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

揚刀,下劈!

柴武頂着漫天的箭雨站在山脊,霸道的孟勝之劍經由百鍊鋼打造的寒月刀施展出來,不僅不顯得違和,反倒比傳統的大劍揮動起來氣勢更熾,頗有些無可匹敵的意味。

他揮出長刀,水波紋的利刃斬斷銅劍,破開皮襖,切開對手的血肉,飛濺出大蓬的血花。

對手慘叫着跌下崖去,柴武擡手抹了把臉上的血跡,陰沉着臉掃過一片狼藉的戰場。

就在方纔,遠處山下突然冒出來無邊無際的火把,韓奇領着麾下主力縱馬登坡,數千騎士一波波向着山脊線射出箭雨,密集的狼牙在空中匯聚成陰雲,幾乎覆蓋了小小山脊的每一寸土地。

秦軍對此毫無防備,除了恰好身處在矮帳下的幸運兒,幾乎遭受滅頂之災。

數百人身死,幾百人受傷,脊上戰力在呼吸之間銳減大半,攀崖的匈奴抓住機會,一鼓作氣登崖成功。

柴武只能一面命令備軍登脊,一面帶領着全軍反撲,冒着箭雨疾射,試圖把登崖的匈奴擠下山脊。

雙方一下子便進入到短兵相接的狀態。

近擎劍,遠開弓,利刃及體,慘呼連連。匈奴的後軍源源不斷,秦軍的傷亡直線上升,傷者、死者慘呼着扭作一團跌落崖下,受難者的鮮血遍灑在山脊的每一寸土地。

就連腳下都是滑膩的!

柴武喘一口氣,揮刀斬斷當面之敵的臂膀,隨即便激發飛蝗,咻一聲響把傷者連同他身後的敵軍一道射飛,飛落到已沒了立錐之地的崖下坡道。

“備軍上來沒有!”

“已經通傳他們了,他們……”

親隨那邊話音未落,第一個身着銀甲的平戎將士直撲出山脊,擡起腳把面前的匈奴蹬落山崖。

緊接着,越來越多的平戎將士手持利劍出現在陣地,他們頭頂鋼盔,身穿鐵甲,對崖下的箭雨抵抗力更強,行事也更加肆無忌憚!

局勢漸漸回到掌控。

輕騎千人在丘陰之地列隊,於指揮下張弓疾射,拋物線越過陣地,越過雙方,想下雨一樣撲打在一崖之隔的匈奴本陣。

慘叫聲此起彼伏,就連射向山脊的箭雨都不由停頓。

柴武一看戰法有效,當即命輕騎第四隊遠程壓制,自己則帶着新來的平戎軍發起反攻。

堅決的反攻很快肅清了崖上的匈奴人,由陳平調度過來的又一組輕騎千人也殺上了山脊,秦軍的陣勢更顯厚實。

柴武喘了口氣:“拋檑木,丟火把,把匈奴的情況照出來!”

上百隻火把高高飛起照亮崖下,每四五人推着一根一丈幾分長,以新鮮圓木爲主體,卻在兩頭嵌入輪轂的檑木上脊,又推着它們,從防攀板的間隙退落!

柴武連着丟下三十餘截檑木。沉重的圓木彈跳着滾動起來,劈頭蓋臉砸向匈奴,崖下的箭雨越發稀疏,秦人在對射一事上終於佔到了主動。

韓奇看崖上徹底沒有了他的麾下,氣哼哼吐一口氣,下令撤兵。

匈奴像來時似的悄然退去,只丟下一地殘屍,戰事結束地毫無徵兆,說退便退。

柴武難以置信地等了半天,果然再見不到更多的匈奴,這才後怕地坐倒在地上。

“通情令臺。夜戰一個半時辰,匈奴退兵,東塬繼續佈防探查,防備匈奴去而復返。”

這一場戰鬥……終於結束了。

傷亡統計至今也沒有出來,雙方自雞鳴戰起,歷一個半時辰,至日出半刻,天色大亮方纔止歇。

戰場上鋪滿了狼牙碎羽,殘屍斷臂,到處都是暗紫色乾巴巴的血跡,擋箭板幾乎全部推倒,就連防攀板和矮帳都被飛箭壓垮近半。

柴武就坐在戰場中央的一塊方石上睡着了,他麾下的戰士也橫七豎八躺倒了一地,和死人一樣,身上沾滿了鮮血和泥濘。

可是柴武睡得,李恪卻睡不得。哨樓的瞭望來報,冰塞以南三裡發現萬騎緩緩而離,共數出小旗十面,也就是說,昨夜除了東塬一戰,還有上萬人窺伺在冰塞的旁邊,隨時準備與攻打東塬的敵軍相互策應。

示敵以弱,兩面夾攻,奇兵突起……

看來去年一年,這些匈奴將領從蒙恬手上學到了許多,現在卻一一都報應在了李恪身上。

李恪鬱悶地甩了甩腦袋,確認各處敵情皆散,便又將警戒級別調回二級。陳平替了兩支尊養半夜的生力軍駐防東塬,民夫也隨他們上去,清理戰場,清點死傷,救助傷員,還要把那些被損毀的構築物拆了,重新搭建更新更好的擺置,以備再戰。

“你說今日,頭曼會在何時出現?”李恪突然問扶蘇。

扶蘇呆了一呆,緩緩搖頭。

“算了,去睡吧。”李恪抻了個懶腰下來高臺,正要回帥帳休息。

扶蘇突然從臺上探出腦袋:“恪,你說今日會是日襲,還是夜襲?”

“誰曉得呢?”

……

匈奴圍城的第三日在平靜中漸向終點。

頭曼組織了第二場夜襲,不過方向是西塬。那裡的地勢比東塬差得多,匈奴只以兩三千人佯攻一番便散了回去,顯然也從未在西塬戰事當中抱有期待。

然後,第四日,四月初七。

今日草原暴雨,大雨如雨點傾盆而下,連天接地地下了整整小半個時辰。

下雨的時間雖說不長,但草原卻變得鬆軟泥濘,再不適合大型機關通行來回。

頭曼造好了雲梯馬道,卻苦於無法運上戰場。

於是,第四日在雨和陽光交錯之間,第一次真正沒有廝殺之事。

在戰場的邊緣,李恪又看到牧民半死不活地遊蕩。相比於頭曼剛接走全部牧民時,男女老幼俱在列中,這次遊蕩出來的牧民以年長無力者爲主,還有少量斷了手腳,形影相弔的癃人。

李恪猜測,頭曼大概是正式放棄了短時間內擊敗李恪的打算,爲了節約軍糧,這纔開始驅逐牧民中最無用的老人和癃人。

只是……這兩個數量放在十幾萬牧民當中能有多少?

人是李恪放出去的,所以他很輕易就可以算出來,這兩類人總數不足一萬。

只驅逐他們,除了給頭曼的額頭烙下一個薄情寡義的名頭,事實上對於節約軍糧全無益處。

“你還剩多少糧食可以糟踐?”李恪笑眯眯自言自語,“若是扔不夠用,下一次你又準備驅逐哪類人呢?”

第二三九章 天地失色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六二五章 自由的代價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九三章 博浪沙擊錐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一九六章 小孔成像第五三五章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當代用法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一五六章 郭平不服第一零八章 朽木之雕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第四九五章 無爲而治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五八章 扶蘇音信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三四零章 霸下出山第四十四章 凍雨降臨第七四五章 小心思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六四五章 殺!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三三九章 秦攻百越之戰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七四四章 雍軍的七寸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三一二章 是個仗義的漢子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五九二章 咄咄逼人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四七零章 鉅子的底氣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三八五章 戰神英布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四六三章 做一門李大炮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