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

bookmark

濱海的碼頭。

數十帆影,密密麻麻。

其實李恪也不知道眼前的泊所究竟能不能被稱爲碼頭,因爲他與後世突出海岸,深入海區的碼頭完全不一樣,從樣式來說,其實更像是所謂的“水寨”。

高大的圓木在沙灘當中切出一塊,最深處不過兩三丈,水淺處直抵海岸,方形的寨牆將靠海的一側圍成一圈,正中留出兩道水門,專供艦船出入。

而在靠岸這邊,有木料拼接出簡陋的平臺,位置大約在漲潮與落潮的水線之間,平臺上有突出的拴樁,專供於固定海舟。

被稱爲當世最頂尖的仙家海舟整整齊齊停泊在平臺邊上,它有着微微翹起的寬大方頭,樣式相近的船尾,設有單層甲板,甲板三分之二處建了寬大的木質樓閣,大約是整艘船的艙室所在。

它的動力以槳動力爲主,側舷開出一個個小的槳門,粗大的槳如蜈蚣的足肢固定在兩側,每側四十槳,也就是共有八十個槳座。此外它也應用風帆,不過僅有單桅,高度並不比船樓高出多少,配置橫帆。

李恪上上下下打量了許久,勉強判斷,這大概是後世樓船的主體造型,僅從結構來說,想來容易散架,並不怎麼耐受海上的風波。

他正靜靜看着,心裡回憶着後世經典的船隻模型,突然從遠處行來兩人,非臣在後,生人在前。

那生人看着三十六七,花發,童顏,身材瘦高,體態清癯,一綹長鬚垂於脣下,迎風而飄蕩,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意味。

能讓徐非臣跟在身後,光這一點,已經足夠證明此人身份。

李恪笑着迎了上去。

“墨家後生李恪,見過徐師。”

徐巿站定受了這禮,又笑着回禮:“仙家不才徐巿,拜見假鉅。”

李恪亦受此禮。

待其禮畢,李恪跨前一步,趕在徐巿站正之前伸手去扶:“徐師,小子本不當唐突受禮,只是老師有恙無從前來,我此番代墨家見禮,不得不唐突行事。”

徐巿大度笑了笑:“假鉅說笑了。你年雖輕,然才高智絕,名滿天下,受我一禮,分所應當。”

“徐師客氣了!”

“我不喜客氣。生平四十九載,受我禮者不過寥寥,年少時拜翁媼,求學時拜尊師,業成後拜掌尊,成婚時拜賢妻,除此四者,你師、陛下爲其二,你是第三個。”

李恪尷尬地笑了笑。

這話所說聽着褒獎,但不能細品,但凡品一品,好像總能從裡頭品出一些別樣的怪味來。

徐巿倒是爽利,說完話,牽着李恪的胳膊前行到平臺,指着面前高聳的海船問道:“渡海仙舟,比你霸下如何?”

李恪撓了撓頭,不好意思道:“徐師要聽真話還是……”

“奉承之言多有雷同,每日數千人說與我,我何必要問你?”

“這樣啊……”李恪擡起頭,越過徐巿,使喚徐非臣,“那誰,去給我尋跟樹枝來,能在沙上作畫那種。”

徐非臣翻了翻白眼,看着下風口晃盪來去的司馬欣,強忍住一口氣:“唯!”

不多時,樹枝找來了,司馬欣和好些匠人軍侯也一道來了。

李恪擅機關之名天下皆知,此番要在仙家的地盤對仙家最擅長的造舟之術指手畫腳,他們自然都想聽一聽。

徐巿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不過李恪全無在意,提起樹枝,在沙灘上提筆作畫。

“首先是船型。海上風浪遠大於水澤,風高,浪急,平底雖穩,吃水卻不深,浪稍大點,舟船就有傾覆之憂,所以海船還是尖底好些。”

李恪在地上畫了一條弧線。

“尖底之船,造法與平底不同,我等可問道於魚,先制脊柱,再插肋骨。肋骨之中添置船板,則船體大成。”

他又在弧線兩側畫上一些短弧,再將短弧的頂端封起來。

“尖底船最好是尖頭,卻不必是尖尾,因爲尖頭有利於破風,尖尾卻無甚用處,反而縮小了船艙面積。”

邊說,邊畫,不多時,一艘尖底的船型乃成,李恪便把樹枝點到船的中間。

“尖底之舟吃水深,則船舷高企。槳門位在水線,少有風浪船隻進水,也當取消。至於說替代品,有一物名爲輪槳,可連軸於艙室,腳踏行舟,此其一。放棄槳輪,多用風帆,此其二。如霸下般使用壓縮機,以火力代取人力,以煤水續航,此其三也。”

一羣人聽得一愣一愣,本以爲李恪只是想鼓動仙家使用陰陽爐,因爲兩家合一之後,誰對另一家的依靠更大,在相處中自然就居於附屬。

誰知道……李恪居然提出一套匪夷所思的造船術。

這種造型的船徐巿是熟悉的,不就是古人所用的獨木舟麼,哪有李恪嘴裡說得這樣複雜?

墨家還是不通行舟啊……

徐巿遺憾又慶幸地嘆了口氣,不失禮貌地對李恪笑了笑:“恪君高才,這輪槳果真奇特,或有大用啊!”

李恪翻了個白眼。

他當然看得出來徐巿沒把他的建議放在心裡,不過他反正也不覺得介意,信則用不信則棄,說服人不是李恪此來的目的,他也沒興趣跟仙家掰持海船的發展歷程。

他的義務盡到了,如此而已。

見徐巿不信,李恪也懶得多說,一擺手,拋下樹枝,和徐巿信馬由繮,繼續攀談。

等到他們走遠,司馬欣兩眼放光,拖着身邊的船工問:“看懂了麼?”

“多多少少……”

“本尉不管你看懂幾分,恪君之言,你一字不漏皆記下來!還有這圖,一筆一劃皆畫下來!依着步驟多分些板牘,我可是要上呈陛下的!”

一聽此事如此重要,船工打了個哆嗦,趕緊抱拳:“嗨!”

……

這會兒,李恪與徐巿已經走遠,徐巿看着遺落在遠處的監管兵卒,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假鉅算計之深,比你師亦是不遑多讓。”

“哈?”

“以奇談怪論誘人心智,兵卒皆駐足圖前,你我總算能深談不避。”徐巿感激地對着李恪點了點頭,“非臣不才,這些日子多賴墨家看顧,老夫在此謝過。”

李恪咂巴一下嘴,點點頭,謙虛一笑:“墨仙有舊,此事應當。徐師,你每歲出海,可尋到仙山蹤跡?”

“這世上何來仙山!”徐巿苦笑,“蓬萊、方丈、瀛洲,此世間三大帝王之德,曰寬仁,曰公正,曰勇毅,本就是諫上之言。誰知曉陛下身邊有小人作祟,不僅惑得陛下信以爲真,還欲借陛下之手,要我父子二人性命!實在恨極!”

李恪聳了聳肩:“小人大人,皆你仙家之人,要我說,仙家故弄玄虛太過,有些人不見得有意作祟,只是連他自己都不知真假,借仙謀權罷了。”

“還是你墨家對此通透啊!秘法便是秘法,便是稱了機關,世人也知神異,反觀仙家隱義藏真,反惹了今日禍事……”

“徐師欲如何破解呢?”

“破解?”徐巿嘆了口氣,“東海之外,無邊無垠,何來破解之法?唯有每歲出海,靜待沉舟,葬身魚腹罷了。”

“徐師,若你有隱世之意,小子倒有去處與您。”李恪指着北方,“此去向北,沿岸而行,過遼東,跨朝鮮,可見冰封萬里,其中有一處海港,終年不凍,港深水平,名曰海參崴,此乃一處。此去向東向南,跨東海,可見巨島四座,名曰扶桑,亦是一處。”

“海參崴,扶桑?此事當真?”

“千真萬確!”

“若是爲真,我倒是要好生思量思量……”

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二三八章 你在哪裡第七零九章 二年五月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二六五章 機緣巧合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十五章 強勢闢謠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三零零章 君子八方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六四五章 殺!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一零七章 總有意外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七七七章 蒙恬之謎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六八二章 長子當王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三六七章 竹筋混凝土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七一三章 步子諸強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七三七章 死戰之六,趙將軍彭越第七一九章 愣頭青,們第二七八章 豪傑末路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二八九章 白日晝寢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說些閒話……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