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哪吒胎
俞掌櫃問道:“小娘子是術師?”
“不錯。”
蘇亦欣點頭:“可願算上一卦,二十兩當做卦金如何?”
“老朽聽聞,術師算命也講究緣分,既然你開了口,想必是我們之間的緣分,那便算上一卦又何妨!”
俞掌櫃親自去後院打來一盆水,淨手焚香,倒是頗爲重視。
一切準備妥當,蘇亦欣從錢袋子裡掏出三枚銅板握在手中,鄭重的將銅錢撒下去。
“頤卦,《易經》六十四卦中第二十七卦,“頤”指面頰,主卦是震卦,卦象是雷,客卦是艮卦,卦象是山,此卦爲異卦,下震上艮相疊,震爲雷艮爲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只要不觸及客方利益,主方就可以盡情發展,不過“頤”爲養也。”
俞掌櫃聽後,震驚的看着蘇亦欣,道:“不瞞大師,昨日老朽便想着年歲已高,再過月旬將這鋪面關了,只老朽做了賣了一輩子的首飾,心中不捨,遲遲下不了決心,今日佔得這卦,解了老朽心中困惑。”
臨走時,俞掌櫃的追了出來,竟送給蘇亦欣一塊血玉。
“掌櫃的,卦金已收,這東西你還是拿回去吧!”
蘇亦欣只略略掃一眼,便知是個極品血玉,這麼貴重蘇亦欣她無功不受祿。
“大師,是這樣的,我家最小的兒媳去年就診出喜脈,只是這一年過去了,卻遲遲未生產,甚是怪異,大師有時間可否去老朽家中看看?”
“可有請郎中診脈?”
“請了”俞掌櫃說着說着,面上就帶了憂色:“十里八鄉,稍有點名氣的郎中都請了,都說脈象正常。可正常的孩子,怎麼會一年也不出生。”
蘇亦欣眉頭微動。
都說十月懷胎,這一年都過去了,還未生產,懷的是哪吒不成!
蘇亦欣點頭:“好,只是我要先回家一趟,這樣吧,你將家中住處告訴我,二十八日我再去你家中。”
今天已經二十五了,明日要去莊子看看,現在農忙還未過去,將農事安排下來,到秋日還有一季的收成。
二十七日是吉日,她要給顧明博夫婦修墳。
錢鬆選在顧明博夫婦墳前做法,那日鬥法,必定對墳墓有毀滅性的破壞,既然接納了他們三個,又怎能不顧已逝的二老?
所以,最早也得二十八那日再去俞掌櫃家中。
俞掌櫃點頭,依舊將血玉塞到蘇亦欣手中,蘇亦欣笑道:“掌櫃的不怕我拿着血玉跑了?”
這塊血玉,之前那四塊加起來也沒這個值錢。
“大師說笑,你收了血玉,一定比老朽還放在心上。”
俞掌櫃是個懂的,術師最怕因果。
收了東西,自然要辦事情,你忘記了,老天爺也會幫你記得,跑不掉的。
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蘇亦欣心情倍好,不再耽擱,往城門和顧卿爵他們匯合。
一行人回到王家村,引起不小的轟動。
嶄新的牛車拉了滿滿一車東西,最上面的那幾匹布真是漂亮。馬車看着寬敞,比前兩日停在顧家的那輛馬車還要氣派,身後還跟着兩個外鄉人。
鄉親們還在田間插秧,紛紛停了手上的動作,伸長脖子看着路邊漸行漸遠的馬車,想要瞧個究竟,又因滿手滿腳的泥漿,只能幹看着。
等轉了彎,完全看不見了,才收回眼神,打禾插秧間還不忘討論起顧家來。
“顧家怎麼突然就這麼有錢,買了那麼多東西,恐怕要幾十兩銀子吧?”
說話的是村正家的小兒媳,就是王家村的人,叫王棉花,語氣酸溜溜的,她長這麼大,還從未坐過馬車。
王三柱道:“不止呢,光馬車跟牛車加起來,都得三十四兩銀子,還有牛車上那麼多東西,怎麼着也得上百兩銀子。”
“要這麼多錢???”
王棉花驚訝的想捂嘴,不過手上都是泥巴,只得作罷。
“阿翁說,顧家的小娘子很有本事,前段時間有德家的媳婦去世,還是她幫着衙門抓到兇手,估計是這趟出去,賺了錢也說不定。”
王三柱好幾次聽阿翁誇獎顧家媳婦,應該是個有本事的。
王棉花插秧的動作停了下來,看了看旁邊的妯娌,壓低聲音對自家男人說道:“可我聽說,顧家那小媳婦什麼都不會,那本事是在落水後纔有的,你說她會不會……”王棉花幾乎是在王三柱耳朵旁說話:“被不乾淨的東西附身了?”
“別亂說話。”
王三柱驚道:“哪有那麼多不乾淨的,在說她落水第二日,明道大師就登門了,要真有不乾淨的東西,還能看不出來?”
其實,不止是王棉花有這樣的疑惑,村子裡不少人都或多或少的這樣想過。
一來,蘇亦欣的確是在落水後,才突然變得厲害;二來嘛,自然是有心之人故意散播謠言,至於是誰,太好猜了。
無外乎就是錢鬆和王丫丫兩人。
這兩個和蘇亦欣在村正門口“大戰”一個回合,有恩怨。
是以他們兩個的話,村民也不是特別相信,還有就是剛纔王三柱說的,不少人看到顧家來了個和尚,有去弘福寺上過香的,都認出來,那是明道大師。
明道大師是誰?
是得道高僧!!!
什麼妖魔鬼怪在他面前都無所遁形。
所以大家也只嘴脹,無聊的時候說說,並不真覺得蘇亦欣身上有什麼不乾淨的。
馬車拐了彎,再走十來米就上坡了。
看熱鬧的孩子都圍了上來。
顧卿錫揚眉吐氣,昂着脖子,對圍在馬車旁的孩子得意洋洋道:“這馬車漂亮吧,是我阿嫂買的。”
“我妹妹頭上的頭花漂亮吧,也是我阿嫂買的。”
顧卿錫伸出舌頭舔了一口糖人,接着道:“你們看這糖甜吧,還是我阿嫂買的。”
孩子們:“……”
馬車是很漂亮,頭花也好看,但糖他們都沒吃着,不知道甜不甜啊!
顧卿爵看着顧卿錫,讓他收斂點,再從油紙袋中,拿出一把飴糖,分給圍在馬車旁的孩子,孩子們分到糖,高高興興的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