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商賈之辯(一)

bookmark

大殿之上,桂王讓人搬了椅子來,他和九江王並肩坐着,對面則是坐的安國公。

下首裡,從高到低,站了近百位的朝臣。

都察院的御史們,昨晚熬夜奮戰,今早的奏摺如同雪花,飄入內閣送到御書房。

趙煜還沒來得及看,他看了一眼杜九言,開口道:“今日早朝只議兩件事,其他的事明日再議!”

“第一,太祖駕崩前,留下遺言,若後世子孫修改了周律,則將周律恢復如初。留言信箋朕已經閱過,確實爲太祖筆記。”

“第二,杜九言,也就是桂王妃秦九煙,在昨日大理寺公堂,提起加一條關於尊重女子,允許女子進學堂讀書做工的律法。”

趙煜看向杜九言,“關於第一件恢復周律,杜九言你先從訟師角度來和諸位說一說必要性。”

“是!”杜九言清了清喉嚨,忽然,一邊裡柳御史上前一步,道:“聖上,她犯了欺君之罪,冒名頂替,以女子身份做訟師的罪名,微臣認爲不能免責。”

都察院養御史十二人,柳御史不是唯一,他第一個說話,是因爲他走的快。

“是!”張御史道:“她的罪不能免。”

這種事,就是御史表現的最佳時機,他們不出頭,何人能出頭。

“此事,昨日在大理寺已經議論過,她有太祖留下來的扇子,扇子就是她的免死牌。”趙煜道:“關於她的罪,朕不會再追究,這是對太祖的尊重。”

柳御史要說話,杜九言已經大聲道:“學生,多謝聖上!”

“什麼學生,你不能稱之位先生。”柳御史道。

杜九言掃過他一眼,不想現在和他鬥嘴,而耽誤了正事。她和所有人叉了叉手,道:“各位,太祖定周律,距今已近兩百年。周律初稿共四十卷三十門,共一千一百二十三條律,到今天還在依律施行的,還有一千一百二十條。”

“刪減修改了三條,但這三條律卻包含了十二個小項。”

“這十二個小項,其中七條是對於商賈以及買賣行當的扶持,剩餘四項則皆是關於女子權益。”

“現在,將這三條律恢復如初,對於周律不做改動。”杜九言道:“太祖定的周律,是非常周全和人性的,我們作爲後人,雖不能去完善補充,但也決不能去私自改動。”

“是以,我提議將周律恢復!”杜九言道。

趙煜微微頷首,看向衆人,“各位愛卿如何看,各抒己見,但切記爭吵謾罵!”

在朝堂吵架那是常有的事,莫說吵,打起來都是有過的。

“聖上,恢復周律本沒有問題,但也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以往,是在什麼情況之下,廢除和修改的這幾項條例。”柳御史上前一步,從懷裡拿出昨晚和幾個同僚徹夜準備好的文案,讀道:“其中《周律,課稅》中,修改有一條關於船舶匿稅的修改,原稿大意,若查處船舶匿稅,依匿稅錢財數額,罰沒兩倍之財物。”

“但這一條,在化成年間由內閣付大人提出修改,修改爲,若查處船舶匿稅者,依匿稅錢財數額,罰沒十倍之財物,並將犯首處以杖八十,徒半年的處罰。”

“當年付大人爲何提議修改這一條律,又爲何得到了所有官員的認同。據記載,是因爲前一年北方鬧饑荒,顆粒無收,許多南方商人走運河,將米糧運至北方買賣。”

“但因朝廷控制了米糧價格,又加大了黑市查處的力度,這些商賈們,就另想了一個歪門邪道。”

“他們將船艙地部用隔板隔開,上下分開兩倉。路遇市舶司查稅收稅時,就只交上一層的稅收,而逃漏下一層。”

“這樣的事傳開後,許多行當紛紛效仿。以至這一年國庫只餘八十六萬兩,是開朝最少的一年。”

“所以,付大人才提議修改了這一條律。”柳大人看向杜九言,“桂王妃,這一項條例,改的極佳,至此以後再不敢有商賈做此行徑。”

“太祖開朝,能力卓著,律法也是千年來最完善人性的,但,我們也要變通,只有變通才是天下發展之根本。”

柳御史說完,看向杜九言,挑釁之意很明顯。

他話落,大家紛紛點頭,內閣王大人頷首道:“這話確實在理,只有變通才能進步,而不能一味保全老祖宗的東西。換言之,太祖棄前朝舊律,重新撰修周律,也是變通的體現。”

“王大人說的有道理,確實是這樣的。”

“每一條律法的修改,都有修改當下的原因和初衷,現在一味說要恢復原來的律法,這豈不是後退兩百年。”

任延輝看向魯閣老,低聲道:“以往,魯閣老和安國公的關係並不算親近,後幾年反而越發相處和睦。現在看來,是因爲二位商議出所謂杜九言之法?”

“讓你們的孫女女扮男裝,當訟師。不知二位是打算做什麼?修改典法便是動搖國之根本,二位野心昭昭啊。”

魯章之指了指外面的泛着白的晨曦,“如此時辰,想必在任閣老的眼中,還是黑夜吧?”

“可在我眼中,卻已是白晝。”

“你用什麼眼睛看事物,事物就會以什麼樣的形態浮現。要想他人正,必先自正!”

魯閣老話落,不由朝杜九言看去。

他倒想杜九言是他們所設計,如此,他也能得意一番,培養出這樣出色的外孫女。可惜不是,這個外孫女,和他並不親近,甚至於,他對她爲何突然有這樣的改變,全然不知。

他很內疚。

“重典治國!”杜九言看向王大人,視線又落在柳御史的面上,“柳大人剛纔說的,看似很有道理,可惜,若我當日在朝堂上,我必要勸阻修改此律例。”

“勸阻?若不修改,國庫無銀,由你來填補?”

杜九言笑了,負手走了兩步,裙襬浮動她笑顏如花,“庫銀是罰來的嗎?”

“非也!”她道:“商賈要囤貨,不遠百里水路月餘到京城,這一路的成本,當時的付大人可曾計算過?”

“一旦米六百文,水路運費,他運到北方卻遇到了朝廷規定米價,一旦米六百零十文。”杜九言道:“一船多少米,交多少的稅,折算後的成本,若按朝廷規定市價買賣,他就是虧。”

“商賈重利而已!國家災難在前,他們還談利益,實在是不齒!”柳御史道。

“您不重利,不如將您的錢拿出來救濟城外窮苦百姓呢?”杜九言譏諷道。

“我不是商賈,所掙俸祿不過他們九牛一毛,養活一家人都難,談何來救窮苦百姓。”柳大人道:“國難當前,自是竭盡全力,各自發揮所長。”

杜九言道:“柳大人的所長,就是站在這裡紙上談兵吧?”

“你,”柳御史怒道:“聖上說了,議論事莫要攻擊他人,你若如此,就不要再談了。”

杜九言拱手,“抱歉抱歉,昨天在大理寺和任閣老吵溜嘴了,現在被他影響的,一開口我就不想說道理,而是直接開罵。”

“杜九言!”任延輝大怒。

“喊我媳婦幹什麼?”桂王揚眉看他。

任延輝磨牙,拂袖轉過頭去。

杜九言笑了起來,一方方拱手,道:“言歸正傳!”她一頓道:“商賈重利,這是應該的。這就是讀書人重名一樣,大家各有所求,不傷人奪利就在情法之中。他們一船人,上至商賈家中父母幼子,下至船員夥計一家數口,你讓他們不遠百里,只爲災區送溫暖,這就是強人所難。”

“送或者不送,這是他們的權力,他們可以量力而行,但也只做買賣。”杜九言道:“但,即便他們不救災,就能否認,他們做的事只爲錢財嗎?換言之,如果沒有他們將米糧百里運送而來,在北方的百姓,即便懷揣銀兩,也只能出城吃樹皮!”

杜九言說着微微一頓,“另,柳大人只說了重罰偷稅,卻沒有去提起化成十四年因爲饑荒死的人數。光北方四府死了整整一萬六千人!”

“許多不缺錢的大府裡,居然也有餓死的人。”

“這是爲何?”杜九言道:“這就是重典之後的弊端。稅或許沒有人漏,但在強硬的重典之下,是沒有商人再受苦受難,運送米糧!”

“所以,這就是祖師爺在修撰這條律法時的目的,罰,肯定要罰,但不能罰的人傾家蕩產。狗急必然咬人,漏稅和人命相比,孰輕孰重?”杜九言道:“張弛有度,這就是祖師爺的目的。”

“逼的別人無路可走,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有路走。”杜九言道。

柳御史要說話,杜九言道:“這是扶持商賈的律例,至於商貿的發達對於當世進步的推動和影響,我記得兩百前,祖師爺曾說過,有心人還專門記錄成冊,各位可以去翻一翻,我就不班門弄斧。”

“所以,這條律無論是在當時饑荒年,還是如今的太平年,都不能改!”杜九言道。

王大人道:“你可知道,如果不重罰,會有多少的弊端?”

第323章 一羣男人(二)第235章 討個說法(三)第17章 過目不忘(母親節加更)第469章 順藤摸瓜(一)第732章 久違邵陽(三)第128章 三點辯證(一)第599章 夫妻情分(三)第533章 留下來的(二)第38章 殺妻賣妻第453章 明着關心(一)第1章 誰是你娘第114章 投機倒把(二)第680章 普通老孃(一)第646章 夜遇意外(三)第678章 有罪有罪(一)第123章 桂香求助(二)第102章 很受歡迎(二)第378章 六更第29章 收錢辦事第142章 善惡不明(三)第678章 有罪有罪(一)第94章 大人息怒(四)第127章 旁聽的人 (三)第621章 雷劈池塘(二)第328章 選拔人才(一)第316章 我認罪的(一)第658章 真是哥哥(二)第315章 被人告了(三)第329章 刑事案件(二)第364章 爹我錯了(一)第54章 攪渾了水第581章 你行不行(三)第377章 五更第235章 討個說法(三)第554章 酒肉和尚(二)第22章 不行就告第564章 公堂之上(三)第387章 十五第485章 攔轎喊冤(三)第534章 該當賞賜(三)第298章 順水人情(一)第743章 杜螢如螢(一)第314章 各路反應(二)第29章 收錢辦事第719章 之後線索(二)第650章 一些疑問(三)第80章 美人有約(二)第204章 賀成疑惑(一)第54章 攪渾了水第707章 記憶片段(一)第515章 不要失敗(一)第661章 談氏歸案(二)第723章 大義滅親(三)第10章 黑戶乞丐第535章 觸手怪物(一)第157章 實在遺憾(三)第32章 好事留名第70章 有一打一(七)第90章 取貨取命(三)第99章 小子精明(二)第730章 久別相逢(一)第118章 你來我往(三)第324章 列隊歡迎(三)第728章 懷柔古墓(二)第308章 你去告吧(一)第368章 宮中之行(二)第608章 兄弟四人(三)第738章 信守諾言(二)第598章 平息民怨(二)第280章 新的進展(二)第700章 竇哥哥好(三)第44章 物歸原主第161章 誰吃虧了(一)第443章 什麼動機(二)第24章 其樂融融第351章 失蹤始末(一)第32章 好事留名第96章 證你有病(二)第79章 名利雙收(一)第551章 崔巧的難(二)第729章 新的收穫(三)第378章 六更第741章 心有猜測(一)第317章 是何居心(二)第170章 線索交疊(一)第619章 昔日舊友(三)第629章 商賈之辯(一)第319章 必須悲壯(一)第134章 買鋪投資(一)第534章 該當賞賜(三)第740章 昏迷不醒(二)第314章 各路反應(二)第333章 訛你高興(一)第104章 改變主意(一)第676章 夜半驚疑(一)第11章 後生可畏第450章 紅毛公雞(一)第673章 兵匪騷亂(三)第610章 太祖遺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