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

bookmark

蒙毅離殿。

與狼狽而瘋顛的韓談不同,他離殿時面帶微笑,和風細雨。

他在殿外撞見提襟奔命的李斯,便叫住他。

“相國何往?”

“郎中令何必明知故問,陛下盛怒,此事可不止干係我韓非一系!”

蒙毅悖禮地拍了拍李斯的肩,拍得李斯怔怔發愣。

“相國,斯君,看在同爲法家一脈的份上,我規勸你,莫要去尋陛下,該等着陛下召見。”

“等……”

“便是陛下召見時,你也該整肅衣官,便當此事沒發生過。”

“誒?毅君,你莫不是失心瘋了?”

“區區百人百族而已!”蒙毅鄭重其事地告誡,“區區百人百族,較之你名冊上那千多之數,不過就是一成!何惜之有?你需知,你不求見,止於百人,你若求見,李恪那需多少人,法家就要填多少人。”

李斯詞窮!

他不知道方纔的奏對究竟發生了什麼,蒙毅不同了。

這種不同由內而外,那洞悉一切的目光彷彿能穿透他的思想,找到藏在最深處,連他自己也難以查覺的那抹私心。

這是始皇帝纔有的目光。

李斯一下就冷靜下來,拱手敬服:“敢問毅君,百人之數當如何分派?”

“齊法與李恪有舊,苦寒的日子或能熬得輕鬆些,可據半數。秦晉一系有馮劫護着,可佔餘下六成。照理說爲以後計,韓非一系只可敲打,不可輕動,然陛下畢竟叫你與令之君來操辦,若是一人無有,怕是會節外生枝……”

“陛下說百人,當是虛指,還是實指?”

“這便要看相國有多少忠心了。我之意,最好今日就將名單呈予陛下,也不必等陛下御批了,直接加急廣發天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李斯長舒了一口氣:“斯明白了,百九十九人,齊法百人,秦晉五十九,韓非四十。最晚後日,他們的家人就該起程了。”

“如此,甚好。”

二人談畢,見羌瘣端劍自殿中出,口中高宣:“陛下有令,宣皇子高,皇子將閭,皇子胡亥,覲見!”

……

“假父,父皇與我說那些往事,究竟何意?”

在一處偏殿,胡亥身穿着隆重正裝與趙高對坐。

趙高信手烹着茶,淺笑搖頭。

“搖頭?不可妄行?”

“我便知道殿下會這麼想,才說殿下錯了。”

“我錯了?”

趙高輕輕點頭:“陛下考校太子人選,這是兩道考題。”

“請假父賜教!”

趙高斟茶,推向胡亥:“二題者,一說帝辛之威,二說惠文之辣。”

“以爲誡命?”

“以爲……榜樣。”

“榜樣?如此行事皆非明君,如何可稱榜樣?”

“此事殿下不必知道。說實在的,其中隱情,我便是與殿下說了,殿下也聽不懂。”

“誒?”

胡亥還想再問,門外突然響起衛士傳令。

“陛下有令,宣皇子高,皇子將閭,皇子胡亥,覲見!”

趙高擺了擺手:“殿下記住我說的話,以爲榜樣。飲了這盞茶,速去,莫叫陛下久候了。”

“唯!”

胡亥飲了茶,急急趨往正宮殿外。

公子高和公子將閭早候在那處,三兄弟聚首一笑,皆是胸有成竹。

胡亥問:“二位兄長可思得良對?”

“比不得小弟身邊有佞臣趙高,我等二人苦思無策啊!”

“是麼?”胡亥轉身面露冷笑,“父皇怕是等急了,此非人子之道。”

“是極,我等當從速請見!”

三位皇子垂手進殿,偷眼一瞧,始皇帝根本沒等急,他又睡着了……

這一覺,他舒舒服服睡了兩個時辰,待得醒來睜眼一瞧,天都黑了。

始皇帝皺着眉頭想了半天,也不看那三個快杵成人乾的兒子,輕聲喚人。

“談吶!”

頭上裹着血帶的韓談小跑着進來:“陛下,奴在!”

“朕此番睡了幾個時辰?”

“整整兩個時辰!”

“這般久麼?”始皇帝呢喃了一聲,“看來也不是庸醫誤朕,朕錯怪他了。”

韓談眨巴了一下眼,一下不知該怎麼接這茬。

始皇帝自已琢磨了一下:“前頭那太醫斬了沒?”

“還押着呢!若陛下有意寬宥,奴這便傳令赦免了他!”

“還押着?”始皇帝不滿道,“行令之人如此磨蹭,朕的威儀何在?傳令,把主令主刑幾人斬了,親眷配西北。”

韓談張着嘴,完全是靠着條件反射才叩首稱諾。

叩完,他迷迷瞪瞪問:“那太醫?”

“朕錯怪他了,索性配其家人的令應當還未傳至咸陽。追回來,朕恕他們無罪,再恩許其長子承其爵,加封一級,以示哀悼。”

韓談的腦子有點不夠用。

被冤枉的太醫還沒死,始皇帝就想着讓他長子承爵,還加封一級以示哀悼……

哀誰呢?

始皇帝不滿地哼了一聲:“談,怎麼還不去傳令?”

韓談猛打了一個激靈,他想明白了,太醫的人雖然沒死,可在始皇帝上次下令的時候,太醫其實就已經死了!

非死不可!

想明白了,韓談咚一個叩首:“陛下,奴去親自監刑!行刑之前,奴會告訴那太醫,陛下對他的哀悼之意,想必他定會感激涕零!”

難得的,始皇帝覺得韓談不錯。

他點頭揮手趕走韓談,笑着對三個兒子說:“來時我說的那兩個典故,你等都想通透了?”

三人強打精神齊齊拱手:“兒臣略有所得。”

他們本以爲始皇帝會就此發問,誰知始皇帝只是點頭,突然說:“若你等爲二世,當如何處置扶蘇?”

一片……死寂。

高、將閭、胡亥噤若寒蟬,誰也不敢搶着說話,甚至連別樣的聲音都不敢發出來。

始皇帝頗有些不滿。

“高,三人之中你最善思,你先說。”

“唯!”公子高一步邁出,“大兄賢德,與上將軍恪相合相善,兒臣會將北境十四郡交在他手,封安王,令大兄爲國戍邊,絕不重演趙惠文舊事。”

“不錯,兄友弟恭,是朕佳兒。”始皇帝誇了一句。

公子高大喜而拜。

始皇帝讓他入班,又叫將閭。

“將閭,你呢?”

“父皇,兄長之言兒臣難以苟同。”將閭掃了公子高一眼,“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北十四郡乃大秦之土,便是兄弟也不應當私相授受。兒臣會把大兄接回來,予他一個閒適的君稱,俸同徹侯,卻不封侯,如此纔不會使兄弟鬩牆,趙惠文之事自然也不會重演了。”

始皇帝又點頭:“深思熟慮,國泰君安,是秦良主。”

公子將閭得意一笑,亦大喜。

只剩下胡亥了。

始皇帝看了他半日,卻見他面色青白,全沒有要站出來的意思,就不滿問:“胡亥,沒想明白?”

胡亥嚇了一跳,磨磨蹭走出來,滿臉苦惱與始皇帝對望。

“你有苦惱?”

“父皇,兒臣知道自己該殺了他,可有李恪的西軍在,兒臣殺不了。父皇,要不您就幫兒臣殺了大兄,可好?”

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六四五章 殺!第五九九章 人總要有點追求第三二八章 問天之殤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五零九章 趙高不愛財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五三七章 磴口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五八章 有一臺華爲多好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二一八章 生死追擊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九十四章 後患無窮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五一三章 大秦自有國情在此第二八二章 帝王之心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一一一章 有條不紊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七五五章 七封秘詔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六二三章 虎毒食子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六九八章 羣雄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十八章 意外收穫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六三八章 扶蘇的家臣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三八四章 獄掾辦案,閒人退避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一一零章 事關機密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第二三四章 沉冤得雪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四四一章 螭龍無用論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