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七章 澠池會之十,舞劍

bookmark

“昨夜仍未發現異樣麼?”赴宴之前,李恪仍不死心。

蒙衝與應矅齊拱手。

“爲不打草驚蛇,我等不曾變動原有斥侯,只是以拉練之名,散出狴犴與王子舊衛秘查往來。勳貴所屬皆無異樣,與王師聯絡之責,衝君也交予舊衛了。”應矅答。

李恪奇道:“狴犴也參與斥侯了?”

蒙衝說:“原有排布不變,則舊衛不敷用,臣請狴犴相助,矅君這纔將昨日二營派援於臣,再多,就無法顧及相國出入及內營防務了。”

李恪嘆一口氣:“如此說來,真是我多心了?”

正說着話,旦捧着一套絲織內甲入帳,與李恪一道手忙腳亂束在深衣下頭,又在左臂扣上飛蝗。

絲織內甲是秘坊參照古法而成的純手工品,因工藝複雜,費時費力,而且實用價值頗低,整個大雍僅製成三件,全套包括胸甲、臂、腿等散部,還有裙裳。

製作之時,工匠需要先融煅出以銅、金爲主材的特殊合金,手工拉出近乎於蠶絲的金屬絲,待冷卻後經裁取,絞甲,軟化等步驟,最終成型。

成型的內甲是鎖甲的變種,薄卻重,軟卻韌,耐劈砍、穿刺,同時對鈍擊也有不錯的散力效果。

而它最大的特點是隱蔽,在按着李恪、扶蘇和辛凌的身材量身定製後,貼合裡襯,外覆深衣,不仔細看,根本不見半點端倪。

只可惜,李恪依舊不喜歡穿它……

太重,皮索也膈應,李恪在那左扭右捏,旦看不下去了,一巴掌把他拍飛出三步。

“你幹嘛!”

“不願着內甲,便着外甲!你是將軍,着甲還怕人說不成!”

李恪艱難支起自己負重七八斤的胳膊:“內甲不適,你道外甲就舒適?”

“那索性就不着甲!”

“不成啊,今日東道是家傳的摔杯爲號,若是不着甲,我怕到時給你們添麻煩……”

……

不知不覺,時近下市,宴會的時候到了。

李恪留蒙衝在營裡主持外探,進一步監控澠池周遭,又令應矅集合起狴犴一營百駕戰車,隨行赴宴。

不多時,盟臺至,放眼望臺下二里,到處是高舉旌旗的鐵甲強兵,一字排開。

其陣由中間排至左右。

龍且將楚鐵騎左一,灌嬰將漢鐵騎左二,一看便精銳,再遠左三燕車,左四韓車,俱是不值一提。

與楚騎緊臨是狴犴的車位,鍾離昧將趙騎右二,右三則是田榮設計,滿滿墨家設計感的乞丐版齊車,由齊將田龐將軍。

此宴乃國宴,每家賓客都要遣精銳誇兵,人數不會多,五百足矣,但必定是手邊最拿得出手的看板,也最能看出各國的實力。

僅從軍容來說,秦雍以下,楚漢穩居第一梯隊,齊趙次之,燕韓無力。

李恪被滄海扶着下車,邁着沉重的步子登臺臨宴。

今日是宴會,東道居上,尊者居上,所以排席又有變化。

左首是項羽,面東南,右首李恪並列,面東北,項羽以下劉邦、韓廣、韓信,李恪以下則是趙柏和田巿。

每人帶二至四人隨宴,李恪只帶了滄海和旦,這也是爲了發生危險時,應矅可以在臺下快速整軍,接應李恪殺出重圍。

氛圍很熱烈……

臺上歌舞昇平,鼓樂奏響。

滄海難得不飲酒,抱着短戟閉目養神,旦老實不客氣地推開主人備下的酒肉,笨手笨腳,給李恪架爐烹茶。

項羽被李恪的派頭氣得眼角直抽,恨恨道:“武安君,懼孤投毒耶?”

“是。”

項羽怒極,一掌拍案:“孤於世,頂天立地,豈小人哉!”

李恪不屑地嘁一聲:“你非小人,酒肉卻不是你張羅的。範公,您是朕的長輩,朕的酒肉賜您可好?”

范增臉上一僵:“止一些迷亂的佐料,助性之物,不傷身體……”

宴上猛暴出一陣善意的笑。

趙柏沒臉沒皮地把自幾一推,擠到李恪身邊,只一撞就感受到內甲的堅實。

他面色一變:“大兄,莫不是收到消息?”

李恪淡笑飲一口茶:“沒有消息,防患未然。”

趙柏翻一個白眼:“大兄也太小心了,今日帶的甚茶?”

“冬日自然飲梅,難道還飲桂?”

“別說了!最近大趙百廢,我遷回邯鄲,內庫中只尋到早春的忍冬,都黴了……”

李恪白了他一眼:“商賈之事我不管,相府有司賈,是奔。”

“呂奔?那小子竟也能任兩千石?”

“你能任趙王,憑甚他不能任兩千石?”

“呃……”趙柏糾結了半晌,“我回國便書信他。若是不予我些好處,當年在河間的那些醜事,我定幫他抖得人盡皆知!”

酒過三巡,范增悄悄捅一捅項羽,項羽會意道:“孤弟莊,有美劍,今請舞之,以宴嘉賓。”

言罷,項莊起拱手。

整個宴會的氣氛陡然怪異起來,敘者乃敘,樂者乃樂,但隱隱約約,都飄着一股心不在肝上的猶疑。

昨日,謀恪之人皆收到警訊,言李恪已生疑,宜速謀之。所以昨日會後,哪怕諸國還未取得最重要的護身符,即盟會之後的停戰約告,但范增還是代表諸國發出宴請。

國宴配精兵,是整個盟會當中最合適的行刺時刻。

項莊緩緩抽劍,目光飄蕩,在半空與李恪撞到一起。

他的心裡猛就一抽。

李恪的眼神很奇怪,似回憶,似瞭然。

他原本與趙柏談得正熱,可這會已不再談了。

陳旦原本在旁烹茶,這會也不再烹了。

滄海原本閉目養神,這會睜開眼睛,蠻橫地隔開趙柏。趙柏似乎對此毫無準備,跌在一邊,一臉茫然。

止舞劍而已……

難道他早已知悉,自己要在劍舞時擇機刺他?

李恪的臉上正滿是陰鬱。

項莊舞劍,後世人就算對這段歷史一竅不通,也肯定聽過這個成語。

語出……鴻門宴。

還真把澠池會拍成鴻門宴了啊。

李恪深吸一口氣,輕輕抽掉了飛蝗的插梢。

項莊開始舞劍了。

手執吳鉤,身似游龍。

他的劍舞得極好,不帶半分煙火氣,便是將軍着甲,也顯得輕靈跳脫。

宴中之人不知不覺停了吵鬧,無碰盞,無喧囂,只剩鼓瑟琴笙,一下下爲項莊的劍打起節拍。

一柱香燃盡,李恪幾乎要以爲項莊舞劍是項羽宴客的保留節目,並不一定就非爲刺殺而生時,項莊猛向李恪刺出了劍!

一劍刺出,翩若驚鴻!只眨眼已經跨過三步,吳鉤略有些彎曲的異形劍尖轉瞬之間近到眼前!

李恪想也不想就摁下了飛蝗的機簧。

銅梭激射!

撕碎袖角,正中木幾!李恪身前的木幾被整個掀翻,燒紅的泥爐與沸水的瓦盆傾覆翻倒,盡數化作李恪與項莊二人之間的障礙。

這一擊,宛若令槍!

趙柏身後的彭越縱身而起,躍過呆若木雞的趙柏,拔劍斬擊一氣呵成!

旦鏘一聲抽出巨厥,叮一聲擋,擡腳便將彭越踹飛出去。

驚叫起來了!

臺上,樂師像無頭蒼蠅似亂跑;對面,項羽、英布、桓楚、周勃、樊噲,燕將韓渠、韓將周賓齊齊撲出;身邊,馮劫與張耳拽着反應不過來的趙柏急速後退;再遠些,田廣面目猙獰攔住田榮,不讓他支援李恪,毀齊大局。

世事百態雜亂地落在李恪眼裡,臺下應矅的急令破開空氣傳來。

項莊斬開了全部的障礙,發現陳旦剛剛踹開彭越,滄海已經向着衝勢最猛的桓楚拋出銀鏈。

他欣喜若狂!

驟然間,他看到李恪站起來,雙眼冰冷,手臂高擡。

激發!

空氣裡傳來一聲低沉的嗚咽,項莊下意識橫劍,銅梭砸中劍身,劍身立斷!

那銅梭餘勢不竭,砸斷劍身,撕開皮甲,在項莊胸口轟出一個血肉大洞,把那精壯年輕的身體整個砸飛!

“莊弟!”項羽目眥盡裂,一聲慘叫。

可那引不起李恪半點惻隱,他轉眼過臺,趙王柏,齊王巿,韓王信,燕王廣,漢王邦,楚王羽……

李恪自嘲一笑:“我們走。”

旦一劍砸中彭越肩膀,放棄最後的絕殺一劍。滄海一戟扎中桓楚,猛一甩,用桓楚的屍體砸開周勃。

一前,兩後,三人緩步下臺。

才行幾步,耳後忽起一聲妖風,旦與滄海一齊轉身下劈,劈碎來襲的鐵劍。

可那劍來勢太猛,便是劍碎,碎開的劍尖還是撞中李恪後心,破開衣物,露出底下金燦燦的內甲。

李恪趔趄了一下,沉吸口氣,緩緩回頭:“項籍……”

“孤名乃羽也!”階口的項羽單手揚起畫戟,指向李恪,“孤在,你今日當死於此!”

李恪微微眯起眼。

會盟臺高六丈,臺階三折,臺下也是一團麻亂,有項羽在,這一路確實難走得很。

旦咬咬牙護到李恪身後:“恪,你先走,我隨後來……”

李恪眉頭跳了一下,還未吱聲,滄海已經大笑着把旦拽了下來。

“會天下英雄,此等好事,豈有讓予你小輩的道理!”

他邊說邊走,踏上五階,手上猛地短戟一擲,發力一掀,便將那五六級木製臺階破壞殆盡。

他笑若洪鐘:“項羽小兒!你一直等着我行事,可是還記得少年時那一摔之恩?”

“一摔之恩,今日得報。”項羽沉肩,箭步,雙手持戟,“你以命護李恪,奈何卻是白費!臺下孤有三千精銳殺五百,城下孤有三萬雄健斬兩千!便是這樣也叫李恪逃出去,此去函谷,還有會盟六國備下的十萬大軍,李恪……插翅難逃!”

旦臉色大變:“恪,蒙衝!”

“走……”李恪咬了咬牙,轉身下樓,“很!好!”

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二七九章 大戰方歇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三四九章 水土不服的根源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五二二章 國以農本,以工強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七六九章 武關十一,墨軍,殺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二七五章 七星續命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五三六章 牧野棋局,成王敗寇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一一八章 紅毯精神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三四二章 屠睢沒見過世面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二三六章 覆滅之局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五五二章 莫府是怎麼組成的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六九七章 秦不可亡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七二四章 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十六章 襄翁之邀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四八九章 扶蘇失寵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五四一章 與吳侯會獵江東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一五五章 國尉輔臣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五零三章 大道啓夏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三四八章 夏無且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四四零章 不要命的子墨子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五九五章 肇第八十章 新年大吉第六五零章 聖躬安第一零三章 木桶原理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二二六章 新兵蛋子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