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德州回軍

八王爺經歷了這麼多朝,從神宗、哲宗到現在,什麼東西他都是清清楚楚,照今天的事,要是呂惠卿沒有皇上的授意,絕對不敢在西北大動干戈的,而且還有很明顯的是,他的西北軍報不是報到兵部和樞密院,卻直報皇上,擡頭也是皇上,就可以知道其實整件事情是皇上的意思。

其實現在朝中諸臣一大部分也從呂惠卿的西北軍報直報皇上中看出一點端倪,知道呂惠卿爲什麼不經過兵部和樞密院便可以直接出兵西夏的緣由。

八王爺現在的事情,就是爲皇上的西北謀略拾遺補缺,這纔是一個樞密使現在該做的事。

“啓稟皇上,關於呂將軍的西北軍報,老臣從樞密使的角度來看,是有一些問題,一者是戰爭的真實情況,我們也不能排除呂將軍有誇大其詞的說法,畢竟宋夏現在的情勢很微妙,來不得半點大意。二者是如果戰局真的如此,我大宋要加以防範,尤其是現在尚無動靜的永興軍路劉延慶部和在秦鳳路的王厚部,小心西夏人來個孤注一擲。老臣的意思是派一個德高望重的朝中大臣儘速前往西北二路,一方面對這次大捷進行勞軍犒賞,掌握軍情;另一方面還可以坐鎮西北,嚴防不測。”

八王爺說得不錯,這和那天种師道說的一模一樣,不過那天种師道是尚未知道戰局進展,只是說要掌握第一手的戰況,他們兩人的擔心是一樣的。

我笑着向八王爺道:“八王叔說得有理,不過朕與你樞密院的種副使早已經有了對策,諸臣有些聰明的不是說種副使到哪裡去了嗎?朕現在可以告訴你們,种師道早在幾天前已經踏足西北,恐怕現在已經到達秦州了。”

八王爺一聽,不由佩服的道:“皇上英明,老臣不及也,這樞密一事,請皇上不必擔心,老臣一定會把它好好地爲這次宋夏之戰成功的運轉起來。”

“有勞八王叔了。退朝。”

剛回到紫宸殿,我和小林子、童貫正說着話,童貫這狗才最近和宗澤一起辦差,也是做得有聲有色的,連宗澤如此認真的人也在我面前連聲誇讚。

宗澤手下現在是兵強馬壯,前一段時間李俊持周侗的手書已經進入了他的五城兵馬指揮大營,而那天在去沈府時經過東城區遇見的宋江,現在正是和童貫辦差,他們兩人前往河北、京東諸路,查的正是我與宗澤他們初遇時提起的有人貪墨賑災糧之事。

紫宸殿外小太監來報,兵部尚書高永年求見。

我一聽是高永年,知道肯定又有什麼緊急軍情,要不然他不會這個時候來,有什麼事要是不急的話可以留到早朝時才說,忙讓小太監傳高永年進來。

“高尚書,有什麼事?”

“啓稟皇上,德州軍在秦明的率領下已經回來了,現在正在東門外,請問皇上如何處置?”

我想起引起朝中第一次風雲變幻的德州民變,平定之後曾下詔讓趙成、秦明、黃叔南三人進京晉見的,想不到他們現在纔到。

“既是如此,讓他們在東城外先駐紮着,讓宗澤的五城兵馬指揮給他們騰出軍營,小林子,你擬詔並去德州軍營傳旨,讓趙成、秦明、黃叔南三人午後晉見,童貫,你讓人去傳八王爺和宗澤、李清臣,還有你高永年,下午一起到這裡來吧。”

卻說德州軍中,秦明當時接到皇上下旨時,心中納悶,既是回京犒賞,自己和黃叔南迴去倒還罷了,爲什麼還有個趙成也一起呢?趙成是個什麼東西,秦明可是心知肚明,不過是憑他是八王府出身的宗室子弟嗎,而且此次德州民變還是他在德州橫徵暴斂惹出來的是非,自己替他抹屁股倒還罷了,憑什麼他還要來分一份軍功。

不說秦明,黃叔南也是一肚子火,兩人商量後,決定把李十二手下投誠的部將也帶上,一路上,那些德州的好漢們對趙明是冷嘲熱諷,趙明卻不敢得罪他們,也不敢聲張,因爲他們是一羣兵痞。而且自己也拿不準皇上對自己是如何處置,畢竟這一場德州民變,在很大的一個程度上要由自己負責。

可惜秦明和黃叔南不知道趙成心中是這麼想的,要是知道趙成心中想的是待罪之身的份上,說不定更加會對其不假詞色。趙成是河北東路的安撫使,雖然現在秦明領的是他手下德州的兵馬,可秦明卻是京東東路的青州指揮,名義上卻不歸趙成管轄,對他手下的軍官的冷嘲熱諷卻無可奈何。

回到京師的東門外,趙成心中方定,但皇上的旨意卻不說怎麼樣,只說是午後晉見,也沒有讓趙成回府,也不說回吏部報到,秦明也沒有回兵部和樞密院繳旨,只是讓宗澤代呈。

但是小太監到八王爺府傳旨時,謹慎的八王爺心中卻有了底。因爲以往大軍回京,歷來是先繳旨後纔開始晉見的,京官也可以先回府第,不會這麼快就晉見。

而且這次晉見卻少了韓忠彥,反倒是多了宗澤和李清臣,他們兩個是什麼人,是都察院院長和監察院院長啊,他們兩院不可能是一到京就對付秦明和黃叔南兩個功臣,八王爺就是用腳趾頭去猜,也知道是趙成有什麼把柄給皇上掌握在手裡了。再聯想到此次德州民變,八王爺不由倒吸了一口氣,看來事情不小啊。

韓忠彥聽說是德州軍回來了,心中也一陣興奮,想到皇上說的中興名臣,自己韓家雖然沒有高家和曹家那麼多外戚,但好歹也是世家大族,跟了這麼一個英明神武的皇上,是自己的榮幸啊,看皇上登基只一年多來,已經做出了不少大快人心之事,大宋皇朝的中興那是指日可待。

可一打聽,怎麼這次晉見卻沒有自己的份,韓忠彥心中不由患得患失起來,但是聽說其中有宗澤和李清臣時,他也不由大吃一驚,想到事情並不是這樣,有了這兩個傢伙參加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聯想到河北東路安撫使趙成,馬上給八王爺報一個信,讓他心裡也好有個準備。

第四十九章 分兵入陝第二十六章 西北故人第一百零四章 主動出擊第六十五章 身兼三職第十九章 整軍待旦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四十六章 各出心機第一百零八章 再下一城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二十八章 西北局勢第七十一章 宣武換將第五十一章 以任代罰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四十一章 烽火重重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三十一章 商戰告捷第二十四章 大遼通使第十五章 調兵遣將第九十一章 河東路帥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四十六章 各出心機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四十八章 漏洞修復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十四章 山雨欲來第七十三章 會聚秦州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九十三章 楊家耳目第五十三章 鄆城宋江第三十章 宮內宮外第八十五章 高產糧食第八十八章 危險試驗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七十八章 兵阻通會第二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二十五章 王府風波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五十二章 上兵伐謀第四十六章 各出心機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六十七章 皇城血腥第九十九章 河北軍報第三十九章 大理寺卿第三十七章 西北大員第三十八章 賢王后人第七十九章 城牆之戰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十七章 樞密風雲第六十四章 相機而動第六十三章 驚天一擊第十六章 雷霆萬鈞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十九章 整軍待旦第八十一章 西北捷報第七十四章 進擊蘭州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二十二章 戰雲初起第十七章 樞密風雲第七十一章 宣武換將第四十章 都察兩院第七十七章 戰事初期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七十一章 宣武換將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十九章 整軍待旦第二十九章 種浩之計第五十六章 火器缺陷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五章 微服出遊第六章 將星紛現第九十五章 雁門點兵第十一章 四方勢力第一章 陸判說史第三十二章 內閣問案第三十七章 西北大員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四十二章 鄭氏賢妃第二十章 侍衛首領第六十章 韓氏遺孀第六十一章 姐妹重逢第一百零九章 三光政策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第四十四章 種帥心思第八十二章 德州回軍第七十五章 首戰鐵山第一百零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十八章 開張大吉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四十七章 定計西北第六十九章 危機四伏第三十六章 沈家有女第十八章 六部尚書第三十五章 互市框架第九十七章 駐軍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