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張勳復辟

北伐軍登陸天津衛,並且在一天之內突襲京師成功的消息一經傳揚開來,頓時天下震動,被圍困在濟南的馮國璋部和與北伐軍中路軍在邢臺一線對峙的曹錕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兩天以後,曹錕部和馮國璋部和各地北洋軍勢力立即變得人心惶惶,所有人都知道北洋完了!

蕭震雷在22師全線控制京師的第二天命令西路軍蔡鍔部火速從山西北部向京師進發,支援在京師的22師,原本京師有22師和已經被收編的毅軍、拱衛軍殘部,但是蕭震雷還是不太放心,那些投降的毅軍和拱衛軍殘部不能讓蕭震雷完全放心,22師畢竟要控制兩個城市,兵力太過分散,一旦發生什麼變故,都沒有一支可靠的軍隊能夠及時增援。

自22師突襲京師成功之後,南京方面發佈消息,已經控制京師和天津衛,並且抓獲了袁世凱以及一干北洋黨羽,前清退位帝溥儀安全,北伐軍並未限制其人身自由。消息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被傳遍四海,各地的北洋軍和北洋軍所屬勢力範圍的軍隊都停止了行動,袁世凱的被俘讓這些軍隊的將領都不敢再輕舉妄動了,這不僅是爲了袁世凱的安全,更多的北洋軍將領都在爲自己的前途思量,畢竟現在這個局勢,傻子都知道北洋完了,華東軍十有八有要取代北洋掌控中國的政局。可在這個時候偏偏有人腦子發熱。幹出了一件十分令人費解的事情。

9月15日這一天,秘書小高向蕭震雷報告:“總裁,軍情局轉來一封緊急情報。兩個小時前,駐防在保定的武衛前軍正火速向京師方向開進!”

蕭震雷聞言一驚,“武衛前軍是誰的部隊?”

小高道:“是張勳的部隊,爲了表示仍效忠清室,張勳禁止其部卒剪去髮辮,人稱其爲‘辮帥’,所部被稱爲辮子軍!”

聽小高這麼一介紹。蕭震雷想起來了,張勳這個人在原來的歷史上的名聲可不小。在歷史上的二次革命時奉袁世凱命,率部往南京鎮壓討袁軍,縱兵搶掠,屠殺民衆數千人。s173言情小說吧旋被袁世凱授爲將軍府定武上將軍。任江蘇督軍,調往徐州,轉任長江巡閱使,移駐徐州。1915年,擁袁世凱稱帝,被封爲一等公爵,但內心仍一意維護清廷。袁世凱去世後,他僞裝成黎、段之間的調解人,企圖坐收漁利。同時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軍,擴充至十三省同盟。拼湊實力,積極策劃清室復辟。張勳復辟後,很快被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逃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退位,張勳於是被通緝。繼而逃到天津德租界地區。不久北洋政府以“時事多艱,人才難得”爲由。對洪憲禍首和辮帥復辟案犯均一律實行特赦。張作霖向徐世昌提出恢復張勳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之職,被張勳拒絕。後來,徐世昌甚至還請他出任全國林業督辦,他依然無動於衷。他在天津的鬆壽裡閒居,一日,有一位客人勸他要識時務,該剪掉辮子了。張勳手捏辮梢學着楊小樓京劇唸白:“吾迴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真吾大清股肱之臣”。張勳逝世後,政界聞人和文化名流紛紛致電哀輓,祭文、哀詩和輓聯不計其數,或敵或友,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幾乎都對其大加讚美,原因無他,只因他的忠心,不管他是死忠也好,愚忠也罷,總之他對清廷的忠心是很多滿清皇族都無法相比的,在當時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忠心可謂是稀有的東西,所以不管他生前做過什麼,死後仍然得到無數讚譽。

張勳的鄉土情結十分嚴重,也許許多大人物都有着極爲矛盾的心裡,這位張勳大人也不例外,他在鎮壓二次革命時縱兵劫掠,屠殺數千人,卻對家鄉人極好,他在發跡後,惦念家鄉父老,凡老家赤田村的老鄉,張勳每家奉送大瓦房一座,缺啥少啥,只要開口,張勳都包管。民國時期在北京求學的江西籍人士,張勳個個給獎學金;至於奉新縣的大學生,吃穿用一切花費全由張勳包下。他捐款在北平建立會館,資助在京的江西籍學生和貧苦人士,民國初期諸多後來顯赫一時的大人物們都曾得到過他的資助,他另外在奉新還用糧款救濟當地災民和孤兒寡婦。

想起張勳在前世歷史上的所做作爲,蕭震雷不由有些頭疼,這個張勳對清廷的忠心簡直無法形容,這人率兵北上向京師方向開進,不用問,肯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果然,蕭震雷又聽秘書小高說道:“張勳手下的辮子軍有一萬人左右,相當於一個師的規模,士兵和軍官除了留着辮子之外,與其他北洋軍沒有什麼區別,此次他率兵北上打着‘保護清帝’的幌子,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何目的!”

蕭震雷知道這張勳此時只怕是真的上京保護皇帝去的,如果可能,此人還會發動復辟,畢竟現在還有着不少清廷的遺老遺少,不少人還掌握着兵權呢!

蕭震雷立即走到牆壁邊拉開簾子,看向牆上的大地圖,保定距離京師並不遠,不到兩百公里,如果行軍速度快的話,幾天之內就可以抵達,但是現在京師周圍只有22師、拱衛軍、毅軍殘部,思索片刻之後,蕭震雷道:“命令:第一,給22師發電,命參謀長鄧家銘率22師鎮守京師,命師長姚成年率拱衛軍和毅軍殘部南下迎戰張勳的辮子軍,命令天津衛的留守炮兵部隊立即派人給姚成年送去火炮和彈藥。

第二,命蔡鍔部加快行軍速度,7日之內進入京師周圍地界,阻擋察哈爾、綏遠等地軍隊南下。

第三,給蔡國棟下令,命21師繞過濟南,迅速北上支援22師。

第四,分別給蔡國棟和徐紹楨發電,讓他們派人給馮國璋和曹錕傳話,限令這兩人三日之內率部出城無條件投降,否則三日之後展開全線進攻,一切後果由他們自負!”

小高記錄完畢之後立正敬禮轉身離開了。

讓蕭震雷意外的事,自從22師成功突襲京師並且進行控制之後,列強駐華公使們都集體保持沉默了,就連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在這幾天都沒有找上門來,這讓他有點不放心,他立即拿起電話撥通了內務調查局局長鬍爲山的電話。

“胡爲山,列強駐華使館方面有什麼動靜,這幾天太平靜了,我有點不放心!”

電話那邊傳來胡爲山的聲音:“總裁放心,我們這邊有人時刻盯着列強駐華使館,據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自從22師控制京師之後,列強各駐華公使都先後接到了國內的電令,讓他們靜觀其變!”

“哦?”蕭震雷對此頗爲意外,隨即道:“好,我知道了,有事隨時彙報!”

“是,總裁!”

蕭震雷腦子裡琢磨了一會,想到也是各列強國內肯定都知道北洋軍要完了,袁世凱的被俘意味着北洋集團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這些列強雖然不甘心,但是卻暫時沒有辦法,現在各國互相牽制,牽一髮而動全身,誰都不敢輕舉妄動,就算毗鄰的日本有能力出兵干涉,日本國內各方勢力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達成一致意見的,就算達成了一致意見,發動戰爭所需要作的準備時間就不少,因此,日本也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在靜待事態發展。

三天後,張勳率辮子軍與姚成年率領的毅軍和拱衛軍殘部在涿州附近遭遇,雙方當即展開大戰,辮子軍以北上保護皇帝爲名,士氣高昂,而拱衛軍和毅軍爲了在蕭震雷這個新主子的面前留下良好的印象,也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氣,這兩軍隊之前都是護衛京師的部隊,軍官和士兵的軍事素質自然都不差,裝備也是極爲精良的,從前是北洋舊軍隊,現在轉投了南京方面,氣象立刻變得不一樣了,而且姚成年在率軍出征之前向這兩支部隊所有官兵做過動員,還承諾過,自即日起發全餉,並且根據軍功發放獎賞,這讓軍士們士氣立刻上升。

戰鬥打了兩天,姚成年這邊有從天津方面遠遠不斷送過來的彈藥軍資補給,根本不用爲後勤發愁,而張勳這邊原本就起兵匆忙,攜帶的軍資糧草和彈藥就較少,連續兩天戰鬥之後出現了彈藥不足的情況,再加上傷亡極爲慘重,以至於軍心浮動,士氣急劇下降。

姚成年發現這個情況,立即指揮大軍一鼓作氣攻破張勳部隊的防禦,將其大部擊潰,張勳在一些馬弁的保護下拼死逃脫,可此時北洋政權已然覆滅,周遭所存之地很快就會被北伐軍接管,張勳竟然無處可去,只能和馬弁們化裝成百姓混進了天津德租界,從此做上了寓公。()

第423章 發行新貨幣第39章 聲名鵲起第637章 嚴重護短第312章 對決北洋第五鎮第849章 德軍新動作第787章 莫斯科巷戰(1)第59章 狐假虎威第450章 開戰第488章 傳播漢學文化571章 控制進度第564章 變故第472章 做戲第300章 會面徐紹楨第163章 威脅信第460章 難以攻破的堡壘第546章 空中支援第335章 碼頭遇刺第544章 德軍果然強悍第235章 中外商戰(2)第59章 狐假虎威第484章 性能測試第776章 戰略轟炸第663章 密談(2)第607章 拉攏法國第240章 輿論攻擊(2)第260章 垂涎三尺第295章 盤點力量第401章 大發戰爭橫財第626章 東線危局第151章 妙計第650章 戰區合併第432章 逼日艦投降第756章 重新組建第760章 美國內亂第36章 賭命第463章 強硬第637章 嚴重護短第550章 絞肉磨盤第98章 公館血戰第477章 恢復朝貢體系第442章 俘虜遊街第28章 三百萬兩贖金第447章 關東風起第376章 僞造證據第247章 臨行前的部署第622章 找麻煩(2)第426章 謀日(1)第187章 官府震動第708章 指揮權問題(一)第350章 悍將王佔元和牌友段芝貴第764章 各國貸款第577章 水塔爭奪戰(1)第388章 訪美策略第99章 單刀赴會第27章 人爲財死第306章 獨立浪潮(2)第674章 合作第433章 圍第345章 西線攻勢第240章 輿論攻擊(2)第201章 沒有年輕人的小鎮第161章 下手第670章 分工行動第142章 鐵血救國社第42章 英國大力士第144章 加入商團第301章 最後的準備第723章 英法美慘勝第85章 色膽包天第546章 空中支援第243章 拖字訣第441章 轟炸東京(4)第621章 找麻煩(1)第773章 站穩腳跟第756章 重新組建第11章 頭版頭條第529章 空戰(2)第242章 應對之法第726章 海軍新編計劃(2)第85章 色膽包天第319 紛亂第512章 清理琉球第206章 攻山(1)第772章 登陸阿拉斯加第681章 巡視朝鮮第559章 賣坦克裝甲車(1)第194章 辦報紙第40章 牙行第660章 如何處理日本第487章 圖謀東南亞第736章 奧匈求和(3)第510章 染指東南半島第378章 日俄互相宣戰第246章 鉅額利潤第83章 縱論天下第662章 朱爾典與天皇密談第683章 指使者第73章 前往第619章 影響第512章 清理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