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索氏到,爲子取名字

寒冬臘月,飛雪連天,延安府通往汴京的官道之上,人煙稀少,一隊三百人的精銳邊軍騎兵,身着鐵甲,手持長矛、大刀、弓弩,小心的護衛着一輛馬車,南來北往而去。

“大人!馬車裡那個長得金碧眼的醜娘們是什麼人啊!居然讓我們這些大宋最精銳的折家軍護送她去汴京!”隊伍前面,一位人高馬大的青壯士卒,策馬對身邊一位偏將打扮的中年人嘻笑問道。

“別亂說話,馬車裡面那位,可是西夏元昊的妃子,聽說是什麼歐洲一個小國的亡國公主,身份尊貴着呢!不過說實話,這位公主長的還真是醜啊!”偏將轉頭看看馬車,對身邊士卒戲謔笑着說道。

偏將這番話如果讓馬車中的索菲婭聽到,非氣的瘋不可,要知道索菲婭可是歐洲有名的美女,但是到了亞洲之後,卻被當成妖怪一樣看待,不同民族對美的理解,有天壤之別啊!

“朝廷怎麼會收留這麼一個女人,要知道這個女人會給大宋帶來兵災的,西夏元昊可是睚眥必報的傢伙,前年因爲一個蘇奴兒就出兵慶州,如今朝廷收留了這個女人,元昊還不和大宋玩命啊!”青壯士卒抱怨着對偏將說道。

“不要亂說,朝廷的事情豈是我等可以猜測的,不過西夏元昊嗎!恐怕這時就是抓了他所有的老婆,他也不敢對大宋用兵。別忘了他剛剛西征大敗,損失了十幾萬兵馬,現在西夏元氣大傷,這個時候那裡敢和大宋動手呢!”偏將冷笑着對身邊人解釋說道。

“說得也是,既然如此,朝廷爲什麼要我們這麼多人護送這個女人去京兆府驛站呢?”青壯士卒撓撓頭。十分不解地問道。

“聽說西夏元昊十分不甘心,但又不敢直接和大宋交惡,所以派出一個殺手小隊伍追殺馬車裡那個女人,而我們的職責就是將那個女人護送到京兆府,交給正在換防的新軍編練副使韓綺韓大人。”偏將正色對青年壯漢說道。

“新軍編練使韓綺大人!”青壯士卒聽到這個名字,眼睛一亮,驅馬靠近中年偏將,急切的低聲問道:“爹!聽說新軍糧餉是其他軍隊的五倍,新軍士卒裝備的都是大宋最新地武器,待遇更是令人羨慕。爹你跟韓大人有沒有交情,能不能將我安排到新軍去。”

着兒子渴望的眼神,中年偏將感嘆一聲說道:“不可能了,新軍的高待遇整個大宋都知道,無數將領士卒民壯削尖了腦袋想進新軍。但是都被趙磊趙大人給拒絕了,當初韓大人也曾經邀請爲父去新軍擔任步兵統領之職,但是爲父思索新軍步兵統領只是從七品的官職,而爲父是正七品的武官,到新軍豈不是降了一級。所以就推脫了,現在縱使後悔也來不及了。”

“將軍!這也太不公平了,我們邊三路的士卒玩命打拼。俸祿反而比新軍那些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傢伙低那麼多,難道其他軍隊就沒有意見嗎!”偏將身邊的一位親兵,一臉不平的抱怨說道。

“公平!對於你們這些老兵油子來說,本將軍認爲很公平,要知道新軍那些士卒每天都要訓練五個時辰,而你們這些老兵,現在基本上都已經不訓練了,就是我們招募的新兵,也很少訓練那麼長地時間。新軍那些士卒拿的高俸祿都是用汗水換來的,新軍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是一旦出現在戰場,肯定是最危險的地方,本將軍到時認爲很公平!”偏將冷哼一聲說完,制止其他人繼續問下去,帶着身邊的三百士卒,警戒地走在官道之上。

三百邊軍護衛着西夏逃跑而來的元昊妃子索菲婭,一路謹慎來到京兆府外的驛站,將索菲婭交給換防而來的韓綺之後,馬上返回邊疆。

而將修復河渠任務交給楊遵的韓綺,率領麾下五千兵馬,帶着一路上膽顫心驚地索菲婭,快馬加鞭返回汴京。

……

就在韓綺帶着歐洲公主、元昊妃子索菲婭前來汴京的時候,趙磊正在趙府之中頭疼一件天大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趙磊孩子地取名問題。

王素、歐陽修、蘇洵,趙磊的三位博學好友全部齊聚趙府書房,商量着趙磊孩子的取名問題,而田嵐、白馨蘭還有小翠,抱着四個哇哇哭叫的可愛嬰兒,溫柔的坐在一邊照顧她們的兒子。

田嵐的手邊抱着一子一女,其中一個就是升國生的女兒,但對外卻是宣稱田嵐產下一對龍鳳胎,畢竟升國和趙磊的事情屬於趙府絕密,根本不敢流傳出去,所以升國地女兒,只能交給田嵐撫養,等有機會再找個理由交給升國。

大宋幫助子嗣取名是個十分嚴肅的問題,在大宋所有人心中,姓名是影響命運、趨吉避凶的手段,更加傳承了人的情、意、志,蘊涵了人的精、氣、神,傳達着天地之玄機,所以宋人對姓名十分看重,字輩之說也是從宋開始流傳,如果大宋宗室,趙元儼的兄弟們,全部是元字輩的姓名,只有真宗不同,到了官家趙禎,宗室兄弟全部是允字輩的,也只有官家不同,而汴京低調的名門呂家五子,全部以公爲名,顯示他們的輩分。

正是因爲取名如此重要,而趙磊對這方面毫無研究,所以才請來王素、歐陽修還有蘇洵三人,藉助他們的經驗和智慧,幫兒女取個好名字。

“爲子取名本是長輩之責,但三十兄孤獨無親,我們這些兄長就當仁不讓了。”王素聽到趙磊的請求,笑呵呵的對歐陽修還有蘇洵說道。

“不錯!取名之事關係百年運數,當慎之又慎啊!”蘇洵也點頭同意趙磊這麼慎重的做法說道。

“這名字還有什麼好想的啊!三石的長輩已經爲他們想好了,看看三石的名字,名磊字三石,六個石字,石字屬土,看來三石的長輩在以土助三石的運數啊!既然三石名字屬土,很明顯趙家長輩以五行成名,五行輪迴,土之後是金,這幾個孩子就以金爲字不就行了。”歐陽修沉吟一會,馬上拿趙磊的名字做起名堂,對趙磊、王素還有蘇洵朗聲說道。

“不妥!金之一字,充滿銅臭之味,有識之家都不願用它爲名,不若改爲金字旁,取單名爲好!”蘇洵馬上擺手反對歐陽修的話說道。

“金字旁的名字可供選擇的不多啊!”王素沉吟一會,搖頭說道。

“哈哈!仲儀兄說笑了,金字旁的字雖然不多,數百字總有,這麼多字足夠三石兄選擇,難道仲儀兄還怕三石的孩子過數百之數嗎!”聽到王素的話,歐陽修哈哈大笑說道。

“說得也是!對了,三石兄,你這三子一女同時出生,誰爲大,誰爲小啊!”王素笑着對歐陽修說完,轉頭對趙磊認真問道。

王素這個問題如果放在唐朝,肯定讓趙磊頭大如鬥,因爲唐朝實行的是長子繼承法,家族的基業都是由長子繼承,因此纔有李建成爲太子,李世民造反的事情生,而宋朝是指定繼承法,也就是說上一位掌控者會指定一位繼承者,這位繼承者不需要是長子就可以繼承家族的產業,北宋皇帝沒有一個是長子繼承的家業,所以趙磊根本無需爲此煩惱。

“小翠!”趙磊招過正在抱着兒子的小翠,將襁褓中的嬰兒接過來,對王素、歐陽修和蘇洵說道:“這位就是長子,第一個出生的孩子!”

王素、歐陽修和蘇洵三人,這時都探頭朝趙磊懷抱中的嬰兒看去,而趙磊這個最早出生的長子,居然一點都不怕生人,看着靠過來的三個腦袋,笑嘻嘻的揮舞嫩白的小手,居然想去抓王素的長鬚。

“好一個趙家長子,不怕生人,膽氣十足,我看此子不如取名爲鋒!”王素看着揪住他鬍子的可愛嬰兒,讚歎一聲,對趙磊還有歐陽修和蘇洵說道。

“趙鋒!名字不錯!兒子,從今天開始,你就叫趙鋒了。”趙磊聽到趙鋒這個名字,感覺很不錯,馬上哄着懷抱中的嬰兒說道。

嬰兒聽到趙磊叫的名字,開心的咯咯笑了起來,讓趙磊等人更加認爲趙鋒這個名字最是貼切嬰兒的性格。

接着趙磊將白馨蘭生的次子抱到三人面前,誰知這個嬰兒看到王素三人,哭得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歐陽修馬上給這個孩子取名趙鍾,寓意名聲響亮。

而田嵐和趙磊的兒子,長得乖巧可愛,被蘇洵取名爲趙鈺,有趙家珍寶的意思,而名義上田嵐的女兒,實際上升國的親生女兒,被王素取名爲錦,寓意長大後貌美如花。

爲子女取了貼切的名字之後,趙磊留下王素、歐陽修、蘇洵三人,準備開懷暢飲一番,就在這時,一位宮中內侍來到趙府宣旨趙磊進宮見駕,原來卻是索菲婭已然來到汴京。

第七卷結束了,大漠求編輯換封面了,是不是很酷,比以前那個精彩多了,下一卷將牽涉到激烈的海戰,看趙磊如何征戰南海,一切精彩,僅在第八卷南海風雲!)

第23章 倒黴的王德用第15章 結婚第13章 爭廣告,拍賣廣告位第20章 水泥出風雲再起第10章 離間第18章 納妾日,龐籍鬥範諷第16章 議武舉巧遇兩怨婦第8章 科舉到,趙磊成考官第13章 功成名就第3章 慶州第2章 韓綺返,夏州成廢墟第8章 不會騎馬的騎兵第5章 第一個改革內容第5章 明黜陟審覈官員第15章 吐心思,尋謀黑金財第5章 白豹捷,西夏也出手第10章 疫苗試驗第16章 全國修路第3章 店鋪開張第18章 儂智高的自立第15章 治奸商王倫造反第11章 賢內助借力組賊軍第5章 三邊之變第16章 皇后之爭第16章 治療趙昕第9章 楊府文廣第24章 痘苗銷售第3章 斥巨資,大宋建海軍第12章 王曾死,朝廷大動盪第1章 田嵐到,趙府團圓日第4章 上書條呈請十事第6章 訓練準備第3章 天牢行醫第12章 御使臺,考覈貶官員第16章 塵埃定,被貶杭州府第2章 遭紅眼,趙磊展雄威第12章 私煤事牽涉皇后第27章 再抗旨,長公主南下第23章 酒樓花開第14章 滅頂事,公主懷孕了第6章 範韓鬥,趙磊定計策第8章 盛會第21章 德明之死第16章 暫和平,施招拖後腿第20章 呂夷簡的報復第4章 上書條呈請十事第2章 范仲淹立功返京第6章 威名盛,逼降安化蠻第12章 銀銅荒,賞賜成難題第4章 先出招,夜襲白豹城第23章 河套馬賊風暴第9章 落井下石第7章 新政始陳州遭難第28章 栽贓嫁禍第13章 言鑄錢,趙磊欲抑佛第13章 爭廣告,拍賣廣告位第5章 僚人亂,蘇洵成幕僚第16章 抄家是肥活第10章 夏遼鬥趙磊提議第16章 暫和平,施招拖後腿第18章 居杭州,輕閒逍遙日第13章 功成名就第1章 元昊退,宋夏再對持第15章 風雲起,兵發麻逸國第20章 大決戰,科技對野蠻(中)第13章 蕃寇邊,龐籍知延安第21章 德明之死第23章 拖延第26章 樹大招風第8章 救人第20章 識中書光化軍變第1章 交接事,趙磊離呂宋第8章 科舉至,趙磊上奏摺第3章 慶州第5章 伸援手,平亂安化蠻第22章 終議和改年慶曆第14章 潘樓詩會(下)第3章 遼國動,大軍集大同第23章 酒樓花開第10章 適得其反第14章 潘樓詩會(下)第2章 中書第4章 蘇洵到,敵手暗出招第21章 設伏兵,伏擊麻逸軍第12章 王曾死,朝廷大動盪第20章 定計策,前往馬尼拉第24章 被貶慶州、離別第5章 見公主,論編練新軍第19章 後宮之變第13章 納敗將,海軍增實力第10章 夏遼鬥趙磊提議第24章 麻逸降,開疆擴土功第8章 科舉至,趙磊上奏摺第13章 君臣交心(下)第6章 議新政政績爲盾第20章 平叛第17章 戰火起,火炮展雄威第19章 聖旨第26章 恥辱的戰果,返京前的復仇第17章 天職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