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叛軍的最後一戰

大宋的文官雖然有頗多的自由,在朝堂之上敢於大放厥詞的人也不少,不過,當劉太后站了起來的時候,衆人還是自覺的閉上了自己正在爭論不休的嘴巴。

“你們這樣樣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平叛匪一事,無須再多說什麼了,此番郭卿家在前方浴血奮戰,取得了這樣一個大的勝利,應該給與嘉獎,至於臨潼關守將臨陣脫逃,理應該斬,郭卿家既已對其行刑,此事就這麼定了。”劉太后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對朝殿上爭議的事做了最後的定論。

“好了,朕也認爲,此事就此結束,以後大家不可再論。”趙禎挺了一下胸膛,附和了劉太后的意見,他實是已懶得再聽這些個人叨嘮個沒完。

太后與皇帝都已下了結論,再要硬着頭皮說這事,那就是不識趣,一個不高興了,雖然不會殺了這種不識趣的傢伙,但要將之貶到南方某個小島上去釣魚,那是一句話的事,爲了不去某個小島上做漁翁,衆位大臣自然就不敢再說什麼了,在一片太后聖明的應諾聲中,這個早朝終於散了場,讓早已等的不耐煩的趙禎長出了一口氣。

罷駕回了宮的劉太后,對着空蕩蕩的大殿,忍不住輕嘆了口氣,現在的這裡,總讓人覺得缺了點什麼東西,總讓劉太后的心中有一點兒鬱郁的寂寞感覺,劉太后坐在了菱花鏡前,對着鏡中的人兒癡癡的看着,伸手撫摸着那依舊豔麗地容顏。指尖感覺到臉上有一些微微地熱燙。那是,這春天裡的一種春潮吧,劉太后早已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了。在這個時候,也明白着臉上那微微紅着地霞色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那是十六七的少女在情竇初開時常常會有的一種神情,沒想到,自己都這個年紀了,劉太后想到這裡。微微的笑了一下,這種想法雖然有些違背了世俗的觀念,但確實讓人在心裡有一種愉快。

劉太后知道自己不應該有這種想法,只不過越是不應該地東西,越讓人有些沉醉,越是不要自己去想,自己卻越是想的更多,劉太后現在很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就因爲這種明白,才讓她在一種淡淡的愉快中又有一種淡淡的失落,因爲她明白,這是不可能的事。對着那菱花鏡,劉太后不斷的告誡自己。不可以往前再踏出一步了。

遠處有絲竹伴隨的歌聲傳來,劉太后知道,那是福寧殿中的趙禎在那裡讓人唱起了方羽教地曲子,劉太后是聽過這曲子的,好象叫什麼《新鴛鴦蝴蝶夢》吧:

昨日象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追……

歌聲飄飄渺渺,似是若有若無,劉太后卻是聽的癡了。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鴛鴦不羨仙。

晏殊帶了五千禁軍與方羽會合了,加上秦中投降過來的人,兵力達到了七萬之數,到了這個時候,誰都知道這一次地平叛已經是勝利在望了,郭槐整個的人都來了精神,負起了他做爲監軍地職責,如今因爲晏殊的到來,主帥的位置已輪不到郭槐的頭上來了,不過這個時候郭槐也不在乎了,反正這次平叛的最大功勞已在他手中,他郭槐實在沒必要再去爭什麼功勞了,相信到時候劉太后必不會虧待了他郭槐,現在郭槐有些遺憾的就是自己是個閹人,皇宮大總管的位置已是他最高的位置,再也沒地方讓他爬了。

不過遺憾歸遺憾,當郭槐接到急遞而來的聖旨時,心中還是很高興的,聖旨中對他郭槐好好的表揚了一番,同時加封秦中爲步軍都指揮使,這一個加封,秦中還是很滿意的,正五品的級別,已經算上高官了。

七萬人馬經過整編後,還有五萬五千人,方羽原先手下的那些人的軍隊沒變,方羽自己成了五千禁軍的頭領,修整了幾天後,以徐慶,展昭,白玉堂三人的隊伍爲先鋒,出了臨潼關,浩浩蕩蕩的殺奔彌勒教的北路軍。

新取下韓城的麻西江,在聽聞秦中投降了後,心中已知大勢已去,他們自起兵以來,一路上願意加入他們隊伍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是強徵來的,這樣的後果就是軍無鬥心,軍紀也差勁之極,打順風仗時,還沒什麼,一旦碰上一場硬仗,只怕會演變成一場大潰敗,官兵只要傾力一擊,他們的這支隊伍就算完了,老百姓有了一口飯吃,誰還願意去造反,大宋朝現在雖然也是貪官污吏橫行,但老百姓還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這一點,麻西江早就看的很清楚,只是那個大護法王燕刺龍在党項人和遼國和支持下,鐵了心的要起事,爲了不讓燕刺龍的勢力更加一支獨大,萬般無奈的麻西江不得不在

個護法王的支持下,拉起了一支隊伍,爲了讓隊伍發西江又不得不強徵百姓入伍。

當麻西江得到探馬來報,官兵已出臨潼關,望了行軍圖很久的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無論如何,他麻西江都得搏一把。

離韓城二百餘里有一座山,當地人叫火焰山,這座火焰山可不是西遊記裡的那座火焰山,山上也沒有火焰,只不過山石裸露,植被很少而已,當到了夏日時,陽光照射下,山石的溫度很高,有如火烤的一般,只不過現在還是春季,萬物開始生長的時節,沒有人會感覺到那種火熱,反因綿綿的春雨,讓許多的人忍不住在雨中冷的打個哆嗦。

綿綿的雨讓路面變得很泥濘,不只是方羽他們的軍隊感覺到行軍的困難,麻西江他們轉入這火焰山中時,也是吃盡了苦頭,這使得麻西江手下的士兵在中途逃走了不少。

晏殊很想在這一次的平叛中立下一點功勞,只不過這彌勒教北路地叛軍一個勁地往前逃跑,晏殊受不了這長途追擊的苦。郭槐當然也受不了這個苦。於是兩人帶着兩萬士兵留在了韓城,讓方羽帶着三萬人去追擊逃個不停的叛軍。

雙方小規模地伏擊與反伏擊打了好幾個回合,各有損傷。卻沒有傷筋動骨,方羽吃虧在擴充後的五千騎兵素質極其低下,當不了騎兵使用,而那五千禁軍是大宋標準的步兵,都是不會騎馬的,戰鬥力雖強。卻也只能憑着兩條腿追趕,最後的結果,方羽只能是無可奈何的跟在後面,希望這支叛軍最終能停下來與他決戰。

進入火焰山後,一路上方羽爲了不被對方來個大地伏擊,只得減緩了行軍的速度,雙方在山中周旋了幾日,都是筋疲力盡。雙方的補給也都所剩無幾,一場決戰在這種都陷入了困境的時候終於來臨了。

站在方羽身旁的狄青抹了一把自己臉上的雨水,看着遠處濛濛雨霧中的山峰,道:“大哥。這樣下去可不行啊,大家都累成這個樣。可沒了多少戰鬥力了。”

“唉,當初要是騎兵營能用就好了,大不了雙方狠拼一場,也不至於在這山裡亂轉悠的,現在遠低着頭道,臉上盡是慚愧之色。

“這支騎兵還是要組建地,現在雖然不行,以後卻是一定用的着的,大家別忘了,那党項人很不安份,隨時都有可能叛亂的,那時,除了以騎兵對騎兵之外,別無其它地好辦法平定他們,至於這一次的彌勒教反叛,倒不是什麼大事,這一股叛軍最終是無路可逃地,當初他們如是往西而去,最終也許還有一條活路,如今跑到這裡來,雖然我們一路上很艱難,但我相信他們也不好過,我們的補給快沒了,他們的補給也同樣沒有了,先讓大家再減緩一點行軍的速度吧,我估計這兩天裡面,對方會與我們決一死戰的。”方羽看着疲憊的行軍隊伍,安慰着衆人道。

大家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是象方羽這般的自我安慰了,這時一騎探馬飛奔而來,馬上的人正是新近跟隨了方羽的楚洛,到了方羽面前,跳下馬來,楚洛行了個禮,道:“報告大人,前方的叛軍停了下來,似乎要與我軍開戰。”

“嗯,走,我們到前面看看去。”方羽點了下頭,對身邊的狄青等人道。

一衆兒人跑到了前面一看,果見叛軍盤踞了道路兩旁的兩座小山,想來是要據山而守,扼制住這唯一的一條路,方羽皺了一下眉頭,想要強行進攻,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如果不攻,可能又會讓大部分的叛軍從容而走,方羽微微猶豫了一下,道:“就地駐紮。”

衆人將就地駐紮的軍令傳了下去,各營按照訓練時的方法,布好了九個首尾相連的營盤,外圍挖了些陷坑,裝上了報警的陶瓷炸彈,佈置了明哨與暗哨,以防敵人的偷襲。

方羽之所以沒有選擇進攻,卻選擇了紮下了營盤,倒不是說方羽有多愛惜手下和士兵,而是覺得這麻西江既然沒有往党項人多的地方上跑,卻往這山裡面來,顯然是想與自己決一死戰,既然如此,方羽自然要讓士兵好好的休息一下,再與之決戰也不遲。

夜悄悄的來了,雨仍在下着,天黑的看不見自己伸出的五指,麻西江看着眼前蒙瞳瞳的不是很清楚的官兵營帳,心中心潮起伏,這也許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了吧,或者說,這也是彌勒聖教的最後機會了,如果這一仗不能勝,那麼覆滅的不只是自己手下的這支軍隊,彌勒聖教也將會遭到官府隨後而來的報復,這

麻西江心中是很清楚的,官府是不會放過反叛的彌勒代人辛辛苦苦的努力,彌勒聖教纔有瞭如今的規模,而這一切,很可能在今夜之後,所有的一切化爲烏有,麻西江從小在彌勒教中長大,對於這一個教派,有着深深的感情,可惜現在的彌勒聖教在燕刺龍掌了大權後,一切的一切,都漸漸的變了,變得不再是那個爲了窮苦百姓謀生存的聖教了,而是一個爲了謀取個人私利的教派,爲了他燕刺龍一個人地利益。他燕刺龍不惜與黨項人。遼國人相勾結,挑起了這場本來不應該地戰爭。

麻西江雖在彌勒教中長大,教中有來自各族的人。彼此這間沒有太多的種族觀念,不過麻西江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個漢人,始終不贊同燕刺龍那種勾結黨項人與遼國人來殺戮自己漢人地行爲,可惜他麻西江在彌勒教中沒有太大的權力,很多的事都是他無力去阻止的,他只能儘自己的力量。爲彌勒聖教的生存爭取多一點地可能。

轟的一聲,方羽他們設置的炸彈終於被一個叛軍士兵引發了,聽到這一聲巨響,麻西江的心中一沉,今天的偷襲計劃失敗了,這一聲巨響在夜裡傳的很遠,遠處的山谷都似有迴響,官兵的營中立時人喊馬嘶起來。麻西江看着這種情況,咬牙大吼一聲道:“給我衝,兄弟們,是死是活。就看這一回地了,殺啊。殺了這些官兵,我們就可以活下去,我們以後就會有自己的良田,想要娶多少個婆娘都成。”

“殺,殺啊。”黑夜的雨中,無數的聲音在嘶吼着,遠遠近近,鋪天蓋地一般。

呼,黑夜地雨中,忽的亮起了幾十只火把,油脂沾着了絲雨,發出滋滋地聲音,所有的官兵在火把亮了時,都停止了嘈雜的聲音,靜靜的等待着命令。

“放箭。”一人大聲的吼道,隨既密集的咻咻聲佈滿了天空,在叛軍的頭頂上,伴隨着雨絲而來的是死亡的箭雨。

“給我衝,兄弟們,衝過去他們就無法放箭了,是生是死,就看這一下的了。”麻西江大聲的吼道,只不過在此起彼伏的慘叫聲中,他的聲音並不能傳出很遠去,這黑夜之中也無法打出旗語,好在他身旁的親兵們隨後都跟着大喊,纔將他的命令傳到了更遠一些的地方,叛軍中那些忠實的彌勒教徒在麻西江吼過之後,一個個嘶喊着,向前發起了猛衝,帶動着其他的一些人也衝了上去。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每一場大戰都是用無數的生命堆成的,戰場上緊張的氣氛讓許多太過緊張的人變得瘋狂起來,當叛軍在付出了許多條人命後,終於衝進了官兵的營盤,雙方短兵相接,眼看着就要近身廝殺了起來。

呼,呼,一排盾牌豎了起來,擋住了叛軍的去路,盾牌後是無數的長槍刺了出來,淒厲的慘叫聲響起,無數的叛軍士兵死在了這突如其來的長槍下,稍後一點叛軍士兵想要往後退,然而更後面的人卻不斷的往前涌,這些叛軍士兵躲無可躲,,又讓更多的人死在了長槍下,黑夜之中,後面的人根本就不知前面的情況,仍舊一個勁的往前衝,使得前面的叛軍士兵在身不由已的情況下,彷彿變成了一個又一個悍不畏死的戰士,終於在龐大的人羣壓力下,沖垮了官兵的這一道防線,雙方變成了最慘烈的肉搏。

雨,帶着血腥的味道,瀰漫着森冷的殺戮,無情的混合着人血匯聚成一條條的小溪。

麻西江冷漠的看着眼前的殺戮,心中忽的變得無悲也無喜,生命是脆弱的,在戰場上,脆弱的生命更是卑賤的如同野草,自己呢,在戰場上發號着施令的自己,生命又是否會高貴一點,麻西江心中有點兒胡亂的想到。

嗒,嗒,馬蹄聲傳入麻西江的耳中,擡眼望去,一名官兵的將領自黑暗中闖了出來,手中一杆長槍,上下翻飛,將擋在路前的麻西江手下一個個都挑殺了。

麻西江眼睛微微的眯了一下,看着衝向他的那人,一身黃金戰甲,在這暗淡無光的雨夜中,也有些讓人醒目。

“是你。”麻西江靜靜的說道,聲音中有着一些難以掩飾的唏噓和感嘆。

“是我。”那人的槍尖向下垂着,血自槍尖不斷的往下滴落。

“我們還是免不了要一戰麼。”麻西江仰頭的看着夜空,似是在問蒼天。

夜空中除黑暗中飄下的雨,什麼也沒有。蒼天是不會回答他的,只有那絲雨撲在他的臉上。

第14章 有家事就多啊第27章 長街夜戰(下)第160章 春情赤裸(中)第49章 伴讀的日子(下)第一百五六章 新的目標下第一百七六章 掃蕩女真人的部落下第一百一二章 與劉太后的曖昧上第一百七四章 掃蕩女真人的部落上第一百八五章 一紙虛盟下第83章 遇伏之戰(下)第一百六一章 春情赤裸下第一百一一章 偷襲雁頂峰下第57章 宋真宗最後的時刻第一百六九章 叢林之戰上第65章 武舉科試(中)第21章 到王爺府上去推銷火腿第83章 遇伏之戰(下)第190章 推倒太后(中)第一百四六章 亂戰第37章 范仲淹去拜壽(上)第47章 一道聖旨去讀書(下)第75章 五鼠鬧中京(中)第50章 展昭(上)第202章 李氏事件(上)第一百五六章 新的目標下第一百七九章 高麗3第22章 殺豬與殺人的言論第202章 李氏事件(上)第55章 闖皇宮(中)第一百三七章 搶掠下第一百一七章 文舉科試第190章 推倒太后(中)第一百四四章 建立呼倫城第88章 賽馬第一百六六章 閒情第一百二六章 香豔的家事第一百八七章 連場大戰下第一百四四章 建立呼倫城第一百八七章 連場大戰下第一百七六章 掃蕩女真人的部落下第24章 三首新詞動京華(下)第87章 萬聖節第140章 征服(上)第105章 長安之亂(中)第一百一三章 與劉太后的曖昧下第202章 李氏事件(上)第28章 無題第42章 盜書(上)第48章 伴讀的日子(上)第35章 殺氣滿京師(下)第一百二三章 獲罪上第一百一七章 文舉科試第33章 殺氣滿京師(上)第一百四八章 草原上的混亂2第56章 闖皇宮(下)第87章 萬聖節第6章 惹禍第一百八二章 庭爭上第一百三二章 喋血城門口中第107章 秦中投降第91章 回宋第130章 拒絕做遼國的駙馬第一百八一章 宮宴第150章 草原上的混亂(4)第7章 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第47章 一道聖旨去讀書(下)第一百七九章 高麗3第81章 遇伏之戰(上)第一百四一章 征服下第69章 雪地血戰(上)第1章 我不是來跳樓的第1章 我不是來跳樓的第68章 出使遼國之前(下)第17章 這都招了些啥人第一百五六章 新的目標下第6章 惹禍第90章 馬球賽第5章 逍遙賭館第一百七三章 完顏達的下場下第100章 臨潼失守第一百五六章 新的目標下第78章 梅落雪的選擇第一百四六章 亂戰第75章 五鼠鬧中京(中)第23章 三首新詞動京華(上)第一百三九章 誰是老鼠誰是貓第62章 武舉開科(下)第62章 武舉開科(下)第65章 武舉科試(中)第107章 秦中投降第98章 臨潼小戰第84章 白玉堂闖關(上)第一百六二章 合縱與連橫上第100章 臨潼失守第一百三三章 喋血城門口下第120章 打草谷第205章 母女相認第99章 打涇陽第65章 武舉科試(中)第202章 李氏事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