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怎麼辦?(上)

“不能再拖了。”

窗戶全部關上的房間,室內只有少許的燈火,昏暗的光線下扶蘇的臉龐看去有些模糊不清。

漢王哲率軍歸回南陵都城,趙王歇、韓王成、魏王咎、燕王夏這些列王也隨同前去,漢王哲控制華夏大部分疆域的目標已經實現,獨留秦國的內史郡、上郡、北地郡還沒有納入掌中,已經將秦國逼迫到一個比較危險的境地。

“陽滋寫信回來,提醒說漢王哲的耐心正在一點一點的減少,漢國朝堂上發兵秦地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昏暗的房間內,扶蘇自然是坐在主位,主位之下的兩側屈膝跪坐的是一幫信得過的臣子,那些臣子的身影在燈火中顯現出模糊的輪廓,陰暗的視線也讓他們的臉龐顯得陰晴不定。

“王上,漢王哲現在用兵的地方極多,除開在塞外與胡人糾纏的四五十萬主力,新佔的中原和南方也牽扯了大量的兵力,哪怕是有心發兵攻打我們,也是有心無力吧?”

說話的人不知道是誰,聲線聽上去略略地沙啞,看他穿着是黑色的長袍,該是宗室內的重要成員?

秦國宗室自商鞅變法之後就一直在遭受打壓,到了秦王政這一代是打壓宗室最嚴重的時期,不但是趙氏贏姓血緣極近的宗親只能混吃等死,連帶一直活躍在秦國朝政上的外戚一系也全被掃入垃圾堆,也只有一些血脈遠一些有才能的人可以在朝中任職,且一般不會是什麼重要的官職。

每一個統治家族進行家族的“自我流血”都是在保證身爲統治者的地位穩固,但是這樣的做法並不高明,趙氏贏姓的秦國統治者不是唯一吃到這顆惡果的人,歷朝歷代很多統治家族在自我壓迫之後,遭遇到動盪的時候總是會失去統治地位,也只有一些沒有進行自我壓迫的統治家族在天下動盪時還能有血親可以力挽狂瀾,最爲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漢終結時的劉秀,劉秀延續了漢皇朝建立了東漢。

大局勢的壓力下。扶蘇似乎察覺到血親手掌大權少的危害,幾年來一直在試圖重新扶持宗親。統一之戰期間表現得極爲出色的贏騰(內史騰)已經成爲朝中舉足輕重的重臣,時機一到會成爲秦國的丞相,只是目前扶蘇還需要來自於王綰和隗林的支持。一時間難以下手。另外,一些宗親也開始逐步向行政領域滲透,也只有因爲蒙氏在軍中的特殊地位讓扶蘇難以插手軍方。

扶蘇很清楚現在的天下大勢,因爲漢王哲的強勢崛起,也是因爲漢王哲所表現出來的有容乃大和仁厚待人。那種奇大的胸襟和優厚對於很多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看看趙、魏、韓被不會吹灰之力瓦解,又看楚、齊、燕滅亡後遺留下來的那些人被迅速融合,那不是各國王室沒有進行阻止,是各國王室根本無從阻止麾下的文臣武將靠攏向漢王哲,阻止那些人靠攏過去以求在漢王哲麾下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或是富貴榮華。

有時候扶蘇真的很懷疑世間有沒有天命那麼一說,是天命讓趙氏贏姓曾經一統天下,然後天命飄忽而去,之後的趙氏贏姓在一連串的行政失誤和國策抉擇中走向衰弱。

扶蘇懷疑離趙氏贏姓而去的天命是到了呂哲手中,形成一種天命所歸的局勢才讓呂哲用不到十年的時間開創出現如今的局面。

想那麼多沒有用了,扶蘇知道趙氏贏姓因爲一連串的失誤已經不再擁有大勢。那是建立在連秦人都對統治階層失望的前提下。民衆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畢竟是一個又一個家庭組成一個國,很長時間裡說的“家國”指的就是這個。民心不附,天下大勢又急迫,扶蘇很清楚掙扎不過是在與時間搏鬥,若是不順大勢趙氏贏姓極爲有可能皆成粉末。

有時候光是一個人看清大勢並沒有什麼用處,總有一大批看不清局勢的人想要以卵擊石,像是扶蘇召集起來的這一幫人,很多都是在極力地想要扭轉局面。

“塞外的胡人拖住了將近五十萬的漢軍,想要維持戰後中原各地的穩定也至少要陳兵百萬。爲了防備遼東燕地以北的東胡也要駐軍至少二十萬,漢國新近征服的南方也要留下一二十萬,漢王哲手中還有剩餘的兵力可用嗎?”

昏暗中的扶蘇聽到那句話沒有任何的表情變動,心裡卻肯定是在不斷苦笑。

漢國與之之前的任何一個國家都不相同。那不止是作爲統治者的呂哲一直在向民間投利聚攏民心,更是義務兵制的產生直接讓一個國家擁有的潛在武力從根本上產生變化。

只有不知道義務兵制是什麼的人才會認爲漢王哲手頭的兵力不夠用,目前生活在漢王哲統治疆域的黔首數量超過一千五百萬,那是經過戰亂之後的一千五百萬,不是和平年代的一千五百萬,戰火動亂中的環境讓沒有多少自我保護能力的老弱和婦孺大量死去。生存能力比較強的壯年卻是比較容易存活。

扶蘇不知道漢國的人口年齡和性別分佈,但是他能夠想象大體猜測出來,漢王哲統治下的漢國擁有一千五百萬的人口,其中能夠成爲兵源的數量至少是在五百萬左右,而目前爲止也不過是被動員出二百多萬,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漢王哲在塞外的主戰兵力是三十萬以下,”內史騰的聲音比較雄厚:“其中十餘萬是原本屬於我們的王賁所部,五萬來自原趙國的司馬昂所部,大概十五萬左右纔是漢王哲的嫡系。”

不知道是誰帶頭咒罵王賁,然後室內充滿了“王賁這個亂子賊子”“王氏三世享受秦國優待,真是忘恩負義賊子”,等等很多的咒罵聲。

在那麼一剎那,內史騰悄悄地將目光移動到主位的扶蘇身上,昏暗的光線下他自然無法看清楚扶蘇的表情。

凡事皆有因,然後纔有果。要說這裡誰最清楚王賁爲什麼要背棄秦國投奔漢王哲,那當屬成爲秦王之後的扶蘇,王氏一族會做出那樣的選擇不是一朝一夕,起因是王翦立下的功勞太大。

列國中的趙、魏、齊、燕、楚都是由王翦作爲主帥攻滅,也就是說除了韓之外其餘戰國的滅亡都與王翦有關。其滅國過程王翦出力有大有小,但總的來說王翦立下的就是不世之功。

曾經白起也爲秦昭襄王贏稷立下過諸多汗馬功勞,其中長平之役更可謂是不世之功,白起統率下的秦軍獲得長平之戰的勝利。奠定了秦國之後一統天下的局面,但是立下不世之功的白起並沒有得到好下場,是在君王的猜忌之下不得不自殺而死。

有一個詞叫“功高震主”,也就是身爲臣子一旦功勞立得太多了會撼動統治者的地位,那是因爲在獲利功勳的時候臣子對君王有了報效。但是對於國家和族羣也有了貢獻,往往會聚集起難以想象的人望。

一個人擁有難以想象的威望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情況?五代十國末期的趙匡胤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一旦一個人擁有難以想象的威望,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完全就不是他一個人所能決定。

白起的功勞太大了,差點秦國上下只知道有武安君的威嚴而忘記秦昭襄王贏稷纔是國家的主人,當時的秦昭襄王贏稷心裡會怎麼想?

王翦的功勞比之白起還要高,但是王翦顯然比白起更加懂得爲人臣子之道。王翦的做法就是一再表態能夠那麼大的成就完全是出於偉大的嬴政賞識,也不學白起專注掌握軍權,甚至是表態“爲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爲子孫業耳!”,也真的是一生沒有封侯,深揭明哲保身之道。

懂得爲人臣子的明哲保身讓王翦能夠在秦一統天下之後功成身退,可是並不代表王氏也從此退出名利舞臺。統治者無法一再針對一個放棄所有權柄的人,甚至還要表現出優厚其子孫來展現自己的英明,因此哪怕是功勞不夠也要爲其封侯,王賁也就得享通武侯的爵位。

很多時候君王表現出優待的一面只是做戲,實際上暗地裡是在進行最徹底的打壓,只要時機一到就進行最完整的清除。王翦歸隱之後的王氏無論表面上再怎麼風光。實際上卻是處在一種極爲危險的境地,期間就發生過始皇帝嫁女王氏一族然後尋找理由誅殺的事情。其實認真來說,蒙氏一族的崛起也是趙氏贏姓爲了遏制王氏一族的需要。

趙氏贏姓對王氏一族的針對並不是一種見效快的壓迫,使用的是水磨工夫。也是希望將影響減低到最小,畢竟王氏一族在統一之戰中立下的功勞真的太大了。

來自統治者的針對會令人渾身戰慄,坐立不安什麼都是小事,時時刻刻都要生活在恐懼之中,沒得選擇之下又無法反抗只能接受最終的不幸,有選擇的餘地之後沒有多少人會甘願引頸就戮。

若說王賁的背叛是事出有因。那麼徐巖的背叛就讓扶蘇感到驚訝,確確實實是隻有驚訝,而不是百思不得其解。

徐氏一族在秦國一直是一種平穩發展的趨勢,沒有建立過太大的功勞也不曾犯過什麼錯誤,會變成現如今的局面或許只因爲一個原因,那就是秦國急速地衰敗,虛弱到無力提供數十萬大軍所需的糧秣。

糧食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無與倫比,是一支軍隊存在以及穩定的根本,如果無法穩定地提供一支軍隊的糧秣,軍隊崩潰還算是小事,很多得不到糧秣補給的軍隊甚至會在某些野心家的鼓動下進行暴亂,成爲一支有組織的叛軍。

歷史上軍隊缺乏糧秣從而成爲叛軍的例子太多了,凡是掌權者無不知曉一支缺乏糧秣軍隊的危害,秦中樞當然也清楚那點,爲了避免更大的危害只有任憑呂哲進行滲透。

漢王哲在一連串的輸送糧秣期間收買了太多中原軍團的骨幹,又有早期投奔漢王哲麾下的秦將的例子在,不管徐巖是反對還是同意都無法改變駐紮於三川郡秦軍投向漢王哲的發生,又因爲漢王哲是秦地出身的關係,大批量秦軍在趙氏贏姓衰弱後進行投奔簡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扶蘇是不知道原本的歷史會發生什麼,要是他知道秦地的秦人演變成誰來就投靠誰,甚至連進入秦地一路燒殺搶掠的放火狂人都願意投靠,就該慶幸現在的秦人只是冷眼旁觀,至少沒有站到對手的那邊反過來攻殺秦國。

秦人對趙氏贏姓失望,扶蘇能夠從方方面面來了解這一實情,作爲名分上秦國的最高統治者,他很多事情沒有辦法說出口,甚至要極力地掩蓋事實,結果就造成了現如今的局面,一幫宗親根本就看不清局勢,還做着短時間內大秦能夠再次復興美夢。

要是再有幾十年的時間,大秦或許能夠再次復興,但是很顯然沒有時間了,扶蘇是等到一幫宗親吵鬧完了纔出聲。

“秦境內的漢軍第七混編軍團在向漢境移動,第三混編軍團和第八混編軍團從太原郡方向朝上郡逼近……”扶蘇的語氣依然聽不出有什麼情緒波動:“中原軍團正在接受漢王哲的改編,已經有第十二、十三、十四的軍團番號。另外,漢境也在編制新的軍團,是從第十五到第二十軍團的番號。同時,原先南征的二十萬漢軍也在進行輪調。”

漢軍的一個軍團有五萬戰兵的編制,每個軍團會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配置數量不等的輔兵。輔兵制度是秦國率先執行,他們應該清楚漢軍每個軍團序列下的輔兵其實是一種戰場預備役人員,通常損失掉的戰兵就是從輔兵中挑選補充,所以也就意味着二十個正式番號的軍團配屬的那些輔兵也能隨時被編制爲新的軍團。

“那麼……不算數量龐大的二線部隊,以及義務兵制下沒有被挖掘出來的兵源,漢王哲只要有足夠的糧秣和軍械,並沒有缺乏士兵的困擾?”

那一刻,很多人聽得心都涼了……(。)

第659章 國祚(七)第35章 絢麗奪目第275章 謀全局者第727章 漠南(十三)第632章 大勢(五)第418章 百越進軍(上)第928章 不懷好意第418章 百越進軍(上)第743章 甘單第484章 匪夷所思第688章 餘音(九)第146章 因小失大第110章 呂哲被監第538章 早過時了(下)第649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四)第101章 出兵在即第368章 軍隊(上)第993章 東胡第725章 漠南(十一)第287章 都在遲疑,都在害怕第1090章 地廣人稀第73章 烏雲蓋日第139章 勝利!勝利!第584章 怎麼個不幸悽慘法第589章 讓我們創造歷史吧!(上)第466章 極品人物第846章 特殊對待第321章 學其長處第1006章 手腕第1042章 希臘往事第42章 真傻假傻第284章 最後的尊嚴第934章 意義第363章 生或死(下)第780章 蓄勢而待發第758章 理智與犯渾第961章 再談聯姻第688章 餘音(九)第354章 目前現狀第48章 大功告成第70章 風聲鶴唳第89章 嘗鼎一臠第993章 東胡第211章 萬事俱備第941章 兄弟兩(上)第947章 函谷關第1049章 強者等於強盜第325章 初議內政(上)第128章 旌旗如林第675章 最後的機會(六)第582章 不幸中的萬幸(下)第361章 軟化第1028章 信心的底蘊第62章 飢腸轆轆第922章 機會難得第120章 血咒誓約第541章 教你打戰(下)第百八五十九章 帝國勳貴第733章 隱患第115章 亂象橫生第410章 該不該重用(上)第376章 長遠謀劃第1018章 這叫什麼事!第1020章 可憐?可恨?第1080章 黑頭髮和黑眼睛第907章 有恃無恐?第63章 徐氏押寶(上)第172章 趙高尋退路第880章 開啓新時代第504章 說不清道不明第697章 戰匈奴(一)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1073章 超越千年第961章 再談聯姻第588章 艱難的呼吸(下)第561章 別樣的橫槓原理(下)第288章 陰謀詭計第365章 餘音(下)第545章 悠着點第33章 或有轉機第729章 漠南(十五)第212章 兵不厭詐(上)第761章 什麼樣的未來第655章 國祚(三)第4章 此是悍秦第116章 如此人物第4章 此是悍秦第508章 封賞與思量(上)第881章 南、北洋艦隊第262章 驚訝莫名第1040章 傻不巴幾的第284章 最後的尊嚴第153章 荒唐可笑?第262章 驚訝莫名第46章 初嘗練兵第464章 一驚一乍(上)第318章 拿定主意第1006章 手腕第756章 不幸中的幸運第179章 州陵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