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

bookmark

秦二世四年,端月初一。

端月始,萬物生,有着如此美好的彩頭,大秦二世皇帝扶蘇的登基大典卻見不着半點隆慶,甚至於……還顯得有些寒酸。

新皇登陛,百官朝拜。

身爲國朝柱石的兩千石高官整整缺席了大半,不僅是原本在雍廷鼎柱的墨官集體隨鉅子掛印缺席,就連那些非墨家出身的墨黨官員也統統不見了蹤影。

他們都被扶蘇派去了澠池,去勸說正在主持修陵的李恪回朝,至今無有音信。

這種聞所未聞的場面讓主持儀式的郎中令李泊一頭兩大。

不得以,他只能讓秩級千二百石的輔臣們代位朝賀,若是再缺,其寺就只能叫千石到八百石的屬臣來依次排序,濫竽充數。

事情鬧到這地步,新朝的政事自然跟着停擺。

登基只剩下例行公事,此後諸如論功行賞、赦封羣臣等臣子們最愛的保留節日一應押後,以待諸公澠池之行的結果定奪。

此時,澠池。

英靈冢的工地上人聲鼎沸,幾裡之外的霸下上,李恪正在宴請遠道而來的羣臣。

陳平、陸衍、左車、黃衝、呂奔,備夜急奔自雁門趕來的韓信,甚至還有宮裡的韓談,以及與李恪稱不上太熟悉的羌瘣。

旦已經是墨者了,只是可憐他三經不通,六藝不全,墨家四考爲他特例而開,他卻只拿了一個滿分,三個零蛋。

墨家論藝排輩,尤其是在霸下這等臥虎藏龍之地,旦的身份便是再特殊,只通一藝,且是新墨,他也只能將就着負責打雜侍奉。

這場私宴便是旦來奉酒。

只見他眼睛不是鼻子,鼻子不是嘴地給衆人斟酒,已經熟悉墨家規程的衆人自然是樂不可支,但不熟悉的羌瘣、韓談着實被驚了一跳。

韓談手足無措:“鎮南將軍,這如何使得……”

“你是客,我是僕,老實端着盞,若灑出一星半點,我生撕了你!”

羌瘣苦笑連連:“武安……”

李恪雲淡風輕擺一擺手:“印既封還,我現在便是個無官無爵的黔首,不日就要還鄉不說,大有可能還會將陽以避役徭。羌公,武安之名,不合適。”

羌瘣的苦笑更濃了:“二十七歲,將相之職,徹侯之尊,夏子當真捨得?”

“有甚捨得捨不得的。”李恪舉盞請一杯飲,輕聲說,“今日是王上登基的大日子,羌公與韓公來得實有些唐突了。”

韓談好容易熬過了鎮南將軍斟酒的酷刑,急急說:“夏子,那蒙衝已被王上裂了,其一家依新律夷三族,宮衛百將以上皆重處。王上如此待您,依鄙所見,您便是有怨也該忍着些,國事爲重啊。”

李恪對蒙衝的下場並不意外,只淡淡笑:“蒙衝,傀儡罷了,更何況便是幕後之人跳將出來,我也不見得會留在朝裡。王上是不明白我何以要走,或是說他明白,只是不願面對,這才罪了蒙衝。”

這番話全不在韓談預料,他愣了半晌,試探問:“這幕後……”

李左車擺下盞:“還能有誰?朝中最想將恪弟逐走的人便是嚴駿吧?”

陳平吐出口酒氣:“左車兄此番卻是錯了。能讓六國合縱,越卒出山,嚴駿的臉面做不來。這背後若不是六國借嚴駿之名自行其是,便是有個名望更大之人在操持。”

“名望……平是懷疑……”

“莫看隴西侯平日與主公相得,宛如一家。可他忠君之心猶勝嚴駿,若行此險,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陳平話一落,宴上不由沉默。

李恪搖了搖頭:“我那位出了五服的舅爺睿智得緊,誰也瞧不透他的心思。此事便不查了,蒙衝一死,任查也查不真切的。”

黃衝皺眉說道:“君,您與墨家皆出是否過了些?恐於後不利。”

“前頭墨出其實是爲了將你等與墨官分開。”李恪笑了笑,“我一走,政局將有變,短期你們會擔些壓力。但你們非墨,便是平亦有退路。再之後,待你們站穩了,若王上不棄,墨家也會逐步歸秦的。”

這是今日衆人聽到最好的消息,墨家此番出秦僅是出於政治考量,而非長平之後的意氣之爭。

既然如此,墨家很快就會重回大秦的政治舞臺,而等墨家與大秦的結合越來越深,李恪迴歸還會遠麼?

陳平有些振奮:“主公,這段時間我們該如何做?”

“穩紮穩打。”李恪吐出四個字,“雍地是新政的根基,工、商、法、學,還有依舊完備的基層結構,不可言棄。你們要穩守住雍地,在此基礎上,再去涉國朝之事。”

陸衍長嘆了一聲:“如此,豈不是事倍功半?”

“或許吧。”李恪無所謂笑了笑,“我在,新政一黨皆以我尊,一言一行難有思量。我不在,你們才能活絡起來,思於外者從外,行正堅者愈堅,不也挺好的麼?”

衆人皆肅然。

很顯然,新政的下一步改革將觸及核心,李恪此出,是準備犧牲新政推行的速度,從內部淨化人員了。

在座皆垂首而拱:“必不令君失望。”

李恪似笑非笑掃過呆坐原地的羌瘣、韓談和韓信,神色諱莫。

……

咸陽,結束了登基大禮,新任二世皇帝扶蘇先後在書房見了胡亥,又去廷尉大牢見了趙高。

與胡亥的會面並無殊異。

胡亥很怕,求一地爲王,扶蘇不許,求爲侯,扶蘇乃不許,求萬金之家,扶蘇還是不許。

他心若喪死,乃求自戕以全體面,豈料扶蘇乃不許。

扶蘇給他帶去了律判,逆者,車裂,夷三族。

胡亥的三族是肯定不能夷的,所以僅取他本人之禍,即車裂之。

但扶蘇又說會去祖廟自罪,以輕罪臣,所以胡亥的懲處三日後會下來,大抵是爲始皇帝守陵,罰爲鬼薪,遇赦不赦。

胡亥痛哭,也不知是喜是悲。

接着便是與趙高會面,不知爲何,扶蘇帶上了辛凌。

自牢中出來,扶蘇令退左右,一臉疲憊地靠在了辛凌懷裡。

“莫離,趙高說恬師跑了,若是不曾投雍,便是叫恪殺了……”

Wωω★ ttκǎ n★ ¢ 〇 “陛下信麼?”

“朕……不知道。朕覺得恪不會如此做,一個無害的老人而已,他不屑殺。可是蒙衝……而且朝中有人害他,查出來,除了便是,他何必要走?還走得如此決絕……是有愧麼?”

辛凌眼神閃爍,沉默不語。

“莫離,朕好累……朕不願想……”

“那便回阿房吧。”

安撫着扶蘇睡下,辛凌如魂一般飄到殿外。

墨家出秦,包括官辦的咸陽將作在內皆已無墨,但有一個地方卻是例外,那就是阿房宮中,大秦皇帝與皇后的寢宮。

二世皇后姤莫離只信墨者,不信宮人,從雍廷時起,墨家也總有二百墨者隨侍於她,便是出秦也不曾撤回。

這是李恪與辛凌的特殊友誼。

辛凌站定,有隨身的墨者靠上來,一言不發,拱手待命。

“有人妨了陛下與師弟的感情,不是蒙衝,亦不是趙高。”辛凌冷冷說,“蒙衝憨實,可說他者,唯蒙氏。看來趙高沒殺乾淨,你們去找出來。”

侍墨輕聲問:“以墨之名?”

“六國多暴徒,何須污墨名……我看雁門郡守衛遲不錯,就誣他吧。”

“唯。”

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二零零章 唯死而已第三三八章 會於寢浦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加更特告第三二五章 魏人好臉面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六六三章 二世登基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十一章 出殯進山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七七四章 惡意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七三二章 死戰之一,鄙視鏈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二八零章 顯貴盈門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五一二章 白羽亭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一四五章 爲上將軍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四零五章 載人飛行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八零二章 十六王相制第四一二章 韓信葬母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五一一章 用力過猛第二十四章 主動出擊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二八五章 蒼居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五二零章 執法處亂象第六二七章 斬來使,啓戰端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二零二章 同居時代第五七九章 仙術與巫術的區別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六四一章 狼山誓師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四一四章 海外有仙山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三十六章 解疑答惑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三七五章 始皇帝的難題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四六二章 覲見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二二零章 虎嘯龍吟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五七二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五,玄鳥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二零七章 金板遺書第六四五章 殺!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三七七章 蒸汽工坊慘案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七五零章 暮氣第七一零章 低調的劉季第五六八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一,氐日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