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遷都長安

晉王府。匕匕····蛧·首·發

皇宮內發生的事情晉王很快便知道了。

所以他將蘇另看找來徵詢蘇另看的意見,蘇另看思索片刻,道“雖然羅通深已經被抓,但我們此時還不宜過早的在禁軍安插我們的人,因爲聖的反應有點怪。”

“怪?”晉王微微凝眉,隱隱間又好像有所發現。

蘇另看頷首“古東林因爲私藏兵器的罪名被捕,後來羅通深在我們的陷害下也被捕了,聖不是笨人,難道看不出這其疑點很多?可他卻並沒有此提出讓人調查的事情來,他只是將羅通深給關押了,後續的事情根本沒有。”

“你的意思是說聖有所懷疑,但沒有出手,因爲他有更大的陰謀?”

蘇另看點點頭“正是,所以如果我們現在急着安插人馬,反而是了聖圈套,其實像這種事情我們根本急不得,不如慢慢來的好,而且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王爺去辦。”

“更重要的事情?”

“是,如果屬下所料不差的話,聖是時候提出遷都長安的事情了。”

wωw⊙T Tκan⊙¢ ○

聽到遷都長安這幾個字,晉王眉頭頓時微微一凝,這可不是小事,這關係到他能不能保存自己勢力的問題,他必須謹慎面對。

“蘇先生說的不錯,好,既然如此,那安插人馬的事情先緩一緩。”

秦氏酒樓。

古東林端起一杯酒望向柳味和展青道“這才若非柳大人和展護衛相救,在下要冤死獄了,大恩不言謝,這恩情我古東林記下了。”

對於古東林的這句話,柳味露出了一絲淺笑,其實要收買人又何須那個人言之鑿鑿的說自己願意歸順呢,只要讓他明白大家可以共富貴共患難行了。

“古教頭客氣,本官與你之前並無交情,這都是展護衛的功勞。”

古東林笑道“這個在下清楚,但若非柳大人的安排,在下又怎能洗刷冤情,多謝多謝。”

客氣的話說完,大家便開始飲起酒來,大概喝到半酣,柳味突然叫停了。

今天大家雖然高興,但酒卻是不能亂喝以及喝多的,古東林身爲禁軍教頭,酒量是很大的,不過柳味說停,他也不勉強,立馬不喝了。

展青得了柳味暗示,將古東林叫了出去,有些話柳味不好說,但展青跟古東林是朋友,卻是可以稍微提一下的。

而在他們兩人離開之後,秦雲這才從後面走出來。

“大人,您看這古東林能爲我們所用嗎?”

“古東林這樣的人不怕任何威脅,也不會被金錢和美色所誘惑,但他有一個弱點,是太過重情,本官救了他的性命,他自然會爲我們所用。”

聽到柳味的話後,秦雲突然破口問道“大人也是重情的人嗎?”

秦雲這話很小,小的她以爲只有自己能聽到,可柳味還是聽到了,他望着秦雲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頭,在手收回來的時候在她光滑的臉頰停留了片刻。

“重情的人苦。”

秦雲的心突然暖了起來,雖然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雖然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話,可她的心是突然暖了起來,很幸福。

--------------------------------------------------

初夏時節,這天早朝的時候,外面下着淅瀝瀝的雨,讓這個夏天涼爽了不少。

羣臣例行說完一些事情後,趙匡胤望着朝百官,提出了遷都長安的事情,而趙匡胤提出之後,立馬在朝堂引起了轟動。

之前已是隱隱有人傳聖有意遷都長安,但遷都這等大事,若非趙匡胤親自開口,這些朝臣還是不敢相信的。

而如今的情況是,趙匡胤親自開口了。

趙匡胤望着羣臣,問道“長安城四面環山,有險可守,遷都長安能讓我大宋萬世長存,相汴京,道路太過平坦,離敵人太近,很容易被敵人南下直逼,朕欲遷都長安,衆位愛卿意下如何?”

騷亂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段時間後,武王趙德昭站出來道“長安乃唐朝古都,繁華至極,若能遷都長安,我大宋也必能再現盛唐時的輝煌。”

武王趙德昭這麼一說,他的那些人也都紛紛站出來表示贊成,他們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說長安城風氣好的,又說長安城堅固,敵人斷攻不破之言。

當然,武王趙德昭的人也有反對遷都的,只是他們得了武王趙德昭的暗示,算你不贊成,但也不能站出來說,你哪怕不開口表態,也不能說。

武王趙德昭需要的是他的隊伍裡必須有一致的聲音,誰若敢跳出來唱反調,看他不打斷那個人的腿。

朝堂一下子全是武王趙德昭的人在那裡議論紛紛,趙匡胤心裡有點高興,自己的兒子果真跟自己是一條心,而且看到自己的兒子勢力不弱,有跟晉王、魏王爭奪的實力,他也甚是欣慰。

可在這個時候,當朝宰相沈義倫突然站出來道“聖,遷都乃我朝大事,不可說遷遷啊,遷都長安對我大宋的確有不少好處,但我們當前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如說遷都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我大宋時正與南唐交戰,我們是否有精力遷都?”

沈義倫身爲當朝宰相,不可能說什麼事都順着趙匡胤的,趙匡胤想遷都,可他考慮過實際情況嗎?算趙匡胤不能考慮,他沈義倫能不考慮,他不考慮,他這個宰相是不稱職的。

沈義倫這麼一開口,朝反對遷都的人立馬站出來表態,他們的理由也是各種各樣,如有說現如今的汴京好的,交通發達,商貿繁榮,養活了不少百姓等等,也又說長安城自從經過了五代十國之亂後,已是大不如前,不如他們現如今的京城繁榮。

如此等等。

一時間,朝堂之兩大勢力脣槍舌劍,辯論的可謂難解難分。

趙匡胤坐在龍椅望着堂下羣臣,柳味微閉雙眼,好像這些事情跟他一點關係沒有,這讓趙匡胤知道這次的事情柳味並不想參與,事情太大,他雖身爲參知政事,但遷都事情又豈是他能夠左右的?

晉王站在人羣,臉不悲不喜甚至也不急,無論雙方吵的多厲害,他始終一句話不說。

魏王晉王更爲鎮定,他甚至根本沒將這些事情當回事。

趙匡胤掃了一眼後,揮了揮手,朝羣臣見此,連忙安靜了下來。

“遷都一事,事關重大,朕也並非心血來潮,而是思量了許久的,長安城地勢險要,能保我大宋安穩,相較汴京,則太爲開闊,我們與敵人交戰是非常容易,可敵人要打我們也容易的很,都城嘛,還是要有險峻地勢纔好,這樣才能夠更爲安穩,不是嗎?”

從趙匡胤的這句話裡,誰都聽得出來趙匡胤的意思,他是堅持要遷都的,如果沒有人能夠勸住趙匡胤,遷都的事情怕是板釘釘的事情。

而在羣臣暗自嘀咕的時候,晉王突然站了出來,道“聖,臣弟不同意遷都。”

趙匡胤微微凝眉,從今天早朝那些反對的人馬來看,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弟弟要反對自己遷都了,其實他遷都出了因爲無心和尚的話外,另外也是想打破京城現在的勢力格局。

“哦,晉王爲何反對?”

“聖,長安城是汴京堅固不假,可遷都長安城真能保我大宋萬年基業嗎?若真能保朝堂基業,那大唐爲何建國一百多年便被安祿山給攻進了長安,爲何大唐三百年基業不到便遭遇了滅國之災,更鬧得整個大地生靈塗炭?”

晉王句句凝重,說的蕩氣迴腸,朝臣聽得心激動不已。

“臣弟以爲,一國之繁榮安慰,在德不在險,若君臣團結,君臣和睦,君德行令人信服,萬民敬仰,算都城四周沒有天險又何妨?我大宋百官,我大宋千千萬萬的百姓可當天險。”

晉王一番話說完,趙匡胤頓時不語。

在德不在險,這是一句很冠冕堂皇的話,有用也沒有用,可趙匡胤卻反駁不得,因爲反駁了表示自己並不看重德行,如此一來,又如何服衆?

隱隱間,趙匡胤好像看到了一股輿論的力量,這些人以這句話爲依據,狠狠的反對遷都一事。

其實在趙匡胤看來,德行是很重要的,可如果又天險又有德行,豈不是更能使國家牢固?

也許大宋前幾十年的君主都能夠有不錯的德行,可自己的後代子孫誰又能夠肯定他一定能有好的德行?

可因爲後代子孫德行不好,他大宋要被滅亡嗎?

遷都長安,是爲後代子孫考慮的啊。

可這話他能說嗎?

誰都想要自己的國家更加強盛,自己的子孫各個不凡,那麼自己子孫有可能出現敗類的事情誰又願意提及?

他覺得晉王是看到了這點,所以纔敢在朝堂說出這樣一幅冠冕堂皇的大話來。

許久之後,趙匡胤眉頭微舒,道“此事以後再議。”

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387章 大宋天子第152章 幕後人第328章 開春大事第370章 矛頭直指第266章 禍起南唐第74章 捷報第45章 運謀第488章 牽引第110章 猜謎第135章 歸心第465章 夜談第380章 再見李煜第515章 歸來路第411章 趙光義的意思第293章 凱旋第502章 引流第162章 一喝震山河第408章 冬臨第292章 弱者欺之第462章 不得安寧第321章 戰神第248章 戰爭第112章 科舉改革第365章 四方雲動第539章 府中藏屍第196章 大魚小魚第14章 借勢而上第147章 境內事第431章 突然而來的驚喜第285章 新機第428章 耍弄第179章 約見第194章 對敵之前第433章 新喜第198章 求求第236章 秦淮第277章 挑戰第109章 上元佳節第225章 生意外的生意第147章 境內事第289章 同仇第45章 運謀第288章 擒殺第158章 背後有人第259章 殺心第142章 隱語第396章 事定第412章 忍下第210章 臨敵第323章 冷眼時局第69章 驚名天下第547章 再去衙門第259章 殺心第92章 悲歌第107章 帝王心術第13章 引魚上鉤第158章 背後有人第34章 忽如遠行客第23章 風雲前夕第536章 話離別第59章 傳之天下第250章 俱不敢言第543章 鬧事者第544章 我也是來要地的第426章 口舌之爭第82章 象陣第243章 穩定朝局第127章 陰謀之前第336章 長安亂之始第266章 禍起南唐第205章 遇敵第52章 一波又起第518章 節外生枝第227章 競惹風塵第361章 遷都大事第342章 重審第168章 再戰第377章 難敵第411章 趙光義的意思第361章 遷都大事第456章 不急第372章 李煜失蹤第437章 試探第116章 御將第153章 合作第550章 見面第397章 登基之前第359章 劫數第308章 誅心第454章 暗殺第330章 宋世長安第215章 風襲第264章 攻南唐第540章 婁百藥的堅持第526章 震懾吳越第536章 話離別第172章 邀而不致第520章 搖擺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