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緊鑼密鼓的忙活
226緊鑼密鼓的忙活
孫陽弄出來的這幾條律法自然也有反對的,多數都是大宋那邊派來的官員反對,甚至威脅要撂挑子不幹了,來個古代版的罷工示威。
孫陽連理都沒理,撂就撂唄,可是當這些大宋方面派來的官員撂下挑子以後卻驚訝的發現,大部分部門,特別是一些重要的部門,非但沒有因此陷入癱瘓,反而因爲他們不在,無人彈壓而變得更有效率了。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官的下一階層吏,在自治區這部分人叫做公務員,吃公家飯的,這些專科班出身的年青人幹勁十足,沒有了主官的阻撓,反倒是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番了。
只不過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就算是傻子也看得出來,這些的撂挑子的大宋派遣官絕不是僅僅爲了女人裹不裹的問題,而是一次試探,試探自治區對他們這些大宋文官系統的容忍程度,對他們這些大宋官員的依賴程度。
只不過一開始就讓他們知道,自治區對他們的依賴程度遠遠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高,就算是沒有了他們,自治區的行政系統一樣可以運行得起來,甚至運行的效率更高更快。
至於容忍度,當第十天的時候,行政院下發了一份通告,針對於二十餘名下級官員拒不屢行自身職務的通告,他們被開除公職了,即刻遣送回大宋,自治區沒有權力剝功名什麼的,但是卻可以將他們踢回大宋去,愛幹嘛幹嘛去吧。
二十多人說踢走就踢走了,只不過就給了十天的緩衝期而已,前腳將他們踢了,後腳就在本部門裡用投票的方式在那些科班出現的公務員當中挑選出主官來,立刻上任,竟然沒有絲毫的影響。
行政部門的雷厲風行,軍事部門的平靜如水,讓這些宋官們徹底的失望了,要麼好好的在這裡當官,要麼就捲鋪蓋滾蛋,孫陽還有自治區的行政系統用實際行動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同時也讓大宋方面希望用文官系統來控制自治區的計劃破產。
而此時,石門的防禦體系基本建立完成,由太行關通往石門的一級公路也修建完成,沿路的防禦也做了個七七八八,可以保證太原至石門的後勤補給轉運的安全,石門可以說已經穩定下來。
對於行政方面,孫陽倒是不擔心,因爲有各部門交叉監管,甚至現在除一些新任的宋官之外,其它人已經習慣了這種交叉監管與審覈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上基本就算是穩定了下來。
但是在軍事上,孫陽還是頗爲擔憂的,各部將領,就算是郭破虜這個最爲穩重的步兵大將都發來了建議書,建議快速推進,以石門爲後方攻打蒙元核心地帶大都,搶佔大都之後,就可以將蒙古人全部逼出關外,在關外進行決戰。
報告最詳細的還是老狐,他是北方戰區的主官,更加接近蒙古地區,同時也得到了更多的消息,報告當中敵我兵力對決,甚至還有自治區軍費的問題等等都做出了列舉來說明自治區還是擁有一戰之力,至少打到大都是沒有問題的。
孫陽不得不代表總參謀部向各戰區發送了說明的報告,詳細的說明大部隊穩步推進的重要性,比如北方大平原,以步兵爲主的護國軍只能以搶佔主要城市,以便利的交通爲依託,騎兵並不具有決戰能力,而且現在軍方的費用看似充足,那是因爲倒賣了大量俘獲的軍資獲得的短期利益,火器部隊消耗太大,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存儲纔可以,而且明年就是各大戰區將領大調動的時期,將官與部隊熟悉還要半年的時間,所以至少兩年之內,自治區不可能發動達大的戰事。
對於自治區軍方這種穩紮穩打,不緊不慢穩步推進的戰爭模式,蒙元確實頭疼,頭疼得要命,本來已經集中了一部分精銳,意圖在護國軍離開城防北上的時候,在沿途進行偷襲,北方的大平原確實適合騎兵展開,在平原做戰,蒙元確實擁有一戰之力。
雖然現在看起來無大戰,但實際上,南北兩處戰區一直都不平靜,南方戰區經常會組織千人左右的小規模部隊,渡過長江,深入到蜀地做戰,尋機打擊蒙古人,支持蜀地抵抗軍的做戰,着實讓蜀地的抵抗軍緩上一口氣,有了自治區的支持,甚至偶爾還會發起幾拔反攻,勝果頗豐,蜀地被隔離於此的蒙軍早晚要被消滅,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而北部戰區規模就大得多了,不過主戰的並不是護國軍,而是由護國軍支持的草原自由**軍在戰鬥,離開了自治區的影響範圍之後,這支大軍已經擴張了驚人的十萬之衆,使得自治區不得不再次緊急派出了超過一萬名騎兵來充當基層軍官和思想教育的副職,使得這支獨立成軍的草原自由**軍一直都在自治區軍方的控制之下。
這支十萬大軍組成的草原自由**軍戰力強悍,而且多數都是窮苦的蒙古牧民,最重要的是養活這麼一支軍的成本簡直就是太低了。
在那些副職政工軍官的領導下,這支軍隊建立了自己的綱領,就是以解放草原窮苦牧民,不再受到巴音老爺們的壓迫爲已任,而且孫陽在私底下又送了這些政工人員一套野蠻而又行之有效,可以快速將窮人綁上自己戰車的一種法子。
每打下一個部落,除了對方的戰鬥人員之外,都不會再殺傷平民,而且直接攻擊那些老爺們,幾乎就相當於奴隸主,直接就將老爺們拎出來,然後掛在高高的柱子上,宣佈他的罪行,然後將人射殺,再將他的牛羊、財富全部分掉,就連那些喇嘛都會分上一份,拉攏這些宗教人士,就算是拉攏不過來,也要先把人抹黑了,你也拿東西了。
再將這支部落裡的青壯組織起來加入軍隊,你看,東西你們拿了,這個兵你們也當了,幾乎就將這一個部族綁到了戰車上,至於會不會蒙元大軍秋後算帳,那就不重要了,就算是被蒙古大軍滅了,那更好,毫無疑問又增加了雙方的仇恨。
將平民推到前面又擋槍子又能挑起雙方的仇恨,這種辦法極有效果,在這混亂的年月裡,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得清楚的,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
大軍一路轉戰,不時的還會派出一支部隊反回五星城附近,到這裡來獲得更多的軍事物資,熱兵器沒有裝備他們,冷兵器還有鐵甲要多少給多少,這種東西在八星城的軍工業看來,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若是全力趕工的話,每天出產的刀具都在數萬把之多,箭支更是數不勝數了,何況只需要供應箭頭就可以了。
這支十萬大軍在蒙元的腹心地帶鬧騰了起來,以瘋狂的速度在發展着,右是放任不管的話,絕對可以在一年之內擴張到二十萬以上,讓蒙元焦頭爛額,數線做戰,疲於奔命。
現在蒙元根本就無力對自治區發動反攻,幾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對內清理與安撫上了,如此一來,也給了自治區一個平靜發展的空間。
長江航道終於被打通了,大量的船隻運送着貨物沿江而下,經過經濟發達的地區,直接就可以將大量的貨物批發出去,而在出海口處,自治區也建起的遠洋船隻建造廠也進行了船隻的建造,甚至還用買來的十餘艘海船,招聘的水手先進行了試探性的船行,熟悉海上航道,改造船隻,培養水手等。
自治區改造的船隻使用了軟帆和縱帆,稍加訓練,在有經驗的水手控制下,逆風甚至都可以取得動力航行,但是軟帆的成本更大,也只有自治區纔可以織製出如此厚重的面料來,多以棉麻爲材料,還要經過強化處理,這些帆同樣對外銷售,只不過價格之上,讓人望而卻步,也只有自治區才能裝備得起。
現在自治區的海上商隊主要是跑兩條兩條航道,日本和南洋,朝鮮那地方一般人跑不動,那地方在蒙元的控制之下。
對日本出口的多數都是書籍,自治區的造紙廠和印刷廠印刷了大量的書籍,不過出口的書籍多數都是詩經子集之類的書籍,技術類的書籍是一本都沒有,如今也只有自治區相對成熟的金屬製活字印刷術才能夠成批成批的印刷低成本的書籍,包括現在大宋使用的書籍,六成以上都出自自治區,就連一些皇帝大內的厚重的孤本,自治區都承印了不少,着實賺翻了。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一些技術類的書籍流傳到日本,都被當做傳家之寶一樣小心的珍藏着,而自治區大量的經史典籍流入日本,使得日本的學風一下子就變得濃重了起來。
大宋雖然軍事力量不咋地,但是在經濟和文化上,絕對是當世首曲一指,也是唯一一個以經濟和文化征服了日本的朝代,唯一的一個,大宋船隻前往日本,還未靠岸,岸邊的日本人跪拜迎接,甚至是痛哭流涕,特別是自治區的商船,現在只要一報大宋西北自治區的名頭,絕對可以成爲日本任何勢力的坐上之賓,他們認爲是自治區的商隊給他們帶來了文明之光。
而且在這個時代,也有不少的日本人會把自家的女子送到大宋來,甚至主動倒貼,爲的就是從大宋改良一下他們的人種,這年頭的日本人真的就是小日本。
日本的航線很是順利,多以文化輸出爲主,也使得自治區的商隊很是超然,送來書籍,帶回稻米、白銀等日本有限的可交易資源,而且還比別人的收價更低一些。
另一條航線就跑南洋了,南洋華人居住歷史由來以久,最早甚至都可以追溯先秦時期,在南洋,華人遍佈,只不過一直都沒有形成有效的整合和勢力。
這一次商隊前往南洋,一是爲了交易貨品,二也是爲了探路,安全部一局也派出數量不少的特工去了解當地的情況。
商隊要交易的貨品主要是以蔗糖和橡膠爲主,南洋因爲氣候原因,一直都是產糖大戶,而橡膠,現在還沒有得到應用,橡膠的應用還極爲原始的,原始的橡膠液向嘴上一浸可以當鞋子穿,不過卻很脆弱,現在根本就無人發現橡膠存在的價值。
商隊的消息很快就反饋了回來,日本那邊沒什麼好說的,大量的文化書籍的堆砌之下,讓自治區又賺了錢又賺了名聲,一舉多得,而在南洋那裡,也得到了初步的消息,華人多聚居於沿海地帶,在那裡,仍然有着大量空白地帶,只有一些野蠻的土人居住。
這個消息讓孫陽很是滿意,南洋之地,勢在必得,那裡實在是太重要了,物產也太豐饒了一點,哪怕是一天啥也不幹,只要有手有腳都餓不死。
墾荒團開始組建,主要是採用志願者,而且還是僅針對於新附軍俘虜進行招募,只要願意加入到南洋墾荒團進行爲期兩年的墾荒,回來之後,按着自治區的平均工薪水平進行補發兩年工薪,成爲自治
區正式居民。
只要兩年的時間就可以脫離俘虜的身份,可比在這大規模的俘虜團裡熬名額,掙表現容易得多了,一時之間,應者如雲,就連那些已經能講流利漢話的其它種族的俘虜都抗議了起來,但是抗議無效。
南洋墾荒團與本地的俘虜勞工團不一樣,南洋距離遙遠,不可控的因素太多,甚至這支墾荒團還是武裝墾荒團,是要裝備冷兵器的,而主管這支墾荒部隊的只有三名農業部的吏官,還有一個連的火器保護部隊而已,所以從新附軍俘虜當中挑選漢人俘虜就變得很重要了。
墾荒團初步定在兩萬人的規模上,其中只有兩千人是武裝人員,裝備了一些冷兵器,和少量的弓箭,這些武器用來對付那些土人已經綽綽有餘了。
只不過這支墾荒部隊還要在南方戰區經過爲期四個月的訓練才能分批踏上行程,分批進入南洋,畢竟沿江而過,大部分都是大宋地盤,一下子扔出去兩萬餘人,而且還擁有一定數量的武裝人員,非引起大宋大規模的反彈不可。
零零碎碎的事情安排,也虧得各部門都擁有着明確的職責,否則的話非亂套不可,在墾荒團剛剛送走了兩批的時候,迎來了孫陽最爲擔憂的四大戰區主將輪換期。
四大戰區主將輪換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可以使得軍隊不亂,主將不會攜兵做亂,而壞處也很明顯,就是已經熟悉了當地懷況的主將輪換,要想重新熟悉起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但是很明顯,孫陽還是願意冒這個險的。
現在他擔憂的就是四大戰區的主將,有任何一人反對不肯動地方都是天大的麻煩,主輪調任,這在後世似乎就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可是在這個時代,卻屬於赤luo裸的不信任,孫陽雖然解釋頗多,但是也難免要讓這些主將們感到心裡不舒服。
主將調任,沒有任何的規律,完全就是總參謀臨時制定出來的,在得到命令之前,誰也不知道哪位主將要去哪個戰區。
在調任的時候,主將允許帶自己的參謀班子,允許帶一個連的警衛部隊,除非之外,什麼都不許帶了。
在日期將近的時候,各部已經打點好了行裝,靜等着命令的到達,他們都是行軍打仗習慣的人了,就算是再不情願,也不會表露出來,至少在韓老根看來是這樣的。
他確實很不情願,在西部戰區多舒服啊,對面那個蒙古將領格勒圖太聽話了,隔三差五的就給自己送點好處,請自己喝個酒,睡個女人什麼的,雖然好處不敢收太多,大多數都要充軍資,但是在這裡,土皇帝似的生活讓韓老根有些不捨,但是再不捨,該走的仍然要走。
韓老根雖然在西部戰區任職已有兩年半,但是他可沒有把握要攜兵做亂能有幾個兵跟着自己,撐死也就自己的一個警衛連,或許還能再湊幾個連,根本就無法成事,下面的部隊可不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騎二師。
騎二師現在正在北方戰區,老狐的帶領下服役呢,就算是他手下的那些部隊,有一大半都是近一年之內調動來的,兵將一體根本就是笑談,在非戰時,就算是團長級別都不可能隨意調動部隊,副職可不是擺設。
“唉……孫將軍,神人也”韓老根也忍不住感嘆道。
“少將,這話怎麼說?”身邊的一名參謀問道。
“看看咱們護國軍,隨便哪支部隊拉出來能是能打能殺的好漢子,哪怕是主將不在也是如此,現在又要進行主將輪換,甚至連述職都免了,擁兵自重這種事,怕是不會在咱們自治區上演了,又不會像大宋那樣,揚文抑武,使得空有百萬大軍而無戰力”韓老根道。
“這……少將,若是不想輪換的話,稱病不出不就可以了嗎?”參謀低聲說道。
韓老根扭頭看了看這個中校參謀,參謀與其對視着,沒有一點心虛的模樣,半餉,韓老根才一拳頭敲在他的頭上。
“以後這話少說,就算了孫將軍不在意,也難免要落人口實,你真以爲稱病就完事了,稱病就與退休差不多了,稱病容易,想要病好,可就難嘍,就算是病癒,這個位置也再回不來了這是慣例,懂不懂”韓老根笑道,確實,就算是得病,憑藉着自治區如今今的道路交通,也完全可以用最好的車將人送到長安養病去,至於現在這個位置,下面一大堆軍功舊越的軍官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