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

bookmark

“擂鼓!”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點將!”

“喝!喝!喝!喝!大秦萬勝!大秦萬勝!風!風!風!”

河間之北,狼山雄關!

作爲大秦年歲最輕的雄關,狼山關落成至今還不滿兩週歲,可它卻早已是大秦聲名最健的北塞要衝。關城、將作、礦區、衛城,四位一體,將整座雄奇狼山打造得如鐵桶金箍。

這裡四季噴吐着黑煙,這裡漫山聳立着崗哨,這裡是墨家奇技對國之偉業的利害縮影,傳聞位列墨家九師之一的泰曾在遊關之時放出過豪言,許一隻狗五千民夫,這隻狗也能在這裡阻擋住十萬大軍,不使大秦國土有失。

這句話確實是泰說的。

那時李恪北上燕然,趙高李斯在阿房朝宮發起政爭,用誹謗李恪和扶蘇的方式攫取一勝,把李信趕下了國尉尊位。消息傳到河間,正在狼山大營主持將作三期擴容的泰義憤填膺,纔會口吐這種譏諷之言。

然而話雖閒話,但狼山關彙集墨家工業精粹,在質量和設計思路上遠遠超出大秦現有的關隘水準卻是不爭的事實。

它的關城坐落在幽深曲折的狼山谷道兩側外沿,不分前後,二關並聯。

關城高達八丈,主體以黃土攪拌米汁魚膠,蒸煮後夯實、凝固,再在外膜貼以一尺厚的青石牆磚,防止風化,論高、大、厚、實,皆將秦人引以爲傲的函谷關遠遠甩在了身後。

除此之外,墨家還在在狼山南北突石重崖之地設置哨臺,共三百二十七座,各備烽火、龍門、射臺、望樓,以全方位的立體式防禦思維包裹住整座狼山,對內部的墨家將作和少年營形成層層保護,使敵人全無潛入滲透之可能。

在大秦的籍冊地理中,這裡被稱作狼山大營,在墨家的內部記錄中,這裡又被稱爲【北冥居】,與恆山的【南蒼居】並列,共稱墨學心腹之地。

而今天,這裡又成了蒙恬的點將臺。

始皇帝三十七年,四月十六。

無垠的野原上,有二十萬北軍齊聚山北,有無數面將旗迎風而招,北地涉,九原董,雲中司馬,破狄陳,還有代主執軍,高舉河間李大旗的韓信與烏鶴敖……

除了歷來司守大營的王離,北伐衆將當中,唯有整備緩慢的楊奉子被蒙恬剔除在外,勒令回師,餘者,齊聚!

這是如今大秦裝備最精良,戰歷最豐富的強兵健卒,他們將共同去執行一個偉大的任務,平滅東夷存世的最後一個政權,吞併一個比大秦歷史更悠久的民族。

蒙恬深吸了一口氣,振聲高喊:“王軍!北向!”

“大秦萬勝!大秦萬勝!風!風!風!”

“校尉信,出列聽令!”

蒙恬鏗鏘的軍令通過飛馳的令兵傳遞到陣列最東,與烏鶴敖策馬並立的韓信愣了半晌,有些不敢確定蒙恬所喚是否是他……

“軍師校尉信,出列聽令!”

又一個令兵飛馳而來,打着馬在韓信面前轉悠了三圈,烏鶴敖用馬鞭捅了捅韓信的腰,輕聲說:“假令主,上將軍喚你呢,還不上前?”

韓信指着自己的鼻子:“上將軍喚的是軍師校尉,而我不過軍侯之職,雖恰是同名,但必不是……”

他的聲音還未落下,第三道請將又下來了。

“河間莫臣,代主行令,軍師校尉信,出列聽令!”

這將點的……三聲不應可是要軍前問斬的!

韓信連話都來不及說完,一夾馬腹飛奔向將臺,眼看着第四波令兵就要策出,人未到,聲先至!

“臣,河間莫臣,軍侯韓信聽令!”

一聲長音騰空,韓信勒馬揚蹄,順勢滾鞍,只聽到嘩啦啦甲葉碰撞,他已經雙手抱拳,單膝跪在了將臺。

蒙恬淡淡掃了他一眼。

“御令!河間莫臣信,代主執符,揚威西域,論功爵晉左更,除校尉,仍聽命河間,此令,始皇帝三十七年,孟夏。”

韓信大喜拜謝:“臣,敬謝君恩!”

“北伐月氏,得功者巨,一應封賞皆有國尉府不日下發,只因你別有重任,才由本將代爲傳令,切記安撫好西征諸部,勿使生亂,你可知曉?”

“嗨!”

蒙恬點了點頭,又令:“破狄將軍旦,白於校尉敖,出列聽令!”

旦與烏鶴敖飛馬疾出,與韓信一道拜於陣前。

“此戰北向,本將着意由信君代李河間行令,執掌前驅,麾下破狄鐵騎一軍,副將陳旦;白於精騎一部,校尉嬴敖,星夜馳援,自南破襲頭曼。信君,可敢接令?”

韓信難以置信地看着蒙恬,直到旦和烏鶴敖同時捅了捅他的後背,方纔如夢大醒。

“臣,誓不辱命!”

蒙恬沒有再看他,擡起頭高聲正令:“司馬雲中!”

“臣在!”

“前驅今日拔營,大軍後日啓程,你部爲大軍前軍!”

“得令!”

“涉北地,董九原!”

“臣等在!”

“你二部分列左右,護軍側翼!”

“得令!”

“其餘各部共爲中軍,由本將軍親領!”蒙恬猛地抽出寶劍,斜舉向天。他高聲道,“承大秦之志!秉陛下之願!大軍北向!不破匈奴!誓!不南歸!”

“不破匈奴!誓不南歸!”

“不破匈奴!誓不南歸!”

“不破匈奴!誓不南歸!”

……

大軍出征,軍中司馬要着緊清點輜重和戰備,將軍莫府要排定各軍的行序,行速以及每日的行進里程,箇中事物紛繁複雜。

所以即便一應物資都已經在狼山大營中準備妥當,可蒙恬依舊將大軍拔營的日期放在了後天。

而韓信麾下則不同。

無論是大秦的鐵騎軍還是河間精騎諸部,他們都是基於快速反應的需求建立起來的軍隊,其創建之初的要求就是如遊牧控弦一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他們的輜重歷來一分爲二準備,其中三成常年儲備在騎卒的戰馬上,規模數量可敷十日之用,剩下的由專門的輜重隊和大軍相合,在休整時供大軍補充。

所以誓師大會之後,韓信麾下其實就已經完成了出征的準備。

不過韓信對這場戰事有更大膽的判斷。

他把行程壓到日中,帶着屬於他的兩萬騎卒直入到狼山大營,仗着東道之利打開了讓整個秦軍都感到垂涎的軍庫和馬廄。他要求每個騎卒改作一人兩騎,並把隨身輜重增加到二十日,糧草則需備下三十日之用。

烏鶴敖興奮地直舔舌頭:“假令主,你是不是打算獨吞軍功,這一路都不與大軍匯合了?”

“這得看尊上那頭與頭曼戰得如何……”韓信搖了搖頭,“尊上佔優則我等自然順勢平滅頭曼。可若是尊上勢弱,則我等要用麾下打開通路,護着尊上和殿下轉戰他處。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大量的物資備用,不能只把希望寄託在上將軍的大軍身上。”

烏鶴敖認同點頭,點着點着,突然不懷好意地掃了旦一眼。

“假令主,此人不是河間將佐,論軍職還高你一等。事到臨頭,你打算如何說服他?”

“陳將軍……”韓信笑着拍了拍烏鶴敖的肩,“放心吧。此次我若是代上將軍行令,他或不會聽從。但我此番仍是代尊上行令,河間李字帥旗之下,陳將軍是可信之人……甚至於比起你我二人,他更可信。”

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六一五章 大秦不聞《無衣》歌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六四五章 殺!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六六一章 謁殺第六六八章 殉葬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五四三章 大蒐田獵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三四四章 恪君,助我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七七三章 大雍好搭檔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一二四章 投入重注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一七五章 三全齊美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四八八章 朝辯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五六六章 請諸公順從第六零五章 祖龍死而地分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五五六章 辦着辦着就有了第六五一章 李恪與始皇帝奏對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四五章 殺!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二二五章 越野馬車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八十五章 水車之難第三三七章 又是張良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七九七章 咸陽中阪無籍某被刺案第七零六章 文鬥,武鬥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四二一章 暴秦無道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