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一章 少年營畢業考試

bookmark

始皇帝三十一年,歲首。

蒼居和谷外一樣實行顓頊歷,所以歲首就是十月初一。

經過幾年的適應,百姓們已經懂得記住這一天來辭舊迎新,所以三十一年的歲首相較於二十八年,年味已經濃郁了許多。更何況蒼居的百姓衣食不缺,生活不苦,就更想好好的迎接新歲,餞別舊年。

滿街巷上都是穿着嶄新深衣的農人,男人,女人,少年,孩童,就連剛出生的娃娃都用夏布裹出嚴嚴實實的襁褓,再在頭頂,罩上一頂可愛的平沿小帽。

那些人中,黑色的是墨家,青灰色是仙家,深褐色是歐冶家,純白色是農人,那些隨處可見、歡聲笑語的鮮紅色則是少年營的學童。大秦以赤爲賤,李恪要他們穿上紅色,便是要他們虛懷尊世,不生驕榮。

這樣的效果很不錯。

雖說所學時間不久,但少年營卻是蒼居中最識禮的一道風景,幫扶老人,照料幼弱,只要不在課時,哪裡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

第一批年滿十四歲的學童已經完成了爲期四個月的實習,三家反饋普遍滿意。作爲第一批少年營的畢業生,他們的學識雖說欠缺,但勝在好學勤問,用於擔當,接下來只需通過三家的入門考覈,他們就能被准許換下紅衫,從此披上三家學色。

食時,李恪食過鬆軟的饅頭,再飲上兩碗米粥,摸摸肚子,起身出門。

呂雉在身後喊住他:“君郎,今日歲首,記得早些回來,也好帶妙戈妹妹去逛逛市亭!”

李恪不由打了個趔趄:“蒼居的市亭裡甚都沒有,能逛出什麼來?”

呂雉捂着嘴輕笑:“君郎整日在內外二谷奔忙,還真是甚都不知。前幾日墨家採買不是送了數十車肉食進谷麼?聽說三姑還置辦了一車玉飾胭脂,雖不是甚貴重物件,但蒼居之中,也不可強求過多是吧?”

“玉飾和胭脂?饕餮才用上幾個月,蒼居人民就開始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了?”

……

今天是內谷的大日子,少年營墨家入門試。空閒的墨者圍成一圈,十二個學童按身量高低屏息端坐,靜待着本次的主考官出現。

食時終末,李恪披着熊皮鶴氅緩步而來,帶着笑,高坐到學童面前。

他清了清嗓子,輕聲說道:“你等十二人,十三入學,十四成業,單就少年營的課業而言,必然是有不足的。”

年輕人們神色微動,雖有心反駁,但臺上是整個蒼居,乃至整個天下都公認的生而知之的智者,他們實在無力反駁。

李恪笑盈盈拿眼掃了一圈,擡手揭掉火漆,攤開身前的竹簡。

“然,你們的老師皆說你們的實習表現優異,懇請我給予你們入門的機會。見我猶豫,由養還威逼着他們在我處立了軍令,若是你們今日過不了考覈,他們輕則要鐫寫墨義百篇,重則……需自裁謝罪。”

堂下想起一片驚惶的呼聲,呼聲之中,由養臭着臉,領着十一個師兄弟從圍觀中出列,從袖口中掏出絹帛,依次呈送到李恪身邊。

遞完軍令,由養惡狠狠回過身,死死瞪着首座的精壯青年:“呼甚呼!武,你在我席下學了四個月,晨不歇,夜不眠,若是如此還過不了課考,爲師先裁你,再自裁!”

那青年長揚起身,重重抱拳:“柴武必不叫老師蒙羞!”

“有其師必有其徒,明明都是技術工作者,一個個卻偏是武夫做派……”李恪翻了翻白眼,揮揮手把那羣老師們轟下堂,手點着竹簡輕聲說道,“少年營第一期,墨家入門試,開始!”

學童提筆。

“第一試,墨家十義,何爲首,何爲軀,何爲魂,何爲影?”

這是一道思辯題,名論十義,其實論的卻是首、軀、魂、影,李恪選擇這種題的目的是放水,思辯類的題目沒有固定答案,只要能自圓其說,大體上都能算對。

主觀賽高啊……

李恪在心底感嘆一聲,沉默不語。

一炷香後,監考的何玦高喊一聲:“停筆!”

學子們當即停筆。

李恪又揭開手邊的第二份竹簡。

“第二試,機關之術,鉅子爲本,在牘上制下三種不同的鉅陣結構,分別要用到四枚、五枚、七枚鉅子,且力的方向皆要不同。”

這一題是何玦出的,李恪看得出來,他完全沒有放水的打算,這道題的答案雖說可以千奇百怪,但因爲涉及到力的走向,最終的選擇其實並不算多。

只希望不會真的篩掉人吧……

又是一柱粗香燃盡,學童們停下筆,有幾人的表情已經開始顯得不自然。

李恪輕輕揭開第三份竹簡。

“第三試,墨家武藝……”李恪看了眼竹簡,忍不住揉了揉眼睛,硬着頭皮念道,“默寫一遍墨家三劍的名字……”

這次根本不用一炷香,寫完十二個字,學童們停筆起身,站到各自老師身邊。待到所有人都交了卷,李恪揮了揮手,特意從胡陵和壽春趕來的趙楚三子開始當着所有人的面批卷。

主考官的職責完成了大半,李恪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批捲上,輕輕把何玦喚到一邊:“玦,他們才學了半年餘,你的題出得有些難啊。”

何玦輕輕一哼:“力向不同有何難,正置,倒置,斜置,便是他們只學了一種矩陣,也可製出多種來。”

李恪恍然大悟,這豈止是放水,簡直是送分啊!

可一想到送分,他又想到最後一道墨武題……雖說齊墨還未歸於蒼居,但蒼居當中武藝精深的墨者也不少,送分也不能送得這麼沒有技術含量,畢竟他們又不是隔壁谷的仙家……

“玦,你可知第三試是誰出的?”

“聽聞……似乎是鉅子親自出的。”

半個時辰之後,結果出爐,十二人三人全對,八人對兩題,只有一人只對了一題。

按照兩敗淘汰的標準,僅有一人被髮回少年營,他需要再學兩年,與小兩屆的學弟學妹們一同復考。當然,他也可以選擇棄學,歸於民庶,這都是不強求的。

喜者喜之,悲者悲之,李恪讓教習的墨者將自己落榜的學生送出谷去,翻翻揀揀,挑出他寫的軍令狀。

“看來你們師徒倒是挺有自知之明,鞭笞五十,這是做好了落榜的準備吧?”

那墨者惴惴不敢言語。

李恪冷笑一聲,把軍令隨手丟給由養:“由養,明日日失,把他脫光了吊在少年營的張榜處,鞭笞五十,就由你們師徒監刑!”

由養和柴武齊齊應和:“唯!”

那位墨者面無血色,癱倒在地:“假鉅子,假鉅子輕饒啊!若是被吊在少年營外施刑,從今往後,我還能在何處收徒啊!”

“爲人師表者,當傾囊以授,不使藏私。此次的考題如此簡單你都教不好,往後還收徒作甚!”李恪冷冷看着他,擡起頭,又看着圍作一圈的墨者們,“你等也聽好了。學童擇你等爲師,乃是對你等信重之義,若是自覺教不好,回絕便是,若是強要誤人子弟,我不罰你,墨法罰你!”

“謹遵……假鉅子令!”

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四四二章 墨家秘窟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一三六章 炊煙起時加更特告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十一章 鉅子故事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七六八章 武關之十,第二戰場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九十七章 生意夥伴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一五九章 樓煩雄城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二六八章 招魂之歌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七八三章 澠池會之六,口舌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