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一章 武關之三,怎麼裝不是裝

bookmark

武關攻防戰第六日,劉季天團的主將是酈商,秦軍戰損五百主兩人。

第七日,攻方將主夏侯嬰,秦軍又損五百主三人。

至夜,李恪在營中宣佈以功取士,一應士卒凡功高者皆可爲屯長,屯長以上凡戰勇者皆可任五百,不假任。

此令一出,羣情奮奮。

軍中百將,五百主已是佐官,就如各鄉嗇夫,縣中長吏,早就不是普通百姓敢於高攀的職等。

李恪並沒有用指派的方式規定由誰接掌死傷者的位置,而是在常規晉升的前提下,許低層軍士向這個職位發出競聘。

如此一來,位卑者想上位,諸百將又不願被原本的小卒壓在頭上,皆人人響應,一時也顧不上去思考這些天怎麼會空出如此多的五百長職務來。

也有可能他們是考慮過的。

但是富貴險中求。有此大利在前,約莫半數的死傷比例也不是太難接受的風險。

人人皆有饒幸之心,或者說,秦人,尤其是低層的百姓,性命從來不是他們最看重的東西。

輕輕巧巧解開了五百長缺失的困境,李恪又順手添了把火,整編。

七日連傷帶死共有兩千七百人,李恪在原本四十八旅的基礎上一氣縮編八旅,多餘兵卒合編爲備,專用於補足各旅今後一段時間的缺額。

發達的機會突然少了八個,競爭一下更激烈了。

第八日清早,李恪打着哈欠在營中洗漱。杜摯一臉古怪求見,張口就說:“君侯,楚逆請鬥將……”

在大秦這一羣以正統謀軍出身的上將當中,李恪是鮮有的喜歡鬥將的那個。

是不是真喜歡不好說,反正打從鬥將興起,李恪每戰必鬥,且有時候還逼着人鬥。

攻趙的時候,旦砍了十二個。

打栒關,滄海在栒縣城下隨手砍了幾個。

打雲陽,滄海獨斬四十八人,不僅刷新了由項籍保持的大秦記錄,還開創了單憑鬥將就覆滅敵軍的先河。

那事應該已經通過雍商的嘴傳開了。在這種前提下劉季還要鬥將,李恪有理由相信,劉軍這幾天的損傷有些過甚。

帶着滄海和興奮得忘乎所以的曹騅來到關前,李恪看到三四里外列着一個方陣,約千把人。

陣前有劉季,張良,還有曹參等一干已經露過面的天團成員,也有不少面生,但騎馬挎兵的勇猛之士。

這也是關前這點空地能利索擺開的最大人數。

李恪咂着嘴瞅了半晌,輕聲令杜摯:“此番你就不去了。抽一千弩士站滿關牆,勁弩上弦,再抽兩旅關下備守。若是發現他們有偷城意圖,你打你的,我鬥我的。”

杜摯愣了半刻:“嗨!”

關城開啓。

李恪引親衛狴犴千人,戰車四十乘,騎步八百出關,與劉季等人當面而立。

當然,李恪是坐車的,而且列陣的時候車隊就已經調好了頭,方面隨時落跑,不給別人添麻煩。

劉季軍中一陣訕笑。

只聽劉季喊:“鼠子,李恪!你心知必敗,故而備逃耶?”

李恪站在銅蓋下頭,扶着車屁股認真回覆:“不是的,本侯是怕你們等會老羞成怒,不講道義。本侯性命精貴,與你等不同,是斷不能涉險的。”

劉季氣得直翻白眼:“呔!今日鬥將,必斬你頭!”

“本侯又不下場,你怎麼斬?”

“我……”劉季眼冒着金星,連連呼吸平復心情,“無恥鼠輩,焉爲將軍!”

“我的上將軍是兼職,本職是相國,是文官。這你懂吧?就像你本職是芒碭山賊,反賊的事做得再精,也還是山賊。”

話事畢,李恪先斬一人。

趁着劉季緩神的功夫,自他身後竄出一員猛將,膀大腰圓,面目猙獰。

“呔!我乃清陽王吸,沛公帳下將軍,誰來受死!”

李恪看看左右,曹騅纔想上,給應矅做了多年副手的伍廉慢悠悠騰馬。

“臨淄伍廉,請賜教。”

兩人當即打馬戰在一處,槊來劍往,一時難分。

應矅知道李恪不通武藝,主動在旁跟李恪解釋:“王吸槊法大開大闔,氣力不錯,武藝一般,照理說師弟勝他輕易。然而師弟不擅馬,孟勝之劍離了地,又失了根基,弄不好……”

李恪手一緊:“會死?”

“全身而退倒是不難,只是想勝,可能會落下傷來……”

正說着,伍廉雙手持劍,一劍拍開王吸馬槊,中門大開,王吸大喜,抖槊回身,一槊直刺。

他本以爲伍廉會狼狽躲避,豈料伍廉表情猙獰,抖肩側身,硬是憑着狴犴營的結實鎖甲送上左肩。

馬槊的鋒銳直扎進去,幾近透肩。

說時遲那時快,伍廉開掌接住槊杆,根本不給王吸反應的時間,看似飄出的孟勝大劍已被他單手引回來,一劍砸在王吸臉上!

王吸顱骨立碎,整個人被拍落馬下,只餘一腿吊在蹬上,就那麼被驚惶的馬兒拖了回去!

伍廉深吸一口氣,左掌發力,拔出槊鋒,這才撥馬向李恪請罪:“不能輕取,請先生降罪。”

李恪看着他肩上那個血肉模糊的大口子,苦笑一聲:“不能勝就不勝,何至於傷成這樣……”

“齊墨不言敗,敗無顏也。”

“裡傷去吧。”李恪無奈聳聳肩,對左右說,“下個誰上?”

曹騅終於抓住了機會,叫馬疾出,半道便喊:“我乃藍田曹騅,誰來受死!”

鏘!

一聲清越的劍鳴在劉季陣中響起,緊接着便有一道灰色人影俯身而出,幾大步踏進。

其速之快,賽奔馬似游龍,晃神間便已衝至曹騅馬下!

他在曹騅蹄下蹬地,身形驟拔,一躍沖天!

蓋尤!

躍起的蓋尤如燕似跨馬,輕巧落地,一抖手,承影上就甩出一串血珠。

“榆次蓋尤。我不善馬,步戰吧。”

他話音還不曾落,曹騅的人頸,馬項便噴出了彌天的血泉。

人馬無聲摔砸至地,堂堂衛尉寺的衛士令,千二百石的高級武將,當下武關除李恪、應矅、滄海之外的第四大將佐,居然就這麼一聲不吭地死了,還是連人帶馬……

一片死寂。

李恪在死寂中捂起臉,用只有應矅能聽的聲音嘟囔:“看吧,不善馬就別騎馬,只要砍人乾脆利落,怎麼裝叉不是裝呢?”

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一四零章 情濃於血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七九八章 戰神出世第六二零章 徐徐而敗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三九七章 三妻四妾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五二九章 校尉路人甲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二十七章 打草驚蛇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一五七章 先生之名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五十九章 量產御米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二六九章 右衽披麻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三七零章 賢人居於賢水第一三七章 將相有種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二四六章 歸秦之願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三五零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五二章 野望西北第三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一八七章 衛星產量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四十章 天兵下凡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一九八章 久病成醫第三一零章 墨家的推舉制度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一六七章 沙盤開閥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六一七章 河間的消息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四六四章 篳路藍縷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十章 脫粒機械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六九一章 陳勝王第三八一章 大善人朱家第六九六章 神奇的磁場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四十八章 神獸下凡第二十一章 偰字紋心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七六七章 武關之九,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二六四章 曲道伏兵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三九三章 亡秦者胡第二九九章 受迫害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