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弩兵

“不但如此,沒有了武威的當地世家的支持,來年蒙古人來攻武威的時候憑着遼王的十萬天狼軍團能夠抵擋蒙古鐵騎的攻擊嗎?只要蒙古人一攻下武威,關中一帶就在蒙古帝國的鐵蹄之下,到時候長安震動,洛陽震動,天下震動,那纔是真正的危機啊!”慕容明風接着說道。

“左相言之有理,我們必須在明年蒙古人來臨之前重新佈置西北防線,到時候在武威、隴西一帶佈置重兵,抵抗蒙古人的攻擊。”大將軍王飛說道。

“可是兵力從何而來?蒙古人不同於天狼軍團,他們是百戰精銳,憑着關中一帶的守衛軍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揚權有些意動。

“陛下,臣懇求陛下擴軍。”大將軍王飛道。

“擴軍?”揚權眼中閃過一絲異樣,“如何擴軍?”

“殿下,現在野戰軍團算上天狼軍團只有十個,一百萬軍隊,但是我們的敵人蒙古帝國、大清帝國、風雲帝國,凱撒帝國和大日帝國每個帝國都有五百萬大軍,加上這五個帝國和我大秦帝國的關係一直處???敵對狀態,十個軍團一百萬大軍根本不足於應付戰爭的需要,所以臣懇請陛下擴軍。”大將軍王飛說道。

“國庫情況如何?”揚權問道。

“陛下,國庫足於擴充三個軍團之用。”戶部尚書林蒙道。

“那就擴充三個軍團,至於三個軍團的人選嘛!”揚權看了衆人一眼道:“就由三位皇兒擔任軍團長。”

“謝父皇!”德王揚尊、宣王揚宇、寧王楊成雲大喜。自從楊成風擁有了天狼軍團後,他們都想擁有自己的軍團,雖然他們間接的控制了幾個軍團,但是都不是他們自己的,所以他們萬分的希望屬於他們自己的軍團。

特別是德王楊尊,自認爲寧王楊成雲是他的人,這樣他就等於得到了兩個軍團二十萬大軍。

“殿下,不知道此次討伐武威的人選是誰?”慕容明風問道。

“你們誰願意去?”揚權看向衆人道。

衆人低着頭不說話,顯然誰也不想去討伐武威,去天寒地凍的西北還不如在洛陽舒服。而且這次討伐武威就是勝利了,也不見得有什麼好處,也許還會……

“陛下,可以命令涼州刺史方樹樑率領大軍討伐武威。”慕容明風想了想說道。

“方樹樑嘛,好他吧!給方樹樑密旨,討伐武威。”揚權道。

衆人心中雪亮,密旨,哼,哼,無任事情的結果如何,方樹樑都沒有好下場。

……

在楊成風的軍隊中分爲重騎兵、輕騎兵、重步兵、輕步兵、弩兵,長弓兵等多種兵種。其中:

重騎兵:重裝甲防護,用於突擊、強擊、衝鋒。強調整體協同作戰,附以五騎散陣:當衝鋒失敗陷入敵陣時,以班爲單位構成五騎編隊陣型,班長居中,其餘四騎分列四方,由班長居中指揮策應周圍四騎。

輕騎兵:輕裝甲防護,用於機動作戰、長途奔襲、圍殺、騷擾。強調射箭技術、格殺技術強。以五騎散陣訓練爲主、整體協同爲輔。

重步兵:重裝甲防護,用於正面結陣、強力衝鋒、突槍刺殺。強調整體同步,分兩種陣型。槍陣:攻擊以橫排同步向前刺槍,各橫排依次遞進,不動則已,動則止於尾排刺出的最後一槍,利於刺殺分散之敵;方陣:採用羅馬步兵方陣,主要用於正面戰陣對抗結陣之敵。

輕步兵:中等裝甲防護,用於近距離格鬥刺殺、結絞殺陣和中距離投擲標槍。配備匕首、鋼刀、圓型臂盾及標槍。

弩兵:輕裝甲防護,武器爲鋼臂弓及連射鋼臂弩,遠距離攻擊,包括:無差別覆蓋射擊、速射,此二者要求在短時間**出大量箭矢,以將敵人的集團衝鋒徹底壓制;齊射,對某一部分進行重點射擊,務求單位面積上達到最大的箭矢密度;自由射擊,弩兵根據情況進行自主射擊,要求高命中率

長弓兵,輕裝甲防護,武器爲長弓,長劍,可遠距離攻擊,是大秦帝國軍團中的一個特色,它一般配合重步兵和輕步兵攻擊。

不過相對於長弓兵來說,一弩兵的代價是三個長弓兵的代價,在整編軍隊的時候,楊成風曾想用弩兵代替長弓兵,但是弩兵的代價太高,製造工藝複雜,加上五郡沒有足夠和專業的工匠,所以在軍隊中長弓兵佔有的比例是弩兵的三倍。

來到武威後,楊成風就把五郡的工匠都聚集起來,在武威城外的一處隱秘的地方建立一個龐大的兵工廠,同時利用他僅知的知識和工匠們討論弩的問題。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雖然弩的裝填時間比弓長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對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較低,是一種大威力的遠距離殺傷武器。強弩的射程可達600米,特大型牀弩的射程可達千米。按張弦的方法不同,可分爲臂張弩、踏張弩和腰張弩等,還有能數箭齊射或連射的連弩和裝有數把弩弓的牀弩。

一般來說,弩分爲有四種:夾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夾弩、瘦弩較輕便,發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壘;唐弩、大弩是強弩,射程雖遠,但發射速度較慢,多用於車戰和野戰。

但是弩的製造工藝複雜,一般工匠不能製造,但是弩的威力巨大,可以想象,如果建立幾個弩兵團,以後戰鬥無任是對騎兵還是步兵,它發揮的戰鬥力將是如何的巨大。

第43章 白熱化(二)第44章 兵進隴西第23章 易學手段第81章 長城第7章 金陵秦淮第7章 組建黑鷹第69章 周信江第16章 求女第23章 主動出擊第81章 長城第四十九章第62章 六盤山第13章 雷霆震怒第43章 白熱化(二)第64章 攻克第四十九章第2章 慕容家族第18章 路見不平第52章 謝蓉蓉第23章 易學手段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3章 主動出擊第33章 處置第39章 羌族的煩惱第34章 長途奔襲第51章 狄道第五十章第17章 無恥背叛第43章 苗楓林第35章 攻城前夕第37章 交易第32章 失望第32章 提前籌劃第16章 交州狼煙第24章 亂起第33章 寧王使者(下)第3章 毛遂自薦第26章 王氏家族第35章 攻城前夕第35章 蒙古大敗第45章 大夏第4章 朝議第16章 求女第27章 王樸的抉擇第25章 賊首第71章 返回武威第6章 刺殺第4章 伏擊敵軍第24章 神通廣大第24章 神通廣大第31章 人才問題第15章 寧王占卜第29章 前夕第四十七章第68章 朝會(二)第41章 朝廷爭論第31章 人才問題第14章 馬氏餘孽第23章 易學手段第67章 朝會(一)第79章 到達蘭州第29章 前夕第13章 雷霆震怒第2章 陰謀第34章 長途奔襲第27章 羌族第30章 拓拔野第35章 蒙古大敗第21章 朝廷決定第五十二章第59章 包圍狄道第30章 拓拔野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章 陰謀第6章 擒賊擒王第2章 慕容家族第7章 武威第7章 組建黑鷹第31章 血流成河第39章 羌族的煩惱第12章 建軍第6章 刺殺第22章 大戰序幕第58章 疑惑第四十七章第7章 組建黑鷹第42章 白熱化第60章 城下之戰第22章 覆滅第24章 亂起第33章 寧王使者(下)第33章 嘉峪關上第50章 論兵第63章 李先念第71章 返回武威第37章 比殺第18章 守軍第16章 馬家第32章 寧王使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