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這邊跟耶律賢扯皮,而趙匡胤卻是在真正正正的在爲國家的事情煩心。
“太子那邊還沒有消息傳來嗎?”趙匡胤的臉色一點都不好,兒子被抓,這邊大瞿越犯邊,你覺得他會高興嗎,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呀。
“啓稟陛下,目前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陛下還請寬心,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沒有事情的。”
趙普小心的說道,最近幾天趙匡胤總是發脾氣,誰也不敢招惹他,即使是說話也要小心翼翼的。
“也是,他這十幾年的經歷比朕還要風度多彩,也算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這一次朕堅信他一定是沒有事,對了劉保吉來了沒有,朕找他還有事情。”
“陛下,他已經來了,在外面等着,您是想問問大瞿越的事情吧,他是最合適的人選了。”趙普趁着這個時候說道。
劉保吉畢竟在南漢知道哪裡的情況,要知道以前沒有大瞿越的時候,那個地方的人還擊敗過南漢的軍隊,所以趙匡胤要想知道哪裡的確切情況的話,劉保吉還是比較熟悉的。
劉保吉進來之後,各種禮節走了一遍,然後趙匡胤就開始詢問起來這大瞿越的一些事情了。
“陛下,現在大瞿越的國王叫做丁部領,就是他平定了當初交趾的十二使君之亂才當上的國王,這個人以前是吳朝廷的一個將軍的兒子,可是他卻成了統一交趾的人物。”
對於這些歷史劉保吉還真的是比較熟悉的,如數家珍一樣,很快就說了說出來。
“十二使君之亂?這是怎麼回事,詳細的跟朕說一下吧,朕還有點興趣。”趙匡胤對這些還真的不瞭解,他一直都是將目光放在國內,這些事情他還真的不知道。
“陛下,知道吳權這個人吧,這事情要從他那裡說起。”劉保吉恭敬的問道。
趙匡胤只是點了頭頭,吳權這個人擊敗了當時的南漢,建立了政權,這樣的人趙匡胤還是料及的。
“吳權一統交趾後建立了吳朝,但是好景不長吳權不久病逝了,這個時候動亂就開始了。”
吳權去世後,當然要立子的兒子繼承自的王位了,但是沒有這麼簡單。
吳權的大舅哥楊三哥想奪位,這個楊三哥是何許人也,本爲交趾統治者楊廷藝的兒子。
吳權的王后就是楊廷藝的女兒,楊三哥一看吳權死了,自己的有機會了、
也許是意識到了自己舅舅的陰謀,吳權的長子吳昌岌隨即出逃到茶鄉的範令公。
楊三哥一看自己的外甥跑了,立刻派遣指揮使楊吉利及杜景碩追捕昌岌,往來數次,但範令公卻將吳昌岌隱藏到山林間,結果還是不獲而回。
雖然沒有捉到這個名義上的繼承人,楊三哥還是大權在握,做起來了王爺。
950年,太平、唐阮二村發生叛亂,楊三哥派遣吳權次子吳昌文、楊吉利、杜景碩領兵征討。
途中,吳昌文發起兵變,想要奪回屬於吳家的一切,而本來楊三哥的手下杜景碩等加以支持。結果,吳昌文得勝,成爲吳朝新君王。
縱然吳昌文成爲國君,但其管治威信低落,朝廷及地方都充滿矛盾和衝突。
吳昌文與兄長吳昌岌一同稱王,共理國事,但因吳昌岌自己覺得是長子纔是應該當君主,現在和自己的弟弟一起稱王,自己不滿,他們之間也慢慢的出現了裂痕。
吳昌文死後整個吳朝廷境內已經開始大亂了,各個地方的將軍把持一方,不聽朝廷的,有點像中原的軍閥割據。
“哦,你說的是十二個地方實力派吧,倒是五代以來的中原的戰亂一樣,那這個丁部領是不是也是這十二使君裡面的一人,朕不相信一個平民能在哪個複雜的環境下崛起?”
趙旭聽劉保吉說的這些事情明白了,這丁部領是趁亂絕崛起,只不過是他比較能力吧,才成了國王。
“陛下聖明這個丁部領是十二使君之一,也是他第一個明目張膽的對抗當時的吳朝,而且大勝,從哪之後他慢慢的開始不斷的攻打的其他的使君,實力不斷的擴充,最後在平定了國內,建立了大瞿越國。”劉保吉滔滔不絕的說道。
劉保吉說的第一個明目張膽的對抗吳朝,是丁部領割據華閭洞拒絕向吳朝納貢,南晉王吳昌文與天策王吳昌岌一起率兵,攻打華閭洞。
丁部領害怕,派遣兒子丁璉前往吳軍中爲人質,試圖讓吳軍退兵。
但二王指責丁部領沒有朝貢,竟將丁璉逮捕,繼續圍攻華閭洞。
丁部領奮力抵抗,一個月過了,華閭洞依然未被攻克。二王遂將丁璉綁在旗杆上,聲稱丁部領若是不投降,就立刻將丁璉殺死。
丁部領大怒,下令用十餘張弓一起射向丁璉。二王大驚,當即班師回朝,自此丁部領被部衆推戴爲“萬勝王”。
但是這個傢伙此時還不是最強大的,只是一般,這個時候他又用了一招,讓他的兒子給別人當兒子,當時有一個使君叫陳覽,實力不小,但是沒有兒子,丁部領就讓自己的兒子去給人家當兒子。
陳覽是當時兵力較強、領地較廣、家產富有的使君,既然和丁部領成了乾親家,這就好說了,兩家聯合了。
陳覽病逝,丁部領的兒子就繼承了陳覽的一切,這些都成了丁部領的手下了。
丁部領繼領其衆,回師固守華閭洞,招募豪傑之士,積蓄兵力,稱霸一方,成爲割據越南北部和中部的十二使君之一。
這個是時候丁部領已經成爲實力最強的人了,他不甘心這樣一輩子,他也有野心,就和當初趙匡胤一樣,看着滿目瘡痍的國家,他覺定敢爲天下先,自己要統一全國。
怪不得趙匡胤對着這個感興趣,感情他們連個還是有點相似的,不過趙匡胤比他幸運的多。。
要說丁部領的第一桶金是擊敗吳朝廷,那麼他的第二春就是得到了陳覽的實力,這也是他能平定十二使君之亂的一個原因之一,看來也是一個聰明人。
“這個人不簡單,用自己的兒子來繼承人家的一切,朕還真的想見見這個人。”聽到這裡的時候趙匡胤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