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

bookmark

六月初四,天無雲,月見牙。

張縣郊外十里茅亭,李恪和趙柏月下飲茶,閒談敘話。

趙柏片刻不得安定。

“大兄,月黑風高,你帶我隱身至此,莫非又要秘會哪路大盜?”

李恪愣了一下,定定地看着他。

“大兄,莫非我說錯話了?”

“話不重要。”李恪想了想,說,“柏,若說三日前事態緊張,我不曾與你說過究竟,你對前因後果皆不知曉。可如今我甚都告訴你了……你真不氣我借你之名?”

“我道是何事!”趙柏爽利大笑,將面前茶盞一飲而盡,“大兄,我雖比你尊貴些……”

李恪的臉登時一黑。

趙柏翻了翻白眼:“我原先比你尊貴些,可虛散之名譬如浮雲,哪比得了你我生死交情。”

“可你總也忙着反秦,我這次託你之名,對付的可是秦之逆民。”李恪搖了搖頭,“暴秦無道,暴周無道,暴商無道……每朝總有這麼些人,想着推倒今朝,下一朝總能好些。殊不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無論何人爲主,也不可能叫天下都滿意。”

趙柏皺巴着臉:“大兄說的我不明白。秦祖當年在趙城乞活,而後發跡,這天下誰人皆可爲主,唯秦爲主,我不願認。”

“還真是人各有因……”

“不說這些喪氣的。大兄,我等今日是要見哪個寨子的當家,到時我是霸氣些好,還是和藹些好。”

李恪笑着搖頭:“今日約的可不是盜匪,而是薛郡郡守。”

“郡守!”趙柏瞪大眼睛,“你要助我說動郡守反秦!”

李恪揚手一巴掌拍在趙柏腦門上:“想什麼呢!剿匪需要薛郡助力,此事我畢竟是用你的名做的,總覺得不管如何,至少該叫你知道纔是。”

趙柏歪着腦袋想了半天,越想越覺得古怪:“大兄,就算你是秦國勳貴,可是深夜荒亭之所,堂堂郡守真的會來赴約?”

李恪撓了撓鼻翼:“胡陵地屬薛郡,因爲昭陽大渠之事,我與郡守茅焦多少有些神交。至少在此地,趙墨假鉅之名還是有一些信義的。”

趙柏撅了撅嘴:“大兄,你是秦朝勳貴,天天頂着墨家名頭,就算不被墨家揭穿,傳到秦人耳裡也不好吧?”

“這……”李恪張了張嘴,無可奈何,“究竟要我說幾次你才相信,我真是趙楚二墨的假鉅子,李牧之孫李恪,不是甚辛氏勳貴……”

“大兄,你別編了……”

正說着話,遠處一駕馬車叮咚而至,由養和柴武自車轅跳下,一個扶着馬,一個掀開掛簾,扶出個鬚髮皆白的老人。

此人便是名傳天下的忠諫之臣茅焦,當年一出趙姬囚雍案,他站在二十七具屍首中間慨然陳辭,讓始皇帝幡然悔悟,與生母重歸於好。

皇帝因此重得孝名,茅焦也因直諫被重用,尊太尉,任九卿,及至年老,這老頭提出要去地方發光發熱,這才下放到薛郡任了一郡之長。

雙方是有過一些交往的。

前年李恪在胡陵競假鉅子位,組裝獸蠍,開鑿昭陽大渠,老頭雖沒有親至現場,但前後卻爲李恪行了不少方便。後來昭陽大渠灌溉兩岸,他更是幾次三番過來視察,與趙墨三子,特別是程鄭和邢三姑都有交好。

李恪這次就是託了程鄭向老頭提的這個非分之請。

神交日久,初次相見。李恪眼中,這老頭一點也不像個年逾七旬的文職高官,鑽出車廂動作靈巧,而且雙腳一併,就從高高的車轅上跳了下來,差點沒把準備攙他的由養嚇死。

李恪領着趙柏從亭中迎出去,朗聲一笑:“茅公老當益壯,天下幸甚!”

茅焦扶着由養直起身子,眯着眼望向李恪:“假鉅子年少有爲,大秦之福!”

“閒雲野鶴,長幼又與天下何干?豈能與茅公相較,一生事秦,造福鄉梓!”

茅焦撫須一笑:“老夫一生就做主接了個寡婦回家,造福鄉梓之說,愧不敢當!”

兩人一唱一應走至一處,李恪深揖:“雁門李恪見過茅焦公!”

茅焦輕身還上一禮:“久欲相見,今日方得,假鉅有心了。”

“我也欲見茅公久矣,請。”

“假鉅先請。”

“不敢先於長者。”

“月下無人,豈有長幼?”

李恪還欲再辭,豈料趙柏張牙舞爪插話進來:“老漢!本公子在此你說無人,欲辱我耶!”

茅焦愣了一愣:“敢問?”

李恪一聲苦笑,擠開趙柏扶住茅焦:“舊趙安陽君,茅公喚他一聲柏便是了。”

茅焦渾黃的老眼當時一亮:“原來你便是鼎鼎有名的代郡安陽君!”

李恪和趙柏同時驚奇:“你竟知道我?”

茅焦一臉意味不明的笑:“前些日回了趟咸陽面聖,正好聽陛下與扶蘇殿下談起你。你可知,新鄭城中逼得張子房遠循山林,你算是一戰成名?”

“噫?”

李恪忍不住笑了一聲:“能讓多智近妖的張子房慌不擇路,這小子成名於世也是正理。只是皇帝如何得知?”

茅焦拍了拍李恪的手:“博浪沙一事,法吏又不是當真無能,豈能查不出背後主使?只是陛下當初言明不再追查,張子房又把自己脫得一乾二淨,法吏不能先捕後審,這才任由他招搖過市。”

“那這一次?”

“有安陽君衝鋒陷陣,張子房博浪刺秦之事此番鬧得婦孺皆知,法吏自然是再無顧忌。若張子房晚走一步,又或是在出走時少些設計,他早淪爲階下囚了。”

李恪撇了撇嘴:“說這許多,還不是叫他跑了……”

茅焦笑了笑:“天下通輯豈能與先前等同,張子房雖逃得了一時,但大秦之世再無他興風之所,他以智成名,出逃新鄭,怕就是他最後一出良計。”

說到這兒,李恪與茅焦同時唏噓。

然而趙柏不唏噓,他乍聽到始皇帝也在談論他,整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似亢奮起來,後面的話根本就沒有仔細聽。

他急切道:“老漢,秦王政是如何評我的?”

茅焦臉色古怪:“你真想聽?”

“那是自然!”

茅焦想了想:“陛下似乎說……倒是消了朕一口惡氣。”

“噫!”

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七五六章 小人者,趙高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五三八章 祖宗這種事,無所謂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二零六章 陰陽神爐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二十章 珍饈美饌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六六九章 始作俑者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四六章 三女同迎第五四五章 三塊飛地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二一五章 破局投奔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三九二章 彭祖活了千多年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二七三章 暗度陳倉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