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質

遼國皇帝耶律隆緒正興致勃勃地看着韓國王蕭惠率領八萬大軍對山遇惟亮兄弟的六萬大軍窮追不捨,可是沒有想到忽然間興州城外竟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修羅場。那雷鳴般的轟然巨響伴隨着一道道火光和滾滾地黑煙不斷地吞噬着城外五百步範圍內一切生靈的生命,不但是契丹士兵,連党項士兵也無法倖免。

這是怎麼回事?耶律隆緒又驚又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從天而降的慘劇。

“陛下,陛下,趕快逃吧!”左拾遺劉景最先醒悟過來,來到耶律隆緒面前高聲喊道。

可是在隆隆的爆炸聲中,耶律隆緒根本聽不清劉景在說什麼。

劉景急了,不顧耶律隆緒的皇帝尊嚴,他趴耶律隆緒耳邊大聲喊道:“陛下,趕快逃吧!遲則恐怕不及!”

耶律隆緒這才醒悟過來,他迴轉身來,望着在火光和黑煙中不斷慘叫的契丹士兵,眼中兩行熱淚不由得滾落下來。當日他是如何興致勃勃地率領三十萬大軍遠征党項,現在三十萬大軍幾乎全部被葬送,只留下身邊這一千名御林軍和三五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謀臣。更讓耶律隆緒難受的是,到現在他還不知道興州城究竟是那一方的軍隊,怎麼會連党項軍隊和契丹軍隊一起攻擊呢?難道說是大宋的軍隊?大宋軍隊不是已經被山遇惟亮兄弟擊敗了嗎?

“陛下……”

以劉景爲首的幾個謀士翻身下馬,御林軍首領駙馬都尉蕭懇德也跟着翻身下馬,跪倒在耶律隆緒身前。

耶律隆緒知道敗局已經無可挽回。他嘆了一口氣,揮了揮手,說道:“起來吧,隨朕撤退!”

駙馬都尉蕭懇德率領一千御林軍把耶律隆緒護在中間,往東北方向逃去。

大約走出五里左右,出現一個岔路口,有三條路通向不同的方向。駙馬都尉蕭懇德勒住戰馬,回頭問耶律隆緒道:“陛下。我們走哪一條路?”

耶律隆緒猶豫不絕,左拾遺劉景說道:“陛下,臣以爲絕對不能沿着來時到道路原路返回,興州城內地追兵一定會沿着我們來時的方向緊追不放。”

耶律隆緒道:“劉大人,你認爲哪一條道路安全?”

劉景指着往西北方向的岔道說道:“陛下,我們先往這個方向走,等遠離了興州城再做打算吧。”

耶律隆緒全無主意。此時聽劉景這麼說覺得也很有道理,於是說道:“蕭都尉,就按照劉大人之言,往西北方向去吧!”

蕭懇德於是在前面領路,一千御林軍依舊把耶律隆緒和謀士們護衛在中間。往西北方向而去。

大約又走了十多里路,忽然間最前面的戰馬希律律一聲嘶鳴,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站馬上的御林軍騎士來不及反應,結結實實地被戰馬壓在身下。

蕭懇德看到戰馬腿上的一條土黃色的繩索,叫一聲:“絆馬索!有埋伏!護駕!”

就在此時,聽到路上樹上發出一陣咔嚓咔嚓的聲音,一個五六尺見方地木頭箱子被那條黃色的繩索牽引着緩緩地從樹枝上滑落。

“陛下小心!”蕭懇德立刻飛身撲到耶律隆緒的身上。用自己的身子保護住耶律隆緒。蕭懇德生怕這隻木頭箱子和興州城內飛舞而出的天雷一樣,會發出驚天動地的吼聲,然後用熊熊火光和滾滾濃煙把人體弄得四分五裂拋向天空。

所有的御林軍戰士和耶律隆緒身旁地謀士都驚得魂飛魄散,生怕天雷的懲罰降臨到自己頭上。

可是那木頭箱子從樹上摔到地上之後。只是發出一身脆響然後就摔得四分五裂了,隨後就是一陣噼啪飛鳥拍打翅膀的聲音,只見數百隻鴿子從木頭箱子中間振翅而起,在契丹御林軍上空盤旋,一陣陣嘹亮的哨聲從鴿子腿上的鴿哨中發出。傳向遙遠地地方。

劉景大驚失色。他對耶律隆緒說道:“陛下,我們快走。這羣鴿子是敵人放在這裡,爲他們指引我們方位的!”

蕭懇德此時也已經明白,他大叫一聲:“兒郎們,快快護着聖駕遠走!”

可是已經遲了,從四面八方都響起了戰馬的奔馳聲。

正前方,一個回鶻大漢拿着宣花大斧,率領數千回鶻戰士擋出了去路。回鶻大漢高聲笑道:“大遼皇帝,某家乃大宋二路平叛軍招討使江逐流大人麾下拱衛郎班谷渾,奉我家江大人之命,特來挽留大遼皇帝。”

“大宋軍隊?”耶律隆緒心中一驚,原來興州城內竟然是大宋軍隊?

劉景、蕭懇德以及衆謀士都驚異不已,怎麼會是大宋軍隊阻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呢?只是大宋軍隊中怎麼會出現回鶻戰士呢?

耶律隆緒喝道:“既然是大宋軍隊,就應該知道大遼和大宋乃是兄弟之邦,朕朝內有事,需火速趕回上京。還請班谷渾將軍把路讓開。”

班谷渾在馬上躬身說道:“大遼皇帝陛下,請恕俺班谷渾不能答應。江大人讓俺來請皇帝陛下,若是皇帝陛下沒有請到,江大人會打俺班谷渾的屁股的!”

班谷渾身後的回鶻戰士俱都露出笑嘻嘻的模樣,顯然是再想拱衛郎班谷渾將軍那又黑又大地屁股被江大人身邊的侍衛打板子的時候是如何可笑的一番模樣。

耶律隆緒咬了咬牙,正要下令御林軍衝過去地時候,身後又想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扭身看去,一員俊美的少年將軍帶領一萬大宋軍隊出現在後面。

“大遼皇帝陛下,在下乃大宋二路平叛軍招討使江逐流麾下先鋒官狄青,特奉江大人之命前來邀請皇帝陛下到興州城內一敘。”

狄青話音剛落,在左邊和右邊也出現了兩股大宋軍隊,人數都在五千以上。

耶律隆緒嘆了一口氣,低聲問劉景道:“劉大人,我們該如何是好?”

劉景低聲說道:“陛下,如今宋軍勢力大,我們假如強行突圍,恐怕全部御林軍都戰死,也保衛不了陛下突出重圍。眼下之計,不如暫時跟宋軍到興州城,看大宋招討使江逐流究竟是什麼意思。”

耶律隆緒微微顫抖着說道:“劉大人,假如朕隨他們去了,會不會有生命危險?”

劉景搖頭道:“陛下,大遼和大宋畢竟還是兄弟之邦,有檀淵之盟書約束,宋軍絕對不敢把陛下怎麼樣,否則就背上背信棄義的名聲。”

頓了一頓,劉景接着說道:“再者說來,臣觀大宋軍隊也無有取陛下性命的意思。否則以大宋軍隊目前地優勢地位,殲滅我們一千餘人易如反掌,何必浪費如此多地言辭呢?”

耶律隆緒這才心神稍定,遂點了點頭,對狄青說道:“狄將軍,既然你家招討使江大人如此盛情相邀,朕不去豈不是拂了江大人的面子,有傷遼宋兩家地和睦?你且頭前引路,朕就到興州城盤桓一下,滿足你家江大人的心願。”

狄青大笑道:“大遼皇帝陛下,如此甚好。狄青就在前面帶路,皇帝陛下請緊緊跟隨,切勿掉隊。”

當下,狄青在前面領路,一千御林軍護着遼國皇帝耶律隆緒和數名謀士,在兩萬五千名大宋騎兵的包圍和監視下,向興州城走去。

十五里路不算長,隊伍就來到興州城外。

興州城外的戰場此時還沒有來得及打掃,火光閃閃,硝煙瀰漫。嗆人的火藥味和刺鼻的血腥味混合到一起,讓耶律隆緒的胃部不由自主的痙攣起來。放眼望去,城外的五百步的範圍內向是被犁鏵犁過一遍一樣,整個土地都被翻了過來。在蓬鬆的土壤上,到處都倒着党項士兵和契丹士兵的屍體,這些屍體大都肢體不全,渾身烏黑,死狀之慘,是耶律隆緒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彷彿這些士兵真的是被天上的雷劈死一樣。間或有一些尚未斷氣的士兵嘴裡發出痛苦的呻吟聲,在和勾魂的閻王做着最後的垂死掙扎。

耶律隆緒的雙眼不由自主地又溼潤起來,八萬多大好的契丹男兒,就如此不明不白地斷送了性命,面對天雷的打擊,英雄的契丹勇士們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自從大遼開國以來,那曾遭受過如此慘痛的敗仗?

在兩萬五千名大宋軍隊的壓迫下,耶律隆緒帶着一千名御林軍來到了興州城門口。

狄青勒住戰馬,回身對耶律隆緒說道:“興州城已到,請皇帝陛下隻身進城!”

第八十六章 謠言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捱打,挨刀第三百五十章 神龍擺尾第一百零八章 弦上箭第二十二章 一尺還一丈第一百三十五章 飛來橫財第一百九十三章 宰相心機第二百六十七章 陶罐的秘密第五十一章 三元及第王孝先第二百二十一章 動於九天之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廷辯第三百一十章 半人半狗第三百三十三章 蘇峪口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勝仍需逃第二十二章 一尺還一丈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學校長(一)(求月票)第二百零九章 再起衝突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失陷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帝王心術第七十八章 郭鬆教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在場之證據第三百章 江舟之死第六十三章 西夏國師(一)第三百零一章 窮追不捨第二百四十章 又要滅口?第二百八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零七章 契約與人情第一百六十二章 磁石的秘密第九十六章 兄弟鬥法第四十四章 兩大文豪第一百一十四章 兩案合一第五十三章 夢滅第二百三十三章 塞外飛城第五十章 滿屋春色第三百三十六章 野利王上鉤第十章 訛詐第五十一章 三元及第王孝先第八十二章 南牢初審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二百一十九章 弄不懂的江舟第二百五十五章 撲空第二十五章 歷史的蝴蝶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道之爭第二百八十五章 捱打神功第二百九十二章 重挫敵軍(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恩人是用來出賣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凱旋迴京第八十一章 狄青夜殺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宰相心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面夾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格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物第九十三章 轉性了?第七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三百零一章 窮追不捨第十六章 這下爽大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守城神器第十七章 隔牆有眼?第八十七章 初試啼聲第六十五章 西夏國師(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緊急約見第六十四章 西夏國師(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重挫敵軍(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順容第七十章 西夏國師(八)偶像皇帝宋仁宗第二百零六章 阿拉伯馬第三百五十章 神龍擺尾第三百五十二章 燕雲十六州第一百零七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九十五章 又生毒計第二百三十章 哪種關係第一百九十五章 擅回京師者,斬!第二百零七章 契約與人情第五十七章 爭氣第一百一十五章 奉旨入京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九十七章 兄弟情分第一百九十六章 高手的敵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党項狗探子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之計劃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之計劃第六十六章 西夏國師(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上策中策第五十六章 點一盞燈第二百零九章 再起衝突第二百三十一章 郡主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恐懼下的錯誤第二百零四章 條件第三百二十一章 率兵第二百八十章 人肉盾牌第三百五十二章 燕雲十六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間道第七十三章 師父耶?三弟焉?第一百零七章 天降橫財第二百三十三章 塞外飛城第三十七章 伊洛書院(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汴京盟約第一百九十二章 你們聰明別人也不糊塗