恪說:“恪,那處曾是大梁的城牆,高五丈,寬四丈,上萬大軍不足以塞,魏人號稱固若金湯。”

李恪聳了聳肩:“金湯最終卻輸給黃湯。我猜王賁當時或是在想,沒有什麼城牆是大河衝不垮的,如果有,那便再掘開大溝!”

慎行被逗得哭笑不得:“此言可莫在大梁城中說。”

李恪奇道:“王賁做得,我卻說不得?”

“魏人好臉面……”

“虛妄的臉面罷了。”李恪撇了撇嘴,“老師,我聽聞碭郡郡治落戶睢陽,大梁舊民卻不離故土,莫非就是這臉面之故?”

“城雖破,故土不可離。”

“皆在一郡之地,左右不過數百里,算不得背井離鄉吧?”

慎行搖了搖頭:“睢陽再好,也沒有往昔雲煙。”

“還真是臉面……”李恪翻了個白眼,看到蛤蜊收回驗傳,繳了城稅,就讓滄海蹲下來,重把慎行扶上背榻,“老師,您還未與我說,我們來這破城作甚?”

“此番你以真名履世,爲師有意帶你尋訪名士,否則錦衣於身,無人知曉,豈不枉費了爲師心意?”

李恪興奮道:“這大梁城中有名士?”

慎行尋了個舒服的坐姿,笑着點頭:“張耳,陳餘,此二人儒學精深,賢名當世,有伯牙子期之美譽。不過眼下張耳不在,城中唯有陳餘。”

“儒生?”李恪的臉色古怪之極。

墨家非儒,慎行帶他來拜訪儒家,不會是想踢人館子吧?

……

大梁城,成安裡,裡中有處佔據六宅的廣闊茅舍,匾掛【乘府】。

慎行令蛤蜊拜門遞謁,自己則下了背榻,領着李恪在門旁束手。

不一會兒,遞送拜謁的蛤蜊被從人請了出來,半開的大門順勢閉合,從後傳出栓門的聲音。

李恪覺得這一套好似有些眼熟……

慎行清了清嗓子:“主家可在否?”

屋中無人應答。

慎行等了一會兒,凝聲又問:“主家可在否?”

屋中隱隱傳來回應:“敢問先生,欲尋何人?”

“隴西慎行,聽聞乘公婿賢,特請拜會!”

“竟是墨家鉅子親來?稍待!稍待!”

那應和由遠及近,不一會兒,大門便被人從中大開,從內迎出個寬袖儒袍的白麪漢子,衣飾端正,髮髻不亂,以一對光足踩地,邁着小步趨出門檻。

只見他風雅卓絕地抖摟一下裙襬,有意無意,恰好亮出那對髒兮兮的腳丫,持續足兩個呼吸,這才擺平裳服,躬身長揖。

“先前不知鉅子親至,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慎行笑着回以長揖:“老兒無名,何勞賢君倒履。”

“佳賓盈門,鼓樂不及,鄙履礙事,棄之何惜!”

“賢君盛情,實令老兒羞煞!”

“鉅子無愧,鉅子當得!”

兩位影帝就這麼你來我往地恭維了半日,李恪強忍着笑,總算等到慎行和那人一同起身。

“敢問鉅子同行……”

“此子乃劣徒李恪。恪,還不過來見過賢君?”

李恪不情不願地邁前半步,學着慎行的樣子一記長揖:“雁門學子恪,見過陳……”

“無名之輩,不足以提!”

李恪的招呼被毫無徵兆地打斷,只好躬身站在那兒,撇了撇嘴,餘光偷瞧。

陳餘正在打量李恪,由下至上,又由上至下,其目光在七星龍淵上停留片刻,最終卻落在深衣右畔的李家玉牒上。

“佩高潔,承勇烈,武安之血,果不一般!”

陳餘讚歎一聲,擡手虛扶將李恪扶起,也不回禮,只是側身擺手,含笑迎客。

“屋外風大,鉅子,屋內請!”

“賢君先請。”

“鉅子先請!”

“賢君先請。”

“鉅子先請!”

“不若……我等一道?”

“把臂而行,甚善!”

李恪滿心疲憊地看着慎行邁步,當先踏入大門,陳餘隨後,又幾步前趨與慎行把臂。

李恪終於嘆了口氣,對一臉傻樣的蛤蜊和滄海揮了揮手。

滄海一張問號臉靠上來:“方纔,可是黑話?”

李恪恨恨瞪了他一眼,輕聲說:“你懂甚,這叫虛禮。”

滄海還是不明白,小聲嘟囔道:“蛤蜊明明連拜謁都遞了,他怎的也不看上一眼?”

李恪不屑一笑:“待會兒記得跟緊我身後,入門廳後四下瞧瞧,若我所料不差,隱蔽處當有一雙步履,一處泥塘。”

滄海瞪大眼睛:“你說他……”

李恪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朗聲笑道:“進門吧,謁而獨行,非禮也。”

衆人跨入乘府大門,細緻的蛤蜊果然在門廳側後找到一處小小的溼泥塘,塘邊有桶,有井,還有一雙乾淨步履,鞋幫如雪潔白,滾繡簇新。

滄海又準備大呼小叫,被李恪一眼瞪住,三人追上前行的慎行和陳餘,放緩步子,老實跟隨。

乘府有六宅,長四而橫三,看上去就像個奇怪的T字,而且院落前後不設隔斷,隨處可見都是木房茅舍。

這些屋舍雖破,院中人氣卻高,沿着長長的前院一路行至,兩側都是連片的矮房,短短的檐廊下皆是人影,老弱壯漢,一應俱全。

這些人有的習武,有的誦讀,怪誕的正練雜耍,風雅的撫琴弈棋。

慎行與陳餘邊走邊聊,輕聲誇讚道:“賢君蓄士,有孟嘗之風。”

陳餘自傲一笑,假謙迴應:“可惜我無才無德,投奔之人多擅雞鳴狗盜,莫說甘羅衛鞅之輩,便是毛遂之流,舍中亦難尋一二。”

“明珠彈雀,不如泥丸,細流納海,累塵成岡。遙想孟嘗當年,若是無此輩相幫,又哪兒來合縱六國,擎道懲奸的威風?”

“鉅子笑話我!”陳餘哈哈大笑,駐步擡手,“高士且在正廳安坐,我這便令備酒擺宴,我等,不醉不休!”

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四十二章 福禍兩依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八十三章 俠之大者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七十二章 工作報告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一八四章 竹釀珍饈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零七章 范增跳槽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八十二章 打虎漢子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四五五章 墨家險將亡第一四四章 三角函數第四六五章 蝸居的始皇帝第四七八章 爲吏之道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二二七章 車馬同軌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三三六章 慎行說宋玉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六七八章 陳涉、吳廣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三九一章 《非攻》疏注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九十一章 大肆採買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六三四章 死戰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八零七章 新芽綻放【尾聲】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四二五章 狗官無恥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