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

bookmark

有所謂,同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本真人關心手不溼水的細節小事,那是專業敏感,但滿渭水畔的吃瓜臣工們卻沒有,也不需要這種敏感。

他們更關心門面上的大事,比如說周貞寶手中的玉勺端的一塊美玉,若是製成如意定是一件珍寶,怎麼就雕成勺了呢……

真真人端着明玉暗雕的美勺器悠悠地走,那模樣不似凡人,看起來渾不使力。一晃一蕩,那勺看着隨時都會跌碎在地上,牽動了每個人的神經。

周貞寶就這樣從左鼎晃到了中鼎,站正了身子,用勺對着鼎內輕輕一攪。

金色的清液如水,順着勺掛下涓流,一勺流盡便又攪一勺。

吃瓜們覺得鼎內之物像李恪愛煮的茶湯,那玩意隨着李恪的名聲漸成風尚,大秦臣工無論喜不喜歡,待客的時候都煮過幾次,所以熟悉得很,而正巧,煮茶之風華亦要端勺。

可專業的始皇帝又敏銳了,他敏銳地覺得事情不會如此簡單。

周貞寶都是真人了,作爲這世上唯二的真人,以己度人,他始皇帝是絕不願給凡人奉茶的。

於是他又看李恪。

這次李恪很自覺,不待始皇帝問就解釋說:“鼎中名火油,取自天地之稠漿,世間偶有所見,卻不知從何而來。蘭池侯入定前託臣去尋,還予了臣一個加工的方子。臣尋來兩大桶,蒸煮多日,才得這半鼎火油。”

“這火油有何……”

始皇帝的話還不曾問明,周貞寶突然連手帶勺伸進了鼎裡,烈火驟起!

勺成了火!

周貞寶伸出手,玉勺不見蹤影,手上裡着明焰。他的臉上全無痛覺,就那麼帶着滿手的火,似有茫然。

他想到了什麼,單膝跪下,燃着火的手摁上腳下的格柵,然後……整個會場都燃起了火!

烈焰蓄於地,燎於碳,周貞寶站起來,靜靜地,只是看着自己的手。

他手上的火焰很快便熄滅了,被火炙了盞茶的手顯露出來,無傷,無痕,潔白如玉,毫髮無損!

“入火不濡?”

始皇帝難以置信地看着烈焰之上的周貞寶,他站在那,薄衣輕衫,腳上不過是一層潔白無塵的布襪,可他卻不懼明火!

人不是應該懼火的嗎?

他何以能立在火上,怡然無傷?

真人之道,果真有神?

始皇帝幾乎忘了喘息,忘了眨眼,他死死盯着烈火上的周貞寶,死死盯了陷在火中的會場本身。

會場上的擺置起燃了,不算快,不算猛,但必竟如常事般燎起了細小的煙柱,唯貞寶無損!

他正走向第三個鼎,那鼎發着咕嘟咕嘟的響,飄着水汽,隱有酸味。

李恪湊到始皇帝耳邊說:“這第三鼎中……”

“噤聲!本真人看得到!”

無緣無故被吼了一頓,李恪嘟囔着站回去再不吭氣。

而沒了這惱人的旁白,始皇帝看得越發專注,他看着周貞寶站到鼎後,還是那隻入水不濡,入火亦不入的聖手,唰一聲抄進鼎中,撈出一隻古樸龜甲。 шшш.TTkan.c o

他素手連揮,龜甲後又連起三枚古錢,接着便再不看那鼎一眼,雙手捧着,轉身去向高臺。

始皇帝一把把李恪拽了過來:“鼎中何物!”

“您不是說您看得到……”

“本真人問!鼎中何物!”

見始皇帝真怒了,李恪癟了癟嘴,老老實實說:“豬、牛、羊。”

“三牲太牢?”

“是三牲,卻非太牢。”李恪分說道,“鼎中以整牛,整羊,整豬熬油,再以牲油浸泡卜器。蘭池侯說,混沌位在仙、凡二界間,時之快慢並不相同,唯浸祭之器,方可卜到兩界相交之時辰。”

“那鼎中水聲?”

“油者,水也,遇火則沸,如今會場俱在火中,鼎中之油自然是沸了。”

始皇帝的麪皮抽了抽:“於沸油中澇器?”

李恪無奈地看了始皇帝一眼:“蘭池侯連火都不懼,懼沸油耶?”

這倒是真說得通……

始皇帝想了想,又問:“還有先前二鼎顯聖,所謂何事?”

李恪嘆了口氣:“此非顯聖也。凡水養器謂之誠,借天之火謂之禮,恭誠謙禮,請得卜具,三鼎爲一物,而這一物,又是爲了五行靈動之仙術。”

始皇帝頓悟了。

此所謂,萬事一體,俱是關聯,仙凡無別啊!

高臺上又靜了。

烈火中,周貞寶捧着卜器,緩步行到背板,他擡步,一腳踩在虛空當中,整個人都浮了起來!

渭南之濱又一次沸騰了!

周貞寶在飛!這世上竟有人能飛!

始皇帝也驚訝,那驚?又與吃瓜衆人不同。他手上是有全套圖紙的,也仔細研究過,知道那裡暗藏有盤旋的突起。

但突起是突起,站人是站人,這些臺階狀突起與背板的連接僅一掌寬,又窄又薄,如何承得了人的份量?

他不懂力學結構,又被先前的魔術表演唬得五迷三道,幾乎不費力氣,便已經想到了標準答案!

凌雲氣!

凌雲氣,翻譯成大白話就是凌駕雲、氣之類的無形之物,騰雲而駕霧,再白一點,就是說輕如無物。

古人是不相信人能憑自己的力量飛起來的,無論是凡是仙,還是定位不怎麼明確的真人,都沒有騰空而翔的道理。想飛就得有載具,又或是給一對翅膀,從此變成鳥人。

正因如此,李恪不忤讓始皇帝看到會場設計的細節圖紙,反正始皇帝不明白受力的關鍵在材料強度和受力點的分佈,只是看那些又窄又細的連接段,怎麼看,他也看不出其中的所以然來。

周貞寶凌雲氣,腳踩危,旋而上,一直走到金光閃耀,高高在上的平臺盤腿坐下。

他一臉肅穆,將古錢一枚枚投進龜甲,又把龜甲高舉,以大力抖散,甩搖!

嘩啦!嘩啦!

一爻陰,二爻陽,三爻四爻俱爲陽,五爻……

才卜到第五爻,金臺支架猛燃了起來!烈焰如蛇攀上高架,在衆人眼前生生把那木製的支架燒燬!燒塌!

連數丈方圓的金臺都只剩細窄的接口固定背板,隨着支架的崩塌,在高空之上,猛烈地搖晃起來!

驚呼聲驟起,所有人都以爲金臺將隨之坍塌,周貞寶將無以存活!

周貞寶停下卜卦,雙目圓睜,他以右手撐臺,高聲怒喝:“穩穩穩,化煙雲,靜靜靜,凌當空!”

咒語般的短言連喊三遍,高臺的搖晃越來越緩,終止於靜!

周貞寶復閉上眼,第五爻,陰,第六爻,陽!

陰陽陽陽陰陽,風天小畜,巽上乾下。

周貞寶長吟曰:“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吉時當在四香盡時!”

隨這一聲喊,當即便有人點香於爐,一爐置於會場左近,一爐擺放始皇面前。

怠速中的墨家機關也動了起來,數十壯漢鏟碳入爐,機關獸混沌開始轉動,灰、沙、水、煤矸石等物自各處彙集。

成品的水泥漿通過伯益螺旋注入大鼎,香盡而續,續香又燃。

三柱香時,大鼎注滿了,滿滿一鼎灰漿稠連,自上而看,如同那雨後之青石。

“四香盡啦!”始皇面前的韓談一聲高喊!

“四香盡啦!”會場不遠的趙高同一聲高喊!

周貞寶站了起來,深深吸氣,閉目,屏息,在衆目睽睽之下,毫不猶豫自高臺上一躍而下,咕咚一聲,鑽進濃重的灰漿,自此便沒了蹤跡。

始皇帝傻眼了……

衆臣也傻眼了……

所有人看着會場,不知現在,他們該做何等反應……

始皇帝顫了顫嘴脣,竭力讓自己表現得平靜。

“恪卿,這……貞寶哪去了?”

“陛下不是看到了嘛,躍入灰漿。”

“那……接下來,本真人該如何做?”

李恪清了清嗓子:“灰漿者,非石非水,契合混沌,蘭池侯曾說,唯在此物之中,其纔有施術之力。”

“哦?”

“但僅以他一人之力,尚不敷用,還需陛下在外相助。”

“本真人該如何相助?”

“添碳!”李恪指着火爐般灼燒的會場道,“蘭池侯引天火下凡,臣在會場中備了石碳,但數量卻遠遠不夠,還需陛下在外,命人添碳助燃,使天火不竭。”

“這火該燒到何時纔算燒夠?”

李恪深吸了一口氣:“烈火熔金,鼎銷石現!”

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三九五章 腳踩百八星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一八零章 明恥教戰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五五七章 九原堅冰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三五四章 老人家要哄第二九八章 大隱隱於市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四七七章 守時是美德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六五五章 沙丘第一七零章 民夫千五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七一七章 信用消費第八十一章 沒完沒了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四八六章 意料之外的訪客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七二零章 棄卒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三零五章 莫爲與或使第五三九章 我口味這麼重麼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一章 人窮志短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四七九章 人行於道,有犬吠聲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五九六章 三道將令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七八五章 澠池會之八,驚起第六零零章 草原初冬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