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定羌族,范仲淹被貶

高震主!這四個字彷彿一座大山,讓趙磊心中沉重許

宋一朝江山是宋太祖趙匡胤竊來的,自身不正的情況下,大宋歷代天子對手握兵權的將領格外防備。

王德用,多謀善用兵,累功進樞密副使,卻因爲貌似太祖而被貶,幾年後才從新啓用,然而王德用真的貌似太祖嗎!既然貌似,爲何還能重起呢!趙禎不怕王德用造反嗎!

狄青,多謀善戰,累功樞密使,然而任職四年卻被一百多位御使彈劾,就連歐陽修、龐籍、文彥博等推薦、欣賞他的人都開始彈劾他,最後鬱鬱而終。

想起身邊兩人的事蹟,趙磊心中開始明白,以武進位絕對是一條死路,宋朝對手握兵權武將的猜忌,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呂宋之戰、宋夏之戰,趙磊已經兩次領兵獲功,這麼下去,恐怕早晚得到狄青之流的下場,所以蘇洵才提醒他功高震主,最好低調一點避避風頭。

苦思幾日的趙磊終於想明白了,大宋的軍權是碰不得的,如今西夏大敗,國力減退,而遼國和大宋關係良好,生戰爭的機率很小,以後就是有兵災,規模也不會很大,等到手雷、地雷和火箭車三種武器大規模裝備大宋軍隊之後,大宋軍隊戰鬥力會大大加強,外加狄青、楊文廣等一大批將領成長起來,趙磊決心以後遠離軍隊,徹底和軍權劃清界限。

想到就做的趙磊,將軍中事物託付給區希範以及禁軍大將夏隨之後,搬到了延安府衙,接替停職的范仲淹,全力處理延安府目前的大旱災情。

延安府府衙之中。奔波的衙役到處都是,六部文吏往來不絕,繁忙地讓人眼花繚亂。

府衙書房之中,趙磊伏案急書在手下的各種公他的左右蘇洵和龐柏正處理着堆積比人還高的公文,挑選出最重要的讓趙磊過目,至於其他的事情,就留給下面的官員去做了。

范仲淹終於解放了,可老子被套牢了,四天而已。公文就堆積如山了,不知道範仲淹以前是怎麼過來的,居然沒有累死。趙磊看着一封撥款公文,在公文最後寫了一個“準”字,然後加蓋公章、私章之後,伸伸懶腰,心中鬱悶的想到。

“官人!不好了,南城外兩個村子因爲取水的問題又打起來了。”親自爲趙磊泡茶地蕭若若,端着剛剛泡好的茶水,急匆匆走進來對趙磊焦急說道。

“媽的!怎麼又打起來了。這次又是誰挑的頭,馬上去軍營讓區希範派兵去鎮壓。記住不能殺人。”趙磊聽到蕭若若的話,再忍不住心中火氣,破口大罵之後對龐柏說道。

“是牛村和劉村,兩村的中間有一條地下水脈,範大人就派人在那裡打了四口井,每村兩口本來夠用,但是有一口井斷水了,兩村爲了爭奪井水,便打了起來,幸好沒有出人命。”蕭若若慶幸的對趙磊說道。

知道了爭鬥的緣由之後。趙磊再次轉頭對蘇洵說道:“明允兄!你去找一下打井隊,讓他們去牛村和劉村中間打一口水井,免得那些人再打起來。”

“大人!打井隊的人現在都出去打井去了,延安府缺水嚴重。東北遠離洛水的村鎮必須依靠井水生活,打井地任務已經排到四天以後,一時之間恐怕找不到人手。”蘇洵提醒趙磊說道。

打井可是技術活。不是挖坑那麼簡單,需要找水脈,固定井身,前者需要經驗,後者需要技術,一般人能挖坑,卻不會打井,所以趙磊只能無奈的苦笑兩聲,沉吟一會說道:“讓夏隨調集五百將士,跟隨打井隊學習打井,爭取多打幾口井備用。”

蘇洵領命而去,趙磊喝一口茶,繼續處理公文。

現在地延安府一片混亂,和去年西夏入侵延安府時情況差不多,去年因爲兵禍,延安府以北的村鎮百姓都撤退到了延安,使得延安府人口暴漲到百萬之多,如今因爲大旱,本來返回原籍春耕的百姓再次拋棄土地聚集延安,使得延安人口再次暴漲,隨即而來的就是治安敗壞、城市動盪,而趙磊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了。

“大人!我們回來!”隨着範全那充滿異味的漢語響起,兩兄弟一臉喜色的走進書房之中。

“你們回來了,事情辦的怎麼樣?”趙磊看到範全和趙明兩人到來,同樣欣喜的問道。

“幸不辱命!”趙明笑呵呵的說完,拿起旁邊蘇洵地茶杯,也不管有人用過,端起來一飲而盡,看來這段時間

影響到北去的兩人。

“真的成功了。”趙磊更加欣喜的說道。

月前範全和趙明抱怨兵權不在之後,在禁軍和延安軍中受到排擠,不想在軍中呆下去,而趙磊卻沒有直屬軍隊安排他們,就幫他們支了一個招,讓他們兄弟學習歸順大宋地三位酋長,去西夏拉攏一批西夏羌人歸順大宋,到時候劃一片土地給那些羌人,他們兄弟可以名正言順的以宋官職管理羌人軍隊。

範全和趙明在宋夏之戰中名聲大振,也算邊軍中的猛將,在羌人中威望甚高,趙磊地提議讓他們心動不已,最後北走西夏,去拉攏西夏羌人,如今成功歸來。

“去年西夏攻我大宋,元昊以羌軍爲前鋒,卻慘敗而歸,羌軍損失慘重,羌人部落領都深感不滿,後來元昊冬季偷襲回鶡時候,強迫羌軍出征,勝利後卻放棄戰利品和回鶡結盟,西夏羌人部落球場怒不可遏,等到大人在豐州再敗西夏的時候,西夏六百羌人部落已經不聽從元昊的命令了,這次我們兄弟前往那些部落,三言兩語就讓那些部落棄暗投明,紛紛要求歸順我大宋,他們的歸順書我都帶來了。”趙明一臉喜悅的說完,從懷中拿出厚厚的一份文書遞給趙磊說道。

趙磊接過趙明手中的歸順書,仔細的翻看一遍,通篇都是歌功頌德的文章,看來寫這份歸順的羌人漢學功底不錯,而羌人的要求只有幾點,第一是要求保持一定的獨立,大宋可以派軍駐紮,但統帥要求是趙明和範全,還可以派官管理收稅,但要求全面通商;第二是希望能夠得到朝廷的封賞,就好像前面歸順大宋的三族一樣的待遇;第三是希望得到大宋軍事和政治上的支持,用來對抗西夏元昊可能的報復。

“我會將這份歸順書轉交朝廷的,如果他們願意將羌人居住的山區改爲州,並對朝廷上表稱臣,同意朝廷派遣知州、防禦使和轉運使,朝廷一定會同意他們的條件。”趙磊沉吟一會對範全和趙明說道。

“他們一定會答應的,元昊兩次敗給我大宋,威望大減,西夏國內因爲戰爭而民生凋敝,那些羌人的生活因爲大宋關閉帷場越來越艱難,歸順大宋他們是求之不得。”範全不假思索的回答趙磊說道。

“好!你們做的不錯,如果羌人歸順,大宋就增加了一個州,多了一個抵抗西夏的前線,到時我會上奏官家,讓你們去使,統領

“多謝大人的關照,我們兄弟一定會好好幹的。”趙明裂開大嘴開心笑着說道。

………

羌人歸順書經過趙磊和蘇洵、區希範以及龐柏斟酌過以後,覺得沒有問題就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汴京,汴京朝廷的反映也很快,幾天之後就送來了朝廷的公文,朝廷基本上同意了羌人的歸順條件,但卻提出了幾點要求,第一是要求六百羌人部落每個部落出兩位貴族後裔去汴京進學,也就是變相的人質;第二是要求羌人建立+近西夏的幾個地勢險要的城寨交割給大宋軍隊抵抗西夏;第三是設定羌漢約定,雙方不許起私兵報復、不許無故爭鬥,要聽從地方官府的裁決,除此之外大宋朝廷要求羌人部落區域內,絕對不許西夏軍隊通過,如果西夏軍隊沒有受到任何阻擊的通過,視同羌人背約,將斬殺人質。

而這些約定羌人全部遵守,從此之後羌人做爲大宋北方的又一屏障,爲大宋戍邊數百年。

與此同時,趙磊爲範全和趙明上奏的要求也得到批准,兩人做爲州左右防禦使,統羌兵數萬開始了和西夏數十年的兵鋒之戰。

………

解決了羌族問題之後,趙磊再次安心處理延安府大旱之事,隨着旱情的嚴重,延安府境內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靠河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而遠岸的村鎮人煙稀少,各地靠井的臨時村落也越來越多,井水的慢慢減少也讓趙磊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而這時,范仲淹的處理結果終於下達了,因爲張士遜、晏殊等人的庇護,范仲淹最後罷知延安,改知慶州,也就是說從省會城市市長變成地級市市長,官職只不過降了一品,而慶州同樣屬於大旱的永興軍路,改知慶州的范仲淹同樣鞠躬盡瘁,和趙磊一樣爲了抗旱而到處奔波着。

第10章 返趙府,盤點新軍事第3章 金明寨,元昊也定計第6章 威名盛,逼降安化蠻第21章 德明之死第1章 路上第8章 藥鋪開張第15章 太醫局中第22章 戰火起,唃廝囉攻夏第24章 病故第7章 開封少尹第18章 月夜劫獄第25章 草莽英雄第4章 士氣低落的慶州軍第7章 週歲蘇軾第17章 唃廝囉使者第27章 索氏到,爲子取名字第3章 黯然出場第18章 戰前第3章 元儼逝朝廷震動第6章 審政績,功勳足封侯第2章 返廣州,夜謀論危機第2章 御賜三絕第7章 週歲蘇軾第25章 西夏的伏擊,龍馬嶺之戰第23章 朝堂上,鉗制呂夷簡第23章 河套馬賊風暴第17章 祭祀天貢院監考第10章 陰雨天,小論朝廷事第14章 等機會,海軍欲發威第17章 爲保密,升國去趙府第26章 守本分,裝病抗聖旨第5章 天倫樂,范仲淹返京第15章 治奸商王倫造反第13章 潘樓詩會(中)第19章 謀新政恐怖秘衛第3章 黯然出場第8章 西夏事,元昊欲稱帝第2章 議戰事,趙磊定計策第8章 《明道諫官家》第24章 被貶慶州、離別第4章 訂情若若論金丹第15章 宋襲夏,元昊施詭計第10章 陰雨天,小論朝廷事第20章 森嚴搜查第25章 起殺心,大宋受威脅第6章 蘇洵第20章 大宋計,聯三國攻夏第23章 倒黴的王德用第2章 遭紅眼,趙磊展雄威第14章 三管齊下第9章 進宮見駕第2章 遭紅眼,趙磊展雄威第18章 蒙蔭考希文設套第1章 田嵐到,趙府團圓日第14章 婚前第2章 獲罪入獄第6章 訓練準備第14章 呂府之議第11章 風雲起,三佛齊大敗第18章 交鋒中,力壓麻逸軍第1章 摺扇生意(下)第9章 落井下石第5章 第一個改革內容第25章 杜衍栽贓范仲淹倒黴第1章 摺扇生意(下)第6章 離別前,西夏攻三州第12章 成名第28章 公主到,趙磊始北上第26章 教科普,大喜爲人父第20章 尋礦山,官家賜藩狗第8章 科舉到,趙磊成考官第1章 元昊退,宋夏再對持第9章 返汴京,驚聞壞消息第13章 呂府中秘議新政第6章 遇陰謀,郭皇后中毒第3章 店鋪開張第6章 夏使到,李若谷出招第14章 物價漲,趙磊治奸商第7章 瘋狂的蔬菜第12章 成名第20章 大決戰,科技對野蠻(下)第13章 君臣交心(上)第20章 大決戰,科技對野蠻(下)第14章 盟潘家,一舉奪鐵案第12章 御使臺,考覈貶官員第23章 連戰敗,盟友大撤退第3章 慶州第26章 教科普,大喜爲人父第8章 伏對伏,激戰好水川(下)第7章 鹽茶問題第10章 凱旋歸,夜宿起居殿第13章 功成名就第18章 病重第17章 真梟雄,元昊襲二國第2章 范仲淹立功返京第4章 夏遼聯,狄青赴真定第9章 楊府文廣第7章 鹽茶問題第3章 辦報紙,安頓落榜人第12章 御使臺,考覈貶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