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聞言不由紛紛驚訝萬分,每一個人都在想,這可能嗎?
王亞男立即叫道:“這不可能!”
蕭震雷擺手道:“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如果我在我們銀行的每一家營業網點都配備一套電報機,這就完全可以實行,我們分行與分行,總行與分行,各分行與各營業網點之間用電報及時覈對匯款信息就可以完全做到這一點!”
衆人一想,可不是嗎?如果每一個營業網點都有一臺電報機確實可以隨時收到總行、分行或其他營業網點發來的匯款信息,等別人來取款的時候,只要覈對信息就行了。至於銀行內部之間的錢款流通自然有銀行自己的解決之道。
可是如果要在每一個營業網點都裝一臺電報機,那也太奢侈了吧?要知道現在的電報機體積極爲龐大,只有專門的電報公司或官府纔有那玩意,而且價格極爲昂貴,振華銀行這麼有錢?就不怕虧本?
實際上,蕭震雷的振華公司現在已經開始着手研製小型發報機,並且取得了一些進展,只是還有一些技術難題沒有攻破。
這時又有一個記者舉手道:“蕭大人您好,我是國文報的記者楊陽!據我所知,跟你的振華商業銀行進行合併的這四十家錢莊的老闆都多多少少在橡膠股票市場上虧了不少錢,絕大部分還動用了錢莊的存銀,以至於當市民們前去取款時他們的錢莊拿不出銀子,現在還有不少市民在這些錢莊擠兌,你們振華商業銀行跟這些錢莊進行合併,重新組建振華銀行之後能夠拿出足夠的銀兩供市民們取款嗎?”
蕭震雷點點頭,說道:“這位楊記者問得很好,現在我要重點回答這個問題,振華商業銀行原本就有足夠的存銀,不算外匯儲備,振華商業銀行現在就可以拿出一千萬兩白銀,足夠可以供所有在這四十家錢莊存款的市民提款,如果不夠,我們還可以動用黃金和外匯儲備,所以,我想請現在的記者回去之後在報紙上報道一下,向市民們說明我們振華銀行的絕對實力,我們不怕任何形式的擠兌,在振華銀行,我們每時每刻都會準備足夠的準備金,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把準備金挪作他用,動用準備金是對廣大儲戶們的不負責任,我們振華銀行是一家以服務廣大人民爲宗旨和目的的銀行,儲戶們發財了,我們纔會發財,儲戶們沒錢了,我們銀行也會沒錢,儲戶們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在跟我們銀行的職員開會時就說過,當儲戶們來到我們銀行,我們接待儲戶要像接待衣食父母一樣,哪怕儲戶只是存一文錢,我們銀行的職員也絕不能瞧不起、給臉色,我們銀行將在任何一個營業網點都設立一個投訴處,專門接待儲戶投訴銀行職員的問題,儲戶們如果在我們銀行的任何一個營業網點辦理業務時遇到職員服務態度惡劣、不熱情,都可以進行投訴,我們將對該職員進行嚴肅處理!”
在場這許多人聞言頓時都震驚,特別是那些工商界的大佬們,無不爲蕭震雷的資本雄厚而驚歎,要知道現在的錢莊平常最多拿出三百萬兩存銀就已經是很了不起了,一次性拿出五百萬兩都是鳳毛麟角,也只有如義善源這樣的票號才能拿得出來。
而這位楊記者聞言則感嘆道:“蕭大人的經營理念讓我大開眼界,看來上海灘其他老闆都要想蕭大人學習了。我相信蕭大人的生意會越做大越,蕭大人不僅會做官,而且還會做生意,我等佩服!”
這時又有一個記者舉手道:“蕭大人,我是國民報記者史大年,我想請問蕭大人,振華商業銀行才成立不到一年,爲什麼可以拿出這麼多錢?難道開銀行有這麼大的利潤嗎?”
蕭震雷道:“我除了是振華商業銀行的老闆之外,還是振華公司的老闆,以振華公司現在創造財富的速度,每個月我最少都有兩三百萬兩進賬,而且這次橡膠股票買賣我也參加了,只不過我退出比較早,該賺的錢都賺了!
一千萬兩算什麼?錢對於我來說已經只是一個數字符號而已。雖然我有錢了,但是全中國還有很多百姓都還吃不飽、穿不暖,很多百姓爲了生計賣兒賣女,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我希望百姓們都富裕起來,都吃飽飯、有衣穿,每家每戶都住大房子,我希望國家繁榮富強,再也不用受洋人們欺壓,我希望我走在洋人的國度裡能夠昂首挺胸,並且當洋人們問我是哪國人時,我可以驕傲的告訴他們,我是中國人!”
現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看着蕭震雷,都被他願望感動,很多人都捏緊了拳頭,努力地控制着自己激動的情緒。
蕭震雷繼續道:“今年上半年我去了西洋,先到了英國,有一次我去英國人的餐廳吃飯,剛走到門口就被門口的兩個門童攔下,我問他們爲什麼攔我,他們其中一個告訴我說,‘你是一個低賤的中國人,不能進這麼高級的餐廳’,當時我很生氣,我問自己,爲什麼我們中國人就低賤了?爲什麼洋人就高貴了?我們中國人真的低賤嗎?他們英國人就高貴嗎?這完全是狗屁邏輯!兩千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創了大秦帝國、大漢王朝,當時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周邊小國無不俯首稱臣,一千年前,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將大唐王朝的威名傳揚四海,直到大明王朝,我們這個國家都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爲什麼到了現在我們就淪落到低賤的下等民族了?爲什麼我們一代不如一代?祖先留給我們的血性都去了哪裡?我現在有錢了,那又有什麼用?在洋人那兒還不是一個下等民族的賤民?”
鴉雀無聲,所有人都激憤不已,就連那些常年在商場中打滾的老油條們都不由自主的抓緊了自己的拳頭,每個人的眼睛裡都迸射出憤怒的目光,很多人開始思考蕭震雷的話。
過了好幾分鐘,纔有一個記者舉手問道:“蕭大人,那兩個洋人門童不讓你進去吃飯,後來你是怎麼做的呢?”
所有人又豎起了耳朵,蕭震雷道:“當時我很氣憤,我讓我的兩個隨從將他們頂在門上,質問他們爲什麼有這種規定,其中一個傢伙看見我們兇起來有些害怕,說是他們經理規定的,恰好餐廳的經理出來,我就問他是不是有這回事,他說沒錯,是他規定的,他還說一看你就是一個窮人,中國人都窮,中國年年賠款,國家都窮了,個人哪裡還有錢?當時我手上帶了三十萬英鎊,摺合白銀有二百萬兩,我聽了他很生氣,讓隨從將裝錢的箱子拿過來,我打開箱子抓起成捆的英鎊鈔票就砸他,我砸得他跪地求饒,最後餐廳的老闆出來求情我才停手,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對待洋人,你就不能膽怯,你越膽怯他們就越欺負你,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件事情,爲什麼我會在外面被洋人瞧不起?他們爲什麼敢欺負我,不讓我進去吃飯?這一切都是因爲我的背後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沒有祖國給我撐腰!
今天,我請諸位來到這裡,就是想告訴諸位,我們成立的振華銀行就是以振興中華爲己任而建立起來的,我們有錢了也不能忘記還有許許多多百姓正在捱餓,我們要給他們活幹,要讓他們能夠憑藉自己的勞動賺錢養活自己、養活家人,所以我們要開更多的工廠、公司,要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要創辦更多的學校讓孩子們都有書讀,讓他們長大了能夠憑藉自己學到的知識養活自己、造福社會、建設國家,我們這一代人窮不要緊,沒書讀也不要緊,但孩子們不能不讀書,孩子們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我們這一代人受盡洋人的欺辱,但不能讓他們繼續受洋人欺辱,我們這一代人趕不走洋人,那就讓我們的下一代趕走他們,如果下一代趕不走洋人,那就讓下下代趕走洋人,直到趕走他們爲止,讓我們這個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諸位上海灘工商界的同仁和朋友們,如果有誰還要辦實業、願意爲百姓們提供就業崗位,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找我們銀行貸款,我們振華銀行一定會提供全面的服務,並且我們振華公司也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建設更多的工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歡迎還沒有事做的百姓們前來我們這裡做事,也歡迎各界朋友跟我們做生意!”
鋪天蓋地的掌聲響起,原本是一個新聞發佈會,現在變成了蕭震雷的個人演講,但是蕭震雷的這次演講無疑是成功的,現在裡裡外外都圍着人,振華商業銀行門口的馬路都給市民們堵死了。
掌聲漸漸停下來過後,有一個記者問道:“蕭大人,我還有一個問題,當時你用錢砸那個英國經理,一共砸了多少錢?後來您把那錢撿回來了嗎?”
蕭震雷笑道:“砸了一半,十五萬英鎊左右,大約一百萬兩銀子吧!”
衆人驚歎不已,這時一個聲音譏笑剛纔那個記者:“你這記者真是蠢貨,我猜蕭大人肯定沒撿那些錢,既然把錢砸出去了,哪有再撿回來的道理,這不是丟面子嗎?”
蕭震雷笑道:“我確實沒撿,不過覺得還是很可惜的,一百萬兩能幹很多事情了,如果拿來該學校的話,可以蓋很多學校,後來我想既然都以用錢砸洋人,爲什麼我不拿剩下的錢去蓋學校呢?因此我決定把剩下的一百萬兩用來蓋學校,讓一些沒書讀的孩子能夠上學,現在這件事情正在進行當中,在上海灘就有兩所正在蓋的學校,其他各省都有幾家學校正在修建當中,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缺乏老師,所以我在這裡想請記者朋友們在報紙上幫忙呼籲一二,如果有志於教書育人的讀書人可以來我們創辦的學校任教!”
記者們紛紛表示沒問題,回去之後一定在報紙上表達蕭震雷的願望。
王亞男又舉手,蕭震雷點點頭,示意她提問,王亞男便問道:“蕭大人,這次橡膠股票風潮如此之巨大,上海灘的金融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而跟你們振華商業銀行合併的這四十家錢莊幾乎都快要到了破產倒閉的邊緣,你是怎麼想到要對這些錢莊進行整合合併的呢?”
蕭震雷道:“這位王記者問得很好,這次橡膠股票風潮來得很猛烈,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人進入橡膠股票市場,是因爲近年來國際市場對於橡膠的需求急劇增加,這其中使用橡膠並且購買橡膠最多的國家是美國,由於需求急劇增加,就導致了橡膠價格在國際上屢次升高,有些投機的商人乘機開辦橡膠公司發行股票,以達到圈錢的目的,橡膠股票價格之所以瘋漲得如此厲害,在我們上海灘完全是由於錢莊和銀行方面推手造成的,這些錢莊的老闆參與直接帶動了大量普通市民進入橡膠股市,現在橡膠股票風潮來了,同時也帶來了金融危機,我不能看着這些錢莊全部都倒閉,錢莊倒閉不要緊,要緊的是國家會喪失元氣,會動搖根基,整合這些錢莊不讓它們倒閉,這就給了市民信心,市面就會穩定下來,從而保住國家的元氣!”
隨後蕭震雷又回答了一些記者的問題,到十點左右的時候新聞發佈會就結束了,但這次新聞發佈會起到的作用不小,不僅讓市面徹底穩定下來,而且讓外界對於振華銀行充滿了信心,就連洋人們也都不得不感嘆振華銀行的財力之雄厚。
可是事情就這麼結束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清廷後來之所以破產,其主要原因有幾個,一個是洋人銀行釜底抽薪,另一個是清廷當中大員們不懂現代經濟的管理,爲了權力的傾軋竟置經濟發展的大局於不顧。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