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兩世爲人

bookmark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隨着天色越來越暗,小院裡的飲宴也變得越來越熱烈。

甲士那頭氣氛正熾,一個個精壯漢子赤膊打圍,喊着號子慫恿自家首領和旦一起戰舞助興。兩人也不掃興,舞劍摔角,勢均力敵,激起陣陣歡呼,持續不竭。

茅棚之內自然要顯得文氣一些,但鋒機也結束了,李恪和扶蘇把注意力轉到飲食本身,正吃得不亦樂乎。

涮羊肉飛快減少,菘和山菌在高湯中浮浮沉沉。若是吃得膩了,邊上還有苦菜乾藿,只需在湯水中過一下便能入口,那味道一酸一澀,足以把滿嘴的油腥洗淨,讓人重撿起對肉的喜愛來。

扶蘇發現自己今日的最愛竟是幹藿,酸唧唧的生澀味道彷彿具有魔力,和鮮濃的羊湯肉食格外般配,叫人百吃不厭。

鼎壁的烙餅也熟透了,一面焦黑一面金黃,被象形的鼎紋烤出多種花色,宛若天成。

它的形狀是枕型,四壁包邊中間凸圓,拿筷子輕輕敲打,還會發出磕磕的硬脆聲響。

李恪拿手試了試溫度,意外發現那餅皮竟只是溫熱,也不知是夜有涼風,還是食鼎天生就不適合傳遞熱量的原因。

他對烙餅滿心憧憬,掰下一塊,張嘴就咬。

餅皮酥脆,內裡綿軟,酵成烙透的米麪口感筋道,咬一口不粘不黏,不化不散。

更有甚者,脆生生的薄皮之下藏着連片的孔洞,所有的香氣和熱力都被封鎖其間,燙呼呼擱在嘴裡,就好似吞了塊美味的火炭。

李恪哪想得到一張餅也知道藏拙,狼狽地呲牙咧嘴,偏捨不得吐出來,一張臉陰晴雨雪,好容易才把那禍害嚼開了吞下肚去,強度過危機。

扶蘇完全沒看懂李恪的表情,忍不住問:“恪君,這怪餅真有如此美味?”

“格外香甜!”李恪努力擺正嘴臉,義正言辭,“此餅我也是頭次製作,不想其香其綿,讓我險些連舌頭一道吞下去,倒是叫公子看笑話了。”

“就區區一枚烙餅?”扶蘇將信將疑。

“公子若是不信我的評判,爲何不自己試試?”

扶蘇從善如流,果然就上了狗當。

他燙得滿面潮紅,硬是用手,生生把鼎竈一角掰了下來……李恪奸計得逞,忍不住狂笑出聲。

“恪君,我如此信你,你竟用言語誆我!”

“我何時誆你?”李恪笑得上氣不接下氣,連拍幾下大腿才讓自己的情緒稍微受控,“我且問您,這餅香否?”

“確實香甜……”

“這餅綿否?”

扶蘇吹了吹氣,又咬了一口細細咀嚼,忍不住點頭道:“綿如雲紗。”

“公子方纔是否想過要連舌頭一道吞了?”

“如此燙的餅子,可不是想連舌頭一道吞了!”

“這不就結了。”李恪把手一攤,無辜說道,“我可有騙過公子?”

扶蘇愣了一下,也忍不住笑出了聲。

他指着李恪說道:“你這人,說話不盡不實,明明一句假話不說,卻好將關鍵之處隱去,我方纔便險些入甕,真去尋什麼賢人!”

李恪搖頭晃腦道:“豈不聞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

這烙餅出乎意料地好吃,和後世的烤饃足有七分相似。

李恪靈機一動,離席換了罐滾燙羊湯回來,沒有再次賣弄,而是教着扶蘇撕餅泡饃。

軟乎乎的泡饃又是另一番風味,一餅兩吃,鮮蔬佐醬,兩人邊吃邊聊,大快朵頤。

“公子,你進門時說扶蘇與荷華皆是真名,此事我卻想不明白。”吃得開心,李恪找着話題,順嘴一問。

這一問卻讓扶蘇沉默了半晌。

李恪隱約知道,自己大概是問到了什麼私密,趕緊緻歉:“抱歉,若是不方便……”

“也沒甚不便的。”扶蘇突然爽朗一笑,“今日或是湯水醉人,我竟真的願意與你說些過往。”

李恪放下筷子,扶膝坐正:“洗耳恭聽。”

扶蘇也順勢放下了筷子,目視着蒸騰的熱氣,眼神閃爍,彷彿陷入回憶。

“我母妃……還是稱媼吧。我媼陰氏乃是翁即位後娶下的第三位王妃,喜讀詩,性嫺靜,深得翁的喜愛。那年翁當政六年,堪堪及冠,恰遇到春申君用事,以趙龐爲將,合縱五國伐秦,連戰連捷,直到了函谷關下。”

“皇帝還有過如此危難的時刻?”李恪好奇問道。

“那時大秦確是風雨飄搖,呂不韋權傾朝野,軍中又無一人敢直掠聯軍兵鋒!”扶蘇的聲音清透有力,言語之間,就把李恪帶回到那一年的金戈鐵馬當中,“值此危難之際,翁決議出擊,不顧呂不韋攔阻,將王駕移師函谷關上。將士們大受鼓舞,以一國之力抵鬥天下,將聯軍打得一敗塗地。而我……就是在第一場勝戰之後出生的。”

“一戰鼎定?”

扶蘇輕輕搖了搖頭:“哪有那般容易。聯軍雖說苟延殘喘,在兵力上卻仍數倍於大秦,翁站在關樓上寸步不離,看着大秦鐵甲將敵人打得狼奔兔脫。可媼卻在生我之時血崩,念着《山有扶蘇》,直到嚥氣也沒能等到翁得勝歸來。”

“公子,節哀……”

李恪的安慰毫無意義,扶蘇沒有聽到,他已經完全融進過往當中,不可自拔。

“後來翁挾勝勢親政,在宮中聽了侍者傳話,便將我賜名扶蘇,養在身邊,這是我扶蘇之名的由來。”

扶蘇靜靜說着,不見哀傷,只有深深的敬服和懷念。

“我有幸在翁身邊長大,耳聞目睹,又有兩位蒙師悉心教導,不作私藏。年少時,我身邊聚滿了阿諛之輩,每日吹捧,說我是翁選定的太子,早晚必承繼大統。久而久之,我真覺得自己文韜武略皆成,便不再樂意被束縛宮中了。”

他不由苦笑起來:“直到十五那年,我志得意滿,主動向翁求取官職。翁不以爲杵,連着笑話了我幾日,更賜了我陰荷華的別名,瞞過所有耳目,叫二位蒙師將我帶到雍縣,假作媼的母族子弟入了那裡的學室學習。”

“你媼是雍縣人?”

“她是楚人。”扶蘇臉上苦笑之意更濃,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般:“南陽豪族宛城陰氏,在雍縣毫無根基,我在那裡人地兩生,只有蒙衝隨侍護衛,那幾年,真是嚐盡了人間冷暖……”

“看來皇帝對公子寄予厚望啊!”李恪不由感慨道。

“我又如何不知?”扶蘇嘆了口氣,“那以後我便同那些勳貴子弟一般,以陰荷華之名混跡官場,步步攀升,直到去歲被拔入咸陽,封了謁者,這才得以與翁重逢。這一步……我花了整整五年。”

“如此說來,荷華這身份倒確是真的。”

“你能懂我?”扶蘇的眼睛亮了起來,“你可知,恬師、毅師,甚至是翁都教導我說陰荷華是假的,只是一個化名,可那如何能只是一個化名!”

“就是啊!”李恪心裡升起同仇的感覺,拍着大腿批駁:“有些人被天地所養,像是突然之間來到世上。但他們明明在世上留下了痕跡!就譬如荷華,那五年的經歷根植您的腦海當中,其中傾軋,鬥爭,合作都與扶蘇無關,難道只因爲他假造了自己的來歷,便永生永世都是假的?”

“你果然懂我!”扶蘇暢快大笑,“荷華是荷華,扶蘇是扶蘇,二者一體才成了現在的我,若荷華是假的,我又如何會是真的?”

“此言大善!”李恪放肆高喊,只覺得胸中悶氣一掃而空。

兩人的經歷何其相像!

土生土長的秦人恪,突兀而來的後世李恪。掙扎官場的勳貴子弟荷華,大秦的皇長子扶蘇!

兩人都是前者消逝,後者改變,用兩段不同的人生經歷捏合成現在完整的人,前世今生,合二爲一!

李恪本以爲他在這世上孤獨行舟,哪知道有朝一日,竟會在大秦的皇長子身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影子……

這個人,能成爲自己的朋友嗎?

李恪捫心自問,突然就對扶蘇的瑣事感到好奇:“公子,你既入了咸陽,還怎麼維持荷華的身份?”

扶蘇狡黠一笑,涮了片羊肉放進嘴裡:“毅師乃是大秦郎中令,恪君莫非不知,謁者是郎中令的屬官?”

李恪恍然大悟:“想必荷華是個勞碌命,一年也入不了兩回咸陽吧?”

“兩回?”扶蘇故作驚訝道,“荷華做了近兩年謁者,連一次咸陽都未入過,我看其奔波勞苦,這輩子怕是都難見聖顏!”

“不對吧?上計之時……”

“上計……”扶蘇一臉肉痛表情,“成天也不知幹些什麼的荷華三年爲庸,若不是爭着去苦寒之地,上官還算念其苦勞,這職等早該廢了。”

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二六章 舞臺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四十九章 天使將至第六三零章 措手不及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七八六章 澠池會之九,多疑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二二二章 家臣蛤蜊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二四七章 言之無用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三八三章 安陽君歷險記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說些閒話……第七六六章 武關之八,怎樣的人建起大漢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四三二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二五四章 秦人卑鄙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一八九章 錦衣還鄉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三七二章 挽霸下之繮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七七二章 天下第二戰神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二十三章 使狗國者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二四零章 恪回來了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一九一章 阿爾善部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九十二章 遊商呂丁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三六六章 重製飛蝗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六七九章 大逃亡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三零二章 餘徹食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六二一章 名將之姿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二三七章 損兵折旦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