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太學詩會

東京城常開詩會,尤其各種節慶日,詩會乃是必有的節目。

其中以端午、七夕、中秋這三個節日詩會最多,城裡不下七八處。

詩會大抵都是公開,露天於外舉行,只要自信文采本領,都可前往參加,乃是士子們揚名的最好方式。

詩會一般在某個府司或學堂門前舉行,由府司學堂參與組織,負責維持秩序。

東京城裡常見的詩會場所有尚書省門前,明禮院門前,清心樓前,禮部門前,太學門前等地方。

最爲奇特的是武學門前也有詩會。

大宋慶曆三年,於武成王廟置辦武學,乃是自古以來第一座武科學堂,估計也是全天下的第一座武科學堂。

但這武學初時只存在了九十餘天,便宣告關門大吉,實在是因爲不具備什麼吸引力,沒有人願意入學充當武學生。

後來王安石變法,在熙寧五年,復置武學於武成王廟,王大相公提出“求專門,兼文武”,以唐前七種兵書稱《武學七書》,爲主要教材,又設武學博士等官,掌以弓馬武藝訓誘學者。

淳熙五年,再置武學國子員,慶元五年,諸州州學跟風置武士齋舍,按學生武藝而選任官員,但州學的武士齋舍並沒有維持多久,便宣告廢止,唯有東京武學保留下來。

武學和太學中間只隔着條外城御街,但境況卻是大相徑庭。

武學生並不多,甚至連太學的一成都不到,平日裡也都是被太學生瞧不起,便是東京城的百姓也都不拿武學生當回事。

畢竟哪怕到時候考了武功名之類,也頂多去軍中任個底層小官,待遇地位和文官根本無法相比不說,若是遇到打仗說不得還會丟了性命。

只是雖然武學半死不活,但每年節慶日卻彷彿較勁一般,也跟着湊熱鬧開詩會。

不過前往武學門前參加詩會的,除了自家現歷年的學生外,也就只有些平日喜歡酸上幾句的軍中人了,算是幾大詩會裡最落魄寒酸的一處。

要去看詩會,便須撿選地方,趙棫和趙福金商議了前往太學門前。

畢竟太學這邊年輕人比較多,不像尚書省那邊,動不動就有些鬍子一大把的老明經過去賣弄學問,明明詩做的不怎麼樣,卻受不得評說,不是藉着家中喝了三兩燒酒吹鬍子瞪眼,就是老淚縱橫訴說科舉艱辛,弄得詩會氣氛全無。

而太學這邊除了太學生之外,大都是其他學堂的學子,包括國子學的學生也來這邊湊熱鬧。

太學原本和禮部國子監爲一體,慶曆新政時,太學從國子監分割出來,但依舊隸屬國子監。

而國子學也隸屬於國子監,兩者的區別大概是國子學只收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而太學可收庶人。

所以太學規模更大,約幾千人上下,國子學卻只有兩百人左右。

雖然太學實行三舍法,但大家其實也沒差去哪裡,畢竟都沒有步入仕途,所以都能夠放開抒發胸臆,氣氛也是最好。

周處趕着馬車一路出了朱雀門,直奔太學。

趙檉在車裡剝果子吃,對面姐弟倆看他眼神熱烈。

趙檉如今於文壇的地位,已經是站在巔峰之處,雖說當世能和他在詩詞文章上一較高下的也有幾個,比如李清照、周邦彥、葉夢得,朱敦儒等人,但論起年歲來,哪個不是大他至少十幾二十歲。

他又是道君皇帝親口說的天下第一風流才子,所以隱隱有要力壓衆人之勢。

但那幾個自然是不服的,畢竟趙檉的皇族身份,放在文壇上反而成爲了桎梏,變成這些文敵攻擊他的弊處。

大抵拿若不是皇子,誰肯道你好,天下第一風流才子是官家說的,官家是你爹,哪裡有不誇兒子的道理。

總之,文壇攻訐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大宋士人就好這個,管你什麼皇子親王,想要力壓一代,成就一代文宗,你就得受着,就得能拿出來那種雪花大如盤,泰山壓於頂的東西出來,讓其他人毫無還手之力,纔會消停,甚至回過頭來讚揚你,景仰你。

趙檉眼下的詩詞文章,雖然繁華錦繡,但還並不足以力壓一代,還差些火候。

不過應對眼前這種詩會,卻是殺雞牛刀了。

趙檉知道對面姐弟倆的心思,可他如今身份,有些不太好前去摻和。

雖然他年輕,而太學裡又不乏三四十歲之人,就算是後世以上書請誅六賊聞名的太學生陳東,其實眼下也已經三十大多。

但他於文壇士林的身份地位在那裡放着,大宋文人向來不以年歲論短長,所以他並不好下場。

趙檉不理會姐弟倆的眼神,只是吃果子,趙棫張了幾次嘴也沒說出話,趙福金似是看出他心中所想,神色間微微失落。

這時外面的聲音逐漸熱鬧起來,已經隱隱聽到絲竹管絃,又過片刻,人聲鼎沸,更有吟誦動靜傳來。

周處這時停下了馬車,衝車內道:“公子,太學到了。”

趙檉撩開車簾向外一看,只見太學門前燈火通明,天上明月如鏡,照得此地恍如白晝一般。

那太學正門前居然搭起了一座龐大綵棚,上面不但坐滿了學正教授,還有各色樂工,顯然是遇到好的詩詞,就要當場起調吟唱一番。

而那綵棚之外已是人山人海,大抵都是太學的學子和各處學堂的學生。

不過此刻人雖然多,但卻井然有序,甚至留有一條小路專門通向花臺。

三人下了車,趙棫便向前擠去,他不走那條通道,倒也知那是給上臺作詩之人留的,便低頭往人羣裡衝,擠得那些正在觀看的學子們“哎喲哎喲”叫個不停。

這些學子守規矩是守規矩,但也不是個個好脾氣,有的便想發火,不過看趙棫這年齡又實在沒辦法惱怒,畢竟一瞅就是個小孩,總得顧及些人前風度。

有趙棫前面開路,沒過多久,趙檉和趙福金都來到了花臺前,只見那花臺兩旁的柱牆上,已是張貼了不少紅紙,顯然是做得不錯的詩詞,被貼了上去,以示榮耀。

這一晚所做詩詞自然都和中秋、團圓、月亮有關,趙檉擡頭看去,倒是足有上百篇之多。

第632章 讀書,字跡第460章 備軍出兵第541章 破門,投奔第536章 潰城第249章 大戰開啓(合章)第161章 桃花島上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236章 血脈第549章 梁山好漢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179章 明教,聖姑第485章 戰西涼第218章 明教出第543章 箭在弦上第382章 大戰幫源峒第198章 梁山變化第85章 滿江紅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65章 王爺失態了第23章 琵琶亭中嘗魚鮮第9章 帝與太子新書《人在大宋,我富可敵國》已發,大家進第297章 暴打秦檜第669章 海天茫茫若夢,雙眸璨璨如星第191章 誅心三聯第5章 前堂會客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608章 真正的金國第一名將第57章 大石林牙第31章 手到擒來第149章 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第130章 憤怒的小娘第216章 毒與器第396章 滄浪主人第307章 今宵一曲與君上青天第431章 設樓沖霄第295章 將計就計第396章 滄浪主人第450章 改元靖康,未雨綢繆第9章 帝與太子第327章 黃馬生變,綠柳來人第234章 選馬撿兵第52章 地下城池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568章 名號,燕北第605章 原來朕是大光明神第155章 好大一隻鳥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33章 是非曲直第596章 傳話第599章 快去西方請秦王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649章 劍劍劍劍劍劍劍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495章 乘勝,來人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58章 七步干戈第210章 一箭雙鵰第264章 古來名劍第224章 想摸嗎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641章 大仙知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269章 事後打算第614章 豪聚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496章 膽大包天第495章 乘勝,來人第681章 天下大同(上)第343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356章 朱門酒肉臭,神弩射中軍第457章 兵臨城下第139章 完顏寶花第678章 花燈如晝第94章 古原南面的王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188章 大理來人第161章 桃花島上第547章 授業第373章 兵不厭詐第349章 士族第210章 一箭雙鵰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176章 江州來信第510章 決策,頓悟第391章 蛛絲馬跡第287章 繼續懲治第282章 一闋詞曲酒一杯,閣外驟風雨第120章 武二郎拿人第78章 此處如此善良嗎?第46章 奇怪的小娘第261章 大破廬州第506章 道君想法,西夏重甲第251章 秘本兵法第653章 皇家學塾,謀劃南征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