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另類的傳統,擊敗敵人一定要和敵人生活的一樣麼?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穿着牧師袍熟讀各種宗教典籍的宗教委員會成員,乾的就是收拾這些宗教份子的活。在謝洛夫看來很好,好的不能再好了。
晚上謝洛夫在考察完這些宗教事務委員會成員後,變向克格勃主席謝列平提議,在對外情報總局中成立宗教事務處,成爲和一般的司局平級的部門,專門對付各種國外的宗教份子,爲第一總局在全世界的工作開道。這個過程還需要謝洛夫進行分析和勸說,這當然不是問題,幾年來他乾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勸說謝列平。
鑑於克格勃的光榮歷史,前後好幾個內務部領導人包括亞戈達、葉若夫和貝利亞被幹掉,這些前輩的死亡給了謝洛夫充分的素材,知道要保住自己的小命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尤其得到的素材就是千萬不要奢望進入克格勃工作之後,還想要得到好名聲。
亞戈達、葉若夫和貝利亞三個人,除了中間葉若夫真正稱得上是殺人不眨眼之外,不論是亞戈達還是後面的貝利亞,都在執行斯大林命令的時候,儘量避免牽扯無辜。但命令就是這樣,兩個人是無法反抗總書記的命令的,不是任何總書記都是斯大林,斯大林也不是一般的總書記,這從貝利亞在面對赫魯曉夫前後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三個前輩先後死亡的教訓告訴謝洛夫,尤其不要在不必要的時候發善心,亞戈達就是因爲一直在暗中對抗斯大林的命令被收拾掉,而貝利亞的問題更加嚴重,在被馬林科夫、赫魯曉夫收拾掉之前,正在做的工作是限制內務部的龐大權力。這點給謝洛夫的教訓尤其嚴重,現在就連阿厲克賽那種貝利亞的餘黨,都認爲當初自己的老大行爲十分不可取。
在貝利亞被殺之前一個月,貝利亞即着手籌劃改革國家保安體制的措施,並在短時間內予以貫徹。其內容首先是將規模龐大、權力極大的內務部的種種“生產、經營和建築單位”轉交給各經濟部委。斯大林死後的一個月間,就有近三十個這樣的大單位被轉撥出來,包括遠東建設總局、特種石油工業建設總局、公路總局、鐵路建設總局、林業工業總局等等。稍後,同樣出於貝利亞的創議。龐大的勞動改造營和教養院管理總局及其各分支機構移交給司法部,內務部僅保留關押“特別危險的國家罪犯”的特殊營和關押戰俘中被判刑人員的軍事罪犯營。
前幾天阿厲克賽告訴謝洛夫,比起他苦心在全世界經營的克格勃駐外企業,當年的內務部下屬的企業利潤更高,規模更加龐大。林業、石油業的單位內務部都不少。現在謝洛夫的一些動作僅僅是恢復了內務部時代貝利亞下屬的一些功能而已,當初甚至核工業都是內務部在領導,貝利亞時代的內務部實力遠遠超過現在,重新合併了內務部的克格勃,也纔剛剛有了當初內務部一點影子,想要用這個機構讓人不敢收拾他,還還遠遠不夠。
“當初我們頭認爲總書記去世之後,赫魯曉夫和馬林科夫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同時在斯大林總書記的時代中有些案件確實影響惡劣,內務部的名聲確實太壞。所以才着手限制他自己掌控的部門,沒想到這種主動表示集體領導的動作,卻成了被除掉的導火索。”阿厲克賽的勸告常常在謝洛夫的耳邊響起,“尤里,克格勃的工作範圍只能越來越大,絕對不能縮小,能財政獨立就財政獨立,不能像是我們老大把手中的盈利企業交出去。”
這些話給了謝洛夫相當大的觸動,看來貝利亞還是在最後心軟了,願意改變內務部的惡劣名聲。放出去了很多屬於內務部的權利。卻因爲頭一次的輕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前輩們的不斷被殺,給了謝洛夫足夠的經驗教訓,保證自己的利益。就必須牢牢地把克格勃控制住,貝利亞時代的龐大隸屬於內務部的企業和獨立審判權,謝洛夫沒有辦法收回來,國內暫時沒有進展,只能從國外想想辦法。
貝利亞的權威可以從一件事情上可以體現出來,在他被捕之前的幾個月。一句話就把當時的蘇共中央書記、原國家安全部部長伊格納季耶夫和副部長留明被撤職、逮捕。現在的謝列平能逮捕中央書記麼?科茲洛夫就是中央書記,他是謝列平他們這些人的頂頭上司,謝列平就算是要收拾格魯烏都要向赫魯曉夫通報,克格勃和內務部看起來在一九六零年已經差不多了,實際上在阿厲克賽他們的眼中還差得遠。
“你在全國企業建立克格勃的監控網絡,看起來似乎比我們那個時候要大,但實際上克格勃只有監督的權利,而當時的內務部很多企業就是我們的,所有利潤都歸我們說的算。就算是國家一分錢不給我們內務部,我們也能維持下去自己的組織。什麼時候你能夠不花國家的一毛錢把克格勃現在的所有人員都養活,纔有了初步可以自保的實力,那個時候你需要小心的就不是政治手段的壓力了,以我們老大爲前車之鑑,小心不要被突然動手對手的暗殺掉。”這是阿厲克賽的忠告,不要像貝利亞那樣輕敵。
財政是必須要獨立的,權利必須抓緊一切機會收攏到手中,最讓謝洛夫深思的是阿厲克賽一句不是很確定的話,貝利亞除了自己部門的部下們之外,似乎有一個特別的諮詢機構,聽這個意思似乎是類似於影子內閣一樣的東西,最終因爲他本人被幹掉,這個機構也沒有起到作用。
得到了謝列平的首肯後,第一總局的工作中又多出來了一個新的部門,專門應對全世界各地的宗教,這個部門在謝洛夫的記憶中從沒有在第一總局出現過,算是一個突破。
“第一書記一直在詢問我克格勃的規模可不可以更小一點,而你一直都在不斷的擴大我們的部門,這讓我相當爲難!”同意了謝洛夫建議的謝列平也相當無奈,一方面他知道謝洛夫的提議是爲了克格勃的發展,另外一個方面他也在承受着赫魯曉夫的壓力,頗有一種受夾板氣的感覺。
“工作麼?對於中東以及不少地方的工作都需要這個部門,畢竟當地的宗教勢力都不小,不瞭解敵人談何戰勝敵人呢?”謝洛夫很是認真的道,“在我看來第一總局早就應該有這樣的一個部門,宗教事務委員會只應對國內的問題太可惜了,它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你說得對,我們歸根結底是一個進攻性的部門!”謝列平很是認可,然後話鋒一轉談起了另外一個問題,“明天開始很多盟國的代表就要到了,你去接待一下。在八十一國共產黨和工人黨大會之前,把我們情報領域的事情處理完。到時候還有的我們忙……”
“明白!”謝洛夫把大檐帽帶上,真正忙碌的事情還在後面。這次的全世界共產黨大會人數比上次多得多,黨派也多出來二十多個,上次的大會只有六十多個國家參加。好像這也是最後一次大會了,如果謝洛夫沒有記錯這次大會之後,因爲中蘇分裂以後再也沒有世界範圍內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大會。後來的所謂世界大會,跟現在蘇聯舉辦的大會根本無法相提並論,通常都是來了五六十個黨派,加起來還不到二百人。跟現在一個參加黨派就是一個龐大代表團的規模根本無法相比。
兩天後謝洛夫代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接待了盟國的情報主管們,伊利塞斯庫、科爾津斯基和馬庫斯、拉薩克這些老朋友自然不用說,捷克斯洛伐克的新任安全局局長卡佩特霍特也是謝洛夫歡迎的人物,在蘇聯的所謂華約盟國中,真正能略微分擔一下壓力的可能也只有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國家了,其他國家在工業上真的不怎麼樣。波蘭這種問題兒童自然不用說,除了人口波蘭沒有一樣在華約內部還算不錯的地方。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這個幾個國家說是助力還是拖後腿都很難說。
不是謝洛夫對波蘭有偏見,論忠心耿耿蘇聯有保加利亞、論精神面貌有羅馬尼亞、論工業規模有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他想了半年都沒有想到波蘭有什麼地方是可以幫得上蘇聯的,也許那幾千萬人口還有點用。
懷着利用情報體系控制這些國家的陰暗目的,謝洛夫忽然發現自己正在扮演平時最爲鄙視的角色,主動的拉攏這些盟國的同行,上趕着放血養着他們。克格勃的絕大部分安全乾部已經回到自己的崗位上,這次和華約盟國的情報部門開會就不用去電影院了,甚至連克格勃的大禮堂都不用動,直接在盧比楊卡廣場十一號找個大型會議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